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蒼白螺旋體侵染人體的一種慢性全身性傳染病。
它不僅能引起外生殖的病變,還能侵犯身體其他器官,產生多種症狀和體徵,蕻至能胎傳給下一代。
【病因病機提要】
本病多由房事不潔,感受淫穢疫毒所致。
有人將梅毒的傳染途徑歸納為性接觸傳染,非性接觸傳染和先天遺傳三種。
一、性接觸傳染 肝腎素虛,復與染有梅毒之人交接,以致淫穢疫毒乘虛而入,發而為病。
二、非性接觸傳染 脾肺氣虛,皮毛腠理不固,接觸或使用染有梅毒之人的衣物、毛巾、餐具、剃刀,或誤用染毒之醫療囂械,誤輸染毒之血,以致淫穢毒氣侵染人體,發而為病。
三、先天遺傳 父母先患梅毒,孕成之後,遺毒於胎,或孕成在先,父母後患梅毒,以致毒氣傳染胎中,發而為病。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感染梅毒螺旋體而致早期病人的體內損害 大量存在梅毒螺旋體,甚至在尿、乳汁、唾液、精液及胎盤中均可以找到梅毒螺旋體。
由於早期病人的組織囂官受損程度輕,因此,容易傳染給他人而危害社會,而晚期病人傳染性不大,但病人的組織囂官已受到嚴重的損害,有的病人甚至可因心血管、神經系統或其他囂官受損而殘廢或死亡。
現代醫學將梅毒分為三期:
一期梅毒
潛伏期:感染梅毒螺旋體後平均2~4周,在發生病症前這一段時期為第一潛伏期。
皮疹:一期梅毒的皮疹稱為梅毒初瘡或硬下疳,中醫稱作「疳瘡」。
初為米粒大的暗紅斑,迅即變為黃豆大硬結性丘疹,表面可有鱗屑,7~10天後,皮膚的表面剝脫形成糜爛面或潰 。
潰 的邊緣整齊而 起,瘡底表面清潔,無膿性分泌物,觸之如軟 樣硬度,不感疼癢。
硬下疳如不治療,經3~4周後可以自愈,再進行入潛伏期。
部位:一期梅毒疹大多數發生於生殖器部。
如大小陰唇及子宮頸等部位。
但也可見肛門、腹股溝、陰阜、口唇、眼瞼、舌及手指等部,女性的乳房是除陰部外硬下疳的最好發處。
症狀:硬下疳發生1周後,附近淋巴結可發生腫脹,但不痛,也不與組織黏連,表面無炎症,也不會潰破,此被稱作無痛性橫痃,是梅毒橫痃的特點。
如不治療,2周後全身淋巴結腫大,梅毒血清試驗開始呈陽性。
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疹在硬下疳消退1~2月(此為第二潛伏期)內出現,為梅毒螺旋體通過血行播散全身之症。
其特點是出現多系統的損害和多形態的皮膚症狀,但仍以皮膚損害為主,中醫將此稱為「揚梅症」,其皮膚損害特徵如下:
皮疹:可有斑疹,亦稱玫瑰疹。
丘疹,中醫稱作楊梅豆,另外可出現毛囊疹、膿瘡疹、蠣殼疹及潰瘍疹等。
這些此疹可以單個出現也可同時出現。
疹色鮮豔,壓之不退色。
二期梅毒疹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好發於掌蹠部,這對區別一般皮膚病具有臨床意義。
扁平濕疣:好發於皮膚互相摩擦和潮濕部位,如生殖器部和肛門周圍。
為高出皮面的扁平濕丘疹,可有輕度糜爛,界線清楚,其表面有大量的蒼白螺旋體。
脫髮:常發於口腔或生殖器黏膜處,初為紅斑,後呈灰白色微隆起的斑片,可與皮膚梅毒疹同時存在。
二期復發疹:二期梅毒不經過治療可以自然消退,再度進入潛伏以後再經過不同時間後又可復發,此期為二期復發梅毒,二期復發梅毒疹的特點是數目少,形狀大,單側不對稱,常呈環狀,好發於肢體未端,如顏面、肛周、外陰、四肢屈側等處。亦可不經治療而自行消退。
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即晚期梅毒。
在感染4-5年以後即可發生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的損害數目較少,在一般的損害內找不到梅毒螺旋體,因此傳染性很低,但對患者的機體組織破壞較重。
除皮膚黏膜損害外,內臟特別是心血管系統、骨胳及中樞神經系統均可被侵犯,嚴重的甚至可致殘廢或死亡。
三期梅毒疹具有基底硬固,不互相融合,破壞力強,愈留有萎縮性瘢痕的特點。
一般表現為粟粒到碗豆大的硬性小結節,周圍有暗紅色浸潤,邊界明顯,此類損害稱為結節性梅毒疹,中醫稱作「楊梅結毒」。
三期梅毒的特殊損害:
樹膠樣腫:為典型三期梅毒的特徵性損害。
初起皮下出現小結節,逐漸增大與硬化,與皮膚黏連,非常堅硬,高出皮面,呈暗紅色圓形或馬蹄形,邊緣整齊而堤伏隆起的潰瘍,常一面癒合,一面繼續發展,常見於四肢伸側、前額、頭部、胸骨部、小腿及臀部等處。
損害數目不多,經半年或更久可以自愈,愈後留萎縮性疤痕。
三期梅毒樹膠腫常侵犯口腔黏膜及鼻膜,或引起軟齶黏膜浸潤和糜爛。硬齶可發生梅毒瘤,形成死骨及穿孔。
鼻中隔梅毒瘤潰破後可引起鼻中隔穿孔,導致鼻骨被壞而出現鞍鼻或毀容。
舌黏膜也可發生不規則潰爛,愈後形成疤痕及攣縮,影響發音。
心血管梅毒:發病率占晚期梅毒的55.5%-70%,主要為主動脈損害。
表面為主動脈炎、主動脈閉鎖不全、主動脈瘤、梅毒性冠狀動脈炎及心肌炎等。
神經梅毒:早期神經梅毒一般發病於感染後1-5年內,無症狀的患者僅見脊髓檢查呈蛋白及淋巴細胞增多,華氏反應陽性及膠體金試驗陽性。
有症狀者可表現為腦膜炎,腦膜或腦血管梅毒。晚期神經梅毒常發於感染後的5-15年或更久,表現為脊髓癆及進行性麻痹體徵。
【辯證施治】
根據病程的發展,本病按硬下疳(一期梅毒)、楊梅瘡(二期梅毒)、楊梅結毒(三期梅毒)分期論治。同時,應結合西醫抗梅療法進行治療。
一、硬下疳
為感染蒼白螺旋體後期梅毒的特徵性損害,症見大小陰唇內面、陰蒂係帶、尿道口、子宮頸處的黏膜表面為米粒大或黃豆大的丘疹或硬結節,潰破後形成糜爛或潰瘍。
由於性接觸方式的不同,硬下疳也可發生於口唇、舌、扁桃體、乳房、手指、眼瞼、肛門等部位。
㈠ 濕熱蘊結
「主證」 除硬下疳主症外,發病較急,患處紅腫灼熱,小便艱澀,大便乾結,或見發熱惡寒。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病機」 梅毒侵染,濕熱蘊結。
「治法」 清熱瀉火,解毒利濕。
「方藥」 解毒木通湯(《外科下宗》)合散毒丹(《青囊秘訣》)
木通 黃連 龍膽草 瞿麥 滑石 山梔 黃柏 知母 蘆薈 甘草 燈芯 土茯苓 肉桂
方中山梔、知母、甘草清熱瀉火;
黃連、黃柏、龍膽草、土茯苓解毒利濕;
蘆薈瀉火通便;木通、瞿麥、燈芯、滑石清熱利濕;
肉桂引熱下行。
㈡ 熱毒內熾
「主證」 硬下疳潰爛成瘡,膿血淋漓,臭穢難聞,小便熱澀疼痛,伴見一組裏熱⑻之症。
「病機」 熱毒內熾。
「治法」 瀉火解毒。
「方藥」 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合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加味。
銀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癸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大黃 土茯苓
本方為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大黃、土茯苓。
方中諸藥皆為清熱解毒,瀉火療瘡之品。
㈢ 陰虛火旺
「主證」 患處潰爛,日久不癒合,伴見一組腎陰虛⒂之症。
「病機」 腎陰虧損,陰虛火旺。
「治法」 滋陰瀉火,補益肝腎。
「方藥」 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加味。
熟地 山茱萸 山藥 澤瀉 茯苓 丹皮 知母 黃柏 土茯苓 玄參 地骨皮
本方為知柏地黃丸加土茯苓、玄參、地骨皮。
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藥滋補肝腎之陰;
丹皮清肝涼血;
知母、黃柏滋陰瀉火;
地骨皮清退虛火;
土茯苓解毒利濕;
茯苓、澤瀉健脾利濕;
玄參滋陰清熱、解毒療瘡。
二、楊梅瘡(二期梅毒)
楊梅瘡是二期梅毒疹的表現,症見色豔不退之丘疹,且多發於顏面、軀幹、掌蹠部位,在前後二陰還可出現扁平濕疣和白斑。
二期梅毒多發於硬下疳消失後1-2月。
㈠ 熱毒瘀滯
「主證」 除二期梅毒見症外,伴見毒瘡潰爛,發熱頭痛,咽痛,骨節酸痛。
「病機」 梅毒氾濫,濕熱瘀滯。
「治法」 清熱解毒,消瘀泄穢。
「方藥」 解毒天漿散(《外科正宗》)合泄穢丹(《青囊秘訣》)
花粉 防風 防己 皂角刺 白蘚皮 連翹 川芎 當歸 海風藤 木瓜 銀花 蟬蛻 米仁 甘草 土茯苓 牛膝 蒲公英 大黃 王不留行方中花粉、連翹、銀花、甘草、土茯苓、蒲公英清熱解毒;
皂角剌、牛、王不留行破結消瘀;
防己、海風藤、木瓜除濕通絡;
川芎、當歸養血活血;
防風、白蘚皮、蟬蛻祛風止癢;
大黃消瘀泄穢;米仁和胃滲濕。
㈡ 氣血虧虛
「主證」 除二期梅毒見症外,伴見一組氣虛⑴和血虛⑹之症。
「病機」 毒邪內蘊,氣血虧虛。
「治法」 清熱解毒,補益氣血。
「方藥」 早奪湯(《青囊秘訣》)加減。
人參 白朮 當歸 黃耆 大黃 銀花 土茯苓 石膏 甘草 花粉 熟地 玄參 川芎 升麻
本方為早奪湯去遠志、柴胡,加熟地、玄參、川芎、升麻。
方中人參、白朮、黃耆、甘草健脾益氣;
當歸、熟地、川芎補養陰血;
大黃、銀花、土茯苓、石膏、天花粉、升麻、玄參清熱解毒。
服上藥三劑,泄下臭穢惡物後後,方中去大黃、石膏繼服。
三、楊梅結毒(三期梅毒)
「主證」 楊梅結毒屬三期梅毒樹膠樣腫型損害,可外浸皮膚,內傷臟腑,生於皮
膚者,小如蠶豆,大如胡桃,皮肉呈褐色,痛癢不知,破潰後瘡面凹陷,邊緣整齊,經年不愈。
生於口鼻者,可形成唇缺缺鼻塌,硬齶穿孔和鼻腔貫通,還可以侵犯骨質和關節,導致殘廢。
若內傷臟腑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病機」 梅毒內陷,血敗肉腐。
「治法」 解毒消瘀,扶正固本。
「方藥」 芎歸二術湯(《外科正宗》)加味。
白朮 蒼朮 川芎 當歸 人參 茯苓 苡仁 皂角剌 厚朴 防風 木瓜 木通 穿山甲 獨活 銀花 甘草 精豬肉 土茯苓 僵蠶 蜈蚣
本方為芎歸二術湯加僵蠶、蜈蚣。
方中白朮、人參、茯苓、精豬肉、當歸、甘草益氣養血固本;
銀花、苡仁、土茯苓、木通清熱解毒利濕;
川芎、皂角剌、穿山甲、僵蠶、蜈蚣活血祛瘀;
蒼朮、厚朴、木瓜、防風、獨活祛風燥濕。
在服上方的同時配合服用結毒紫金丹(《外科正宗》)
龜板 石決明 朱砂
上藥共研細末,爛米飯為丸,每服3克。
上藥具有祛腐生肌之效。
【外治法】
㈠ 鵝黃散(《外科正宗》)
煅石膏、輕粉、炒黃柏各等分。
共研細末,乾摻爛處。適用於硬下疳、楊梅瘡潰爛。
㈡ 衝和膏(《外科正宗》)
紫荊皮250克,獨活90克,赤芍60克,白芷30克,石菖蒲45克。
研細末,以蔥汁或陳酒調敷患處。亦可以凡士林和勻調敷。適用於楊梅結毒未潰者。
【西醫抗梅療法】
㈠ 苄星青黴素G240萬單位,一次肌注,兩側臀部各注射120萬單位。
㈡ 水劑普魯卡因青黴素:每日肌注60萬單位,連用八天。
㈢ 對青黴素過敏者,口服紅黴素或四環素,每次500毫克,每日四次,連服半月。
㈣ 對神經梅毒的治療,藥物總量應加大,如苄星青黴素總量應達960-1200萬單位;普魯卡因青黴素總量900-1200萬單位(15-21天)。
【預防】
㈠ 梅毒未徹底治癒前,不宜結婚,禁止性生活,並避免其他類性行為。
㈡ 與梅毒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應作預防性治療。
母親患有梅毒,其子女應作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