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啟源】

 關閉 [複製鏈接]
20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5:36 | 只看該作者

(十五)制方法

 

夫藥有寒、熱、溫、涼之性,有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各有所能,不可不通〔也〕。


夫藥之氣味不必同,同氣之物,〔其〕味皆咸,其氣皆寒之類是也。


凡同氣之物,必有諸味,同味之物,必有諸氣,互相氣味,各有濃薄,性用不等,制方者,必須明其用矣。


經曰:味為陰,味濃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


氣為陽,氣濃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


然,味濃則泄,薄則通;


氣濃則發熱,氣薄則發泄。


又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


凡此之味,各有所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5:48 | 只看該作者

然,辛能散結潤燥,苦能燥濕堅軟,咸能軟堅,酸能收緩,甘能緩急,淡能利竅。


故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以咸補之,以甘瀉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


凡此者,是明其〔氣〕味之用也。


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


若用其氣,必明其氣之所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6:00 | 只看該作者

識其病之標本臟腑,寒熱虛實,微甚緩急,而用其藥之氣味,隨其證而制其方也,是故方〔有〕君臣佐使,輕重緩急,大小反正逆從之制也。


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者為使,此隨病之所宜,而又贊成方而用之。


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君二臣四,耦之制也。


去咽喉〔之病〕,近者奇之;


〔治肝腎之病〕,遠者耦之。


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耦。


補上治上制以緩,緩則氣味薄;


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濃。


薄〔者〕則少服而頻服,濃者〔則〕多服而〔頓〕服。


又當明五氣之郁,木鬱達之,謂吐令調達也;


火鬱發之,謂汗令其疏散也;


土鬱奪之,謂下無壅滯也;


金鬱泄之,謂解表利小便也;


水鬱折之,謂〔制〕其〔沖〕逆也。


凡此五者,乃治病之〔大〕要〔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6:16 | 只看該作者

(十六)咀藥味

 

古之用藥治病,擇淨口嚼,水煮服之,謂之、咀。


後人則用刀桶內〔細〕銼,以竹篩齊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6:36 | 只看該作者

(十七)〔藥類法象〕

 

藥有氣味濃薄,升降浮沉補瀉主治之法,各各不同,今詳錄之,及揀擇制度修合之法,俱列於後。


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6:51 | 只看該作者

防風

 

氣溫味辛,療風通用,瀉肺實,散頭目〔中〕滯氣,除上焦風邪之仙藥也,誤服瀉人上焦元氣。


《主治秘要》云:味甘純陽,太陽經本藥也,身去上風,梢去下風。


又云: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


其用主治諸風及去濕也。


去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7:15 | 只看該作者

羌活

 

氣微溫,味甘苦,治肢節疼痛,手足太陽〔經〕風藥也。


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痛,透關利節。


《主治秘要》云:性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


其用有五:


手足太陽引經一也。


風濕相兼二也。


去肢節疼痛三也。


除癰疽敗血四也。


風濕頭痛五也。


去黑皮並腐爛〔者〕,銼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7:35 | 只看該作者

升麻

 

氣平,味微苦,足陽明胃、足太陰脾引經藥。


若補其脾胃,非此為引用不能補。


若得蔥白、香芷之類,亦能走手陽明、太陽,能解肌肉間熱,此手足陽明〔經傷〕風之的藥也。


《主治秘要》云:性溫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


其用有四:手足陽明引經一也。


升陽於至陰之下二也。


陽明〔經〕分頭痛三也。


去〔風邪在皮膚〕及至高之上四也。


又云:甘苦,陽中之陰,脾痹非升麻不能除。


刮去黑皮腐爛〔者用〕,裡白者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7:53 | 只看該作者

柴胡

 

氣味平,微苦,除虛勞煩熱,解散肌熱,去早辰潮熱,此少陽、厥陰引經藥也。


婦人產前產後必用之藥(也)。


善除本經頭痛,非〔他〕藥〔所〕能止。


治心下痞,胸膈中痛。


《主治秘要》云:味微苦,性平微寒,氣味俱輕,陽也,升也,少陽經分藥,〔能〕引胃氣上升,以發散表熱。


又云:苦為純陽,去寒熱往來,膽痹非柴胡梢不能除。


去蘆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8:09 | 只看該作者

葛根

 

氣平味甘,除脾胃虛熱而渴,又能解酒之毒,通〔行〕足陽明之經。


《主治秘要》云:味甘性寒,〔氣味俱薄,體輕上行,浮而微降,陽中陰也。其用有四:止渴一也。解酒二也。發散表邪三也。發散小兒瘡疹難出四也〕。


益陽生津液,不可多用,恐損胃氣。


去皮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8:23 | 只看該作者

威靈仙

 

氣溫味〔苦甘〕,主諸風濕冷,宣通五臟,〔去〕腹內瘕滯,腰膝冷痛,及治傷損。


《主治秘要》云:味甘,純陽,去太陽之風。


鐵腳者佳,去蘆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8:40 | 只看該作者

細辛

 

氣溫,味大辛,治少陰〔經〕頭痛如神,當〔少〕用之,獨活為之使。


《主治秘要》云:味辛性溫,氣濃於味,陽也,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


辛熱,溫〔少〕陰〔之〕經,散水寒,治內寒。


又云:味辛,純陽,〔止〕頭痛。


去蘆並葉。


華山者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8:55 | 只看該作者

獨活

 

氣微溫,味甘苦平,足少陰腎引經藥也,若與細辛同用,治少陰〔經〕頭痛。


一名獨搖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


《主治秘要》云:味辛而苦,氣溫,性味薄而升,治風〔須〕用,及能燥濕。


經云:風能勝濕。


又云:苦頭眩目運,非此不能除。


去皮淨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9:10 | 只看該作者

香白芷

 

氣溫,味大辛,治手陽明頭痛,中〔風〕寒熱,解利藥也,以四味升麻湯中加之,通行手足陽明經。


《主治秘要》云:味辛性溫,氣味俱輕,陽也,陽明經引經之藥,治頭痛〔在額〕,及療風通用,去肺經風。


又云:苦辛,陽明本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9:25 | 只看該作者

鼠黏子

 

氣平味辛,主風毒腫,(消)利咽膈,吞一枚,可出〔癰〕疽〔瘡〕頭。


《主治秘要》云:辛溫,潤肺散氣。


搗細用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1:59:43 | 只看該作者

桔梗

 

氣微溫,味辛苦,治肺,利咽痛,利肺中氣。


《主治秘要》云:味涼而苦,性微溫,味濃氣輕,陽中陰也,肺經之藥也。


利咽嗌胸膈,治氣。


以其色白,故屬於肺,此用色之法也。


乃散寒嘔,若咽中痛,非此不能除。


又云:辛苦,陽中之陽,謂之舟楫,諸藥中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


去蘆,米泔浸一宿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2:00:00 | 只看該作者

 

氣溫,味大辛,此太陽經風藥,治寒氣鬱結於本經,治頭痛〔腦〕痛齒痛。


《主治秘要》云:味苦,性微〔溫〕,氣濃味薄〔而升〕,陽也,太陽頭痛必用之藥。


又云:辛苦純陽,〔足太陽〕本經藥也,頂巔痛,非此不能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2:00:18 | 只看該作者

川芎

 

氣味辛溫,補血,治血虛頭痛之聖藥也。


妊婦胎〔動〕,〔加〕當歸,二味各二錢,水二盞,煎至一盞,服之神效。


《主治秘要》云:性溫,味辛苦,氣濃味薄,浮而升,陽也。


其用有四:少陽引經一也。


諸頭痛二也。


助清陽〔之氣〕三也。


〔去〕濕氣在頭四也。


又云:味〔辛〕純陽,少陽經本藥。


搗細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2:00:34 | 只看該作者

蔓荊子

 

氣清,味辛溫,治太陽頭痛、頭沉、昏悶,除〔目〕暗,散風邪之藥也。


胃虛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主治秘要》云:苦甘,陽中之〔陰〕,涼諸經之血熱,〔止〕頭痛,〔主目睛內痛〕。


洗淨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12:00:50 | 只看該作者

秦艽

 

氣微寒,味苦,主寒熱邪氣,〔風濕痹〕,下水,利小便,療骨蒸,治口噤,及腸風瀉血。


《主治秘要》云:性平味鹹,養血榮筋,中風手足不遂者用之。


又云:陰〔中〕微陽,去手(足)陽明〔經〕下牙痛、〔口〕瘡毒,〔及除〕本經風濕。


〔去蘆〕淨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1:46 , Processed in 0.500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