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44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1:36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係因煩勞過度而致肝陽上升,即《內經》所謂「陽氣者,煩勞則張」,因其兼見血瘀,故於平肝潛陽之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使方治更為熨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1:55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為陽虛頭痛,爰因產後感受風寒,由於產後氣血虛弱,風寒直入髓海,當時失於治療,日久寒凝血滯,陽氣枝遏、以致頭部冷痛,故於溫陽散寒之中兼補氣血,方能奏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2:12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證屬肝鬱氣滯夾熱,多年經治不愈,方用丹梔逍遙舒肝解鬱,甚為合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2:26 | 只看該作者

例六


為血瘀頭痛,證屬血虛挾瘀,屢用溫補涼瀉皆非所宜,妙用通竅清血之品,則藥到病除,頗堪令人玩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2:44 | 只看該作者

(四十三)胸痛

 

例一


林××,男,初診日期:1976年2月13日。


三年前即患心痛,經檢查確診為冠心病,合併高脂血症,現症心痛徹背,胸悶氣短,頭暈頭昏,心累心跳,煩躁失眠,周身乏力,食少腰痛,膝以下腫,體態肥胖,脈細弱,兩尺尤弱,舌體胖嫩,質紅少苔。


辨證:心陽不宣,心脈失養。


治法:補心之氣陰,安神鎮靜,兼顧其腎。


方藥:黨參、柏子仁、炒棗仁、茯神、遠志肉、天冬、生地、當歸、元參各9克,丹參12克,五味子6克,甘草3克(段榮書整理:董德懋醫療經驗瑣談,《中醫雜誌》、2:11,1981)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3:06 | 只看該作者

(四十四)胃痛


未見

(四十五)腹痛


前段未見

例三


鄭××,女,23歲。


住院號:73/1820,初診日期:1973年3月9日。


昨日中午過食油葷,入夜上腹部劇烈疼痛,拒按,並向腰部放射,噁心欲吐,口乾便秘,今起發熱38℃,白細胞17100/立方毫米,中性82%,血澱粉酶1600單位,脈小弦,苔薄黃膩。


濕熱積滯,互阻中焦,延及胰腺,不通則痛,急擬清熱解毒通腑法,方以大承氣湯加減。


生大黃9克(後下)元明粉9克(衝)枳實12克,生山楂15克(紅藤30克、敗醬草30克,兩味煎湯代水煎上藥)服1劑腹痛減,2劑腹痛除,熱退,化驗檢查均正常。


(《張伯臾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3:28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腹痛係指以腹部疼痛為主的證候。


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涉及的科別不一,本組所載三例,均屬內科範疇,例一反復發作腹痛三年,曾剖腹探查無陽性發現,診斷為血紫質病。


發作時腹痛如絞,證屬血瘀腹痛,初用活血法瘀為法,又因氣血不足,繼以泰山磐石飲為主方,取其於氣血雙補之中又能補腎。


病之本乃屬先天不足,腎為先天之本,補腎實為治本之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3:46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腹痛感涼,喜按喜溫,脾陽不足,發熱亦為脾胃陽氣虛弱之象,瀉後痛減,為陽虛寒凝氣滯、肝木妨土之徵。


方用理中湯加味,培補脾胃元氣,兼以開胃進食,以上兩例西醫診斷雖同,而證候有別,治法同中有異。


所同者均需補氣血,不同者例一偏於補腎,例二偏於補脾。


蓋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濟後天,後天養先天。


故前賢有「補脾不如補腎」與「補腎不如補脾」之爭,實當根據具體病情而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4:08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確診為急性胰腺炎,類似中醫的「胃心痛」。


從六經辨證則屬少陽陽明合病,即大柴胡湯證。


經過實踐,精選藥味,藥少而力專,效如桴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4:52 | 只看該作者

(四十六)脅痛

 

例一


馬××,男,70歲。


脘脹脅痛,左側較甚,微覺發熱,吸氣時及飲食後脅痛更甚,脈沉滯。


辨證:氣滯血凝作痛。


治法:活血理氣。


方藥:歸須15克,紅花3克,赤白芍各9克,沒藥6克,丹皮6克,炮甲珠4.5克,元胡4.5克,鬱金3克,枳殼3克,黃芩4.5克,雲苓9克,天麥冬各15克,朴花2.4克,二診:已不發熱,脅痛腹脹均減輕,仍覺口乾。


前方去炮甲珠、黃芩,加花粉15克。


三診:諸症均減,前方去丹皮、赤白芍改白芍12克。


(時振聲整理:時逸人醫案,《江蘇中醫》11:11,196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5:3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王××9女,42歲。


患慢性肝炎3年,胸脅痛,經常臥床休息,吃高營養食物,半年來身體漸胖,頭暈胸悶,胸脅疼痛加劇,食欲好,大使秘結,身倦不願活動。


檢查:體質肥胖,肝大肋下四橫指,質軟,化驗肝功能正常。


腹腔鏡肝活檢:肝細胞脂肪浸潤,診為脂肪肝。


脈弦滑。


舌質淡紅,苔黃膩。


辨證:肝鬱氣滯,痰濕阻絡。


治法:舒肝理氣,祛痰通絡。


方藥:丹參15克,青皮12克,梔子、枳實、鬱金、乳香、沒藥、五靈脂、三棱、沉香各9克,甘草6克,二診:連服5劑,胸脅疼痛減輕,脈音如前。


仍依前方治療、加礞石、大黃、皂刺、丹皮、減梔子、沒藥、沉香、丹參。


又服5劑,每日溏便3~4次,便中有油腥物,脅痛大減、胸悶消失,脈沉緩。


舌質淡,苔薄黃。


是瘀濁下行,氣血暢通之象。


方藥:鉤藤;


丹參各15克,礞石、皂刺、三棱、莪朮、鬱金:乳香、「五靈脂個南星各9克、甘草6克,連服5劑,症狀消失;


肝肋緣下二橫指,質軟;


仍以前方配成丸藥,又服一個月,肝肋緣下一橫指、體童較前鹹20)市斤。


肝功能化驗正常。


(《邢錫波醫案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6:11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陳××,女,34歲。


1960年8月因納減乏力,肝痛、肝大,肝功能異常診為慢性肝炎。


經西藥治療有好轉,1963年1月開始加用中藥,症見頭暈目眩,神疲乏力,兩脅脹痛,午後低熱,口燥咽於,舌苔根黃膩,前半薄,質紅帶紫。


脈象細數。


辨證:肝邪久羈,瘀凝氣滯,營陰耗傷。


治法:養陰柔肝,調氣活血。


方藥:太子參18克,麥冬9克,生鱉甲18克,生地黃12克,生白芍12克、當歸9克,枸杞子12克,黑山梔12克、製香附9克,制甘草4.5克,以上方加減,持續服用80餘劑,至3月底、複查肝功能正常,症狀消失,觀察二年,肝功能均在正常範圍。


(潘澄廉:傳染性肝炎辨證和治療體會,《新醫藥雜誌》1:13,1973)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6:28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肖××,男,46歲,門診號:1163初診日期:1977年1月29日。


患者肝痛、腹脹已四年餘,四年前因噁心厭油胃脹,穀丙轉氨酶680單位,麝濁20單位,開始中西藥治療,以後肝功能反復波動。


至1977年1月15日做肝吸蟲皮試(+),複查穀丙轉氨酶570單位,麝濁20單位,白蛋白3.34克,%,球蛋白4.32克,%/脾大肋下1.5釐米。


1月25日十二指腸膽汁引流:三管全部膽汁總量70毫升中,共有肝吸蟲卵1535個。


追詢1963年曾在北京××飯館多次吃過生魚片。


西醫診斷,①肝吸蟲病;


②慢性肝炎(穩定型)。


當時症見:肝區疼,胃疼,腹脹,尿黃,大便乾稀不調,肝掌,鼻衄,腰疼,舌質稍紅,苔白中心有裂。


脈象沉滑辨證:脾虛濕困,胃失和降,熱蘊血分。


治法:健脾和胃,涼血利濕。


方藥:黨參15克,沙蒼白朮、木香、旋覆花(包)、生儲石各9克,木瓜、冬瓜皮、茵陳各12克,赤白芍、生地炭、小薊、澤蘭各15克,草寇6克,另:烏雞白鳳丸,每午服一丸。


明礬30克、鴉膽子15克(去皮),研粉,裝一號膠囊,每次飯後服一粒(每粒約含鴉膽子183毫克,明礬365毫克,),日服三次。


上方及丸藥常服,膠囊粉劑間斷5天。


4月25日住某醫院,繼服上方湯劑、丸劑、膠囊粉劑。


4月29日複查膽汁引流:肝吸蟲卵共15個。


穀丙轉氨酶206單位,麝濁11單位,麝絮(卅),白蛋白3.23克,%,球蛋白2.76克,%。


5月11日再診,前方加百部9克,大棗10枚;


丸劑、膠囊粉劑同前,又服十天。


5月23日複查膽汁引流:肝吸蟲空泡變形蟲卵共22個/100毫升膽汁。


肝功能全部正常,繼服膠囊粉劑,10天以後複查膽汁引流:變形肝吸蟲卵18個/40毫升膽汁。


1978年3月追訪,曾二次膽汁引流未見蟲卵,肝功能全部正常。


(關幼波主治,錢英整理:臨床應用鴉膽子一得,《新醫藥雜誌》7:23,197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6:41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脅痛係指一側或雙側脅肋疼痛為主的證候。


主要與肝膽疾病有關。


多因肝鬱氣滯、肝鬱血滯、肝陰不足等所致。


西醫所謂慢性肝病而致脅痛,大致屬於上述病理狀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6:52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證屬氣滯血凝作痛。


患者脘脹脅痛,左側為甚,乃肝氣鬱結,血行不暢,瘀阻經絡,著而不行以致疼痛。


治用活血理氣法,梢佐養陰之品而獲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7:04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西醫診斷為肝炎後肝脂肪性變(脂肪肝)。


肝鬱氣滯則脅肩,脾受肝制,運化失職,過食厚味則濕聚生痰,痰血凝聚,以致脅下痞塊,故用舒肝理氣、祛痰通絡之法,因其體肥脈滑,故用滌蕩濕痰,活血破瘀峻劑,如礞石、膽星、大黃、皂刺、三棱、莪朮等。


體弱者不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7:33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為慢性肝炎,兩脅肋痛,午後低熱,肝功能異常。


證屬肝邪久羈,營陰耗仿。


雖同有脅痛,證情與例二迥然不同。


故宜養陰柔肝,調氣活血為法,以一貫煎為主方加減,效果尚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7:46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雖以脅痛為主症,兼見脾虛濕困,胃失和降,熱蘊血分等證候。


經檢查確診為肝吸蟲、慢性肝炎。


此案證頗掣肘,關氏通過細辨諸證,斟酌方治。


其中用明礬、鴉膽子,因其有解毒殺蟲之功,對於改善症狀及治肝吸蟲均有良效,深值進一步研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5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8:02 | 只看該作者

(四十七)肝著


黎××,女,23歲,1957年春初診:先由胸中痞悶,氣息不暢,繼則咽塞,目脹,煩躁易怒,近來胸中痞悶加劇,時發肢體抽搐,劇則昏不知人,日有發作,胸部重按,則痞悶稍舒,曾經某醫院檢查,診為「癲癇」。


其人體質壯實,仰臥太息,兩目呆視不瞬,喉間噎噎吱鳴。


脈沉弦,苔白膩。


辨證:肝著。


治法:行氣散瘀,通陽活血。


方藥:旋覆花3O克,茜草9克,蔥白5寸茯苓9克,陳橘皮6克,二診:連服2劑,胸中痞悶,目脹,咽塞減輕,未發抽搐,原方再服2劑,諸症痊癒。


(《竇伯清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58:21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肝著病名見於《金匱要略》。


係指肝臟氣血鬱滯,著而不行所致。


《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云:「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


由於肝鬱血滯,故見胸脅痞悶不舒,甚或脹痛。


故喜人揉按其胸上,以求舒緩,由於初起病在氣分,故得熱飲則氣機暫時通暢而胸滿稍舒。


但其病既成經脈凝滯,雖飲亦無益。


本例證頗典型,其猶甚者肢體抽搐,昏不知人,因肝風內動所致,不可誤為「癲癇」之作。


其治當行氣散瘀、通陽活血,方用旋覆花湯加減。


唐容川云:「肝主血,肝著即是血黏著而不散也,血生於心而歸於肝,今著於胸前隔膜中,故欲蹈其胸以通之也,故用蔥白以通胸中之氣,如胸痹而用薤白之例,用旋覆花以降胸中之氣,如胸滿噫氣而用旋覆花之例也:唯新絳乃茜草所染,用以破血、正是治肝經血著之要藥。


」此方另加陳皮、茯苓,取其和中化痰。


葉天士醫案常以此方隨證加歸須、桃仁、澤蘭、鬱金之類以治胸脅板著脹痛,收效良好,可資臨證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39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