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

 關閉 [複製鏈接]
2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5:01 | 只看該作者

歸氣救產湯


亦效。


人參(三錢) 熟地(五錢) 白芍(二錢) 茯苓(一錢) 山藥(五錢) 白朮(五錢) 柴胡(三分) 砂仁(一粒)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5:13 | 只看該作者

婦人產後


水道中出肉線一條,長三、四尺,動之則痛欲絕,此帶脈之虛脫也。


夫帶脈束於任、督之脈,任前而督後。


兩脈有力,則帶脈堅牢;


兩脈無力,則帶脈崩墮。


產後亡血過多,無血以養任、督,而帶脈崩墮,力難升舉,故隨溺而隨下也。


帶脈下垂,每作痛於腰臍,況下墮而出於產門,其失於關健也更甚,安得不疼痛欲絕哉。


治法大補其任、督之氣,則帶脈自升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5:26 | 只看該作者

兩收丹


白朮(二兩) 人參(一兩) 川芎(三錢) 巴戟天(三錢) 山藥(一兩) 芡實(一兩) 白果(十枚) 扁豆(五錢) 杜仲(五錢) 熟地(二兩) 山茱萸(四錢) 水煎服。


一劑收半,再劑全收。


此方補任、督而仍補腰臍者,以任、督之脈聯於腰臍。


補任、督而不補腰臍,則任、督無力,而帶脈何以升舉哉。


惟兼補之,任、督得腰臍之助,則兩脈氣旺,何難收帶於頃刻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5:37 | 只看該作者

收帶湯


亦效。


白朮 杜仲 人參(各一兩) 荊芥(二錢) 水煎服。


一劑即收大半,二劑全收,亦不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5:50 | 只看該作者

婦人產後陰戶內一物垂下


其形如帕,或有角,或二岐,人以為產頹也,誰知肝痿之病乎。


夫產後何以成肝痿也?


蓋因產前勞役傷氣,又觸動惱怒,產後肝不藏血,血亡過多,故肝之脂膜隨血崩墮,其實非子宮也。


若子宮下墮,狀如茄子,止到產門,不越出產門之外。


肝之脂膜,往往出產門者至六、七寸許,且有黏席干落者一片,如掌大,使子宮墮落,人且立死矣,安得重生乎。


治法大補其氣血,而少用升提之法,則脾氣旺而易升,肝血旺而易養,脂膜不收而自收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6:04 | 只看該作者

收脂湯


黃 (一兩) 人參(五錢) 白朮(五錢) 升麻(一錢) 當歸(三錢) 白芍(五錢) 水煎服。


一劑即收。


或疑產婦禁用白芍,何以頻用奏功?


嗟乎!


白芍原不可頻用也。


然而病在肝者,不可不用,況用之於大補氣血之中,在芍藥亦忘其酸收矣,何能作祟乎。


且脂膜下墮,正藉酸收之味,助升麻以提氣血,所以無過而反能奏功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6:14 | 只看該作者

葳蕤收陰湯


亦效。


葳蕤(二兩) 人參(一兩) 白芍(三錢) 當歸(一兩) 柴胡(五分) 水煎服。


四劑愈,十劑全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6:26 | 只看該作者

下乳門(二則)


婦人產後數日,絕無點滴之乳,人以為乳管之閉也,誰知氣血之涸乎。


夫無血不能生乳,而無氣亦不能生乳。


乳者,氣血所化也。


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又不若氣之化乳為速。


新產之後,血已大虧,生血不遑,何能生乳,全藉氣以行血而成乳也。


今數日乳不下,血誠少,而氣尤微。


世人不知補氣之妙,一味通乳,無氣則血從何生?


無血則乳從何化?


不幾向乞人而求食,問貧兒而索金耶。


治法補其氣以生血,不可利其竅而通乳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6:38 | 只看該作者

通乳丹


人參(一兩) 當歸(二兩) 麥冬(五錢) 黃 (一兩) 豬蹄(二個) 木通(三分) 桔梗(三分) 水煎服。


二劑而乳如泉流矣。


此方但補氣血以生乳,正以乳生於氣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6:49 | 只看該作者

化乳丹


亦佳。


當歸 熟地 黃 (各一兩) 麥冬(三錢) 山茱萸(四錢) 川山甲(一片) 菟絲子(五錢) 枸杞子(三錢) 水煎服。


連用四劑,即多乳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7:01 | 只看該作者

有壯婦生產後數日


或聞丈夫之嫌,或聽公姑之啐,遂至兩乳脹滿作痛,乳汁不通,人以為陽明之火也,誰知肝氣之郁結哉。


夫陽明多氣多血之腑,乳汁之化,原屬陽明,然而陽明屬土,必得肝木之氣相通,則稼穡作甘,始成乳汁,未可全責之陽明也。


壯婦產後,雖亡血過多,而氣實未衰,乳汁之化,全在氣而不盡在血也。


今產數日而兩乳脹滿作痛,是欲化乳而不可得,明是有鬱而肝氣不揚,陽明之土氣亦因之同郁,木土不相合而相郁,安得而化乳哉。


治法大抒其肝木之氣,則陽明之氣血自通,不必通乳而乳自通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7:16 | 只看該作者

通肝生乳湯


白芍(五錢) 當歸(五錢) 麥冬(五錢) 通草(一錢) 柴胡(二錢) 白朮(五錢) 甘草(三分) 熟地(一兩) 遠志(一錢) 水煎服。


一劑即通。


此方藥味太重,治產婦似乎不宜。


不知健婦抱郁,不妨權宜用之,若非少壯之女,雖因郁少乳,不可全用。


減半治之,亦不全失,又在臨症時裁酌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7:28 | 只看該作者

生汁湯


亦佳。


當歸(二兩) 川芎(四錢) 通草(一錢) 柴胡(五分) 麥冬(四錢) 白朮(五錢) 甘草(三分) 熟地(一兩) 水煎服。


四劑必大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7:41 | 只看該作者

卷之十三

 

背癰門(七則)


人有背心間先發紅瘰,後漸漸紅腫,此發背之兆也,最為可畏。


古人云:外大如豆,內大如拳;


外大如拳,內大如盤。


言其外小而內實大也。


然而癰疽等毒,必須辨其陰陽:有先陰而變陽者,有先陽而變陰者;


有前後俱陽者,有前後俱陰者。


陽症雖重而實輕,陰症雖輕而實重;


先陰而變陽者生,先陽而變陰者死。


病症既殊,將何以辨之?


陽症之形,必高突而腫起;


陰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


陽症之色純紅,陰症之色帶黑;


陽症之初起必痛,陰症之初起必癢;


陽症之潰爛,必多其膿;


陰症之潰爛,必多其血;


陽症之收口,身必輕爽;


陰症之收口,身必沉重。


至於變陰變陽,亦以此消息斷斷不差也。


倘見紅腫而高突,乃陽症之癰也。


乘其肉腫初發,毒猶未化,急以散毒之藥治之,可隨手愈也。


發背而至橫決者,皆因循失治,以致破敗而不可救,陽變陰者多矣。


救癰如救火,宜一時撲滅,切勿見為陽症無妨,而輕緩治之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7:53 | 只看該作者

急消湯


忍冬藤(二兩) 茜草(三錢) 紫花地丁(一兩) 甘菊花(三錢) 貝母(二錢) 黃柏(一錢) 天花粉(三錢) 桔梗(三錢) 生甘草(三錢)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又輕,三劑全消,不必四劑也。


此方消陽毒之初起極神。


既無迅烈之虞,大有和解之妙。


世人不知治法,謂陽毒易於祛除,孟浪用虎野狼之藥,雖毒幸消散,而真氣耗損於無形,往往變成別病,乃醫者成之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8:09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心發瘰


癢甚,已而背如山重,悠悠發紅暈,如盤之大,此陰癰初起之形象也,最為可畏,尤非前症陽癰可比。


乃一生罪孽,鬼祟纏身,必然譫語胡言。


如見此等症候,本不可救。


然而人心善惡成於一念之遷悔,求生無術,亦見醫道無奇。


蓋陽症有可救之術,陰症豈無可生之理,總在救之得法耳。


大約陰癰之症,雖成於鬼祟之纏身,然必正氣大虛,邪得而入之也。


設正氣不虛,邪將安入。


故救陰癰之症,必須大用補氣補血之藥,而佐之散郁散毒之品。


則正旺而邪自散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8:24 | 只看該作者

變陽湯


人參(二兩) 黃 (二兩) 金銀花(半斤,煎湯代水) 附子(一錢) 荊芥(炒黑,三錢) 柴胡(二錢) 白芍(一兩) 天花粉(五錢) 生甘草(五錢) 井花水煎汁二碗服,渣再煎,服後陰必變陽而作痛。


再一劑而痛亦消,再服一劑而全愈,竟消滅無形也。


然人不致皮破血出,斷不肯信,雖然先用此等之藥以治發背,毋論病患不肯服,即醫生亦不肯用,或醫生知用此治療,而病患之家亦不肯信。


往往決裂潰爛,瘡口至如碗大而不可收,始悔參、 之遲用矣。


予既論此症,又多戒辭,勸人早服此方,萬不可觀望狐疑,喪人性命。


蓋陽毒可用攻毒之劑,而陰毒須用補正之味。


用人參、黃以補氣,氣旺則幽陰之毒不敢入心肺之間。


而金銀花性補,善解陰毒,得參、而其功益大,然非得附子則不能直入陰毒之中而又出於陰毒之外。


毒深者害深,又益之生甘草以解其余毒。


然毒結於背者,氣血之壅也,壅極者郁之極也。


故加柴胡、荊芥、白芍、天花粉之類消痰通滯,開鬱引經,自然氣宣而血活,痰散而毒消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8:36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癰潰爛


洞見肺腑,瘡口黑陷,身不能臥,口渴思飲,人以為陽症之敗壞也,誰知是陰虛而不能變陽乎。


夫背癰雖有陰陽之分,及至潰膿之後,宜補內不宜消外,則陰陽之症一也。


潰爛而至肺腑皆見,此乃失補之故,使毒過於沿燒,將好肉盡化為瘀肉耳。


肉瘀自必成腐肉,而腐自必洞見底裡。


見此等症候,亦九死一生之兆也。


倘胃氣健而能食者,猶可救。


倘見食則惡者,斷無生意。


雖然,能用參、、歸、熟亦有可生,不可棄之竟不救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8:49 | 只看該作者

轉敗湯


救之。


人參(二兩) 生黃 (一兩) 熟地(二兩) 肉桂(二錢) 白朮(四兩) 當歸(一兩) 金銀花(四兩) 麥冬(二兩) 山茱萸(一兩) 遠志(三錢) 北五味子(一錢) 茯苓(三錢) 水煎服。


一劑而胃氣大開者,即可以轉敗為功也。


倘飲之而稍能健飯,亦在可救。


惟恐飲之杳無應驗者,是胃氣日絕也,不必再治之矣。


或飲之而飽悶,少頃而少安者,亦有生機。


此方補其氣血,而更補其肺腎之陰。


蓋陰生則陽長,陰陽生長則有根,易於接續。


而後以金銀花解其余毒,則毒散而血生,血生而肉長,肉長而皮合,必至之勢也。


倘日以解毒為事,絕不去補氣血之陰陽,則陰毒不能變陽,有死而已,可勝悲悼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8:59:06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背癰將愈


而瘡口不收,百藥敷之絕無一驗,人以為余毒之未盡也,孰知是陰虛而不能濟陽。


夫癰疽,初起則毒盛,變膿則毒衰,膿盡則毒化矣。


瘡口不收,乃陰氣之虛,而非毒瓦斯之旺。


世人不知治法,尚以敗毒之藥攻之,是已虛而益虛也,欲其肌肉之長,何可得乎。


然亦有用補法而仍未效者,但用陽分之品以補其陽,而不用陰分之藥以補其陰也。


獨陰不長,而獨陽亦不生。


癰疽至膿血已盡,則陰必大虛,止補其陽,則陽旺陰虛,陰不能交於陽矣。


陽有濟陰之心,陰無濟陽之力,所以愈補陽而陰愈虛,而瘡口愈難合也。


治法必須大補其陰,使陰精盛滿,自能灌注於瘡口之中,不用生肌外敷之藥而瘡口之肉內生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3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