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一條】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前人以無物為嘔。有物為吐。或云聲緩為吐。聲急為噦。雖似確當。而愚謂就病因而論。三者俱有虛實寒熱之不同。但因虛、因寒者。十之七。而因實、因熱者。十之三。就高下而論。則嘔為最高。吐次之。
噦則直由極深極低而迸出者。就臟腑而論。嘔、屬足之陽明少陽。吐、屬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噦、屬足之少厥二陰者也。
嘔出足陽明者奈何。夫胃脘一寒。欲下趨其腑者勢也。
胃不受邪。則逆以拒脘。脘即以不下納而上涌。
故作寒嘔者一。傷寒太陽之嘔是矣。
胃脘犯客熱。熱為火。火性上炎。而其氣閃爍不定。
故作熱嘔者二。內熱而實。中暑及。並酒客清晨之空嘔是矣。
所謂陽明脘中之嘔。從中路而上逆者。
如此。嘔出少陽者奈何。少陽之部在脅。其性善逆。不拘風熱寒邪犯之。
則其逆氣上衝喉咽。
故作嘔酸、嘔苦者。從木化也。
凡柴胡湯症之嘔。是矣。
所謂少陽脅下之嘔。從兩旁而上逆者。
如此。以其病機在胃之脘。膽之標。而不在胃腑。
故嘔則無物。 而且曰最高者此也。
若夫吐之為病。實在胃中。
故其位居嘔之次。但脘外及膈中之氣。其溫暖化被者。實司消穀之半。(膈氣與脾。合司熟穀之化。
故曰消穀之半。)此氣一虛。則胃中冷而不能消穀。穀停則敗。敗則胃不見容而作吐者。一也。
下文四條之脈症是矣。
又胃雖受穀。而胃外之脾氣。虛寒而不能扇運。則遲遲作吐者。又一也。
下文七條之脈症是矣。
所謂吐由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脾臟者。此也。
至於噦雖亦由胃家。其實胃氣總虛。苟非肝腎之賊陰乘虛上撞。安得從胃底而上迸。聲出重濁乎。
此二十四條之兼厥。二十五條之兼逆。謂非肝腎上侮陽明之候耶。
故曰噦則極深極低。而發於少厥二陰者。此也。
然嘔而不吐。吐而不噦者有之。
若吐噦則未有不嘔者。以嘔高而為吐噦之門戶。此十四、十五、十八三條。言吐而皆曰嘔吐。 二十五條。言噦而曰嘔噦者。可證矣。
他如因疑而嘔吐者。出於心。因聞穢而嘔吐者。出於肺。因餓而嘈雜。以致慘淡之液。上泛而嘔吐者。出於胃。
凡種種平人所偶見而非病者。皆不與焉。
本條見傷寒厥陰文。注詳其下。但在傷寒。是言厥陰風熱。上見少陽之癰膿。因而致嘔者。入此。則系泛論癰膿之嘔。為微別耳。自此合下文二、三兩條。先提過別症之帶嘔。而後言嘔家之正病正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