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32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7:15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鄭××,42歲,初診日期:1938年?


月』14日。


患泄利數次。


醫與胃苓湯泄止後,遂胸腹發熱,舌苔白燥,口出白沫,渴欲飲冷,溺赤,與滋陰清熱,惡熱反甚,自汗出欲乘風或入井,自覺腳心如焚,病延半月。


……切脈沉澀,舌根黑膩,渴不欲飲,時自煩惡熱,汗出扇之,汗乾後熱。


餘予清熱化濕藥,連服五劑,每日仍有五六次惡熱汗出,喉間白沫極黏不能出,舌苔轉白而燥,不渴。


又予麥冬、沙參養陰諸藥,惡熱欲甚。


細思久之,無乃真陽欲脫無根之火遊走乎?


予黨參、白朮、白芍、雲苓、柏子仁各6克,麥冬、生牡蠣各15克,淡附片2.4克,為劑,冷服探之,五劑,切脈愈細,面時戴陽,四逆冷汗出,頭眩以熱掌按頭上則快;


不按則欲脫,雖仍惡熱而不欲扇,虛陽欲脫之象露矣。


乃予東洋參、白朮、白芍各6克,淡附片(先煎)、炮薑各3克,肉桂1.2克,棗仁(炒)15克,煎服2劑,戴陽漸戢,冷汗欲收,脈轉細遲而思食矣。


前方加黃耆、當歸各6克,熟地9克,甘草2.4克,助陽攝陰,補氣養血而愈。


(朱不遠整理:朱顏醫案醫話選(續),《中醫雜誌》2:15,1:98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7:28 | 只看該作者

例六


索××,男,45歲。


初診日期:1960年1月4日。


.腹瀉已五年之久,每日黎明前腸鳴腹瀉4~5次,排泄物水穀不化,腹部隱隱作痛,喜按,食少倦怠,腰瘦腿軟,腹涼肢冷,體質削瘦,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


經鋇餐透視西醫診為腸結核。


辨證:脾胃虛寒,腎陽虛。


治法:補脾胃,溫中助陽澀腸法。


方藥:三味止瀉散加味。


山藥150克,訶子肉60克,石榴皮60克,肉桂30克,煨豆蔻30克,共為細末,每次4.5克,空腹服,白開水送下,忌食腥冷硬食物,服藥一周後,逐漸好轉,連服二劑而愈。


(《老中醫經驗彙編》第一集,鄭橋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7:43 | 只看該作者

例七


何××,女,24歲,病例號:78762,會診日期:1966年4月29日。


患者足月妊娠,不規則宮縮及自然破水3天,胎動消失一天入院,當時體溫39.5℃,入院當天急診行剖腹產,朮後禁食,用青黴素、鏈黴素、四環素等藥,發熱未退,並開始腹瀉,大便稀水樣,日解4~5次,培養結果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診斷為足月妊娠橫位死胎,宮內感染,繼發偽膜性腸炎。


當時症見:術後4天,發熱不惡寒,兩顴紅赤,口乾不欲飲,食納尚可,大便日解四次,呈糊狀,無腹痛,尿黃短,惡露未盡,量少,舌質稍紅,苔白滑,脈弦數。


辨證:陰血大傷,毒熱未盡,清濁不分,以致泄利。


治法:養陰補血,清熱解毒,分利清濁。


方藥:生地15克,元參12克,石斛12克,當歸9克,青蒿15克,丹皮12克,銀花30克,連翹15克,公英18克,敗醬草18克,赤芍12克,酒芩9克,梔子6克,車前子12克(包)通草6克,每日2劑,分4次服。


5月3日,服上方後,體溫正常,食納轉佳,但自覺身熱,口乾思飲,時有汗出,少腹左側疼痛拒按,大便日解一次,質稠,小便稍黃,尿道有灼熱感,舌質淡紅,苔黃褐。


陰血耗傷,裡熱仍盛,繼以養陰清熱解毒,佐以分利為法,曾加減使用過熟地,當歸,白芍、地丁、太子參、花粉、桃仁,柴胡、地骨皮、鱉甲、黑荊芥、乳沒等。


5月14日惡露已盡,創面濃汁減少。


5月29日一般情況良好,痊癒出院。


(郗霈齡主治,高益民整理:偽膜性腸炎中醫辨證施治的體會,《中醫雜誌》3:12,198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7:58 | 只看該作者

例八


高××,男,51歲,病例號,72872,會診日期;


1965年7月31日。


患者因嚴重貧血待查入院,7月8日開始高燒(40℃),腹瀉日40多次,伴有休克,疑為中毒性痢疾,使用痢特靈、黃連素,四環素等治療,大便次數反而增多,塗片檢查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試驗陽性。


診為繼發性偽膜性腸炎。


曾用大腸桿菌液灌腸,口服紅黴素、收斂藥未效。


7月13日會診:當時證見:患者精神萎靡,嗜睡,體溫38.3~C,四肢逆冷,大便黃綠色膽汁樣稀水,順肛門向外流瀉,不欲進食,伴有噁心,兩足浮腫,舌卷囊縮,舌質淡,無苔,脈微欲絕。


辨證:脾腎虛衰,陽虛欲脫。


治法:溫補脾腎,回陽固脫。


方藥;


黨參9克,茯苓15克,炒白朮9克,肉豆蔻6克,吳茱萸6克,官桂4.5克,附片3克,炮薑3克,煨葛根4.5克,?


月14日:護士代述,昨晚8時開始服藥,11時大便即轉為黃色,夾有塊狀糞便,夜間共計八次。


今日病情明顯好轉,體溫36.6℃,食欲有增,大便白天5~6次,呈黃色稀便,繼服上方至7月19日,體溫一直正常,大便已成形,化驗檢查正常,偽膜性腸炎已愈,續治原發病。


8月15日基本痊癒出院。


(郗霈齡主治,高益民整理:偽膜性腸炎中醫辨證施治的體會,《中醫雜誌》3;


12,198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8:12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泄瀉係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清稀,甚而如水樣。


多因外邪、傷食、情志、脾胃虛弱或腎陽虛衰所致。


脾虛濕勝則是發病的重要因素。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8:26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證屬脾胃虛弱,濕熱內蘊,病程雖長,正氣已衰,但濕熱未清,豈能閉門留寇,且有蟲疾內伏,當以「通因通用」為上策。


法用清熱利濕,導滯殺蟲,邪去則正安。


方中加用鴉膽子,取其有解毒殺蟲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8:39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係因陽為陰鬱不能宣達而致腹痛下利,方用四逆散而治癒。


本方出自《傷寒論》「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證以四肢厥逆為主治重點,本例苦於腹痛下利,午睡後自覺冷氣四徹,亦即陽為陰鬱而欲求陽通之象,本方功能和解表裡,疏暢陽氣,使之透達。


另加薤白以洩氣滯,附子溫陽補虛,海螵蛸能治環臍腹痛(《別錄》),認真把握病機則效如桴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8:51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證屬脾虛濕盛,治以溫養中焦為主,秦氏提示,醫者不能因見舌紅而徒用苦寒,以防更傷脾陽而致下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2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9:03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證屬脾濕腎虛,兼有肺胃失和、濕熱上攻之證,本證、標證俱現,當以健脾補腎為治本之法,而治標每隨證而變,治本則貫徹始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9:15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患泄利數次,醫者「屢敗屢戰」,朱氏細思之餘,始悟出乃真陽欲脫之象,遂予四逆理中之輩放膽投之,並加用助陽攝陰、補氣養血之劑而愈。


本例曾現黑苔,苔黑色皆傷寒危證,然亦有辨,若黑苔剝之頗硬或如刺,脈伏或實而有力,為陽證而可下。


本例其黑苔在舌根,似浮潤而實乾枯,此屬陰證,切忌泄下,當須識此,勿失病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9:28 | 只看該作者

例六


為五更泄,用三味止瀉散(山藥、訶子肉、石榴皮)補脾胃,澀腸固脫,加肉豆蔻溫中助陽,肉桂補火助陽,服用散劑療效亦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9:41 | 只看該作者

例七、例八


均為偽膜性腸炎,係因大量使用廣譜抗菌素所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而致泄瀉,病情頗重。


例七證屬陰血大傷,毒熱未盡,清濁不分而致泄利,治以養陰補血、清熱解毒,分利之法在所必行。


例八證屬脾腎虛衰,陽虛欲脫。


若與上述例七相較,治療側重於溫補脾腎,回陽固脫。


然而疏方仍注重於分利清濁之法。


遇「危」不懼,辨證論治兩相契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39:53 | 只看該作者

(三十二)痢疾

 

例一


懷×,30餘歲。


初次所下之痢,赤白參半,繼則純下亦痢,繼則變為腥臭,血水夾雜脂膜,或如爛炙,時時腹中切痛,心中煩躁,不能飲食。


其脈弦而微數,一呼吸約五至重按有力,知其……內熱,其熱下移腸中,釀為痢疾。


調治失宜,痢久不愈,腸中脂膜為痢所侵,變為潰瘍性而下注。


……當用治瘡治痢之藥,合併治之,以清熱解毒,化瘀生肌。


金銀花30克,生白芍18克,粉甘草9克,旱三七9克(細末)鴉膽子60粒(去皮,揀成實者)。


共藥五味,先將三七、鴉膽子,用白糖水各送服一半,即將餘三味煎湯服。


當日煎渣再服,亦先服所餘三七及鴉膽子(此方載《衷中參西錄》名解毒生化丹)。


如法服藥1劑,腹疼即止,脈亦緩和,所便已見糞色,次數亦減。


繼投以通變白頭翁湯,服2劑痊癒。


(《重印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張錫純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0:0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60餘歲。


患痢疾,便下膿血,嘔惡頻作,不食數日,神識模糊,奄奄一息,彌留床上巳二日餘。


延先君診治,認為症係濕熱交阻,逆衝胃口,以致噤口不食,毒邪熾盛,導致神志昏迷。


乃處以雙炭飲方。


金銀花炭6克,熟軍炭2.4克,板藍根15克,赤芍9克,白朮6克,雞內金9克,黃芩6克,連翹6克,陳皮3克(朱小南c朱南山先生的醫學成就,《上海中醫藥雜誌》8:25,196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0:1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魏×,患暑溫,繼轉赤痢,住院兩月不愈。


點滴墜痛,日五、六十行。


中氣敗壞,食不得下,頻頻乾嘔,舌絳津涸,入暮仍感熱潮,精神頗覺恍惚,奄奄一息。


……脈沉細而數,既堅搏,又弱澀。


……內伏之邪甚熾,外之餘邪未淨,固當權衡輕重,裡急治裡,寓清外於清裡之中,勿使合邪內並,而以除熱者救陰,堅陰者扶正。


……擬方:白頭翁9克,青蒿梗4.5克,薄荷梗1.5克,黃連、苦參各4.5克,厚朴6克,廣木香3克,炒地榆9克,白芍18克,甘草3克,服藥一周平平,似效不效,惟皮膚微似汗,暮熱不作。


原方去青蒿,薄荷,白頭翁加為12克,並加馬齒莧12克,續服一周,墜痛銳減,痢減三分之一。


前方加知母,瓜蔞相各9克,再服一周,痢減三分之二,膿血赤腖漸少,食思潮佳。


前方去苦參,白芍改為12克,加歸身12克、生苡仁18克,又服一周,痢止,病已向愈,惟倦怠乏力,不能久坐步履,前方去馬齒莧,減芩連用量之半,守服10劑,精神食欲迭加,病漸愈。


(《冉雪峰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0:32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痢疾是以腹痛、裡急後重、利下赤白膿血為特徵的夏秋季常見病之一。


臨床分為濕熱痢,疫毒痢、虛寒痢,休息痢等。


嚴重時可形成噤口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0:47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證情逐漸加重,以致泄下血水夾雜脂膜或如爛炙。


張氏認為係因腸中脂膜為痢所侵,變為潰瘍性而下注。


瘀熱生毒、腸中潰爛,治必化腐生肌,以救腸中之腐爛,本方藥少力專,重用銀花清熱解毒,芍藥、甘草緩急止痛,獨特之處在於鴉膽子與野三七之用。


他認為;


「東西醫治痢之藥,其解毒清血之力,遠不如鴨膽子,其防腐生肌之力,遠不如野三七。


且於挾虛之痢,而不知輔以山藥、人參,於挾熱之痢而不知重用石膏,宜其視赤痢為至險之症,而治之恒多不收全功也」。


實屬經驗之談,值得借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1:04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為噤口痢。


朱氏認為疫痢為濕熱毒邪蘊滯於腸所致。


毒肆於下,則腹痛,下痢膿血,熱蒸於上,則口渴煩躁,噤口嘔吐。


他自擬雙炭飲,其中金銀花炭、熟軍炭,既入血分清解血中毒熱,又不失「痢無補法」之意。


並認為用本方治療重篤危症效果良好,值得推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1:20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赤痢遷延日久,中氣敗壞,奄奄一息。


正氣雖衰而內伏之邪熱尚熾,外受餘邪未盡,孰能閉門留寇,固當權衡輕重,裡急治裡,寓清外於清裡之中,勿使合邪內並,除熱以救陰,堅陰以扶正,病情雖已奄奄而藥當通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4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4 16:41:38 | 只看該作者

(三十三)便秘

 

例一


劉×,女,33歲。


三焦蓄水,大腸結閉,形冷頗甚,腹脹而鼓,大便燥秘,小溲少,脈滑而數,當導滯利水。


鮮蘆根30克,清寧片3克(開水泡兌)杏仁泥9克,旋覆花9克(包煎)生赭石9克,清半夏9克,嫩桑枝24克,廣陳皮4.5克,肥知母9克,大腹絨4.5克,川朴花4.5克,萊菔子12克,元明粉2.1克(衝入)蘇合香丸一粒(和入)複診:前方連服三劑,二便俱行,形冷,腹脹均減,然食納仍少,四肢困頓,脈弦數,右關大,再加味治之。


原方加川椒目1.5克,佛手片4.5克,茵陳6克,川鬱金(生白礬水浸)9克,忍冬藤12克,去元明粉、萊菔子,囑服4齊L三診:症象逐漸消失,精神頗健,穀化亦佳,脈六位均滑,症甫向愈之際,宜肅清濕邪。


炒秫米(包煎)9克,豬苓9克,桑上寄生24克,炒薏米(包煎)9克,廣木香(煨)2.1克,滑石塊(生)12克,福澤瀉9克,旋覆花(包煎)9克,川牛膝12克,生知柏各9克,合歡花9克,稀簽草9克,6劑。


(孔嗣伯整理;


孔伯華醫案,《中醫雜誌》8;


547,195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5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