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三】
盧××,男,59歲,住院號:58011,入院日期:1964年12月28日。
12月9日,突然發冷發燒,頭痛頭昏,曾診為感冒。
服藥後病勢轉重,惡寒戰慄,體溫38℃。
服西藥後,體溫梢降。
12月16日漸覺口中乾渴,每日飲水2~3暖瓶,腰隱作痛,小溲頻數,每日十餘行,每次300~500毫升,尿色微黃,莖中微痛。
檢查確診為泌尿係感染、糖尿病。
檢查月身體豐腴,面色赤若浮腫,舌絳,苔白厚而膩,苔心有黃苔,耆促善太息,脈象實大。
化驗:大便潛血(++),尿蛋自柵,紅細胞、白細胞滿視野,上皮細胞(+),尿搪(+),血糖240毫克,%。
辨證:心火亢盛,腎水虧耗。
治法、補腎水,泄心火,清腸胃。
方藥:生石膏27克,知母15克,白人參6克,甘草6克,花粉9克,山藥12克,川貝母9克,4劑。
1月5日:藥後口渴心煩明顯減輕,仍有腰痛,尿道微痛,心悸氣短,全身乏力,四肢酸沉,舌質絳,苔白膩而厚,舌根黃苔,脈稍緩和,改以補腎扶正為主,方藥如下:生地9克,熟地12克,山藥15克,山萸肉9克,丹皮6克,茯苓6克,澤瀉6克,寸冬9克,五味子3克,枸杞9克,3劑。
1月9日:腰痛減輕,但心悸氣短,全身無力,血糖208毫克,%。
改用下方:生地12克,山藥6克,山萸6克,茯苓6克,丹皮6克,澤瀉6克,寸冬6克,知母6克,元參6克,黃耆15克,花粉6克,1月14日:面色紅潤,除心煩氣短外,別無所苦,脈微見滑數,改用杞菊地黃湯加減。
直至2月7日,複查尿糖(-),血糖130毫克,%,繼服前方18劑、3月2日自覺症狀基本消失。
扶其正氣,增其津液,以鞏固療效,方藥如下:熟地12克,生地12克,山萸肉9克,山藥9克,茯苓6克,粉丹皮6克,澤瀉9克,知母6克,枸杞子6克,花粉6克,元參6克,石菖蒲6克,寸冬6克,黃耆18克,紅人參6克,共服24劑。
5月3日停藥,自覺症狀完全消失,5月14日,血糖定量88毫克,%,近期痊癒出院。
(高仲山主治,趙子明等整理:治癒糖尿病一例報告,《黑龍江中醫》1121,19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