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啟源】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2:45 | 只看該作者

食已不飢

 

注云:胃熱則消穀善飢,故病寒〔則〕食雖已而不飢也。


胃〔膈〕潤澤,而無燥熱故也。


或邪熱不殺穀,而腹熱脹滿,雖數日而不食,亦不飢者,不可言為寒也。


由陽熱太甚而鬱結,傳化失常,故雖不食。


亦不飢也。


二證以脈別之自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3:01 | 只看該作者

吐利腥穢

 

注云:腸胃寒而傳化失常,我子〔能〕制鬼賊,〔則己當自實〕,故寒勝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穢也。


腥者,金之臭也,由是熱則吐利酸臭,而寒則吐利腥穢也。


〔亦猶〕飯漿,熱則喜酸,寒則水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3:23 | 只看該作者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

 

注云:陰水〔主〕於清淨,故病寒則四肢逆冷,而禁止堅固,舒卷不便〔利〕也。


故冬脈沉(而)短以敦,病之象也,或病〔寒〕尚微,而未至於厥逆〔者〕,不可反以為熱;


或熱〔甚〕而成陽厥者,不可反以為病寒也。


然陰厥者〔之〕病脈候,皆為陰證,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未〔嘗〕見於陽證也。


其陽厥者〔之〕病脈證,皆為陽證,熱極而反厥,〔時〕復反溫,雖厥而煩渴譫妄,身熱而脈數也。


若陽厥〔極〕深,而至身冷,反見陰脈,而欲絕者,止為熱極而欲死也。


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陰陽以平為和,以偏為病,萬物皆負陰抱陽而生,故孤陰不〔長〕,獨陽不成;


是以陽氣極甚,而陰氣極衰,則陽氣怫鬱,陰陽偏傾,而不能宣行,則陽氣蓄聚於內,而不能營運於四肢,則手足厥冷為陽厥。


仲景曰:熱深則厥亦深,熱微則厥亦微。


又曰:厥當下之,下後厥愈。


當以涼藥養陰退陽,涼膈散、調胃承氣湯下之是也。


大凡治病者,必先明其標本,標者末,本者根源也。


故經曰:先病為本,後病為標。


又曰:標本相傳,先以治其急者。


〔又〕言: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故病氣為本,受病經絡臟腑〔謂〕之標。


夫標本微甚,治以逆從,不可不通〔也〕。


故經曰:知逆與從,正行無問;


明知標本,萬舉萬當;


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正此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4:01 | 只看該作者

十一、六氣方治

 

一)風

 

〔防風通聖散〕:


治一切風熱鬱結,氣血蘊滯,筋脈拘攣,手足麻痹,肢體焦痿,頭痛昏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黏,腸胃燥〔熱結〕,便溺淋閉。


或腸胃蘊熱鬱結,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而為小便多出者;


或濕熱內甚,而〔時〕有〔汗泄〕者;


或表之正氣與邪〔熱〕並甚於裡,陽極似陰,而寒戰煩渴者;


或熱甚變為瘧疾,久不已者;


或風熱走注,疼痛麻痹者;


或腎水陰虛,心火陽熱暴甚〔而〕中風;


或暴喑不語,及暗風癇〔者〕;


或破傷中風,時發潮熱搐〔搦〕,並小兒熱甚驚風,或〔斑〕疹〔反〕出不快者;


或熱極黑陷,將欲死者;


或風熱瘡疥久不愈者;


並〔解〕耽酒熱〔毒〕,及調理傷寒,發汗不解,頭項肢體疼痛,並宜服之。


防風(二錢半)、川芎(五錢)、石膏(一錢)、滑石(二錢)、當歸(一兩)、赤芍(五錢)


甘草(二錢半炙)、大黃(五錢)、荊芥穗(二錢半)、薄荷〔葉〕(二兩)、麻黃(五錢去根苗節)


白朮(五錢)、山梔〔子〕(二錢)、連翹(五錢)、黃芩(五錢)、桔梗(五錢)、牛蒡(酒浸五錢)


人參(五錢)、半夏(薑製,五錢)


以上共五錢,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不計時候,日三服。


病甚者五、七錢至一兩;


極甚者,可下之,多服,〔二兩〕、三兩,得利後,卻當服三、五錢,以意加減。


病愈,更宜常服,則無所損,不能再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4:27 | 只看該作者

靈砂丹

 

治風熱鬱結,血氣蘊滯,頭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嗽痰實,腸胃燥澀,小便赤;


或腎水陰虛,心火熾甚,及偏正頭風痛,發落齒痛,遍身麻木,疥癬瘡瘍,一切風熱,並皆治之。


獨活、羌活、細辛、石膏、防風、連翹、薄荷(各三兩)


川芎、山梔、荊芥、芍藥、當歸、黃芩、大黃(生)、桔梗(以上各一兩)、全蠍(微炒半兩)、滑石(四兩)、菊花、人參、白朮(各半兩)


寒水石(一兩生用)、砂仁(一錢)、甘草(三兩生)、朱砂(一兩為衣)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朱砂為衣。


每〔服〕茶清嚼一丸,食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4:46 | 只看該作者

神仙換骨丹

 

治氣血凝滯,榮衛郁結,風熱濕氣相搏筋骨之間,內舍偏虛,發為不遂之病,氣感八風,血凝五痹,筋攣骨痛,癱瘓偏枯,一切風證,並宜治之。


服之神妙,難以言宣。


槐角(炒黃熟)、桑白皮(去皮)、川芎、蒼朮(泔浸去皮)、白芷、蔓荊子(去萼)


人參、威靈仙、何首烏、防風(各二兩)、苦參、五味子、香附(各一兩)


麝(半兩別研)、麻黃(十斤)、朱砂(水飛一兩)


上將麻黃去根、苗、節,用河水三石三斗三升,小斗七升是也,熬至六升,濾去麻黃,澄清再熬至二升半,入其余藥末,每一兩三錢作十丸,朱砂為衣。


每一丸,酒一盞,浸至晚,溶化,臨臥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5:04 | 只看該作者

不換金丹

 

退風散熱。


治風有二法,〔行〕經和血及開〔發〕腠理。


經脈凝滯,非行經則血不順,是治於內也。


皮膚郁結,非開發則榮衛不和,是調理於外也。


此亦發散之藥也。


荊芥穗、白僵蠶(炒)、天麻、甘草(各一兩)、羌活(去蘆)、川芎、白附子(生)、川烏頭(生)、蠍梢(去毒炒)、藿香葉(各半兩)、薄荷(三兩)、防風(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細〔嚼〕茶清下。


如口、向左,即右〔腮〕上塗之,即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5:28 | 只看該作者

花蛇續命湯

 

治卒中風,牙關緊急,精神昏憒,口眼、斜,不知人事,痰涎不利,喉中作聲。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乾)、全蠍(炒)、獨活(去土)、天麻、附子、人參、防風、肉桂、白朮、本、白附子(炮)、赤箭、川芎、細辛(去葉)、甘草(炙)、白僵蠶(去絲灰炒)、半夏(湯浸切)、白茯苓(去皮)、麻黃(去節,水煮三沸去沫,細切,以上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5:44 | 只看該作者

加減沖和湯

 

治中府之病,宣外陽,補脾胃,瀉風木,實表裡,養榮衛。


柴胡(五分)、升麻(三分)、黃、(五分)、半夏(二分)、黃芩、陳皮、人參、芍藥甘草(各二分半)、當歸、黃柏(酒浸,各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


如有自汗多者,加黃〔?〕半〔錢〕;嗽者加五〔味〕子二十〔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6:03 | 只看該作者

防風天麻〔散〕

 

治風痹走注,肢節疼痛,中風偏枯,或暴喑不語,內外風熱壅滯,解昏眩。


防風、川芎、天麻、羌活、白芷、當歸、草烏頭、白附子、荊芥穗、甘草(炙,各半兩)、滑石(二兩)


上為末,熱酒化蜜少許,調半錢,加至一錢,覺藥力營運微麻為度。


或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熱酒化下。


或半丸,細嚼,白湯下亦得。


散郁結,宣氣血。


如甚者,服防風通聖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6:23 | 只看該作者

祛風丸

 

治風偏,手足〔顫〕掉,語言謇澀,筋骨痛。


烏頭(炮)、天南星、草烏頭(炮)、半夏、綠豆粉(各一兩)、甘草、川芎、白僵蠶、藿香、零零香地龍、蠍梢(各三兩)、川薑(半兩炮)


上末一兩,用綠豆粉一兩,白面二兩,滴水丸梧桐子大。


每三、五丸,細嚼,茶清下,或五、七丸亦得,食後服,初服三丸,漸加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6:39 | 只看該作者

大通聖白花蛇散

 

中府之藥也。


(大)治諸風,無問新久,手足、曳,腰腳緩弱,行步不正,精神昏昧,口眼、斜,語言謇澀,痰涎壅盛,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燥癢,骨節疼,目眩,下注腰腳,疼痛腿重,腫瘍生瘡;


或痛無常〔處〕,游〔走〕不定,及風氣上攻,面浮〔腫〕耳鳴,並宜服之。


天麻(去苗)、赤箭、防風(去苗)、本、木香、海桐皮、肉桂、杜仲(炒)、干山藥、當歸、威靈仙白附子(炮)、菊花、蔓荊子、羌活(去蘆)、虎骨(酥炙)、白芷、干蠍、白花蛇(酒浸去皮,骨肉用)、蓽甘草(炙)、牛膝(去苗)、郁李仁(去皮研)、厚朴(薑製,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至二錢,溫酒調下,荊芥湯調下亦得,空心服之。


常服祛風逐氣,通行榮衛,久病風人,尤宜常服。


輕〔者〕中風,不過二十服,平安如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6:58 | 只看該作者

活命金丹

 

治風中臟不語,半身不遂,肢節頑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飲食不下,牙關緊禁,及解一切藥毒,發熱腹脹,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滿,上實下虛,氣閉面赤,汗後余熱不退,勞病諸〔證〕,無問老幼婦人,俱得服之。


川芎、甘草、板藍根、葛根(各一兩)、龍腦(二錢研)、麝香(二錢研)、牛黃(研五分)、生犀、桂(各三錢)、珠子粉(半兩)、川大黃(二兩半)、甜硝(一兩)、辰砂(四錢,一半為衣)、青黛(三錢)、薄荷(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同水浸蒸餅,糊為劑,每一兩作十丸,別入朱砂為衣,就濕,以真金箔四十葉為衣。


〔葛〕月修合,瓷器內收貯,多年不壞。


如風毒,茶清送下;


解毒藥,新冷水化下;


余熱勞病,及小兒驚熱,薄荷湯化下。


以上煎,量大小加減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7:16 | 只看該作者

至寶丹

 

治卒中風急不語,中惡氣〔絕〕,中諸物毒,暗風,〔中〕熱疫毒,陰陽〔二〕毒,〔山〕嵐瘴〔氣〕毒,中暑毒,產後血暈,口鼻血出,惡血上攻心,煩躁,心肺積熱,〔霍〕亂吐利,風注筋惕,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眠臥不安,唇口乾焦,傷寒狂語,小兒急驚,風熱卒中,客忤,不得眠〔睡〕,驚風搐搦,以上無不治者。


辰砂(五兩水飛)、生犀(五兩)、麝香(二兩半)、玳瑁(五兩)、牛黃(二兩)、龍腦(五兩水飛)、人參(五兩)、銀箔(一百二十片,一半為衣,余入藥)、琥珀(五兩)安息香(五兩,用酒半升熬膏)、金箔(二百二十片,一半為衣,余入藥)


雄黃(一兩半)、南星(三兩,水煮軟,切片。一法:酒二升半,浸蒸七次,焙乾用。)


上為細末,(半)用安息香膏,次煉蜜,一處搜和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煎人參湯下之。


小兒〔一丸〕至二丸,湯下之同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7:31 | 只看該作者

牛黃通膈湯

 

治初病風證,覺一二日實,則急下之。


牛黃(二錢別研)、大黃(一兩)、甘草(一兩炙)、朴硝(三錢別研)


上件為末,每服一兩,水二鐘,除牛黃、朴硝外,煎至一盞,去滓,入牛黃、朴硝一半調服,以利三、二行為度。


未利,再量虛實加減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7:55 | 只看該作者

(二)暑熱

 

白虎湯

 

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


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


又治夏月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知母(去皮一兩半)、甘草(一兩炙)、粳米(一合)、石膏(亂文者,別研,四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小兒量力與之。


或加人參少許同煎亦得,食後服。


此藥立夏後〔立〕秋前可服,春時及秋後並亡血虛人不宜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8:12 | 只看該作者

桂苓甘露飲

 

治飲水不消,嘔吐瀉利,流濕潤燥,宣通氣液,水腫〔腹〕脹,泄瀉不能〔止〕者。


兼治霍亂吐瀉,下利赤白,煩渴,解暑毒大有神效,兼利小水。


白茯苓(去皮)、白朮、豬苓、甘草(炙)、澤瀉(以上各一兩)、寒水石(一兩別研)、桂(去粗皮半兩)、滑石(二兩別研)


上為末,或煎,或水調,二三錢任意,或入蜜少許亦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8:30 | 只看該作者

桂苓白朮散

 

治冒暑、飲食,所傷轉甚,濕熱內甚,霍亂吐瀉,轉筋急痛,腹滿〔痞〕悶,小兒吐瀉驚風,宜服之。


木香、桂枝、藿香、人參、茯苓(去皮各半兩)、甘草(炙)、白朮、葛根、澤瀉、寒水石(各一兩)、滑石、石膏上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新水或生薑湯亦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8:45 | 只看該作者

益元散

 

桂府滑石(二兩燒紅)、甘草(一兩)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無蜜亦得。


或飲冷者,新水亦得。


或發汗,煎蔥白豆豉湯調,無時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29:01 | 只看該作者

竹葉石膏湯

 

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


淡竹葉(六錢半銼)、石膏(四兩別研)、人參、甘草(炙,各半兩)、麥門冬(一兩半)半夏(二錢半湯洗)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入粳米百余粒,煮取八分,米熟,去滓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0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