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條】
病患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 為有瘀血此及下文二條。症極錯雜。理極微奧。原難理會。注家俱泛指心、肺、肝、脾。而終不辨血瘀何地。症屬何因。殊為夢夢。蓋不特心為神明之府。肺為宗氣之城。高貴清虛。略不可犯。瘀心、則亂猝死。瘀肺。則喘滿立絕。即或瘀脾瘀肝。亦必腫脹暈眩。苟延旦夕。豈止胸滿、唇痿等症已也。
不知本衣冠文物明從上焦歷敘諸症。
故作疑案。 然後點出脈之微大來遲。而結穴於腹。夫大即洪脈。洪為陽明土腑之診。又大為虛脈。虛為胃家傷血之形。 且腹本不滿。而其人自以為滿。則血之瘀於陽明胃絡。絡脈因阻而脹。
故如腹滿耳。此古地仙隨龍而順覓穴之法。學人。便可得穴而逆步龍矣。
胃之大絡貫於胸。胃絡脹而滿。
故貫其滿於胸矣。
唇痿者。謂重滯而不輕便。幾有不能收攝之狀。唇為胃之華。胃絡滯。
故唇亦以痿頓外應也。
李注。謂枯燥無血色。非痿字之義。舌青。非中寒中惡。猝厥而至危亡頃刻之青。特舌心不紅而青白。非重症也。
蓋舌之本色。邊白而中青。外陽內陰者。離之象也。
胃以後天精捍之氣充之。
則紅潤而有色。以胃之別絡、系舌本而通釃泉之竅。
故也。
今絡瘀而血液不上滋。
故舌青而且口燥者。亦此理也。
津液干於上。
故欲漱水。胃絡血瘀。不但不供津液於上。亦且不行水飲於下。中濕拒水。
故不欲咽也。
以上錯敘諸症。
如此。當看下文。層層逼入微妙。真所謂獨見若神也。
一層、以外症無寒熱。知非少陽。二層、以脈大。知在胃腑。三層、以脈大無力而微遲。知非陽明結熱。而但屬瘀血。四層、以腹本不滿。而自覺為滿。知結者不在胃中。而瘀在胃絡。
故直斷之曰。為有瘀血也。
蓋謂胸滿唇痿等六症。大似少陽風火之邪上逆。然少陽逆熱。必見寒熱。而此則無寒熱之表症。脈又非少陽之弦。而但微大而遲。大脈搏濃寬裕。其象為土而屬胃。胃中熱實之氣上衝。或見種種等候。然必脈至有力而不微。數而不遲。是為合診。今見微遲。則大非實熱可知。夫大為胃脈。又大則為芤。合斷之。
明系胃中傷血之應。且微為氣體不充。遲為發機沉滯。俱壅塞之診。
故知胃有瘀血。但血瘀胃中。法當脹而腹滿。今腹不滿。而病患自以為滿。則知滿在胃絡。而為血瘀之所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