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

 關閉 [複製鏈接]
2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08:25 | 只看該作者

囊癰門(二則)


人有陰囊左右而生癰毒者,名曰便毒。


生於囊之下,糞門穀道之前,名曰囊癰。


三處相較,便毒易治,而囊癰最難療也。


以囊之下為懸癰,其皮肉與他處不同,蓋他處皮肉或橫生,或直生,俱易合口,而懸癰之處,橫中有直,直中有橫,一有損傷,不易收功。


然治之有法,未嘗難也。


此等之癰,皆少年貪於酒色,或游花街而浪戰,或入柳巷而角歡,忍精而斗,耐飢而交,或已泄而重提其氣,或將敗而再鼓其陽,或有毒之婦而輕於苟合,或生瘡之妓而甘為精斗,往往多生此癰。


所謂欲泄不泄,化為膿血是也。


治之法必須大補其虛而佐之化毒之味,以毒因虛而成,不治虛可得乎。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08:37 | 只看該作者

逐邪至神丹


金銀花(四兩) 蒲公英(二兩) 人參(一兩) 當歸(二兩) 生甘草(一兩) 大黃(五錢) 天花粉(二錢) 水煎服。


一劑而毒消,二劑而全愈,潰者三劑可以收功矣。


此方用金銀花四兩,用蒲公英二兩,佐之參、歸、大黃之大料,未免過於霸氣。


然大虛之病,又用大黃祛逐,似乎非宜。


誰知毒正盛,乘其初起之時,正未甚衰,大補瀉火之為得乎。


倘因循失治,或畏縮而不敢治,及至流膿出血,正氣蕭索,始用參、 補氣,往往有用至數斤而尚未能復元。


何不早用於化毒之中,正又無傷而毒又易散哉。


此因勢利道之法,又不可不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09:05 | 只看該作者

人有飲燒酒入房


精不得泄,至夜半寒熱煩渴,小便淋赤,痰涎涌盛,明日囊腫腹 痛,又明日囊處悉腐,玉莖下面貼囊者亦腐,人以為酒毒也,誰知是肝火得酒毒濕而肆虐乎。


夫酒何至作腐?


蓋火酒大熱之物也,人過飲火酒多致醉死,死後往往身體腐爛,以火酒乃氣,酒遇熱自焚,人身臟腑原自有火,以火引火,安得不炎燒耶。


飲火酒而入房,以鼓動精房之火,宜是命門之火而非肝火也。


然而木能生火,肝屬木,肝木生於相火,實理之常也。


入房而借火酒之力,則火勢必猛,火動無根,何能久乎,勢必精欲外泄而火可解也。


無奈精欲泄,而阻抑之火無可泄之路,火無可依,而火酒又無可解,於是火入於肝,將依母而自歸也。


惟相火內火也,可附肝以為家,而酒火外火也,反得木而焚體。


囊與玉莖乃筋之會也,筋屬肝,因入房而火聚於陰器之際,故火發而囊腫,囊腫極而莖亦腐。


治法解酒毒而益補氣補血之品,則濕熱解而腐肉可長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09:49 | 只看該作者

救腐湯


人參(一兩) 當歸(一兩) 黃 (二兩) 白朮(一兩) 茯苓(五錢) 黃柏(三錢) 薏仁(五錢) 澤瀉(三錢) 白芍(一兩) 葛根(三錢) 炒黑梔子(三錢) 水煎服。


四劑腐肉脫而新肉生,再服四劑囊莖悉平復矣。


酒毒成於拂抑,平肝泄火,利濕解毒宜也。


何以又用參、 、歸、朮以大補其氣血耶。


大凡氣血盛者,力能勝酒,縱酣飲而無礙。


服火酒而腐,必成於火酒之毒,亦其氣血之衰,力不能勝酒,所以兩火相合,遂至焚身外腐。


苟不急補其氣血,則酒毒難消,而腐肉又何以速長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0:28 | 只看該作者

臂癰門(一則)


人有兩臂之間忽然生瘡而變成癰疽者,亦陰癰也。


雖較頭面、對口、肩背上少輕,然治不得法,亦能殺人。


故須辯陰陽之治,大約痛者陽症,癰者陰症,不難於治也。


如陽症用三星湯,一、二劑便可立消。


若陰症,三星湯又不可用,必須大補氣血,而佐之消痰化毒之劑,始能奏功。


不可謂手足非心腹之疾,不須補虛也。


夫陰主靜,而兩手則至動者也,至動而生陰癰,則動變為靜矣,反常之道也,可不畏乎。


況動變為靜,又趨陰之道也。


陽趨於陰,非生近於死乎,欲陽返於陰則易,欲陰返於陽則難,誰謂兩手之癰而可小視之哉。


治法仍宜慎重,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0:43 | 只看該作者

消癰還陽丹


人參(三錢) 白朮(一兩) 生甘草(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生黃 (一兩) 金銀花(二兩) 肉桂(一錢) 當歸(五錢) 乳香末(一錢) 水煎服。


一劑而癢變為痛矣,二劑而痛如失,三劑而全消,不必四劑也。


此方與七聖湯相同,而意氣各異,七聖治已潰者也,此方治未潰者也。


已潰者以生肉為先,未潰者以護肌為主,所以七聖湯內無乳香、天花粉者,正以二味之中有擁衛之功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0:59 | 只看該作者

乳癰門(四則)


人有乳上生腫,先痛後腫,尋常發熱,變成瘍癰。


此症男婦皆有,而婦人居多。


蓋婦人生子,兒食乳時後偶爾貪睡,兒以口氣吹之,使乳內之氣閉塞不通,遂至生痛。


此時即以解散之藥治之,隨手而愈。


倘因循失治,而乳癰之症成矣。


若男子則不然,乃陽明胃火熾盛,不上騰於口舌而中擁於乳房,乃生此病。


故乳癰之症,陽病也,不比他癰有陰有陽,所以無容分陰陽為治法,但當別先後為虛實耳。


蓋乳癰初起多實邪,久經潰爛為正虛也。


雖然邪之有餘,仍是正之不足,於補中散邪,亦萬全之道,正不必分先宜攻而後宜補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1:19 | 只看該作者

和乳湯


貝母(三錢) 天花粉(三錢) 當歸(一兩) 蒲公英(一兩) 生甘草(二錢) 穿山甲(土炒,一片,為末) 水煎服。


一劑而乳房通,腫亦消矣,不必二劑。


此方用貝母、天花粉者,消胃中之壅痰也。


痰壅而乳房之氣不通,化其痰則胃火失其勢。


而後以蒲公英、穿山甲解其熱毒,利其關竅,自然不攻而自散矣。


又恐前藥過於迅逐,加入當歸、甘草補正和解,正既無傷而邪又退舍矣,此決不致火毒不行而變為乳岩之病也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1:38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先生乳癰


雖已收口,後因不慎房事,以致復行潰爛,變成乳岩,現成無數小瘡口,如管非管,如漏非漏,竟成蜂窩之狀,肉向外生,終年累月而不愈。


服敗毒之藥,身愈野狼狽,而瘡口更加腐爛,人以為毒深結於乳房也,誰知氣血之大虧乎。


凡人乳房內肉外長,而筋束於乳頭,故傷乳即傷筋也。


此處生癰,原須急散,遲則有筋弛難長之虞。


況又加泄精以損傷元氣,安得不變非常乎。


當時失精之後,即大用補精填髓之藥,尚不至於如此之橫。


今既因虛而成岩,復見岩而敗毒,不已虛而益虛乎。


毋怪其愈敗愈壞也。


治法必須大補其氣血,以生其精,不必再泄其毒,以其病原無毒之可泄耳。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1:58 | 只看該作者

化岩湯


人參(一兩) 白朮(二兩) 黃 (一兩) 當歸(一兩) 忍冬藤(一兩) 茜根(二錢) 白芥子(二錢) 茯苓(三錢) 水煎服。


連服二劑,而生肉紅潤。


再服二劑,膿盡痛止。


又二劑,漏管重長。


又二劑全愈。


再二劑永不再發。


此方全去補氣血,不去消毒,實為有見。


雖忍冬藤乃消毒之藥,其性亦補,況同入於補藥中,彼亦純於補矣。


惟是失精變岩,似宜補精,乃不補精,而止補氣血何也?


蓋精不可以速生,補精之功甚緩,不若補其氣血,轉易生精。


且乳房屬陽明之經,既生乳癰,未必陽明之經能多氣多血矣。


補其氣血,則陽明之經旺,自然生液生精以灌注於乳房,又何必復補其精,以牽掣參、 之功乎,此方中所以不用生精之味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2:15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左乳內忽大如桃


復又不痛,色亦不赤,身體發熱,形漸瘦損,人以為痰氣之郁結,孰知肝氣之不舒。


夫乳屬陽明,乳腫宜責之陽明胃經,而謂之肝病者,蓋陽明胃土最畏肝木之克,肝氣不舒,而胃氣亦不舒矣。


蓋胃見肝木之郁,惟恐肝旺來克,於是胃亦畏首畏尾,伏而不揚。


況乳又近於兩脅,而兩脅正肝之部位也,與肝相遠尚退縮而不敢舒,與肝為憐亦何敢恣肆而吐氣哉。


氣不舒而腫滿之形成,氣不敢舒而畏懼之色現,不痛不赤,正顯其畏懼也。


治法不必治陽明之胃,但治肝而腫自消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2:32 | 只看該作者

逍遙散加味


治之。


柴胡(二錢) 白芍(五錢) 當歸(二錢) 陳皮(五錢) 甘草(一錢) 白朮(三錢) 茯神(三錢) 人參(一錢) 川芎(一錢) 栝蔞(三錢) 半夏(三錢) 水煎服。


十劑而內消矣。


去栝蔞,再服十劑,不再發。


逍遙最解肝氣之滯,肝氣一解,而胃氣自舒。


況益之栝蔞、半夏,專能治胸中之積痰,痰去而腫尤易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2:52 | 只看該作者

婦人產後


細小兩乳又下垂過小腹,痛甚,以為乳癰,孰知胃血之燥也。


夫胃為水穀之海,血之腑也。


產後亡血過多,則胃中空虛,而飲食又不能遽進,即進飲食,而各臟腑取給於胃甚急,則胃氣困矣。


胃氣困而胃血益燥矣,胃血益燥,無以解各臟腑之紛爭。


而子又索母之乳,內外取資,胃無以應。


乳房者,胃之外廓也。


乳頭者,胃之門戶也。


胃苦內之紛爭,欲避出於外而不可得,而外又不免於兒口之吮咂,細小下垂以至於腹,有逃遁難藏,入地無門之狀,此倒懸切膚之痛,至危之病也。


治法急救其胃氣而益之補血之味,則胃氣生而胃不燥,內足以分給於臟腑,又何至外痛而倒懸哉。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3:17 | 只看該作者

解懸湯


治之。


人參(二兩) 當歸(四兩) 川芎(二兩) 荊芥(三錢) 益母草(三兩) 麥冬(一兩) 炮薑(一錢) 水煎服。


四劑而乳頭收,再四劑全愈。


此方人參生胃氣於無何有之鄉。


用當歸、川芎於乘危至急之地。


用荊芥、益母草分解各臟腑以歸其經絡。


用麥冬、炮薑者,因陽明胃火之燥,未免火動而炎燒,產後不便大用寒涼,故用麥冬、微涼之品,少解其火勢之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3:28 | 只看該作者

肚癰門(一則)


人有生癰於小腹間,斷無陽毒之症,以其地屬陰之部位也。


陰生陰毒,似乎至重,然而純陰無陽,一用陽藥立可成功。


無奈世人一見肚腹生癰,多用陰藥以消毒,反致成難救之病,為可憫也。


然予所謂陽藥者,非散火祛風之藥,乃補氣溫火之味耳。


蓋陰地結成陰毒者,乃寒虛之故。


寒因虛而不行,毒因寒而鬱結,用熱藥以祛寒,自能解寒而散毒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3:42 | 只看該作者

辟寒救腹丹


白朮(三兩) 茯苓(三錢) 肉桂(三錢) 金銀花(三兩) 附子(一錢) 當歸(二兩) 蛇床子(五錢) 水煎服。


一劑而內消矣。


倘已潰者,三劑而膿盡肉生矣。


四劑亦必全愈。


此方用白朮為君者,以白朮專利腰臍之氣也。


腰臍之氣利,則下腹之部位盡利矣。


而後以金銀花、蛇床子祛其毒瓦斯,則毒瓦斯易消。


然恐寒極不能直入,故又加附、桂斬關突圍而進也。


惟是桂、附、朮、床俱是一派干燥之物,邪雖祛除,未免耗血,故用當歸陽中之陰,少制其橫,則陰寒漸散,而又無陽旺之虞。


所以既能奏功,才免後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4:00 | 只看該作者

多骨癰門(一則)


人有大腿旁邊,長強穴間,忽然疼痛高腫,變成癰疽之毒,久則肉中生骨,以鐵鑷取出,已而又生,世人以為多骨癰也,孰知濕熱毒之所化耳。


夫多骨癰之生,因人食生果濕熱所成者也。


治之早,服一、二劑便可解散。


無如因循失治與治不得法者,遂至濕壅而添熱,熱盛而化骨,日久遷延臥床而不能起也。


說者謂初起之時未嘗有骨,可以內散,既生骨之後,必須爛骨外取,未可全望其解散也。


而孰知不然,蓋多骨之症無形之所化,非肉中真生骨也,乃似骨而非骨耳。


真骨難化,似骨又何難化之有。


治之法利其濕,清其熱,而主之補氣補血之藥,不必消骨而骨自消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4:14 | 只看該作者

五神湯


茯苓(一兩) 車前子(一兩) 金銀花(三兩) 牛膝(五錢) 紫花地丁(一兩) 水煎服。


一劑輕,二劑又輕,三劑而骨消矣,四劑而瘡口平,五劑全愈。


此方用茯苓、車前以利水,紫花地丁以清熱,又用金銀花、牛膝補中散毒,安得不奏功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4:27 | 只看該作者

惡疽門(一則)


人有四肢之間,或頭面之上,忽然生疽,頭黑皮紫,疼痛異常,此陽症之毒也,治不得法,亦能殺人。


蓋陽症之毒,其勢甚驟,不亟用散毒之藥,則養成大橫,蔓延難收,小毒變成大毒。


然而疽與癰實有不同:癰潰於內,疽腫於外也;


潰於內難於外治,腫於外易於內消。


雖癰疽之毒盡由內而外發,無不可治內而外愈,而疽病尤宜內治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0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0 19:14:41 | 只看該作者

消疽散


生地(三錢) 連翹(三錢) 忍冬藤(一兩) 白芷(三錢) 夏枯草(一兩) 地榆(三錢) 天花粉(三錢) 生甘草(二錢) 當歸(一兩) 水煎服。


未潰二劑則消,已潰四劑全愈。


此方通治惡疽之方。


凡生疽者,以此方投之,無不神效。


蓋補血散毒,則血活而毒難留,涼血清火,則血寒而火易散。


疽多陽症,所以治無不宜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9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