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濕癃閉】 邵××,男,四十餘歲。 體質素健,曾患痔瘡,經數次開刀割治未愈。
於1949年春再次復發,下血不止,入昆明惠滇醫院再次手術割治。
朮後數月,體質尚未恢復,隨即併發「尿路感染」,小便不通,胸腹脹痛,每天均須導尿。
病者痛苦不堪。然邵某早年曾留學德國,素不信中醫。
時患者已臥床不起,面垢發熱,自汗,懶言,身重而痛。
小便不通,脈象濡細,苔白膩。
病屬癃閉,係由暑濕內蘊,膀胱氣化不利所致。
治當清暑利濕。
暑濕解,其小便自然通利。
方用平胃散合六一散加扁豆。
處方:
炒蒼朮9克炒厚朴9克廣陳皮6克六一散9克(布包煎)扁豆9克甘草梢4.5克
方中六一散利濕瀉熱,平胃散燥濕健脾、理氣除滿,加扁豆清暑利濕。
全方解暑利濕,通利小便。
二診:上方服一劑,發熱退其半,身痛全止,面垢漸退,膩苔漸消,小便略通。
再踵前意,加通陽化氣之品。
易方用大橘皮湯加減。
處方:
六一散9克炒澤瀉9克炒白朮9克茯苓15克豬苓9克桂枝9克乾薑9克廣木香3克廣陳皮6克扁豆9克檳榔6克
大橘皮湯原方,由二苓、澤瀉、白朮,桂枝、陳皮、木香、檳榔、滑石、甘草等組成,係六一散合五苓散加昧。
五苓散化氣利尿,六一散利濕瀉熱,檳榔為墜下之品,叉能滑脹利水,陳皮、木香利氣,余加扁豆解暑利濕。
尤妙在乾薑配桂枝,用以溫陽化氣,促使小便通利。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方中用薑、桂兩味者即本此義也。
三診;服上方後,發熱全退,小便較昨暢通,患者乃以悅快之聲調告余曰:「小便經化驗,菌已減少十之二矣!」惟因病久體弱,精神疲倦,飲食欠佳,脈弱無力,舌苔薄白。應益氣健脾,
增強機體抵抗力。 方用《局方》六君子湯。
處方:
蘇條參15克炒白朮12克法夏9克炙甘草6克陳皮6克燒生薑3片大棗3個茯苓15克
本方培元固本,使氣足脾運,則諸臟受蔭,不僅膀胱功能可望恢復,體力亦可因之增強。
方中條參補益元氣,白朮、茯苓健脾燥濕而利水,陳皮利氣,法夏燥濕降逆,炙草甘溫益氣,和胃補中,薑棗補益元氣。
四診:精神大佳,小便稍長,已不必再導尿,脈已有力。
今雖氣足脾運,但尿中尚有細菌。
係餘邪未盡,還應正本清源,三焦並治,以根治其癃閉。
方用《局方》清心蓮子飲和《類證治裁》萆薢分清飲合方化裁。
處方:
北口耆15克白朮12克升麻6克焦黃柏6克萆薢9克橘核6克茯苓15克蓮子9克石菖蒲3克車前子9克甘草梢4.5克淡竹葉9克燈芯1束
方中黃柏堅腎益陰,最能祛濕,且能利小便之澀結。
橘核行肝氣,菖蒲化濁通竅。
萆薢、茯苓、草梢、車前、燈芯、竹葉清熱和尿。
妙在加口耆、升麻益氣升舉,助以白朮、蓮子健脾運濕。
全方合用,以增強三焦氣化。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不宣,則下焦不通,開其上則下自通,此治癃閉之關鍵所在。
本方主治在下而兼及中上,使三焦氣化暢行而水道自通也。
五診和六診均依上法加減,惟白朮一味,自12克加至30克,因扶脾大有助於利水也。
如是施治,小便中所含細菌,由七萬減至四萬。
服本方第二劑後,即降至二千,服三劑後竟減至二百。
至是小便全通,毫無痛苦,諸症告愈。
患者欣喜異常,握手言謝,深悔昔日鄙視中醫藥之咎也。
不日出院,囑以桂附八味丸調理。
復查驗尿,細菌全無,且已精神煥發,體健如常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