【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之路】

 關閉 [複製鏈接]
401#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0:49 | 只看該作者

幼承家學積於跬步


家伯路益修為吾鄉名醫,父亦粗通醫道。


家境的薰陶,使我幼年即酷愛醫學。


弱齡之時,父親即日授《千家詩》、《醫學三字經》等。


六歲入學,業余時間更囑我誦讀《藥性賦》、《湯頭歌訣》等入門書籍。


後考入高小,因經濟拮据而輟學,隨從家伯學醫,兼讀四子之書。


但古文枯澀難懂,有時不免畏難。


偶或偷空玩耍,家伯即以《苟子?勸學篇》和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教我。


伯父教我誦讀中醫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聽,吟讀數十遍或百遍之數,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誦,形成自然記憶。


他反對高聲朗讀或強記在心,否則忘卻亦快。


低吟之後,要逐漸放慢速度,邊讀邊體會文中涵義,所謂「涵昧吟誦」,務求弄懂原文。


孔於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逐漸使我認識到背誦和理解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許多名篇大作及中醫經典都是這時誦讀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誦,深感得力於當年窗下功夫。


而且,習慣成自然。


晨問如不讀書,則悵然如有所失。


朗朗上口,樂在其中。


今雖六秩,其趣不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2#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1:07 | 只看該作者

熟讀經典醫文並重


一九三四年伯父創辦醫校,我正式學醫。


時值山西鹽城名醫孟正已先生遊學河北,在無極一帶醫名甚噪。


伯父與之交往極密,命我拜其為師。


孟師經驗豐富,於醫理造詣尤深,治學嚴謹,教授有方。


主張學習要從難入手,首先學好經典,然後旁通諸家,方能取到高屋建瓴之效。


指定書目主要是《素問》、《靈樞經》、《圖注難經脈訣》、《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備要》等。


由於伯父深知中醫古籍文義深奧,有些字多音多義,古體假借情況甚多,且無斷句,學習經典首先要過好文字關。


若無堅實的古文基礎,則難以登堂入室。


特聘清末秀才陳宣澤先生教授c《易經》和《古文觀止》等。


醫文並重,不僅提高了文學素養,而且加深了對經文的理解和記憶。


如學習《易經》瞭解了陰陽變化、消長盈虛的規律,從而更有助於理解和掌握中醫的陰陽學說。


古人有「易於醫通」之說,即是指此。


《內經》乃中醫理論之淵藪。


王冰稱其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


但其言簡意博,理奧趣深,學習時要結合諸家,多方考慮,擇善而從。


其難解之處,尤要結合臨床,不可貿然否定或擅做改動。


記得初讀《素問?生氣通天論》時,對「因於暑、汗,煩則喘渴,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一段經文頗為費解。


竊思既有「汗」出,何以叉云「汗出而散」,遍查各注,奠衷一是。


丹溪翁更將暑改為「寒」,以明其可汗之理。


後讀東垣及溫病各家論述,並驗之臨床,始感丹溪之改值得商榷。


蓋暑證汗出,既{壬邪熱蒸迫津液外泄之象,又是邪熱得以外解之途,;


}表虛亡陽之汗可比。


故初起需「汗出而散」,絕對不可以止汗。


後世以新加香薷飲治暑溫初起無汗,白虎湯加減治暑溫壯熱煩渴、汗出之證,無不取辛散退熱之意,所謂「暑當與汗俱出,勿止」之謂也。


可見,一個問題需反復思考,多方查證,並結合實踐,才能真正理解。


再如切脈,《內經》有「三部九候」之論,日於種種原因,後世發展為「獨取寸口」,但實踐之中常感不夠。


如大面積燒傷及某些血管病患者,寸口無法切按或無脈,則不僅需「三部九候」進行診脈,甚至凡體表末被灼傷部位,一切可觸到之動脈,皆可切按。


如臍間動氣,十二經脈等常可彌補獨取寸口之不足。


對於危難重症欲知其預後吉凶,還須以下部三候(足厥陰、足少陰、足太陰)中診視,即古人謂之枝葉雖萎,而樹根猶榮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3#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1:28 | 只看該作者

在誦讀原文的同時


要選擇一些注本進行閱讀,以加深對原文的理解。


且許多注家有精闢的論述和極有見地的發揮。


為此,家伯和孟師耍我在讀書時,除先讀序言、凡例以瞭解其寫作動機、過程及大致內容外,還要重視注文的學習。


如王冰在注《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時,提出了「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療原則,對臨證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張景岳在「陰陽者,天地之遭也」下注有「道者,陰陽之理也,陰陽者,一分為二也」的精闢論述,若不細讀,焉能得知l對於其他典籍的小注眉批,亦應細讀,不可草草放過。


如汪昂《增補本草備要》,其注文博采各家所長,弓l證廣泛,立論公允,文字簡練,要言不繁,不僅瞭解許多醫家之用藥特點和經驗,學到不少有效方劑,且可節省大量時間,真是一舉多得。


如黃柏治口瘡下小注云:「治口瘡用涼藥不效者,乃中氣不足,虛火上炎,宜用反佐之法,參、朮、甘草補土之虛,乾薑散火之標,甚加附子,或噙官桂,以引火歸元。


寥寥數語,而理法方藥井然一貫,從中可以得到反治經驗。


一其次,一些有效的單方驗方常以小故事體裁記述下來,既引人入勝,叉易於記憶。


如枳殼條下,方士進瘦胎飲;


蛤粉條下,宋徽宗寵姬病痰嗽,面腫不寐,李防禦洽之不效,向走方郎中求得黛蛤散。


它如肺損用白芨末,產風血運用華佗愈風散(荊芥穗),陽明頭目昏痛甩都梁丸(白芷),胃氣痛甩良附丸等等,至今仍為醫家所慣用。


上下不通之「關格」證及二便不通之證,病勢急追,醫者甚感束手。


我在翻閔《本草綱目》時,觀四十一卷「蜣螂」(又名鐵甲將軍、推車客)條下,云其「治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全用);


「螻蛄」有「利大小便」之效,用治「十種水病」,「大腹水病」,「小便不通大使閉」之證(用時取下體)。


臨證用於二便不道之證,果然有效。


一婦因針刺後感染,二便不通,腹脹難忍,不可觸摸,需支架護其腹部,飲食難進,極度虛弱,因處以鐵將軍、螻蛄、人參、附予等攻補兼施之劑。


藥後二便通利,所下結糞如羊矢狀,大量尿液亦浸泡其身,遂得痊癒。


可見無論正文、注史,皆是前人經驗總結,都應仔細鑽研,、驗之臨床,方能有所收穫。


「眉批」亦是評注者在熟讀精思、深明個中三昧後,以最簡練的語言在原文上方,提出的個人評價或見解,多是最關鍵、最吃緊處。


使讀者從疑似之間得到正確的理解,具有提綱挈領、畫龍點睛之妙,亦值得認真閱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1:46 | 只看該作者

勤於實踐善於總結


隨師侍診是臨床實踐的第一步。


我初見病人時,茫然不知所措,但邊抄方、邊體會老師診病時的一言一行。


侍診日久,則對老師辨證思路及治療特點有所認識,並逐漸能夠獨立思考。


許多病症不經過實踐是難以認識和掌握的。


如亡陰亡陽之重證,若不當機立斷,危在頃刻。


而只有書本知識,不經過臨床體驗不敢決斷和處理。


隨伯父侍診時,曾冶一趙姓患者,證見頭身汗出如雨,四條毛巾擦拭不迭,心慌氣促,四末厥逆,脈細如絲,伯父診為大汗亡陽之證,遂投太劑參附,隨煎隨飲,三小時後汗收厥回而蘇。


使我對大汗亡陽留下深刻印象。


類似病例在我侍診時見到很多,對以後臨證中搶救亡陽亡陰重證教益很大。


一九三九年之後,我獨立應診。


凡日間疑似難辨、立法處方無把握者,則於晚問研讀有關書籍,即是古人「白天看病,晚上讀書」的方法。


尤其是閱讀一些醫案,如喻嘉言《寓意草》、聯章楠治案》、《柳選四家醫案》、《晦證指南醫案》等,以提高辨證分析能力,從前人驗案中得到啟發。


前賢謂讀書不若讀案,確有一定道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5#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1:59 | 只看該作者

在實踐中應不斷總結


循序漸進,逐步掌握一般疾病發展、轉化、預後及診治的基本規律。


如「消渴」一證,有上、中、下三消之說,前人論之甚詳。


積多年臨證觀察,我常以臟腑經絡辨證,認為本病發於中,起於胃,次及於肺,終歸於腎。


初因脾胃失和,而致胃熱傷津}繼則子病累母,胃熱上蒸,灼傷肺陰,終則下傳於腎,真陰受損,陰損及陽,氣化不行,而漸由陰虛陽亢,導致陰陽俱衰。


故初則宜白虎、增液清其胃脾燥熱。


其腑實者亦可以調胃承氣釜底抽薪治其標,再用清胃養陰治其本;


在肺則以生脈散、白虎劑清胃潤肺;


入腎則先用生脈散,地黃湯,大補陰丸滋其陰,陽衰者則宜腎氣丸益火之源,助其氣化。


以此辨治,較為簡明。


但應注意,消渴雖以陰虛燥熱為特點,治以養陰清燥為常法。


但「火與元氣不兩立』,「壯火食氣」,叉以正氣不足為其本,故用藥不可過於寒涼,尤應忌用苦寒,而始終要注意益氣扶正,助其氣化。


如黃耆、太子參等,常宜相機選用。


此外,不僅要總結成功的經驗,更要善於總結失敗的教訓。


一九四二年,鄉中陳某患溫病逾月,屢治不效,延請往視。


至時家人正焚香拜佛,祈禱神靈。


患者年方十七,觀其僵臥於炕,兩目直視不眩,面色晦滯,昏睡不醒。


觀其舌,質暗而紫,苔黃厚而乾。


切其脈如轉索,左右彈指。


捫鼻察息,呼吸雖慢而尚勻,吐氣雖微而仍溫,四肢逆冷。


索觀前醫處方數十張,多宗白虎加減,而方中石膏用量頗重,初用二兩,漸增至半斤,且皆鍛用。


面對此等危症,一時難於決斷。


沉思良久,悟出此係石膏用之不當。


石膏鍛用,失卻解肌之效,而成寒凝之弊,遂致邪熱內伏不得外達,犯了「汗不出者,不可與也」之戒。


欲解其凝,必以溫通。


雖熱伏於內,但元氣已衰,遂以參附湯化裁,以人參、淡附片、紫油棒各1.5克,煎水頻服,觀其動靜。


翌晨,家人喜來相告,藥後至夜半時,病者眼啟能言,少思飲食,四肢轉溫而能圃伸。


我因忙於診務,以為既已見效,可守方不變,囑其繼進兩劑。


孰知三日後家屬張惶來告,言服完兩劑後,驟然煩躁不安,赤身裸體,言語不休,行動狂妄,如有種憑。


我急往診視,果如所述。


見其面色紅赤,舌質紅繹,苔黃燥而有芒刺。


詢其大便數日未行,口渴思飲,手足濺然汗出,其脈沉實有力,純係一派陽明府實之候。


遂用增液承氣化裁,以滋陰潤燥,蕩滌腑實。


藥後當晚下燥屎二十餘枚,二日後熱退身清。


事後,我自責臨證草率從事,致生變端。


本例初用溫通回陽之桂附,原為救急扶正之圖,既已奏效,則當更議他法,然未詳察,以為得效而覺原方藥少量小力薄,可再繼進。


致使燥烈之性激發伏熱,二火交熾,亢盛莫制,遂成陽明府實之證。


誤治之失,甚為內疚。


深感醫者責任重大,且醫理精深,必須詳究。


倘稍有疏忽,則禍不旋踵。


孫真人謂「膽欲大而心欲細,行欲方而智欲圓」,誠為至理名言,應為醫者之座右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6#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2:20 | 只看該作者

博採眾長融會貫通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


中醫著述,汗牛充棟。


如徒執一家之言,則很難窺其全貌,得其精髓,臨證用之,亦甚感不足。


故在學習經典著作的基礎上,我開始流覽各大名家著作,受益非淺。


在《內經》「人以胃氣為本」思想的指導下,我臨證無論內傷、外感,均重視調養後天之本。


治法則多取仲景、東垣、葉桂諸家之長。


張仲景「保胃氣、存灃液」的思想貫穿《傷寒論》之始終;


而東垣所立升陽益胃、補中益氣、升陽瀉火等法補前賢之未備,為凋理脾胃之圭臬。


然立法處方卻詳於脾而略於胃;


至葉氏「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


、「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之論,又補東垣之不足。


所列甘平、甘涼濡養胃陰之法,實開後世之先河。


合諸家之長,調理脾胃,重在升降,顧其潤燥,常以羌、防、升、柴、荷葉、荷梗、葛根合健脾益氣之品以升脾陽,而用杏仁,把葉、竹茹、蘇子、蘇梗合清養胃陰之味以降胃氣。


藿香有芳香化濕,悅脾和胃,升清降濁之功,亦常選用,並酌加少量大黃,冀其府氣一通,胃氣自降。


若脾陽不足,又兼胃陰亦虛,則既不可過於溫燥,復劫胃液,亦不可過於涼潤,重傷脾陽。


如「萎縮性胃炎」一病,臨床辨之,多屬氣陰兩虛,或挾濕邪為患。


往往因胃陰不足,滓不化氣,漸及脾胃陽氣受損,脾虛不運,又兼濕困,而致陰陽俱傷,形成虛實夾雜之證。


其治雖宜益氣養陰,但益氣需補而不壅,養陰宜滋而不膩,化濕當利肺氣,運脾醒脾,行而不燥。


常以甘寒而不宜苦寒。


養陰常用沙參、麥冬、石斛、玉竹;


升陽健脾多用葛根、荷梗、太子參、山藥、茯苓、白朮、翩豆等}理氣多選用玉蝴蝶、綠萼梅、梭羅子,而不用廣術香、沉香等辛溫香燥之品,以防耗氣傷陰。


如胃酸缺乏者,則以甘寒與酸寒生津之麥冬、玉竹、甘草、自芍、烏梅等,共湊酸甘化陰之效。


挾濕者,可酌加藿梗、半夏、杏仁以化濕醒脾,開胃利肺,但不可久用。


若病久則慮其入絡,常加入玫瑰花、代代花、丹參等活血通絡之品,臨證阻此治之,多有效驗。


膽結石症,近來多以大劑清利,甚或「總攻」治之,施於肝膽濕熱者,收效恒多。


而用於體質素虧,脾胃虛弱,排石無力者,則非攻下所宜。


故仲景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教,豈能忽之。


而純事清下,不予辨析,致苦寒傷胃者有之,下傷肝脾者有之。


因之,我對於此類病症,多以健脾和胃合清利濕熱法同用,寓攻於補,攻補結合。


如曾治一膽總管樹皮狀結石患者王某,經中西醫會診皆以為膽管阻塞,膽囊膨脹到雞蛋大,毫無收縮能力,結石排出不易,必須手術。


但患者年逾花甲,不願手術,根據其體質虛弱等病情,而用香砂六君、補中益氣等健脾益氣,佐以清利肝膽濕熱之品,治療三月,竟將結石排出而收功。


再如「石淋」一證,今人亦多主濕熱之說。


認為濕熱蘊蒸,煎熬滓液而成,故主以清利濕熱為治。


殊不知水為陰,寒則凝,若與尿中雜質相合亦可導致石淋,則非溫通不可。


若徒以清利投之,猶如霜上加冰,難以奏功。


故不惟「八P、「石葦」可消石淋,他如‥腎氣」、「真武」、「黃耆建中」亦可選,,務以識證為先。


前賢劉宗厚有言;


「淋閉有寒熱之殊」,羅知悌亦有「主寒」之論。


若不正通各家,執一而論,焉能十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7#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2:39 | 只看該作者

提高療效針藥並行


醫以解除患者疾苦為事。


醫針雖小,然收效神速,具有簡,便、廉、驗之特點,故古人有「一針二灸三服藥」之說。


觀《內經》之治,多以針為法,《靈樞》八十一篇,古有「針經」之稱。


故針灸乃中醫學重要內容之一,不可低估。


我早年即拜王步舉先生為師,深研《靈樞》、《甲乙黟、《針灸大成》中重要篇章,熟讀其中「百症賦」、「標幽賦」、「馬丹陽十二穴歌」和《醫宗金鑒?針灸心法》之「經脈循行歌」、「穴位分寸歌」。


數十年間,常假此以起頑屙,得益甚多。


然針灸之學,易學而難精。


首先明其理論,所謂「業醫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有人以為針灸乃一小技,有何理論可言,這是偏見。


若其深研《內經》、《甲乙》,則知其高深,不是一蹴可得,非下苦功不可。


故針灸之學,不能只以幾個穴位著眼,而應從整體觀,從臟腑經絡學說入手學習,理解臟腑、經絡、輸穴之間的密切關係。


「輸穴」決不只是局限的一個點,而有其一定範圍。


針刺之感應是由點到面,由面到線,方能收到較好效果。


除熟記十四經輸穴外,應重點掌握好四肢肘膝以下之五輸穴等特定穴,同時對經外奇穴亦不可忽視。


我從多年實踐中曾發現個別奇穴,如「遺精」穴,位於男腹部臍下正中三寸,旁開一寸處,左右各一。


主治遺精、早洩、陽痿、明囊冷濕,已收載入郝金凱著《針灸經外奇穴圖譜》一書之中。


針刺時,不僅要重視刺手(右手)的作用,而更不可忽視左手(押手)的作用。


《難經》謂「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即是強誦了押手的重要性。


得氣感應,多先從穴下反射到押手上的一瞬間,刺手針下的沉、鬟、酸、麻、脹感隨之麗至。


對補瀉手法,前人有許多寶貴經驗,我常將「迎隨」、「呼吸」、「提插」、「撚轉」等手法融台一起,喜用「燒山火」、「透天涼」兩法,分別治療虛寒性和熱性病症。


對發熱、咽喉腫痛等症,則配合少商等井穴放血一珠,收效更捷。


醜口是類中風初起,面紅升火,舌強語蹇,神志欠清之際,急使人攔腰抱定,並固定其頭部,以園利針點刺手足井、宣穴出血,有減緩頭部充血之利,而無加重中風之勢。


他如面癱、頭痛、脘痛、腹泄等症,內服藥物固亦有效,但配方煎藥費時,而針灸隨時可用,立竿見影。


若內科醫生兼會針灸,則如虎添翼,不僅見效快,療程短,且易鞏固。


一九三八年夏,一婦傍晚來診,適師外出,余見其面色淡黃,目台口噤,齡齒寒戰,四肢搐搦,脈弦而緊,詢其夫,始知數日前避暑熱,院外就寢,夜半暴雨驟至,突然驚醒,急忙回屋,不慎左額部碰於門框之上,致局部紫黑血腫,時而隱痛,未予重視,不意今日上午全身惡寒拘急不適,午後病勢加重云云,詳為辨析,顯係破傷風之候,傷勢不重,病尚輕淺。


根據老師治法,先針風池、風府、百會、合谷、陽陵以驅風止痙,開關通竅;


後以華佗愈風散合玉真散加堿投之,囑以黃酒一兩為引,取微汗為度。


藥後競至霍然。


對老師經驗不僅大為嘆服,且更體會到針藥並投之神效。


應該注意的是,用針同用藥一樣,鬚根據辨證論治原則,先辨證,次立法,處方後再為下針,而且要詳記醫案,不可孟浪從事,否則不僅療效不高,且易發生事故。


一九五二年我曾遇一起因記載醫案不詳而發生折針的醫療事故。


為此,在《北京中醫》發表過一篇「談談針灸處方,避免醫療事故」的短文。


希望引起針灸同道的重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8#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2:55 | 只看該作者

師古不泥有所創新


我初入醫林,家伯及孟師即常以扁鵲撮《內經》之要為《八十一難》,仲景承「熱論」而述「傷寒》,金元四大家宗歧黃之學而各樹一幟教我。


不僅要效法古人,更要善於思考,有所創見。


六淫致病,各家皆有所論,但風、寒、火,熱之邪向為人所重視,而對濕邪則論述較少,丹溪雖有「六氣之中,濕熱為重,十常八九」之說,但亦詳於熱而略於濕。


葉天士明確指出:「吾吳濕邪害人最廣。


因為江南水鄉,溝渠縱橫,天熱下逼,地濕蒸騰,人處其中,易得濕病,誠乃真知灼見,因對治濕之法,大有發揮。


但有人認為,北方乾燥,剛勁多風,則濕邪不甚。


餘日不然。


積多年臨床體會,濕邪傷人有天、地、人之不同,有內外之別,邪正之爭。


夫天暑下逼,氤氳蒸騰,或受霧露雨淋,是天之濕也,久居卑濕之地,江河湖海之濱,或水中作業,是地之濕也若暴飲無度,恣食生冷,或素嗜濃茶,或饑飽失常,肥甘厚昧,皆人之濕也。


天地之濕傷人,誠為外濕;


而人傷飲食,則多為內濕。


濕邪傷人,無論內外,最易困遏脾陽,令脾陽不振,失其運化,所謂「濕困脾土」是也。


而脾虛不運,輕則停而生濕,甚則聚而成飲,凝而成痰,積而成水。


外溢則為膚腫、瘡癢、濕疹;


上泛則見頭重如裹,咳逆眩暈}停於中則脘痞納呆,胸悶嘔惡下注則為泄瀉、白濁、帶下等症。


凡此之類,皆屬濕證,所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隨其所在而表現不同。


除一般特點外,臨證尤應注意其舌脈。


舌體多胖大,質呈暗淡或暗紫,苔多黏膩滑潤,脈多濡緩細澀。


治濕之法,古人多有論述。


除根據上、中、下部位之異,臟腑寒熱之殊,採取不同治法外。


臨證時尤應注意通、化、滲三法。


「通」乃溫通或流通之意。


因濕性重濁,最易阻遏氣機,故宜杏、惹、橘、桔等調理宣通三焦氣機之品,更重在調理脾胃之升降。


「化」則應注意濕邪之轉化。


溫化寒濕時忌用大辛大熱,以免過燥傷陰而化熱清化濕熱則忌大苦大寒,以防濕邪凝滯或過傷脾陽而寒化。


「滲」指以淡滲或苦滲之品引濕下行,所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當然,治濕還應和健脾、溫肺、益腎合用,方為治本之圖。


冠心病,醫家多以通陽宣痹之栝蔞薤白劑取效,或從氣血瘀阻以活血化瘀收功。


我治一冠心病,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前醫曾選用宣痹通陽,益氣養血、活血化瘀之劑及擴冠等西藥而效不顯。


觀其胸悶脘痞、噁心欲吐、口黏、口乾不喜飲、頭暈目眩、舌胖嫩、脈濡緩等見證,顯係濕濁中阻,鬱遏心陽所致。


遂以運脾祛濕,芳香化濁法,藥用藿蘇梗、清半夏、雲茯苓、杏仁、菖蒲、鬱金、路路通等而得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09#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3:09 | 只看該作者

「便秘」一證


常用下法,或攻下,或潤下,或溫下,或用導法,或攻補兼施,務令其下。


一婦二十二歲,患便秘五年,靠雙酷酚汀排便,先是2片,後加到22片始得一便。


經某院住院檢查,診為「功能性巨結腸症」,雖經中西藥物治療,未見顯效,擬動手術。


患者畏懼,前來就診。


證見腹脹溲少,納差乏力,少飲水漿則全身腫脹難忍,苔薄白而乾,脈濡而弱。


辨其為濕邪壅盛,阻於大腸,影響三焦氣機通暢。


治宜溫化濕濁,宣通氣機為法。


仿吳鞠通宣清導濁法意,用茯苓、杏仁、藿蘇梗、晚蠶砂、川朴,皂角子、炒萊菔子等藥僅十劑,竟收全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3:26 | 只看該作者

「發作性睡病」


中醫稱「多寐」、「嗜臥」。


究其因,有膽熱好眠者,有氣血虛弱者,有髓海不足者,但仍以濕邪困脾者為多。


而濕困脾土又有濕重和脾虛之辨。


濕重者,體多肥胖或久居卑濕之地,或素有榮癖,或暴飲無度而致水濕停漬,困遏脾陽,證以肢體酸困、沉倦無力、胸脘痞悶為主,苔多白膩,脈來濡緩。


,治宜芳香化濁、燥濕健脾,方用藿朴夏苓湯加減;


脾虛者證以肢體倦怠、脘腹脹滿、食入則昏昏欲睡為主,苔白質淡,脈多沉弱。


治宜健脾益氣,以醒脾困,方用六君子湯加砂仁等治之。


余甩此法,曾治癒多例病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1#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4:03 | 只看該作者

「腦震盪後遺症」


近人多以活血化寮入手,這僅是治法之一。


殊不知腦為清靈之府,跌僕驚恐,最易引起氣機逆亂,而變生痰濕。


痰濕擾亂清空,則頭痛、頭暈,麻木、噁心嘔吐,諸證叢生。


我治療此類病證,除一般常用之平肝熄風、鎮靜安神、活血化瘀法之外,尚多從痰濕考慮,以迥盤近也裁,亦每多效驗。


我舉以上數例,說明濕邪為害,傷人甚廣,不獨南方多見,北方亦未可忽視。


為醫之道,不可拘泥,圈步自封,要在根據情況,靈活變通。


需知法有常變,知常不知變,則難中病情,只有知常達變,方能恰中契機,才是圓機活法。


許多疾病,古人未能述及,須在臨證中不斷探微索隱,有所發揮。


如「多寐」一證,雖常見以上幾種,但亦未可概論。


嘗在門診治一「發作性睡病」,以其有鼻塞胸悶、痰多黏白、氣短浮腫等見證,辨為肺氣失宣,鼻竅不利所致,竟以疏風宣肺、請氣化痰法得效。


藥用蒼耳子、白芷、枯梗、前胡、法夏、陳皮、黃芩、牛蒡子、竹茹、黛蛤散、六一散、蘆根等五十餘劑而治癒。


說明肺竅不年亦可弓起嗜眠,豈可盡歸於脾濕、膽熱哉f我們臨證之際,切不可以固定證型套病者,對號入座。


若此,無異作繭自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2#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4:47 | 只看該作者

勿囿西醫病名總以辨證為要


建國以來,由於貫徹党的中醫政策,多數中醫同道參加了國家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中西醫接觸頻繁。


但在中西學術尚未溝通之前,除應注意加強團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外,在臨證會診之際,仍應根據中醫理論,四診八綱,辨證論治,方能獲效。


切忌囿於西醫病名,限制中醫的辨證思路,使無所措手足}或按西醫診斷投藥,進退無據。


須知祖國醫學在其漫長的發展長河中,對疾病的認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病名。


早在《內經》中就有「風」、「痹」、「痿」,「瘧」、「血枯」、「鼓脹」、「消」,「癉」等病名。


迨至《金匱要略》更以病名命篇,為臨床識病辨證相結合之規範。


後世遞相發展,形成一套辨病辨證相結合的理論體系。


徐靈胎曾有「凡病之總者謂之病,而一病必有數證」之論。


根據前賢教誨,結合個人體會,我認為辨病是以明病之類,辨證乃可求病之因。


以病名為綱,則症候為目,而病因為本,辨病辨證相結合,則綱舉而目張矣。


實質上,辨證論治四字,即已概括了識病、辨證、求因、施治、理、法、方、藥諸方面的問題。


而非中醫學無有病名,但較之近代,其統一性尚欠完整耳。


嘗治一婦,乳中結核累然,乳頭時滲清水,兩乳發脹,胸脇脹滿掣痛,經期尤甚,診其脈象沉弦,舌苔薄白。


西醫診為「乳腺副腺增生症」。


一醫以其炎症從火,予以清熱解毒之劑。


藥後更覺胸悶不舒,脘痞納杲,遂轉求余治。


蓋乳頭屬足厥陰,乳房屬足陽明。


當其五七之年,陽明脈衰,兼之憂思恚怒,肝失條達,而致盱木侮土,氣血痰濕膠結不化,致成「乳癖」之病。


其因在於氣滯,證屬肝脾不和。


遵「木鬱達之」之旨,予舒肝健脾,解鬱通絡之治。


用醋柴胡、青蒿、橘葉、丹皮、梔子、當歸、白朮、薄荷、王不留行、路路通、生草,凡五診,月餘而平。


有些病證,中西醫病名不同,然其臨證表現有的相似,雖可借鑒,但其認識亦有差異,不可混為一談。


「甲狀腺腫大」,雖類似中醫之「瘞瘤」,但情況又各不相同。


而「甲亢」一證,則與「氣癭」近似,多為本虛標實之候。


本虛者,氣陰兩虛』標實者,胃熱肝鬱或化火生風。


初則宜清肝泄熱,佐以養陰清胃,以龍膽瀉肝湯、丹梔逍遙散化裁之,或酌投白虎、竹葉石膏湯加減。


中期貝4氣陰兩虛較為明顯,以益氣養陰之太子參、山藥、黃耆、沙參、麥冬、玉竹、白芍、元參、女貞子等為主,佐以夏枯草、黛蛤散、生牡蠣等清肝平肝之品,並酌加小麥、蓮肉,以養心陰,斂汗平悸。


後期陰虛火旺漸平,而以脾虛痰阻為明顯,常以參苓白朮散加減。


頸腫和眼突多由肝火挾痰凝滯而成,故應以滋陰潛陽,軟堅化痰之鱉甲、夏枯草、生牡蠣、浙貝母、旋覆花、黛蛤散等主之,因其並非全係水土缺碘所致,故不宜必用海藻、昆布,海帶等味。


至於其他甲狀腺瘤,則當以活血化瘀、軟堅化痰、滋陰潛陽等法治之,海藻、昆布等自在當選之列。


曾以此法治癒「甲狀腺冷結節」患者,療效尚稱滿意。


有些病症,經西醫確診,而中醫典籍中雖無記載,但不見得古無此病,尚可從某些類似症狀中得到啟示。


如「新生兒硬皮症」,與中醫兒科「五硬」症相似。


其病因病機,或為氣血兩虛,則血行不利,不能榮養肌膚四肢而致;


或為土虛木旺,精血不能孺養筋脈肢節。


一般來說,前者易治,後者較難。


我常以王清任之補陽還五湯益氣活血,以治前者,令氣行血行,則肢節得養,後者則以健脾益氣,祟土制木法,以四君、六君增刪而治之。


許多病症,現代醫學一時亦診斷不清,或雖有診斷,亦原因不明,或診斷雖明而療效欠佳。


均應根據中醫理論,認真鑽研,勤求各家學說和經驗,亦可從中得到啟發。


如能不斷積累經驗,則對豐富中醫寶庫,不無幫助。


曾治一「週期性發熱」病者韓某,一九七六年十月開始發熱,每月一次,持續3~5天,體溫38.5~39.5℃。


至一九七九年九月曾先後十次住院,經檢查為免疫機能缺陷,雖中西治療,未能根除,遂求診於余。


見其休瘦面黃,面目無神,手足及鼻尖易出汗,發熱日哺為甚,脈祝取無力。


診為元氣虛、陰火盛、營衛不足之證。


以補中益氣湯加首烏、鱉甲、牛膝為治,半月而愈。


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3#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35:06 | 只看該作者

互相勉勵共同提高


以上僅就學習和從業的膚淺體會作一簡介,我深感醫道精深,不可淺嘗輒止,而醫者責任重大,臨證不可不慎。


診病時務要審證求因,以究其本;


論治時注意燮理陰陽,以平為期。


而治病之遭,貴在因勢利導,以疏通氣血調理陰陽為要;


用藥之旨,要在切合病機,製方務求穩妥,用藥宜輕靈活潑。


古人云;


「藥貴精,精則專;


忌龐雜,雜則無功。


治病不在藥多量大,確為經驗之談。


當然,對於急症重症,則又非大劑、峻劑不能取效。


若能悉心臨證,靈活變通,則可精益求精。


我雖年已花甲,深感讀書不多,經驗更少,願與同道及後學者共勉,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咀求對中醫事業作出微薄貢獻。


(王鵬宇 姚乃禮 路喜素整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4#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14:39 | 只看該作者

我學習中的幾點體會


武漢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副教授蔣潔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5#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15:02 | 只看該作者

作者簡介


蔣潔塵(1918~)湖北漢陽縣人。


從事中醫臨床孝教學工作四十餘年,著有《中醫學基礎》,並先後在京、漢、穗、鄂等醫刊發表論文多篇。


現正編寫《景岳新方選》、《金匱選注》等論著。


余自幼多病,早有習醫之念。


予一九三三年春購得陸士諤編著之《醫學南針》一套,繼而又購讀該篇後附記之必讀醫書;


《內》、《難》、《傷寒》、《金匱》等。


惟因無師指點,暗中揣摩,未能窺得門徑。


厥後,得鬩惲鐵樵之《傷寒論輯義按》及陸淵雷之《傷寒論今釋》、《陸氏論醫集》,以其淺而易懂,讀後對此道漸次有所理解,而更堅定學習中醫之信念,乃於翌年考入湖北國醫專科學校就讀。


三年後卒業行醫。


於執業開始時,一度專攻《傷寒》、《金匱》,醉心「經方」,對宋,元、明、清諸流派的產生,認為是歷史的倒退,曾蔑視溫病學派,詆誹葉桂、吳瑭喜務輕靈,果子藥不能愈大病。


後臨證漸多,方意識到此乃偏執。


所謂「經方」、「時方」,同樣來自實踐,用之得當,均有良效。


在這一階段,同時又有一偏見,即認為中醫優異之處,體現於臨床實踐,從而只重視臨證有效之方藥,除惟視仲景為「不二法門」外,相應地不甚留心理論,誤認為這樣是崇尚質朴,避免了空談。


遣後,受到師友之薰陶,結合臨證之體會,乃漸次認識到理、法、方、藥之間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方藥脫離了理法的指導,就不成其為方藥。


撇開了理法專講方藥,名日重視,實際上並不成其為重視。


從表面上看,這是重實踐輕理論,實際上卻是否定了實踐和理論相互間的辯證關係。


認識到此,余在爾後行醫時,得以較好地處理理論學習和臨證實踐的關係,進而對法的重要作用及其正確運用有所體會。


謹提供於此,以作芻蕘之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6#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15:19 | 只看該作者

「法」,是辨證論治之紐帶


中醫治病之特點為辨證論治,具體而言,不外理、法、方、藥四個方面。


所謂辨證或「理」,即是認識疾病,診斷疾病,所謂論治或「法、方、藥」,即是解決疾病,治療疾病。


認證清晰,論理精當,診斷確切,是治療疾病的前提,確定正確的治療方針,選擇恰當的治療手段,是使疾病得以治癒的保證。


因而理、法、方、藥實為一密切相關的整體。


這四個部分,何者重要,何者次要,看法容有不同,所謂見仁見智。


依余淺見,論理正確是治病的前提,殊為重要,但需在辨證基礎上,擬定治療法則,選用適當方,藥,方能完成辨證論治之全過程。


其中「法」的擬定,既反映診斷,叉指導治療,起到承上啟下之紐帶作用,更為重要。


辨證論理,正如對敢我雙方形勢之分析,為製定戰略戰術之依據,治療法則乃是根據敵我形勢所製定的作戰方針,具有戰略意義;


選方用藥則是在戰略思想指導下所運用之具體戰術。


古人謂「用藥如用兵」,概括實為允恰。


故方,藥如離開治療法則的指導,則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是藥物的堆砌而失去方義。


臨床上正是依靠「法」這條主線,將理、法、方,藥串成一有機的整體,而「法」在其中既獨立存在,又滲透於理、方、藥之中。


這同武術家講究手、眼、身、法、步,異曲同工,即「法」既為一端,又體現於手、眼、身、步之中。


故嚴格講來,理、法、方、藥四端不可平列,其主線和關鍵是「法」。


中醫自漢、唐以降,逐漸發展為各個流派,形成各流派的實質正是治療法則,即以「法」分派。


例如,金元四大家,不正是以「寒涼」、「攻下」、「補土」、「養陰」各派著稱嗎?


降至後世,凡有成就、影響較大之中醫名家,無不都是在治法上具有獨到之處。


如清?王清任擅長活血化瘀,居然以活血化瘀治療五更瀉、霍亂等等。


又《醫學廣筆記》與《陸氏三世醫驗》均曾提及朱遠齋其人。


朱氏擅長攻下,有自製「潤宇丸」一方,屢以攻下愈重證,深受丁長孺(《醫學廣筆記》之編者)及陸養愚之讚揚。


總之,名家之出名,均表現在治法上有所專長,可漏代有其人,茲不一一列舉。


因此,學習中醫如不在掌握法則上狠下功夫,決難取得高深造詣。


一部《內經》,方、藥雖少,理、法獨詳,特別是有關治法這部分,散見於各篇章之中,扼要精當處,殊不少見,對具體選用方、藥起著重要指導作用。


故學習時必須深究《內經》中有關治療法則之記載,即使是片言隻語,也當精思冥悟。


《傷寒論》條文共三百九十八條,前人稱「傷寒三百九十八法」,提到「法」的高度來看待它,這是對《傷寒論》的推崇。


陳藏器的「十劑」、程鍾齡的「八法」,都能在《傷寒論》的方藥中得到具體說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7#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15:39 | 只看該作者

專門搜討治療方法的醫籍


頗為少見。


日本丹波元堅編著的《藥治通義》編審精當,持論平正,收集得也很完備,值得參閱。


在「法」之指導下學習方劑(一)學習方劑,須明方義前人日:「方者法也。


意即方劑須體現法則,如方劑無法則作指導,勢必形成「有藥無方」。


前人又日;


「方者仿也。


意即方劑是可以仿制的,如只知生搬硬套,呆用成方,必將導致「有方無藥」。


「有藥無方」與「有方無藥」,其失相等,都是抽掉了法則的內容。


臨證擬方、用藥,均宜根據病情需要,周不必囿於前人成方,更不得流於藥物堆砌,要點在於依「法」選藥組方。


由是,臨床上可以「有法無方(成方)」,萬不可「有藥無法」。


有鑒於此,學習方劑不可限於背誦歌訣,杲記藥昧,亦不只是瞭解其適應症,重要的是要理解其方義。


尤怡的《醫學讀書記》中「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台論」值得一提。


論中謂:岵虛者,氣多陷而不舉,故補中益氣湯用參、耆、朮、草等甘溫益氣,而以升、柴辛平助以上升;


陰虛者每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黃丸多用熟地、萸肉、山藥味厚體重者補陰益精,而以茯苓、澤瀉、甘淡助之下降。


氣陷者多滯,陳皮之辛,所以利滯氣,氣浮者多熱,丹皮之寒所以清浮熱。


然六味之有苓、澤,猶補中之有升、柴,補中之有陳皮,猶六昧之有丹皮也。


其參、耆、歸、朮、甘草,猶地黃、菜萸、山藥也。


法雖不同而理可通也。


文中有分析,有比較,闡述堪稱透闢簡練,讀之深受啟迪,實屬上乘方解。


總之,學習方劑,必須細心精究,深明方義,方可舉一反三,逐步提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8#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16:18 | 只看該作者

(二)方劑配伍


相輔相成方劑之配伍,在治療法則上須注意相互制約,相互為用,即所謂相反相成。


如氣虛宜補,氣滯宜行。


但治療氣虛,決不可單純彙集補藥;


治療氣滯,亦不得一味行氣破氣。


在一定情況下,應是於補或消之中,適當加以「反佐」,即補中有消,消中有補。


補中有消:即補氣當佐以行氣,如異功散用參、朮等益氣,配以陳皮即是。


惟其如此,方能補而不滯。


消中有補:如四磨用烏藥、檳,沉,佐以黨參即是。


這樣才可以破氣,防止耗氣。


又方劑之配伍,尚須注意動靜結合,升降相配,其理亦同。


然而,臨床應用時亦非絕對如此,因在治療法則上尚有「並行」與「獨行」問題。


《素問?標本病傳論》指出:「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閭者並行,甚者獨行……」張景岳謂;


「問者言病之淺,甚者言病之重也;


病淺者,可以兼治,故日並行;


病甚者,難以雜投,故日獨行。


要之,並行或獨行,應根據病情之標本緩急而定。


如對急重的裏實證,不騫徘徊瞻顧,務必純任攻逐獨行,不得雜以他法。


因之,不能認為有了四磨,五磨可以棄置,同理,亦不得因已有黃龍湯,就不再需要大承氣湯。


凡此,都應在法則的指導下決定如何取捨,而法則又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要引用得恰當,切合實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9#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16:51 | 只看該作者

(三)「有定法中無定法,無定法中有定法」治療法則之運用


既具原則性,又有靈活性,而靈活性正寓於原則性之中。


如針對某一疾病患者,當有一定之治法,但如同時延請十位中醫分途診視,可能提出十張不同處方,方藥雖異,如能遍嘗,可能均有一定療效。


此可謂無定法。


實則中醫治病並非漫無標準,不過是在一定治療法則指導下,使方用藥途徑多,靈活性大而已,即所謂「有定法中無定法」,可以殊途同歸,達到愈病目的。


示其靈活性並未脫離原則性,是「無定法中有定法」也。


因此,苟能認識及掌握法則之規律,即使綱領在手,可以執簡馭繁,高屋建瓴,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某外國尉作家曾將中國戲劇之表演形式概括為「有規則的自由活動」。


看來,中醫亦適用此評語。


所謂「規則」,乃「自由活動」之前提,愈是「規則」在手,愈能自由活動」,即所謂「熟能生巧」。


其所以「有定法中無定法」,終能愈病,正因「無定法_中有定法」之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8:17:04 | 只看該作者

(四)使方而不使千方方劑之具體運用


必須在理、法之指導下進行。


「使方」即不失理、法地自由運用與駕馭方劑,否剛將為方劑所左右而「使於方」。


「使於方」為初學者必經過程。


「使方」依賴於「使於方」,「使於方」有待發展至「使方」。


如何才能相對地完成這個從機械地「使於方」成熟到機動靈活的「使方」的這個過程呢?


我有兩點體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0:28 , Processed in 0.40624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