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3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51:07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黃疸係指以身黃、目黃、小便黃為主的證候。


胎匱要略》分為五疸。


自元代羅天益之後,根據黃疸的性質,分為陽黃與陰黃兩類。


前者多因濕熱蘊蒸,薰染發黃;


後者多因寒濕阻遏,脾陽不振所致。


近些年來由於防治病毒性肝炎,對於黃疸的辨證論治更有所發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51:19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濕熱熾盛,肝膽鬱結,腑氣不通,營陰耗灼,心神受擾,證屬急黃,病情危篤。


治以清熱通腑,涼血解毒。


方用茵陳蒿湯加味,藥後腑通神清,黃疸漸退。


繼以疏肝利膽、益氣生津收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0:12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病勢稍緩而黃疸較重,曾用中西藥,並用過激素治療。


已見脾虛肝鬱,肝陰虧損之證,使用健脾舒肝,養陰活血為法,繼用通絡活血,化濕清熱而取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0:25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診為黏液性(不全)阻塞性黃疸,屬於陽黃範疇,始用利膽清熱化濕之劑,方證尚稱符合,服12劑後黃疸仍未消。


關氏仍遵其常法,並重視疏肝利水,加用理氣化痰、涼血活血、清熱燥濕解毒之劑,迅速治癒,充分體現了他的治黃學術見解,亦即除常規治黃外,重視活血、化痰、解毒的獨特看法,這是對於治黃理論方面的發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0:39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為陰黃,證屬陽虛水寒,寒濕內滯,肝氣鬱結不舒,陽虛則水邪氾濫,治以四逆、茵陳五苓散加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0:53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身目俱呈暗黃色。


仲景曰「身目為黃,寒濕在裡,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此與瘀熱在裡發黃,可用清下之劑者有別,故治以溫化沉寒,淡滲濕邪之法,證方殊為合拍。


然而從實際臨床中經常會看到,始為陽黃,由於濕毒熱邪耗傷正氣,病久纏綿,氣陰兩傷,亦可由陽黃轉為陰黃,如例六,目黃面晦無澤,經詢問其病史,始於陽黃,而後轉為陰黃。


實乃病久正虛,由陽入陰之機。


故當溫振脾陽為主,兼以祛濕散寒,活血退黃,這一觀點也是關氏對於陰黃的個人見解之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1:07 | 只看該作者

(三十五)黑疸

 

例一


趙××,男,37歲。


初診日期:1973年5月16日。


患者因過累和生氣,在旅途中發高燒。


此後經常頭痛,頭暈、腰痛、精神不佳,四肢無力,食欲減退,厭油,全身肌肉廢痛,—腳後跟痛,臉色逐漸變黑,齒齦及口腔黏膜出現黑色斑塊,明顯消瘦、經西醫檢查診為「阿狄森氏病」。


服用強的松、甘草硫浸膏治療。


由家屬推車送來,背至診室,面色黧黑,精神淡漠,少氣懶言,時而打嗝惡嘔。


脈弦數而虛。


舌質紅,苔厚膩而黃。


辨證:陰虛陽亢,氣滯夾瘀。


治法:滋腎柔肝,佐以化瘀。


方藥:沙參12克,細生地12克,枸杞子9克,雞血藤18克,黑故脂12克,地鱉蟲9克,生蒲黃9克,桑寄生15。


克,菟絲子15克,女貞子24克,旱蓮草24克,柿蒂9克,制旋覆花12克,雞內金9克,琥珀末6克,一周6劑,連服兩周。


精神好轉,惡嘔減輕,此後共服藥三個多月,隨症加減的藥物有:石斛、玄參、生牛蒡、檳榔,炒川楝,夜交藤、金櫻子,蜈蚣、烏梢蛇等。


8月25日某醫院檢查尿17酮7.3毫克,17羥5.5毫克,病情明顯好轉,色素減退。


(《王渭川臨床經驗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1:22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區××,女,24歲。


住院號:72/58020、七、八年來,皮膚和黏膜色素沉著日益加深,現呈黧黑,枯槁,面部、乳頭,手足背側,陰部等處尤顯。


頭暈,甚則昏仆,神疲乏力,納呆,脈細,舌紫暗,苔根膩。


黑屬腎色,腎陽不足,則陰盛而氣滯瘀阻,古稱黑疸,擬益腎活血化瘀。


仙茅12克,仙靈脾12克,全當歸9克,桃仁泥9克,杜紅花6克,炒川芎4.5克,粉萆薢12克,雲茯苓9克,補骨脂12克,焦楂曲各9克,稍加減,服20餘劑另:血餘240克,豬膚500克,共熬膏,每日二次,每次一匙,長期服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1:38 | 只看該作者

2月7日(二診)


近來因疲勞過度,昨日又昏倒,經急診檢查為血壓低,對症處理後收入病房。


現仍神疲頭暈,脈細,舌紫暗,苔薄。


氣血兩虧,虛風上旋,擬益腎化癬,調補氣血,以平虛風。


炒黨參12克,補骨脂12克,仙茅12克,仙靈脾12克,全當歸9克,炒亦白芍各6克,雞血藤12克,炒川芎4.5克,紫石英18克,鹿角霜9克,懷牛膝15克,7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1:54 | 只看該作者

2月14日(三診)


膚黑稍退,口乾,四肢冷,艱寐,頭暈欲惡,脈細,舌暗尖轉紅,陽氣虛弱,脈行不利,不溫四末,再守原法合當歸四逆湯加減。


全當歸9克,川桂枝4.5克,赤白芍各6克,細辛2.4克,仙靈脾12克,鹿角霜9克,懷牛膝15克,補骨脂12克,紫石英18克(先煎)夜交藤15克,薑半夏9克,連服30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2:07 | 只看該作者

3月14日(四診)


面部黑色轉淡,口唇色紫紅,手足背黑色稍退,頭暈伯冷,脈沉細,苔薄白,舌邊紫暗。


再擬益腎通脈化瘀。


制熟地15克,制附片6克(先煎)仙茅15克,仙靈脾15克,鹿角片9克,當歸尾9克,制川芎9克,川桂枝4.5克,木通4.5克,紫石英15克(先煎)北細辛2.4克,大黃蟲丸6克(分吞)稍加減,服28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2:21 | 只看該作者

4月11日(五診)


面部黑色十退八,九,惟指、趾,乳頭,陰部色退較緩,肢冷好轉,心悸失眠,納呆乏力,脈細,舌邊紫,苔薄膩。


陽氣漸復,陰寒得減,瘀血見化,再守原法,久服取效。


全當歸12克,木通4.5克,制川芎4.5克,川桂枝4.5克,炙甘草3克,熟附片4.5克(先煎)仙茅12克,仙靈脾12克,朱茯苓12克,紫石英18克(先煎)杜紅花6克,生山楂12克,稍加減,服30餘劑出院。


(《張伯臾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2:33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黑疸為《金匱要略》病名,為五疸之一。


多因疸證經久不愈,肝腎虛衰,氣血瘀阻所致。


多見身黃不澤,目青,面額色黑,大便黑等症。


自黃疸分為陰黃、陽黃兩大類後,黑疸之病名臨證已很少引用。


以上所載二例,西醫診斷為阿狄森氏病,實際並非疸證。


原案病名黑疸,列此僅供參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2:48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證屬陰虛陽亢,氣滯夾瘀,治以滋陰柔肝,佐以化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3:23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證屬腎陽不足,瘀血內停,治以益腎化瘀為主,又因見有四肢厥逆,更用當歸四逆湯合大黃蟲丸通脈化瘀,久服取效。


兩例診斷相同而辨證有異,同為虛證又有陰虛陽虛之分;


同有血瘀又有輕重之別,臨證者於溯因、審證、論治時當予注意。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4:02 | 只看該作者

(三十六)痞塊


劉××,男,40歲。


初診日期:1952年7月31日。


小腹內有塊已多年,並不為害。


近因動氣食物不合,致大小便不暢,曾經醫治,大便雖通而不暢,反覺心跳發熱,小溲更覺不暢。


此氣食兩滯,寒熱混雜之病,新舊併發,當標本兼治。


空沙參12克,藿梗6克,黃鬱金6克,大腹皮9克,連水炒川朴6克,沉香曲6克,焦雞金3克,茯苓皮12克,車前子9克,炒扁豆衣9克,焦冬朮6克,甘草梢9克,鮮荷葉1角帶梗5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4:32 | 只看該作者

8月22日(二診)


素有胃病而肝旺腎虛,故動氣則繞腹,右轉向下,小腹脹痛,食物下胃,停滯不消,呃逆大作。


病根已深,宜小心將護。


台黨參12克,黃鬱金9克,沉香曲6克,葶藶子9克,大腹皮9克,金狗脊12克(去毛)茯苓皮12克,廣木香6克,焦雞金9克,佛手片9克,生熟稻芽各9克,甘草梢9克,生藕節5枚大棗3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4:42 | 只看該作者

8月24日(三診)


胃納略能消化,但食後往上泛,腹中仍汨汨有聲。


按臍下痛處則思小便,脾腎兩虛,寒濕未化,仍當從本治。


台黨參12克,焦冬朮6克,朱茯神9克,黃鬱金9克,大桂枝9克,炒白芍12克,厚附片9克,廣木香6克,製香附6克,金狗脊9克(去毛)佛手片9克,焦雞金9克,冬瓜皮15克,苦葶藶6克,大棗2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4:56 | 只看該作者

8月26日(四診)


服藥尚安,痞塊有化解之勢,惟腹尚作痛,痛時遺溺少許則安。


此乃濕熱內挾為患,恐係寒邪所化,仍當從本治。


(據述日來頭昏流清涕,溫度加高,當屬感冒)台黨參9克,藿梗9克,苦杏仁9克,黃鬱金9克,厚附片9克,狗脊9克,去毛車前子12克,冬瓜皮15克,沉香曲9克,酒芩柏各6克,茯苓塊12克,甘草梢9克,苦葶藶9克,大棗3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21:25:19 | 只看該作者

五診(無日期)


近日因感風化熱,咳嗽吐黃痰,兩肋仍脹痛,腹中亦難受,得虛恭始安。


法當標本兼治。


北沙參12克,薄荷梗9克,苦杏仁9克,知貝母各9克,制乳沒各6克,茯苓皮12克,冬瓜皮15克,大腹皮9克,苦葶藶9克,苦桔梗9克,真鬱金9克,甘草9克,生藕節5枚大棗3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4:09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