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方格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女科寶鑑】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04:16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四章帶下病


【辯證施治】


本病臨證當根據帶下之量、色、質、味及全身情況,辯清寒熱虛實,一般量多、色深(如黃、赤、青、綠)、質黏稠、氣臭穢者,多屬實、屬熱;


量多、色淡(如淡黃、白)、質清、無臭氣或有腥氣者,多屬虛、屬寒。


治療時,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但無論虛、實,多有濕邪兼挾,故補瀉之時,多兼除濕;


對病久虛甚,帶下如崩者,在補益之時,當施固澀之法。


若帶下五色,膿血混雜,惡臭難聞者,當排除癌變之可能。


一、脾虛濕勝


「主證」 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黏稠,無臭氣,伴見一組脾氣虛⒅之症。


「病機」 脾虛肝鬱,濕濁下流。


「治法」 燥濕運脾,升陽益氣。


「方藥」 完帶湯(《傅青主女科》)加味。


白朮 山藥 人參 白芍 車前子 蒼朮 甘草 陳皮 黑芥穗 柴胡 厚朴


本方為完帶湯加厚朴。


方中白朮、山藥、人參、甘草健脾益氣;


蒼朮、厚朴燥濕化濁;


柴胡、白芍、陳皮疏肝解鬱,理氣升陽;


車前子利水除濕;


黑芥穗入血分,祛風勝濕。


若白帶量多,日久不止者,酌加鹿角霜、龍骨、牡蠣、海螵蛸等固精止帶之品;


若見帶下色黃,苔黃脈數者,此為濕遏化熱之象,酌加黃柏、蒲公英、紅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06:15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四章帶下病


二、肝經濕熱


「主證」 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綠,質黏,下陰癢痛,臭穢,煩躁易怒,脅痛口苦,小便淋澀。


舌紅苔黃,脈弦數或滑數。


「病機」 肝鬱化熱,挾濕下注。


「治法」 清肝瀉熱,利濕止痛。


「方藥」 龍肝瀉肝湯(錄自《醫方集解》)加味。


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 生地 柴胡 生甘草 蒲公英 紅藤 椿根皮


本方為龍膽瀉肝湯加蒲公英、紅藤、椿根皮。


方中龍膽草既清肝膽實火,又除下焦濕熱;


黃芩、梔子、蒲公英、紅藤清熱解毒;


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


椿根皮清熱燥濕止帶;


當歸、生地滋陰養血,以防熱傷陰血;


柴胡疏肝解鬱,引藥入肝;


甘草和中調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08:00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四章帶下病


三、腎虛證


㈠ 腎陽虧虛


「主證」 帶下量多,質清,無臭氣,伴見一組腎陽虛⑾之症。


「病機」 腎陽虧虛,任帶不固。


「治法」 溫腎助陽,固任束帶。


「方藥」 固精丸(《證治準繩》)


肉蓯蓉 陽起石 鹿茸 赤石脂 巴戟 韭子 茯苓 鹿角霜 龍骨 制附子 桑寄生 續斷 杜仲


本方為固精丸加桑寄生、續斷、杜仲。


方中肉蓯蓉、陽起石、鹿茸、巴戟、韭子、制附子溫補腎陽;


桑寄生、續斷、杜仲益腎固任;


鹿角霜、龍骨、赤石脂澀精止帶;


茯苓健脾滲濕。


若大便稀溏者,去肉蓯蓉,加肉豆蔻、補骨脂;


若帶下如崩者,加白果、蓮須、白朮、芡實。


㈡ 腎陰虧虛


「主證」 帶下赤白,質稍黏,或色黃有臭氣,陰部灼熱,伴見一組腎陰虛⒂之症。


「病機」 陰虛火旺,濕燥傷陰。


「治法」 滋腎清熱,燥濕止帶。


「方藥」 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加味。


熟地 山茱萸 山藥 澤瀉 茯苓 丹皮 知母 黃柏 椿根皮 海螵蛸


本方為知柏地黃丸加椿根皮、海螵蛸。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藥滋補肝腎之陰;


知母滋陰清熱;


黃柏、丹皮清熱涼血;


茯苓、澤瀉利水滲濕;


海螵蛸束帶止血;


椿根皮清熱除濕止帶。


諸藥合用,具有滋陰清熱,燥濕止帶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09:12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四章帶下病


四、濕熱蘊結


「主證」 帶下量多,色黃,或赤白相兼,或帶下色白,質如豆渣,臭穢難聞,或少腹隱痛,陰部紅腫灼痛,胸悶納呆,小便短赤。


苔黃厚膩,脈濡數。


「病機」 濕熱蘊結,任帶不固。


「治法」 清熱利濕,涼血止帶。


「方藥」 止帶方(《世補齋不謝方》)加減。


茯苓 豬苓 澤瀉 赤芍 丹皮 茵陳 黃柏 梔子 車前子 椿根皮 紅藤 蒲公英


本方為止帶方去牛膝,加椿根皮、紅藤、蒲公英。


方中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利水滲濕;


茵陳、黃柏清利下焦濕熱;


丹皮、赤芍、梔子清熱涼血;


椿根皮清熱燥濕止帶;


紅藤、蒲公英清熱解毒。


諸藥合用,共湊清熱利濕,涼血止帶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0:33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四章帶下病


五、熱毒熾盛


「主證」 帶下量多,或黃白相兼,甚或五色雜下,質稠如膿,腐臭難聞,小腹疼痛拒按,伴見一組裏熱⑻之症。


「病機」 熱毒熾盛,傷及血絡。


「治法」 清熱解毒,除濕化瘀。


「方藥」 銀甲丸(《王渭川婦科治療經驗》)


銀花 連翹 升麻 紅藤 蒲公英 生鱉甲 紫花地丁 生蒲黃 椿根皮 大青葉 茵陳 桔梗 琥珀末


方中銀花、連翹、升麻、紅藤、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葉清熱解毒;


茵陳清利下焦濕熱;


椿根皮清熱除濕,止血上帶,生鱉甲滋陰散結;


蒲黃、琥珀末活血化瘀;


琥珀且能利水通淋;


桔梗清熱排膿。


方中琥柏末不宜入煎劑,可研為細末沖服。


若帶下色赤,或伴月經量多,淋漓不淨,酌加茜根炭、側柏葉、仙鶴草等涼血止血之品。


外洗方:


對於帶下之病,除脾虛濕勝,腎陽虛之證型外,其餘各型皆可結合下方熏洗。


潔陰煎(作者經驗方)


蛇床子、苦參、百部、蒼朮、黃柏各15克,苦楝子、明礬、黃耆、生薑各10克,冰片1.5克(衝兌)


用法:煎湯趁趁溫先熏洗後坐浴,每日一次,外陰潰瘍者,去生薑。

七次為一療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2:49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


妊娠期間,發生與妊娠相關的病證,稱為「妊娠病」。


本章重點討論的有:妊娠惡阻、妊娠心煩、妊娠氣逆、妊娠咳嗽、妊娠失音、妊娠腫脹、胎水過多、妊娠癃閉、妊娠淋痛、妊娠眩暈、妊娠癇證、妊娠腹痛、胎漏、胎動不安、墜胎、小產、滑胎、胎萎不長、胎Y不下和難產等。


妊娠之後,月經停閉,陰血偏聚於衝任,以營養胎兒,致使母體陰血不足,陽氣偏亢。


同時,由於胎體漸長,有礙於母體氣機的升降,若孕婦一時未能適應這些生理變化,加之平素臟腑氣血偏盛偏衰,或孕後復為飲食勞倦、情志、房勞、外邪所傷,則更易因之而罹病。


妊娠病的治療應根據辯證施治的原則原則強調治病與安胎並舉,如母體有病,則主治其病,輔以安胎,病去而胎安,此即《內經》所謂「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但在臨證用藥之時,當特別注意妊娠禁忌,凡有毒、峻下、滑利、逐瘀、破血、耗散氣的藥物,都應慎用或禁用,即使非用不可,也應嚴格掌握劑量。


去病應把握「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不宜使用重劑。


安胎則以補腎健脾為主,對於胎元不正,其勢難留,或母體衰篤,病勢難安,或胎Y腹中者,則安胎無益,應迅速下胎益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3:50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一節妊娠惡阻


妊娠早期,約受孕四周之後,出現噁心嘔吐,眩暈厭食,或食入即吐者,稱為「惡阻」。


若僅見輕微的厭食、擇食、嘔惡、嗜酸,而不阻礙進食者,不作病論,一般妊娠四周內自行消失。


【病因病機提要】


本病多因妊娠之後,血不足而氣有餘,氣血不調,衝氣上逆,胃氣失於和降所致。


常見的有脾胃虛弱、痰滯中焦、肝鬱犯脾和氣陰兩傷四種。


一、脾胃虛弱 脾胃素虛,衝氣上逆,胃失和降,發而為病。


二、痰滯中焦 平素痰盛,或脾陽素弱,水濕不運,痰濁內聚,衝氣挾痰濁上逆,胃失和降,發而為病。


三、肝鬱犯胃 素性肝旺,或情志過極,氣鬱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發而為病;


或肝鬱化火,鬱火上炎,肝胃失和,發而為病。


四、氣陰兩傷 惡阻日劇,嘔吐頻作,水食不入,氣耗津傷,精血無源,發而為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5:09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


【辯證施治】


由於本病的主要病機在於衝氣上逆,胃失和降,故治法上以調氣和中,降逆止嘔為大法,對於氣陰兩傷之證,當急以益氣生津之法,並結合西醫治療。


一、脾胃虛弱


「主證」 妊娠之後,嘔惡不食,或聞食即吐,伴見一組脾氣虛⒅之症。


「病機」 脾虛氣弱,胃失和降。


「治法」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 香砂六君子湯(《名醫方論》)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木香 砂仁 陳皮 半夏 生薑 大棗


方中人參、白朮、茯苓、大棗、甘草健脾和中;


砂仁、生薑、半夏和胃降逆;


陳皮、木香理氣行滯。


若見煩渴,小便短少,舌紅少津者,此為胃陰受損之象。


方中去生薑,加玉竹、石斛、麥冬、生地等生津養液之品;


若見肢重畏寒,脘用腹脹悶,胃腹冷痛,舌淡苔白厚膩者,此為寒濕困脾之象,酌加草豆蔻、厚朴散寒燥濕,加公丁香以溫中降逆止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6:03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


二、痰滯中焦


「主證」 妊娠之後,脘腹滿Y,嘔吐痰涎,納呆食少,心悸氣短,四肢乏力。苔白滑膩,脈滑。


「病機」 痰濁中阻,胃失和降。


「治法」 運脾化痰,降逆止嘔。


「方藥」 蠲飲六神湯(《沈氏女科輯要》)加減。


橘紅 石菖蒲 製半夏 茯神 旋覆花 竹茹 白朮 砂仁


本方為蠲飲六神湯去制膽星加竹茹、白朮、砂仁。


方中半夏、旋覆花、竹茹祛痰、降逆、止嘔;


砂仁、陳皮運脾行滯、上嘔;


石菖蒲祛痰化濁;


白朮健脾益氣;


茯神健脾燥濕,寧心安神。


若見心中煩熱,喜食涼飲,苔黃膩,脈滑數者,此為痰濁化熱之象,治宜清熱化痰,降逆止嘔,方易加味溫膽湯(《醫宗金鑒》)治之。


陳皮 製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實 竹茹 黃芩 黃連 麥冬 蘆根


方中半夏、竹茹化痰降逆;


茯苓健脾滲濕;


陳皮、枳實理氣行滯;


黃芩、黃連清降胃氣;


蘆根、麥冬生津清熱;


甘草和胃安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6:55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


三、肝鬱犯胃


「主證」 妊娠之後嘔吐酸水或苦水,頭眩不食,伴見一組肝氣鬱滯⑼之症。


「病機」 木鬱克土,肝胃失和。


「治法」 抑肝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 竹茹麥門冬湯(《王渭川婦科治療經驗》)加減。


竹茹 麥冬 砂仁 藿香 茯苓 白芍 公丁香 絲瓜絡 甘草 白朮 蘇葉 烏梅


另用伏龍肝60克煎湯代水熬藥。


本方為竹茹麥門冬湯去山藥、扁豆、冬瓜仁加白朮、蘇葉、烏梅。


方中竹茹、公丁香、伏龍肝降逆止嘔;


砂仁、藿香、蘇葉和胃降逆;


茯苓、白朮、甘草健脾和胃;


烏梅、白芍、絲瓜絡平肝抑肝;


麥冬養胃生津。


若見煩渴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者,此為鬱火上炎之象,酌加黃連、梔子以清熱降逆。


若見滿腹作疼,飲水入即吐,此為衝氣上逆之重症,治宜平衝安胃,方易安胃飲(《醫學衷中參西錄》)。


清半夏30克,淨青黛9克,赤石脂30克。


上藥煎取清汁一大碗,調入蜂蜜60克,徐徐飲下,一次只飲一口,半日服盡。


若服後吐仍未止或其大便燥結者,去赤石脂加生赭石30克;


若嫌青黛微有藥味者,亦可但用半夏、赭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7:50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


四、氣陰兩傷


「主證」 妊娠之後,嘔吐劇烈,甚至嘔吐帶血樣物,精神萎頓頓伴見一組氣虛⑴和陰虛⑺之症。


「病機」 胃氣上逆,氣陰兩傷。


「治法」 益氣養陰,和胃降逆。


「方藥」 增液湯(《溫病條辯》)合生脈散(《內外傷辯惑論》)加味。


玄參 麥冬 生地 人參 五味子 竹茹 天花粉 蘆根


本方為增液湯合生脈散加竹茹、天花粉、蘆根。


方中人參、五味子益氣;


玄參、麥冬、生地生津褲液;


竹茹降逆止嘔;


天花粉、蘆根生津止渴。諸藥合用,具有益氣養陰,和胃降逆之效。


本證為惡阻之嚴重階段,必要時宜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


若經治療後仍未好轉,甚至出現體溫升高、脈搏加快、黃疸等現象,可以終止妊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9:04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二節妊娠心煩


妊娠期間,孕婦煩燥不安,鬱悶寡歡,心煩易怒或心悸膽怯者,稱為「妊娠心煩」。


前人習稱「子煩」。


【病因病機提要】


本病多由陰虛陽盛或情志化火,或痰火內蘊而致。


一、陰虛陽盛 素體陰虛,妊娠後血聚養胎,陰血益感不足,以至心陰虧虛,心火偏亢,擾動神明,發而為病。


二、肝鬱化火 情志過極,氣鬱傷肝,肝鬱化火,上擾神明,發而為病。


三、痰火內蘊 胸中素有痰濁停滯,妊娠後陽氣偏盛,陽盛生火,痰火互結,上把心神,發而為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19:53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二節妊娠心煩


【辯證施治】


本病臨證有虛實之分。陰虛者,多煩而不滿;


肝鬱者,多兩脅脹痛;


痰火者,胸滿多痰。


陰虛者,治以養陰清熱;


肝鬱者,治以疏肝清熱;


痰火者,治以清熱滌痰。


一、陰虛陽盛


「主證」 妊娠後,心煩不寧,坐臥不安,伴見一組陰虛⑵之症。


「病機」 陰虛陰盛,熱攏心神。


「治法」 養陰清熱,安神除煩。


「方藥」 人參麥冬散(《婦人秘科》)加減。


麥冬 茯苓 黃芩 知母 生地 炙甘草 竹茹 沙參 蓮子心


本方為沙參麥冬散去人參,加沙參、蓮子心。


方中沙參、麥冬、生地養陰生津;


知母、竹茹、黃芩、蓮子心清熱除煩;


茯苓健脾養心;甘草和中調藥。


若兼見心驚膽怯者,可沖服小量琥珀末;


若大便秘結者,酌加柏子仁;


若口渴甚者,酌加蘆根,天花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20:35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二節妊娠心煩


二、肝鬱化火


主證妊娠之後,心煩易怒,鬱悶寡歡,兩脅脹痛,口苦,舌紅,苔黃而乾,脈弦數。


「病機」 肝鬱化火,上攏心神。


「治法」 疏肝解鬱,清熱除煩。


「方藥」 丹梔逍遙散(《內科摘要》)加減。


當歸 白芍 白朮 茯苓 甘草 薄荷 梔子 黃芩 竹茹 香附子


本方為丹梔逍遙散去柴胡、丹皮、煨薑,加黃芩、竹茹、香附子。


方中香附子、薄荷疏肝解鬱;當歸。


白芍補血柔肝;


白朮、茯苓、甘草健脾和中;


梔子、黃芩、竹茹清熱除煩。


諸藥合用, 共收疏肝解鬱,清熱除煩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22:18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二節妊娠心煩


三、痰火內盛


「主證」 妊娠之後,心胸煩悶,眩暈嘔惡,脘悶納呆。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 痰火互結,上擾心神。


「治法」 清熱化痰,除煩安神。


「方藥」 小陷胸湯(《傷寒論》)加味。


黃連 半夏 瓜蔞 黃芩 浙貝母 竹瀝


本方為小陷胸湯加黃芩、浙貝母、竹瀝。


方中黃連、黃芩清熱除煩;


半夏和中化痰;


瓜蔞、浙貝母、竹瀝清化熱痰。


若眩暈較甚或兼頭痛者,酌加鉤藤,夏枯草、菊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22:54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三節妊娠氣逆


妊娠期間,孕婦胸脅脹滿,呼吸不暢,甚或腹脹喘急,煩躁不安者,稱為「妊娠氣逆」,前人習稱「子懸」。


【病因病機提要】


本病多由素體脾虛肝鬱或孕後起居不慎,胎氣上擾而致。


一、脾虛肝鬱 素體脾虛,或情志過極,氣鬱傷肝,肝氣乘脾,以至氣機升降失常,發而為病。


二、胎氣上迫 起居失慎,把亂氣機;或氣鬱傷肝,肝失疏泄,氣機逆亂,胎氣受擾,逆而上迫,發而為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23:38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三節妊娠氣逆


【辯證施治】


本病臨證以肝鬱脾虛為多見,亦有以氣逆上迫為主者,治以行滯健脾,調暢氣機為主。


一、脾虛肝鬱


「主證」 妊娠之後,胸脅脹滿,呼吸不暢,煩躁不安,坐臥不舒,腹脹納呆。苔薄白或微膩,脈弦滑。


「病機」 脾虛肝鬱,氣機不暢。


「治法」 疏肝健脾,理氣行滯。


「方藥」 紫蘇飲(《普濟本事方》)加減。


大腹皮 人參 陳皮 白芍 當歸 紫蘇 砂仁 沉香


本方為紫蘇飲去川芎、甘草,加砂仁、沉香。


方中紫蘇、陳皮、大腹皮、沉香疏肝下氣;


當歸、白芍補血柔肝;


砂仁和胃降逆;


人參健脾益氣。


若見口苦,尿黃等熱象,酌加黃芩、竹葉;


若挾痰濕者,酌加竹茹、半夏、茯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24:16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三節妊娠氣逆


二、胎氣上逆


「主證」 妊娠之後,胸脅脹滿疼痛,呼吸急迫,心煩,厭食。苔白或膩,脈弦或滑。


「病機」 氣機逆亂,胎氣上逆。


「治法」 調肝順氣,行滯降逆。


「方藥」 五磨飲子(《醫Y》)加減。


木香 沉香 枳實 烏藥 砂仁


本方為五磨飲子去檳榔,加砂仁。


方中木香行滯理氣;


沉香、枳實降逆平喘;


烏藥調肝順氣;


砂仁和胃降逆。


諸藥合用,具有調肝順氣,行滯降逆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25:26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四節妊娠咳嗽


妊娠期間,咳嗽頻作者,稱為「妊娠咳嗽」。


前人習稱「子嗽」。


【病因病機提要】


本病多由肺陰素虛,虛火灼肺傷陰,或脾肺氣虛,腎氣不足,氣機升降出入失調,或痰火犯肺,或外邪侵襲而致。


一、肺陰虧蝕 肺陰素虛,妊娠後陰血偏聚養胎,陰血愈呈不足,陰虛火旺,灼傷肺津,陰虛肺燥,肺失濡潤,發而為病。


二、脾肺氣虛 素體脾虛,精微不化,升降失常;或肺氣虛弱,清Y不行,發而為病。


三、腎陰虧虛 稟賦素弱,妊娠後腎陰更虛,腎不納氣,開合失司,發而為病。


四、痰火犯肺 素體陽盛,陽熱灼肺,或肝鬱化火,上灼肺金,煉液成痰,痰火壅肺,肺失清Y,發而為病。


五、風寒束肺 妊娠之後,起居調攝失宜,外受風寒,風寒束表,肺失宣降,發而為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7-26 22:26:24 | 只看該作者

女科寶鑑●第五章妊娠病●第四節妊娠咳嗽


【辯證施治】


本病臨證有表裏虛實之分,當結合臨床特徵及舌脈情況予以鑒別。


一般以肺陰虧蝕為多見。


乾咳無痰,日久不止,或痰少帶血為肺陰虧蝕;


咳嗽氣短,神疲乏力為脾肺氣虛;


咳嗽失溺,腰酸無力為腎虛;


咳吐黃痰為痰火犯肺;


惡寒發熱,清涕鼻塞為風寒束表。


治療時根據不同的證情,施以不同的治法,但對滑利降氣之品,當予填用,以免礙胎。


一、肺陰虧蝕


「主證」 妊娠期間,乾咳頻作,無痰或痰少,帶血,伴見一組肺陰虛⒄之症。


「病機」 陰虛肺燥,肺失濡潤。


「治法」 養陰清熱,潤肺止咳。


「方藥」 養陰清肺湯(《重樓玉Y》)加味。


生地 麥冬 甘草 玄參 浙貝母 丹皮 薄荷 白芍 桑葉 百部 黃芩

本方為養陰清肺湯加桑葉、百部、黃芩。


方中百部潤肺、止咳、殺蟲;


生地、麥冬、玄參養陰潤肺;


丹皮、黃芩清熱涼血;


白芍養血斂陰;


浙貝母潤肺化痰;


薄荷、桑葉、甘草清肺利咽。


若咳血較多,酌加藕節、仙鶴草、白茅根;


若潮熱較甚者,酌加地骨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0:38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