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34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2:08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李×,男,19歲。


於3月間發生天花,其形頗順,飲食如常,但大便二十天未解,皮膚結痂未實,始而神志尚清,突於午後煩躁不寧,胸中氣滿,腹中作脹,夜臥不安,肢腫臂潰,脈難以取。


觀其雖在壯年,瘡未結痂,胃腑結熱,又係症實。


實症宜攻,攻則氣脫。


再四思維,擬兼顧並籌之法,庶望兩全。


方用補中益氣湯以護其中而升其氣,大承氣湯蕩滌熱邪,以下其滯,一方兩法,分煎合服。


方用:黃耆6克,黨參4.5克,白朮4.5克,陳皮3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炙草1.5克,當歸4.5克(另煎合服)大黃1.5克,枳實2.1克,厚朴3克,芒硝1.5克(另煎合服)藥後便通熱退,而痂亦結,1劑而愈。


(趙紹琴整理:韓一齋先生學術經驗簡介,《中醫雜誌》9;


35,196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2:25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高,女。


平素有習慣性便秘,此番六日未大便。


大凡暴秘可瀉,久秘不可瀉。


瀉藥只能取快於一時,停藥則其秘如故。


面色不華,脈軟,用藥以振奮腸機能。


方藥:全當歸、杭白芍、生麥芽各12克,生白朮、薤白頭、生雞金各9克,廣木香6克,半硫丸9克(分三次吞)炙草3克,二診:服上方無效,予千金溫脾飲,方藥:黨參、熟大黃、元明粉(分衝)各9克,乾薑,炙草各3克,熟附塊(先煎)6克,當歸12克,服後三小時見效。


(朱良春整理;


章次公先生生平及其學術思想簡介,《新醫藥學雜誌》10;


14,197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2:44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便秘係指以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大便艱澀不暢為主的證候。


多因燥熱內結、氣滯不行,氣虛傳送無力,血虛腸道乾澀,以及陰寒凝結所致。


本證雖屬大腸傳導功能失常,但與脾腎功能密切相關。


在治療上熱秘宜清熱潤腸,氣秘則順氣行滯,氣血虛者,益氣血而潤腸,冷秘則溫通開秘。


然而,在臨床上絕非如此單純,往往是虛實夾雜、寒熱相兼不易分辨,須予斟酌處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3:07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大腸結閉與三焦蓄水並見,形冷腹脹,大便燥結,小溲亦少,二便皆病,故應導滯利水兼顧,藥後方能二便俱行,為了徹底治癒,孔氏在症甫向愈之際,肅清濕邪以求治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3:30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屬於氣虛與熱結虛實夾雜。


實證宜清熱通下,虛證宜補,若欲雙全,則應補中益氣與蕩滌結熱同時並舉,通下為要,寓瀉於補,下而不傷正氣,掌握了補益通下之妙。


然而兩方另煎合服,治法頗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3:51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證屬冷積便秘,初用健脾溫通之劑,力微勢弱無濟於事,繼以千金溫脾湯,溫陽通下攻逐冷積,始克,奏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4:13 | 只看該作者

(三十四)黃疸

 

例一


胡××,男,31歲。


入院日期:1962年6月10日。


因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暴發型)入院,(6月12日)除西藥治療外,並邀中醫會診。


面目遍身發黃,如橘子色,狂躁不寧,喜怒駡無常,齒衄,口渴引飲,且欲嘔惡,納呆,大便已3日未解,小溲黃赤,舌苔黃燥,質紅絳,脈弦滑而數。


辨證:濕熱熾盛,肝膽鬱結,腑氣不通,營液灼耗,心神被擾。


病起一周,證屬急黃。


治法:清熱通腑,涼血解毒。


方藥:生大黃、黑山梔各12克,黃柏、枳殼、鬱金各9克,菖蒲6克,鮮生地24克,茵陳30克,鮮白茅根30克,先煎湯、去滓取汁代水,放入上述各藥濃熬,服2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4:32 | 只看該作者

6月14日(二診)


大便解過三次,色焦黃,神智略定,黃疸未見加深,嘔惡已止,小便黃赤,舌苔略潤,質仍紅絳,脈象弦滑,前方去菖蒲加血餘炭,地榆炭,2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5:37 | 只看該作者

6月16日(三診)


神志轉清,黃疸亦見減輕,但仍懊儂,苔轉黃膩,質尚紅,脈象弦滑,再以清熱養陰疏肝利膽。


方用:生大黃6克,黑山梔12克,鬱金,黃柏、麥冬,雞內金各9克,枳殼6克,川石斛12克,茵陳30克,半枝蓮30克,先煎沸,去滓取汁代水,放入其他藥再熬,服4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6:01 | 只看該作者

6月20日(四診)


煎方略有加減繼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6:21 | 只看該作者

6月25日(五診)


症狀繼續好轉,濕熱雖輕,氣營未復,肝鬱未舒,再以疏肝利膽,清熱化濕,方用,黃柏9克,黑山梔12克,鬱金6克,茜草15克,茯苓9克,生地12克,糯稻根30克,茵陳18克,夜交藤12克,製香附9克,再服5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6:41 | 只看該作者

6月30日


前方去夜交藤加太子參繼服七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7:05 | 只看該作者

7月10日


複查肝功能已近正常,黃疸基本消退,自覺症狀消失,繼以疏肝利膽,益氣生津之劑,用當歸9克,生白芍12克,黑山梔12克,茜草16克,鬱金9克,太子參18克,茵陳15克,生地12克,麥冬9克,杞子12克,雞內金9克,加減繼服20餘劑,肝功能恢復正常而出院。


(潘澄濂:傳染性肝炎辨證和治療的體會,《新醫藥雜誌》1,11,197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7:2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石××,男,24歲。


因食欲減退,噁心嘔吐,飲食厭油膩,小便黃亦,眼鞏膜皮膚黃染,住××院。


檢查;


肝大肋下1釐米,質軟有壓痛及叩痛。


脾未捫及,腹部呈鼓音,腸鳴音稍亢進。


……黃疸指數70單位,穀丙轉氨酶710單位,白蛋白4.13克,%,球蛋白2.32克,%,小便檢查;


三膽陽性,蛋白微量。


超聲波檢查:肝區較密微小波型,輕度腹水。


診斷為病毒性肝炎。


給大量葡萄糖、維生素丙、激素、三磷酸腺甙,胰島素、血漿、茵陳蒿湯等靜滴,內服肝太樂,復方維生素B七天,除黃疸稍減退外,其餘症狀未見明顯改善。


……會診後,逐漸停服激素和西藥。


症見右脅作痛,腹脹低熱,頭暈失眠,四肢乏力,口渴欲飲,舌質嫩紅,薄白,稍乾,右脈虛,躁動無力,而左脈帶弦。


辨證:脾虛肝鬱,肝陰虧損。


治法;


健脾舒肝,養陰活血。


方藥;


四君子湯合四烏賊骨——蘆茹丸加味。


茜根12克,海螵蛸9克,當歸須9克,炙甘草9克,白芍12克,橘絡2.5克,雲苓12克,白朮12克,黨參12克,蔥須一撮,清水煎服,日服1劑,連服11劑。


再診;


面色明淨,食欲好轉,右脅不脹,仍有低熱,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頭暈肢軟,舌質淡紅,脈比前稍好轉。


超聲波檢查腹水消失,仍用前法。


方藥;


黨參12克,白朮12克,雲苓18克,炙甘草6克,白芍12克,首烏12克,肉蓯蓉9克,茜根12克,糯稻根15克,浮小麥15克,橘絡1.5克,清水煎服,連服17劑三診:仍有低熱,手顫,腹部微脹,口渴欲飲,脈細數帶澀,舌質暗紅帶紫,苔微黃薄,此為肝鬱脾滯,胃腸濕熱,治以通絡活血,化濕清熱。


方藥;


茜根24克,橘絡3克,赤小豆30克,海螵蛸12克,內金9克,春砂仁9克,(後下)大腹皮9克,土茵陳30克,澤瀉12克,蔥須一撮清水煎服。


每天1劑,共服26天。


藥後精神食欲良好,複查肝功能:黃疸指數4單位,穀丙轉氨酶40單位,白蛋白4.15克,%,球蛋白1.75克,%。


病已治癒,出院追蹤二年半未見復發。


(劉赤選主治,劉亦選整理:痰證與脅痹,《新中醫》3,17,1979)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7:56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孫××,男,三個月。


初診日期:1971年11月18日。


患兒出生半月後,皮膚及鞏膜開始發黃,大便色白,溲黃,一周來吐奶。


1971年11月1日血查黃疸指數79單位,總膽紅質6.82毫克,%,直接膽紅質6.6毫克,%,凡登白氏試驗,直接迅速反應,穀丙轉氨酶150單位,麝濁3單位。


診為:黏液性(不全)阻塞性黃疸。


治以利膽清熱化濕,連服12劑,黃疸雖未加重,但也未見消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8:33 | 只看該作者

1971年11月l8日轉診


症見一身發黃,吐奶,溲黃。


指紋深紫,舌苔白。


辨證:濕熱中阻,瘀熱發黃。


治法:清熱利膽,芳化活血。


方藥:茵陳6克,鬱金3克,酒芩6克,土茯苓6克,藿香3克,杏仁3.5克,橘紅3克,赤芍6克,藕節6克,澤蘭6克,車前子6克。


治療經過:以上方為主,間斷服藥30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9:29 | 只看該作者

1972年4月? 日複查


穀丙轉氨酶193單位,總膽紅質小於0.3毫克,%,黃疸指數4單位。


黃疸全部退淨,食睡二便正常。


1972年6月複查穀丙轉氨酶正常。


(《關幼波臨床經驗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50:10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方××,男,25歲。


患者因肝脾腫大,全身發黃已八年,曾住院治療,效果不顯著,繼而出現腹水,黃疸指數100單位以上,並經肝臟活體檢查證實為「膽汁性肝硬化」。


患者消瘦,面色黃黯晦滯無光,鞏膜深度黃染,周身皮膚呈深黯黃色,精神倦怠,聲低息短,少氣懶言,不思飲食,不渴飲,小便短少,色如濃茶,腹水臌脹,四肢瘦削,顏面及足跗以下浮腫,兩脅疼痛。


脈沉弦勁而緊,舌白滑厚膩而帶黃色,少津。


辨證:陽虛水寒,肝氣鬱結,濕濁中阻,發為「陰癉症」。


治法:扶陽抑陰,舒肝利膽,健脾除濕。


方藥:四逆茵陳五苓散加減。


附片100克(煎2~3小時)乾薑50克,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兌入)吳萸15克(炒)敗醬草15克,茵陳30克,豬苓15克,茯苓50克,北細辛8克,蒼朮20克,甘草8克,二診:服上方10餘劑後,黃疸已退十之八、九,肝脾腫大已縮小,小便色轉清,黃疸指數降至20單位,食欲增加,大便正常,精神轉佳。


肝腎虛寒,脾氣尚弱,寒濕邪陰尚未肅清,宜再扶陽溫化主之:附片150克(先煎2~3小時)乾薑80克,茵陳80克,茯苓30克,苡仁20克,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兌入)吳萸10克,白朮20克,桂尖30克,甘草10克,三診:服上方6劑後,經檢查症狀消失,化驗檢查恢復正常,繼以扶陽溫化調理,以鞏固療效。


附子150克(先煎2~3小時)乾薑80克,砂仁15克,鬱金10克,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兌入)苡仁30克,佛手20克,甘草10克,服上方7、8劑後,已基本恢復健康,隨訪一年,情況良好。


(《吳佩衡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5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50:28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張××,男,36歲。


仲夏。


頭昏,心跳,腿脹,溏泄,食欲減退,身目俱呈暗黃色,小便亦現微黃,舌苔薄白,脈象代緩。


辨證,勞傷元氣,脾失健運,寒濕在裡不解,阻塞膽汁入腸,滲入血液,迴圈外溢。


治法,溫化沉寒,淡滲濕邪。


方藥:加減當歸白朮湯主之。


當歸9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桂枝4.5克,法半夏6克,陳皮3克,茵陳30克,蒼朮6克,炙甘草3克,雞內金9克,4劑脈平病減,黃退十之六,七,改加味附子理中湯治之,6劑康復。


附片9克,白朮12克,黃耆9克,當歸9克,西茵陳24克,炙甘草6克,乾薑3克,黨參12克(賴良蒲《蒲園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50:46 | 只看該作者

例六


畢××,男,26歲,病例號:247673。


住院日期:1963年10月15日。


患者於1961年9月因發黃而確診為病毒性肝炎(黃疸型)。


經中西藥治療,症狀好轉,黃疸未退盡。


1963年10月15日又住院,自覺疲乏,右脅痛,勞累盾加重,面色無澤,鞏膜微黃。


黃疸指數20單位。


舌苔薄白,脈沉緩。


辨證,脾陽不振,寒濕凝聚,發為陰黃。


治法:溫振脾陽,祛濕散寒,活血退黃。


方藥:茵陳60克,鬱金10克,生耆12克,黨參15克,乾薑6克,炮附子10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生甘草3克,服上方6劑後,加澤蘭15克,續服14劑,症狀稍有改善,複查肝功能:黃疸指數9單位,上方共服三月;


症狀消失,肝功能正常,臨床痊癒。


(《關幼波臨床經驗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53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