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之路】

 關閉 [複製鏈接]
341#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09:08 | 只看該作者

對越鞠丸、戊己丸、半夏瀉心湯、枳朮丸等方


余用藥配伍比例亦視病人體質、症候的寒熱虛實而定。


如枳朮丸,虛重白朮,實重枳實。


戊已丸,寒君吳萸,熱君黃連。


越鞠丸,香附、川芎、蒼朮、神麯、山梔治「六鬱」,亦辨氣、血、濕,痰、食、火鬱的不同,而出入化裁。


在用藥時,我每悉心體察。


如逍遙散有薄荷以芳香解鬱、升清理氣,用量小,配伍妙。


後酌加於脾胃方藥中亦效。


並仿其義改用荷葉、藿香葉,亦奏異曲同工之效。


再在降逆方中加蘇葉、枇杷葉,又取止嘔肅肺之功。


兩者均為葉類藥,荷葉、薄荷升清,杷葉、蘇葉降濁。


這樣不斷積累經驗,看似尋常,從中亦可得到不少東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2#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09:21 | 只看該作者

善歸納執簡馭繁


做學問,不僅要重於積累,而且要把積累的東西歸納為簡要的綱領,執筒馭繁,指導臨床。


在肝病證治上,我重點學習《內經》,《難經》,《巢氏病源》、《千金》、《臟腑藥式箋正》、《西溪書屋夜話錄》,《筆花醫鏡》,乃至近人趙樹屏、秦伯未等論肝的理論著作。


但總感到肝病臨床多見,而理論卻頭緒紛雜,我在上述基礎上,用歸納法總結為以下幾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09:49 | 只看該作者

(一)肝的生理「肝為將軍之官」


主謀慮而藏魂,與現代解剖學神經系統有關。


「肝藏血」,「人臥貝町血歸於肝」,貯藏l血液,調節血量,與血循環相關。


肝體陰而用陽,為二者的結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4#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0:12 | 只看該作者

(二)肝病治法


一為養肝體,二為制肝用。


養肝體乃養陰、養血,亦可從臟器相生方面著手。


制肝用乃安鎮、疏理,亦可從臟器相製方面著手。


時或二者兼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5#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0:29 | 只看該作者

(三)肝病證治分類

 

1.肝鬱


以情志抑匍所致,每見脇肋脹滿或竄痛等。


法以芳香辛散,疏肝解鬱。


,方以四逆散、柴胡疏肝、逍遙、越鞠。


藥用柴胡、香附、川楝、佛手、橘葉,青皮等。


兼火加芩、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6#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0:59 | 只看該作者

2.肝火


氣有餘便是火,從肝鬱而來。


證見面紅、日赤、口苦、耳嗚、頭痛、急燥易怒、舌邊尖紅、苔黃,以面部症狀為主。


屬實熱體壯者,用清瀉法,方如當歸蘆薈丸、龍膽瀉肝湯。


如症狀較輕,或熱盛而體虛,則當輕劑泄火,方如丹梔逍遙散、青蒿鱉甲湯,用桑葉、菊花、丹皮、丹參,梔子、茵陳、夏枯草、青蒿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7#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1:19 | 只看該作者

3.肝陽


肝陽上越,或由肝血不足,或由肝腎陰虛,或由肝火上升所致。


多見頭痛、眩暈、易怒、耳鳴、眼花、失眠、口苦、舌紅等症。


肝血不足所致者,用柔肝潛陽,四物湯加潛陽藥。


肝火上升所致者,用平肝潛陽,加味磁朱丸、龍骨牡蠣湯。


肝陰不足所致者,以滋陰潛陽,杞菊地黃湯加潛陽藥。


潛陽藥有龍骨、牡蠣、磁石、石決明,珍珠母、代赭石等,選2~、3味即可,量宜大而先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8#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1:54 | 只看該作者

4.肝風


或由火,或由氣鬱,或由陰虧血少而來,屬內風。


風性動搖、善行數變,症見眩暈、震顫、抽搐、皮膚自覺如蟲行。


治宜熄風於內,不可辛燥灼液傷滓。


方如天麻鉤藤湯,熱盛發痙以羚角鉤藤瀝,血燥風動以黃連阿膠雞子黃湯,陰虛風動以三甲復脈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2:14 | 只看該作者

5.肝虛


多為陰血不足。


又因乙癸同源,故肝陰不足可兼腎陰虛證。


肝陰虛不能潛陽,故義為陰虛陽亢。


補肝血用四物、當歸補血湯;


補肝陰以一貫煎、杞菊地黃湯。


如陰血不足,症以疼痛為主的可以柔肝法,用芍藥甘草湯、當歸芍藥散。


如肝虛血不內藏,則以膠艾四物加止血藥,常用於婦人崩漏。


如肝虛不固,血不養胎之滑胎或不孕,常以膠艾四物合補中益氣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2:31 | 只看該作者

6.肝寒


肝病大多偏熱,但問亦有寒證。


肝之實寒證,如積聚症瘕宜於溫化,以《沈氏尊生書》血症丸,肝之虛寒則投以景岳暖肝煎。


這樣歸納,將錯綜復雜的肝病分為六類,以虛宴寒熱陰陽辨證,便於臨床使用,也適於授徒教學。


當然這還是要在正確掌握辨證論治思想的基礎上,才能靈活出入,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此外,我曾將理脾治法,歸納為益氣、升舉、溫中、清熱、理氣、固澀、通下、祛濕、養陰、消導十法,以攻和補為綱。


攻法為通下、理氣、清熱、祛濕、消導,補法為益氣、升舉、溫中、固澀、養陰。


凡此種種,可知歸納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總之,做學問,乾事業,必須要從良師、交知友,為事業打好基礎。


善歸納,重積累,熟讀、精思、妙用,亦所謂「厚積而薄發」,尤為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


這就是我一點淺薄的體會,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陸壽康整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1#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2:44 | 只看該作者

治學雜談


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謝海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2#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2:59 | 只看該作者

作者簡介


謝海洲(1919~),河北臨榆縣人。


幼承家技,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


致力於本草學的研究,對於中醫理論和臨床也有一定造詣。


主要著作有《中藥常識》、《常用藥品小辭典》(與於力合編)、《藥物手冊?中藥部分》,《北京四大名醫》等。


我業醫近四十年,雖小有成績,然教訓也不少,談一淡為後學者借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3:16 | 只看該作者

幼承家技博採眾長


我出身一個中醫的家庭,祖父、父母和叔父都是終生以醫為業。


祖父是一位窮秀才,不事生產,只知讀書,且為紳士們教家館,有時自己也課徒。


他經營了兩間小藥鋪,代賣成藥,兼看病。


父親、叔父、母親隨祖父學習醫術,經常採集當地藥材,去雜晾乾,為病人做些丸散膏丹之類,收些小贊以度日。


祖父課徒很有經驗,主張先學《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然後學程鍾齡的《醫學心悟》,參考《筆花醫鏡》、《醫宗必讀》,再學習《內經知要》,參考《靈素類纂約注》,回過頭來學習陳修園的《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看《醫學從眾錄》、《醫學實在易》,背《長沙方歌括》。


這種先《傷寒》、《金匱》,後《溫病》的教學自學方法,北方民間醫生大都相似,與南方醫生先《溫病》、後《傷寒》的學習方法迥然有別。


他十分重視背誦,身體力行,能從頭至尾背誦《醫宗金鑒》和陳修園醫書二十四種。


我在家庭影響下,到十二、三歲時已能讀《古文觀止》及一些醫書,並能背誦二、三十篇古文和《內經知要》及一些藥物、方歌等。


在「九?一八」事變前,父親害急性傳染病故去,母親也放棄中醫事業,進入山海關普濟醫院隨外國季大夫(猶太人)學習西醫,後來就隨同到北京婦嬰醫院工作(為教會醫院)。


我初中畢業後隨母到京,為生活所迫,在醫院開電梯,並利用工余,在青年會學習英文。


進北京第二年報考匯文中學,因母親在教會醫院工作,子女得以免費並可領取助學金。


還可利用每年寒暑假在圖書館工作的機會,得以翻閱文史線裝書。


此時深得國文教員李戲魚、高慶賜的指點,學習他們的講稿、方案、筆記等。


畢業後,留校教初中語文,在此期間以志於醫學,得與余冠五探討醫學理論。


在任教同時考入北大農學院學習兩年日文,大部精力仍教書習醫。


此時結識了周軍聲老師。


周先生醫學嫺熟,善於誘掖後進,在他的幫助下,自學了同仁會與上海博學會的西醫書。


更值得提及的是,經周先生介紹此間得以拜趙烯黃先生為師。


趙先生是本草學專家,而且對文獻學、文史版本考據校讎學都有研究,鑒定古文物經驗也相當豐富。


他常提供我圖書實物,指導閱讀,並為修改稿件,為我在本草方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趙先生教讀書與自學的方法等,使我打消了學西醫的念頭,又回轉來學習中醫了。


自此多年來,追隨趙先生,深得其耐心教誨,受益良多。


在趙先生處結識了徐衡之先生。


他是上海新中國醫學院教師,與章次公先生最為要好,他學問淵博,得以互相問難,探討醫理,廣開了眼界,提高了學術水準。


至此決心深入鑽研中醫理論及本草方劑等,於一九四七年投考中醫,通過鑒定合格,終於夙願得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4#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3:38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0年,傷寒學家陳慎吾


約我協助為其主辦的匯通中醫學校擔任本草方劑的講授,並有幸先後聆聽陳先生講《傷寒論》達三、四遍之多,深感差距之大。


儘管我看過、背誦過《傷寒論》,也看過注家,但很多還是一知半解。


陳先生條條用自己獨到見解來解釋,不拘於注家,而是前後呼應,左右逢源,融會貫通。


並採用類證、類方、類病等歸類方法研究,條理有序,一目了然,易學易記。


後來,我將這種方法應用到《金匱》學習和讀其他的書,也無不效驗。


我在北京市中醫進修學校教書時,叉得遇錢達根先生,他熟諳古典文學,通乾嘉考據之學,通過共同編寫講稿,向他學了不少東西。


又經常請教過瞿文樓先生、金書田先生。


瞿先生主張背誦《神農本草經三家注》[張隱巷、葉天士(實為姚球)陳修圓],使我在本草研究上受益匪淺。


眾所周知,祖國醫學源流久遠,流派極多,學術見解各有千秋。


我早年較注重拜師訪友,與同道互相切磋,不恥下問,深得諸家之益處。


除此以外,對富於創覓,獨具一格的醫家著作,更是擇善而從之。


在這一點上,我常想:本來我這北方民間醫生,只會開大柴胡、大青龍之類的方子,對於溫熱病就需向南方醫生學習。


底本就是《張聿青醫案》和費伯雄的《醫醇媵義》。


丸方膏方偏學前者,處理急性熱病多學後者。


張聿青少承家學,畢生勤於臨床辨證察色,尤長脈診,極注意節令等對病人的影響。


曾著《如夢錄》一篇,自述一生為人行事,其經歷越艱苦,其成就越大,鑽研越深,所得越多。


費伯雄先生習舉子業,後學醫,清咸豐,』可治年問,以醫名遠近,請診者踵相接,乃居遂成繁盛之區。


費氏治學,宗於東垣、丹溪,不偏不倚,善於通變化哉古人有效之劑。


學醫就要有善於擷眾長的學風,既向書本學習,又要向師友請教。


至今我仍常常熱望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從中汲取營養。


利用余暇翻閱近代醫學雜誌期刊,凡遇有效之一方一藥,凡有新穎獨特學術見解,都筆記於冊,推敲揣摩,深入研究,或驗之於】


搖床,重復推廣。


例如曾向《中醫雜誌》學習過一個治療白,塞氏病的方法,用犀角地黃湯、蘭黃解毒湯、當歸連翹赤小豆湯加升麻、土茯苓,臨床用之輒效。


又如曾親自走訪老中醫張仲元先生,學習他治精神病的寶貴經驗,並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分析,寫成醫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5#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3:57 | 只看該作者

熟讀經典苦學本草


經典著作是中醫理論的源泉,有了熟讀乃至重點篇章能夠背誦的硬功,博覽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點。


老一輩所以能引經據典,脫日而出,如數家診,就是困年輕時下過一番苦功。


經典讀熟了,以後才有豁然貫通之妙。


尤其在青少年時,奠基更為重要。


我四歲時,隨祖父課徒的學生念些歌賦,雖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記住了。


背,不單純是記憶的問題,還有加深理懈的作用。


學習方歇、藥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


熟背才能得心應手,口到筆到,熟能生巧。


臨術時初有方,後無方,最後又有方。


這種意境都是背誦、記憶、實踐、提高的過程。


背誦開始要少,由少而多,積腋成裘,積沙成塔。


到一段落,可以暫放,再另起第二段落,記熟了再開始第三段。


《金匱要略》我就是這樣分條分段背誦的,一共四百條都能朗朗上口,永志不忘,並可由此及彼,互相聯想,互相印證。


這種背誦的「童子功」,對學中醫的人是必備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6#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4:13 | 只看該作者

回顧早年學醫的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啟蒙(或稱入門)階段。


開始時,背學《醫學三字經努、《四百味》、《四診心法》、《藥性賦》。


不懂的字詞在老師的指導下查字典,疑難問題請老師講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7#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4:27 | 只看該作者

第二階段


學《神農本草三家注》、《內經知要》、《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溫病條辨》,同時參考《本草備要》、《靈素類纂約注》、《長沙方歌括》等。


重點章句,熟讀乃至背誦,並做些讀書筆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4:39 | 只看該作者

第三階段


背《湯頭歌訣》、讀《醫方集解》,參考《成方切用拜、《成方便讀》等,打一點方劑學的基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4:55 | 只看該作者

第四階段


讀內科方面的書籍。


初起可學《醫學芻言》、《醫學心悟》、《醫宗必讀》、《筆花醫鏡》。


邊學邊寫心得筆記。


最後,再看李用粹《證治匯補》、林佩琴《類證治裁》、沈金鼇《雜病源流犀燭》。


還兼看一些各家的書,婦科如陳修園的《女科要旨》、明武之望《濟陰綱目》,兒科可由《保嬰要旨》到《萬密齋兒科》、《幼幼集成》等。


這樣大約需三年時間,其間一半時間臨床,一半讀書。


臨床忙時擠時間學,利用「三余」時間(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


抓緊零散時間,且要有毅力。


讀書是艱苦的,但可讀出趣味來。


我常以自身浮淺的體會告訴隨學的學生說:「作為中醫,熟讀經典著作,觸類而旁通。


這是貫徹始終的學問,舍此是無徑可循的。


多年來,我一直注重本草學的研究。


我認為成認方藥是治療疾病的前提,沒有方藥,臨床恰似無米之炊,巧婦也難為之。


後來,從事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了中藥理論水準。


解放初,協助陳慎吾先生創辦北京匯通學校,主講《神農本草經》。


一九五六年北京中醫學院成立後,在中藥教研組任講師。


因具有英、日兩門外語基礎,得以不斷學習中外各種研究成果,擴展了中藥研究的深度、廣度,為深入探討提供了條件。


由於酷愛本草,重視實地考查。


在三十年代後期,曾追隨趙爝黃先生多次到河北祁州(安國)藥材市場,遼寧營口人參市場,也參觀過四大懷藥產區,到抗州筧橋瞭解生地的栽培,到四川綿陽考察大面積栽培麥冬,到灌縣考察種植川芎。


每次都眼到,口到、筆到,均能總結經驗,寫成考察文章。


此外,還參觀過重慶佟君閣曲廠,杭州{胡炭余堂,蘇州雷允卜,卜海蔡同德堂、薑衍澤,北京同仁堂老式藥廠等。


教學期問,隨學生採集中草藥,炮制、配製丸散膏丹等,教學相長,提高了實際操作技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0#
 樓主| 發表於 2013-8-26 16:15:18 | 只看該作者

為了使臟腑辨證及藥物應用熔為一體


有益於臨床工作,我對張元素《臟腑標本藥式》進行了初步探討。


該書原本雖已亡佚,但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錄下來了。


張元素的弟子李東垣、王好古,羅天益等人師其法,於他們著作中亦可見一斑。


其後,張山雷纂輯了《臟腑藥式補正》,按臟腑分類用藥,作了系統的理論概括,言簡意賅,切於實用。


我注意將古人用藥經驗證之於臨床,察之於古,驗之於今,努力取得直接的體驗。


我覺得研究本草,不能忽視藥物的組方及炮制工作。


中醫方劑是一個單元,正於一味中藥是一個單元一樣。


組方配伍,要與辨證有機結合,法隨證立,方依法出。


張景岳說;


「夫方之善者,得其宜也,可以法也;


方之不善者,失其宜也,失其宜者,可為鑒也。


所謂得其宜者,得法之宜也。


徐洄溪也指出:「若夫按病用藥,藥雖切中,而立方無法,謂之有藥無方;


或寫一方以治病,方雖云善,而其藥有一,二味與病不相關者,謂之有方無藥。


由此可見,古人製方用藥,務求方中有法,法中有方。


量方用藥,有規矩準繩。


製方要通權達變,取前人經驗,不落前人窠臼。


古人謂方之為做也,傲病而有力者也。


正如喻嘉言所云:「凡用藥太過、不及皆非適宜,而不及尚可加,太過則病去藥存,為害最烈。


我體會,在組方配伍中,除注意君壓佐使等組方原則外,還應根據治法要求,處理好五個辨證關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9:20 , Processed in 0.32812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