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627|回復: 33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生導引法】

 關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14 22:56: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生導引法


書名 養生導引法

作者 胡文煥

朝代 明年份

公元1368-1644年

分類 養生品質 0% 典籍總表, 胡文煥, 明朝, 養生, 0%

http://jicheng.tw/jcw/book/%E9%A4%8A%E7%94%9F%E5%B0%8E%E5%BC%95%E6%B3%95/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8000 銀幣 +100 金幣 +50 學習 +1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6:40 | 只看該作者

一、中風門


〔原文〕一法:正倚壁,不息,行氣,從頭至足止。


愈疽、疝、大風、偏枯、諸風痹。


〔解說〕采用正立背靠牆姿勢,不息,行氣,(功法詳見本節討論)運用意識導氣,使內氣從頭至足而止。


這種練功法可以治療疽病、疝氣、大風、半身不遂,以及各種風痹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6:55 | 只看該作者

〔原文〕二法


仰兩足指,五息止,引腰背。


痹,偏枯,令人耳聞聲。


常行,眼耳諸根,無有掛礙。


〔解說〕將兩腳趾仰起、行氣,五息而止,引氣至腰背。


可以治療腰背痹痛和半身不遂,並能改善人的聽覺。


經常用此法練功,還能使諸根(佛家稱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


因眼、耳等對於聲、色等能產生感覺,故稱為根)清淨,不受病邪和外界不良原素的侵襲和干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7:04 | 只看該作者

〔原文〕三法


以背正倚,展兩足及指,瞑心(收心使之安靜),從頭上引氣,想以達足之十趾及足掌心。


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氣止。


蓋謂上引泥丸,下達涌泉是也。


〔解說〕采用背部端正靠牆壁的坐式,伸展兩腳和足趾,排除雜念,使心神寧靜,從頭上引氣,使內氣隨意念向下行到雙腳十趾及足掌心的涌泉穴。


如此反復以意引氣做二十一次,等到腳底似有受氣的感覺時為止。


這就是所謂「上引泥丸,下達涌泉」的功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7:15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四法


正柱倚壁,不息,行氣,從口趣(同促)令氣至頭始止。


治疽、痹、大風、偏枯。


〔解說〕采用背部端正靠牆的坐式,不息,行氣,以意念引導內氣,從嘴內至頭頂為止。


可以治療疽病、痹症、大風和半身不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7:26 | 只看該作者

〔原文〕五法


一足 (同蹋、踏)地,足不動,一足向側相,轉身欷(通欹、斜。


傾側)勢,並手盡急回,左右迭二七。


去脊風冷,偏枯不通潤。


〔解說〕一只腳踏地不動,另一腳伸向側面,轉身成斜勢,兩手相合盡量隨身體掉轉,左右交替十四次。


可消除脊背風寒,半身不遂引起的氣血不能通達潤養肢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7:38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六法


手前後遞(交替、順次更迭)互拓(舉、推),極勢三七,手掌向下,頭低面心,氣向下至涌泉、倉門。


卻努一時,取勢散氣放縱身,氣平。


頭動 (同膊。


肩膀、肩胛)前後欹側,柔轉二七。


去 並冷血,筋急漸漸如消。


〔解說〕兩手前後交替互推,盡力活動二十一次。


然後停止推手,手掌朝下,低頭面向心胸,以意行氣下達涌泉穴和倉門,氣至後守一會兒收功,收功時要放松全身,將氣散開,使氣平調。


此後再活動頭部,向肩部前、後、左、右傾斜,柔和自如地轉動十四次。


這種功法可以祛除肩部血脈的寒邪,使筋脈拘急逐漸消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7:52 | 只看該作者

〔原文〕七法


兩手抱左膝,伸腰,鼻納氣七息,展右足。


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痛痿。


〔解說〕采用踞坐姿式,用兩手抱左膝頭,伸腰,伸展右腿,以鼻吸氣,行氣七息。


可治療下肢活動障礙,難以屈伸、跪拜、起立,小腿疼痛痿軟無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8:06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八法


兩手抱右膝著膺(胸)。


除下重難屈伸。


〔解說〕用踞坐位,兩手抱右膝貼胸。


可消除下肢沉重,難以屈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2:58:16 | 只看該作者

〔原文〕九法


踞(憑倚)坐,伸右腳,兩手抱左膝頭,伸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展左足著外。


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疼痹。


〔解說〕采用踞坐位,即倚坐位。


伸展右腿,兩手抱左膝頭,伸腰,用鼻吸氣,盡量使吸呼深長,行氣七息,然後伸左腿,足向外展。


這種功法能治療下肢屈伸、跪拜、起立困難,小腿疼痛,腫脹麻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1:22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十法


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似推物勢,一手向下如捺物,極勢,上下來去換易四七。


去膊內風,兩膊井內冷血,兩腋筋脈攣急。


〔解說〕采用站式,使身體上下正直,一手向上舉,仰掌象推東西一樣,一手向下象按捺東西,兩手盡量用力,上下反復交替進行二十八次。


這種功法可祛除肩膀內的風邪,兩肩井內血脈受寒,兩腋筋脈拘急痙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1:35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十一法


踞,伸左腳,兩手抱右膝,伸腰,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展左足著外。


除難屈伸拜起,脛中疼。


〔解說〕踞坐位,伸展左腳,兩手抱右膝,伸直腰,用鼻吸氣,盡量使吸呼深長,行氣七息,然後再伸左腳外展。


此法可治療下肢屈伸、跪拜、起立困難,小腿疼痛。


本節與原文第九法動作大致相同,一為右,一為左,交替進行即為一個完整功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1:43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十二法


偃臥(仰面而臥),合兩膝,布兩足,伸腰,口納氣,振腹七息。


除壯熱疼痛,兩脛不隨。


〔解說〕采取仰臥位,並攏兩膝,伸展兩腳,把腰伸直,用口吸氣,使氣達腹中,小腹隨吸氣鼓起,呼氣收縮,上下振蕩,連作七息而止。


這種功法可治療高熱身疼痛,兩小腿動作不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1:55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十三法


治四肢疼悶及不隨,腹內積氣。


床席必須平穩,正身仰臥,緩解衣帶,枕高三寸,握固。


握固者,以兩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


舒臂令去身各五寸,兩腳豎指,相去五寸。


安心定意,調和氣息,莫思余事,專意念氣,徐徐漱醴(甜酒)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齒,然後咽唾。


徐徐以口吐氣,鼻引氣入喉,須微微緩作,不可卒急強作,待好,調和引氣,勿令自聞出入之聲。


每引氣,心心念送之,從腳趾頭使氣出,引氣五息、六息,一出之為一息。


一息數至十息,漸漸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


不用食生菜及魚、肥肉。


大飽食後,喜怒憂恚(恨、忿)。


悉不得輒行氣。


惟須向曉清靜時,行氣大佳,能愈萬病。


〔解說〕治療四肢疼悶和活動不便,腹中積氣。


導引時床席必須平穩,采用正身仰臥位,松解衣帶,枕高以三寸為宜,兩手握固,握固就是用兩手四指握住大拇指。


握固後舒展兩臂使其距離身軀兩旁各五寸,兩腳趾立起,兩腳之間相距亦為五寸。


體位擺好後要安心定意,調和呼吸,莫思其它雜事。


並徐徐地嗽「醴泉」,所謂醴泉,即是用舌舐唇口牙齒所產生的唾液,因為唾液能滋潤腸胃,幫助消化,勝過甘美如甜酒的泉水,所以被稱為醴泉。


將產生的唾液先嗽口齒,然後咽下。


再徐徐以口吐氣,用鼻引氣入咽喉,這些動作要輕要慢,不可著急硬做。


等待做好這些動作,進一步調和呼吸引氣入裡,引氣時勿要使自己耳聽到呼吸出入的聲音。


每次引氣,要專心以意念送氣,使氣達足,並由趾頭使氣出,這樣引氣五息,六息,會從腳趾頭出氣一次,這種功法能把從腳趾頭出氣一次作為一息。


初做者,由一息數到十息,以後漸漸增加,能行到一、二百息,病就好了。


治療期間,不要吃生菜、魚和肥肉。


進食過飽之後,以及喜怒憂忿時,都不可行氣。


惟有在凌晨清靜時侯,行氣最好,這種功法能治療各種疾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2:05 | 只看該作者

〔原文〕十四法


展兩足上。


除不仁,脛寒之疾也。


〔解說〕展開兩足向上抬腳,可以治療麻木不仁及小腿寒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2:16 | 只看該作者

小結


本書首篇敘述了中風病的導引治療。


中醫認為風是四時之氣,分布八方,主長養萬物。


正常的風不會傷人,當人體正氣不足或氣候驟變時,人體受到邪風侵襲才會生病。


古人把這種邪風傷人所致之病,統稱為「中風」,如《諸病源候論》「卷一風病諸候」中說:「中風者,風氣中於人也。


包括了風邪入中人體引起的風痹、風濕、中風偏枯(半身不遂)、中風不仁(肢體肌膚麻木)、中風口 (口眼歪斜)、大風等多種疾病。


現代所說的中風,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語困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病症。


大致相當於西醫所說的腦血管意外,包括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血管痙攣、腦栓塞等疾病及其後遺症。


本篇的導引法對後一種中風後遺症的康復十分有益。


本節提出的中風病導引法有靜功、動功和動靜結合功多種。


體位有「倚壁」、「踞坐」、「仰臥」、「立身」等。


呼吸方法有「不息」法、「納氣」法、「引氣」法等,並對導引行氣方法、注意事項,行氣要領等做了全面論述,內容十分豐富,茲就呼吸方法討論如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2:28 | 只看該作者

1、不息法不息法


古人又稱為閉氣法、悶氣法等。


就是吸氣後停閉呼吸片刻再呼出的練氣方法。


古代練功家,在:『呼吸精氣」以養生的思想指導下,認為「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


練氣吐納,須使吸入精氣盡量停布於體內,供機體充分吸收,方可充身養生。


即所謂使身心「納氣」、「受氣」、「食氣」者也。


如《養性延命錄》說:「正偃臥、瞑目握固,閉氣不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俱,五臟安;


能閉氣至二百五十息,華蓋(肺)明,華蓋明則耳目聰明,舉身無病,邪不忤(侵襲)人也。


《備急千金要方》說:「和神導氣之道,當得密室,閉戶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臥,瞑目,閉氣於胸膈中,以鴻毛著鼻上而不動,經三百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則寒暑不能侵,蜂蠆不能毒,壽三百六十歲,此鄰於真人者也。


可見古代練功家非常重視閉氣不息的呼吸方法,認為它可祛病延壽,使人身心俱安,具體練習方法《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調氣法」說得比較詳明,其法是「引氣從鼻入腹、足則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氣悶,從口細細吐出盡。


還以鼻細細引入,出氣一此前法。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說:「既云閉氣於胸膈,恐是不閉鼻中氣,只以意堅守此氣於胸膈中,令出入息,似動不動,氤氳縹緲,如香爐蓋上煙,湯瓶嘴中氣,自在出入,無呼吸之者,則鴻毛可以不動。


若心不起念,雖過三百息可也。


可見不息之法,不是停止呼吸,而是使吸入之氣,在體內有所停留。


練習要點是:一是要使呼吸深長細勻,由呼吸淺短、次數多,而變成細長、中間停閉,次數少。


正常人的呼吸,平均每分鐘16~20次。


練不息功日久後,可達到每分鐘3~4次,甚至1~2次,而不感氣悶不適,仍然自然舒適。


二是要配合數息,默數鼻端吸入氣後的次數,從一數至十或數百。


使氣閉時間自然延長。


三是以意守氣於胸膈肺(華蓋)中,使氣似動非動,如煙如霧,彌漫於體內。


但閉氣法的練習一定要漸進,自然,切勿硬閉,而使氣憋、頭悶,產生不良副作用。


文中的「自極七息」的「自極」,字義雖是盡量用力,但不是說要用力憋氣、閉氣,而是要使呼吸盡量深細勻長,每分鐘內減少呼吸次數。


清?李涵虛《道竅談》中說:「一呼一吸名曰一息,須順其自然。


要是硬閉拖長時間,就會「使氣則竭,並氣則傷。


因此,停閉呼吸法,無論是呼停閉氣,還是吸停閉氣,在練功初期都不宜隨便應用,必須經過一個時期的鍛煉,在形成深長的腹式呼吸和勻細入出後,方可漸進而不息。


初期停閉時間不宜太長,不息太長,常會引起氣機壅塞,甚至胸悶、頭暈、胸脅不適、疼痛,腹脹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2:39 | 只看該作者

2、納氣法納氣法


即是吐納法。


可用鼻納氣,口吐氣或口納氣,鼻吐氣。


如本篇十一法說:「以鼻納氣,自極七息」,十二法說:「口納氣,振腹七息」。


《王子喬八神導引法》認為納氣的要領是:「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納氣,以口吐之,各致其臟所,竟而復始,欲休先極之而止,勿強長息,久習乃自長矣。


氣之往來勿令耳聞。


或「徐以口納氣,填腹自極,息欲絕,徐以鼻出氣。


也就是說納氣之法,吸氣要徐徐而行,安心定志,排除雜念,專心吸氣使達腹內而氣沉丹田,氣息達到一定限度後,慢慢以鼻出氣,呼吸出入時要微細均勻,使耳不能聞及往來。


切忌強硬延長呼吸,要循序漸進,久習自然便會深長。


納氣法是氣功的基本功法,練習時要從自然柔和入手,首先要精神安寧,形體放松,然後從自然呼吸練習起,逐步使呼吸深長,使氣被納入肺內時,「不遲不速」、「勿忘勿助」、「必輕必和」,如蠶吐絲,綿綿不斷,形成深長、細勻的腹式呼吸。


然後以意念引導吸呼.徐徐送氣入腹部臍下,產生一種因橫膈下降,而使氣體下沉丹田的感覺,所謂「填腹」、「振腹」、「脹腹」及「腹內松靜氣騰然」即是氣沉丹田的感覺和表現。


古人認為納氣務求「調柔入細,引短令長」才能使「呼吸綿綿,深入丹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2:51 | 只看該作者

3、引氣法引氣法就是行氣法、導氣法


如第一法說:「行氣從頭至足止。


三法說:「從頭上引氣,想以達足之十趾及足掌心。


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氣止。


蓋謂上引泥丸,下達涌泉是也。


十三法說:「每引氣,心心念送之,使腳趾頭使氣出。


這是一種運用意識使「內氣」循一定路線營運,如從頭至足,從丹田至脊,上腦內等,意氣相依,以意行氣的功法。


道家的「大小周天功」、佛家密宗的「貫氣法」均與此相似。


《雞峰普濟方》認為:「意者氣之使,意有所到則氣到,每體不安處。


則微閉氣,以意引氣到疾所而攻之,必瘥。


引氣法是一種以意引氣攻疾祛病的方法,具體功法有三種:(1)引氣攻病法。


如《養性延命錄》說:「凡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


頭痛念頭,足痛念足,和氣往攻之,從時至時,便自消矣。


本篇「行氣從頭至足止,愈疽、疝、大風、偏枯、諸風痹」,《疝氣門》「引腹中氣,遍行身體。


去疝瘕病。


等便是引氣攻病的例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4 23:03:01 | 只看該作者

(2)引氣營運法


如「上引泥丸,下達涌泉」法。


泥丸是道家術語,即是腦內或頭頂部位。


《黃庭內景經》說:「腦神精根字泥丸。


涌泉是穴位名,位於前足心凹陷,足底的前三分之一處。


以意念「存想自身從首至足,又自足至丹田,上脊膂,人於泥丸,想其氣如云直貫泥丸」(《天隱子》)或「閉口緘息,存想氣真氣自尾閭升夾脊,透泥丸,逐其邪氣」(《逍遙子導引訣》)。


本法是古代練功家常用的整體行氣法,後世又將此法發展成了「大、小周天法」等全身性引氣營運法。


具體練法請參照本書 《老人門?通玄集周大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12:18 , Processed in 0.203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