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5:4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舌絳而鮮澤者」</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為熱陷心包之輕證,治以「犀角、鮮生地、連翹、鬱金、石菖蒲等」,即以菖蒲、鬱金清心開竅通閉,連翹輕清宣透,合以宣暢氣機,導營熱外達。 </STRONG></P>
<P><BR><STRONG>「若乎素心虛有痰,外熱一陷,裏絡就閩」,則「非菖蒲、鬱金所能開」,必須用「牛黃丸、至寶丹之類以開其閉」,始能使營熱外透。 </STRONG></P>
<P><BR><STRONG>舌繹而中心乾者」,為心胃火燔,應以黃連、石膏等清氣分熱以透熱轉氣。 </STRONG></P>
<P><BR><STRONG>若「素有瘀傷宿血在胸膈中』,阻滯氣機而邪熱入營者,則應以「散血之品如琥珀、桃仁、丹皮等」,活血散瘀通絡,排除阻礙,宣通氣機,導營熱外達。 </STRONG></P>
<P><BR><STRONG>熱邪入營而「挾穢濁之氣者」,則應以芳香逐之。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6:01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吳氏論述了在不同情況下的透熱轉氣方法</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就是根據造成氣機不暢的原因,選用相應的藥物排除阻礙而宣暢氣機,使營熱外達。 </STRONG></P>
<P><BR><STRONG>清代以來的溫病學家如章虛穀、吳錫璜、陳光淞、梆寶詒等從不同角度對透熱轉氣作了論述。 </STRONG></P>
<P><BR><STRONG>如章虛穀在批註「透熱轉氣」時說:「故雖入營,猶可開達,轉出氣分而解……」③提出了開鬱閉、暢氣機,使營熱外透。 </STRONG></P>
<P><BR><STRONG>: 陳光凇在批註「急急透斑為要」時說; </STRONG></P>
<P><BR><STRONG>「按營分受熱……透斑之法,不外涼血清熱,甚者下之,所謂煬灶減薪,去其壅塞,則光焰白透。 </STRONG></P>
<P><BR><STRONG>若金汁、人中黃所不能下者,大黃、元明粉亦宜加入。 </STRONG></P>
<P><BR><STRONG>巳明確提出了去其壅塞、排除障礙而宣展氣機以透熱轉氣的問題。 </STRONG></P>
<P><BR><STRONG>我在臨床中體會到,溫邪入營,多由誤治造成的。 </STRONG></P>
<P><BR><STRONG>如病在衛分,用藥宜輕清宣透,即辛涼清解之法。 </STRONG></P>
<P><BR><STRONG>若誤用辛溫,則傷明助熱,致使邪熱內陷,成痰熱蒙蔽心包,閉塞心竅之證。 </STRONG></P>
<P><BR><STRONG>治之當清心開竅,即透熱轉氣。 </STRONG></P>
<P><BR><STRONG>若過用寒涼,則遏滯氣機,重則冰伏,使熱無外達之路,必內迫入營。 </STRONG></P>
<P><BR><STRONG>開之必辛溫芳香,如草蔻、乾薑,甚則桂附之類。 </STRONG></P>
<P><BR><STRONG>但用之必須恰如其分,寒遏已散,冰伏消之即可,切勿過用。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6:1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溫病不論在衛在氣</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若誤用,過用滋膩溫補,都可閉塞氣機。 </STRONG></P>
<P><BR><STRONG>而使熱邪入營,其透熱轉氣之法,即選相應的藥宣暢氣機,開營熱外達之路。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6:29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熱邪入營</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若舌苔厚膩者,不僅有濕阻,且有食滯,應相台其他症狀,必加入消食化滯之品,宣暢氣機,才能使營熱外達。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6:51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治療營分證</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只用清營養陰不用透熱轉氣之品行不行呢? </STRONG></P>
<P><BR><STRONG>根據本人臨床經驗,只清營、養陰,療效差。 </STRONG></P>
<P><BR><STRONG>因病久營熱不去,必進一步耗傷肝血腎精而入血分。 </STRONG></P>
<P><BR><STRONG>熱陷心包,為痰熱堵塞心竅,蒙蔽心包。 </STRONG></P>
<P><BR><STRONG>內竅不開,氣機閉塞,「熱邪無外達之路,則清之不去}營熱熾盛,煉濠成痰,養陰也不易收功。 </STRONG></P>
<P><BR><STRONG>必須急開內竅,使熱有去路,清營養陰才能收功。 </STRONG></P>
<P><BR><STRONG>曾治一病人,畫家,年逾古稀,膀胱癌手術半年後,復感受溫邪,咳喘痰黃黏,尿頻,且患有冠心病,入北京某醫院,診為:泌尿係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癌術後、肺炎、冠心病。 </STRONG></P>
<P><BR><STRONG>經西醫組織搶救不效,遂陷入昏迷,一周後邀余會診。 </STRONG></P>
<P><BR><STRONG>見其面色黧黑,形態消瘦,神志昏沉,舌絳乾裂中剝,咳嗽痍黃,喘促氣急。 </STRONG></P>
<P><BR><STRONG>高年下元已損,溫熱久羈,陰津大傷,痰熱內迫,熱邪入營f前所服藥物全屬寒涼,氣機被遏,肺失宣降,以養陰之法求其津回而脈復,用宣氣機開痰鬱之品以冀營熱外透。 </STRONG></P>
<P><BR><STRONG>方用生杭芍、天門冬、沙參、元參、石斛、前胡、黃芩、杏仁、黛蛤散、川貝粉、羚羊角粉,二劑。 </STRONG></P>
<P><BR><STRONG>服後即神蘇、喘咳皆輕,且知饑索食,都是氣機舒暢、營熱外迭之徵。 </STRONG></P>
<P><BR><STRONG>對「透熱轉氣」的認晶為營分證的治療提供了處方依撼即治療營分證(包括氣營兩燔、衛營同病),其方劑都應由清營熱、養營陰、透熟轉氣三部分藥物組成,其透熱轉氣之品,重在宣通造成營分證中氣機不暢的原因。 </STRONG></P>
<P><BR><STRONG>據此我治療營分證之昏迷,每多獲效(其病例當另行撰文介紹)。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7:2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四)宣暢蘭焦方法治療內科雜病汪老治療濕溫十法</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體現了展氣機、暢三焦,辛開苦降,分消走泄,抓住了濕溫的病機特點。 </STRONG></P>
<P><BR><STRONG>因「三焦眷,原氣之另q使也,主通行三氣,曆五臟六腑」,又是「決湊之官,水道出焉」。 </STRONG></P>
<P><BR><STRONG>濕溫病,為濕熱台邪,互相裹結,難解難分,且濕鬱熱盛,熱蒸濕動,彌漫三焦,阻滯氣機,遏傷陽氣,水掖運行受阻。 </STRONG></P>
<P><BR><STRONG>遇濕熱之證,按汪老法,每獲良效。 </STRONG></P>
<P><BR><STRONG>在臨床實踐中,常遇到一些雖不是濕熱病,但因脾虛、肝鬱、食滯或其他原因,造成氣機不暢,濕不得運,阻止於三焦,其舌苔多膩,脈見濡滑,也可用宣暢三焦法,行氣化濕,輒取良效。 </STRONG></P>
<P><BR><STRONG>如曾治一女患者,三十餘歲; </STRONG></P>
<P><BR><STRONG>體豐多痰,咳嗽胸滿,小便不爽月塗,入夜益甚,前醫診為癃閉,迭用八正散之類月餘不效,且有增重之勢。 </STRONG></P>
<P><BR><STRONG>診其脈濡軟,按之沉澀,舌苔白膩滑潤,此乃濕鬱肺氣不宣之象,極宜宣通肺氣,以暢三焦,所謂「提壺揭蓋」之法也,藥用蘇葉、杏仁、荷梗各10克,五劑後諸恙若失。 </STRONG></P>
<P><BR><STRONG>我幾十年的中醫生涯,就是勤奮讀書和不斷實踐,而且認識到中醫理論必須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高。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7:44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我所走過的學醫道路</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湖南中醫學院副院長、教授譚日強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8:2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作者簡介</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譚日強(1913~),湖南湘鄉人。 </STRONG></P>
<P><BR><STRONG>十七歲拜師學徒,一九三六年畢業子湖南國醫專科學校。 </STRONG></P>
<P><BR><STRONG>擅長內、婦科,對心血管病、血液病、肝臟病,頗有研究。 </STRONG></P>
<P><BR><STRONG>曾著有《傳染性肝炎的辨證治療》、《金匱要略淺述》等書。 </STRONG></P>
<P><BR><STRONG>現任湖南中醫學院副院長、中華金國中醫學會湖南分會副會長、湖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等職。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8:4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作者簡介</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譚日強(1913~),湖南湘鄉人。 </STRONG></P>
<P><BR><STRONG>十七歲拜師學徒,一九三六年畢業子湖南國醫專科學校。 </STRONG></P>
<P><BR><STRONG>擅長內、婦科,對心血管病、血液病、肝臟病,頗有研究。 </STRONG></P>
<P><BR><STRONG>曾著有《傳染性肝炎的辨證治療》、《金匱要略淺述》等書。 </STRONG></P>
<P><BR><STRONG>現任湖南中醫學院副院長、中華金國中醫學會湖南分會副會長、湖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等職。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9:0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學徒三年初入醫門</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我八歲開始念書,上了八年私塾,讀了《幼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左傳》、《詩經》、《易經》、《古文觀止》等書。 </STRONG></P>
<P><BR><STRONG>十七歲從師學醫,在老師的指點下,第一年讀《藥性賦》、《湯頭歌訣》、《經絡歌訣》、《瀕湖脈訣》、《醫學三字經》,並參看《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等書。 </STRONG></P>
<P><BR><STRONG>第二年讀《素靈類纂》白文、《傷寒論》自文、《金匱要略》白文,並參看《靈素節要淺注》、《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等書。 </STRONG></P>
<P><BR><STRONG>這些書讀起來枯燥無味,特別是《內經》白文讀不懂,開始有些畏難情緒。 </STRONG></P>
<P><BR><STRONG>第三年隨同老師臨證實習,並參看《時方妙用》,《醫學實在易》,《醫學從眾錄》等書。 </STRONG></P>
<P><BR><STRONG>我的老師在醫學上是崇拜陳修園的,所以他指導我看的參考書,多是陳修園編著的。 </STRONG></P>
<P><BR><STRONG>他對《傷寒論》、《金匱要略》,確實下了一番功夫。 </STRONG></P>
<P><BR><STRONG>在臨床上治療傷寒,雜病,多用經方,療效頗好,但對溫病就不是他的所長了。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9:27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初診失誤深自內疚</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三年學徒期滿,我才二十歲,由於年輕沒有經驗,就診者無幾。 </STRONG></P>
<P><BR><STRONG>一九三一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有遠房本家邀診,其弟因上午修路,搬運砂石,汗出濕衣,又受風涼,中午暴飲暴食酒肉過多,下午腹痛,按之甚劇,我診為感寒傷食,用藿香正氣散加保和丸治之無效,及夜半竟然死亡。 </STRONG></P>
<P><BR><STRONG>翌晨檢視其屍,發現背部瘀癍累累,不知為何病,深自內疚。 </STRONG></P>
<P><BR><STRONG>認為患者之死,實由我之失誤,雖其家屬不曾責怪於我,但我內心實為難過。 </STRONG></P>
<P><BR><STRONG>從此對於學醫,信心盡失,乃改行當小學教員。 </STRONG></P>
<P><BR><STRONG>舊社會教小學,也和其他工作一樣沒有保障,今年在這個學校任教,明年叉不知能否找到工作,經常處於失業恐慌之中。 </STRONG></P>
<P><BR><STRONG>我的家境,僅係小康,沒有固定工作,生活便無著落。 </STRONG></P>
<P><BR><STRONG>為了生計,只有發奮圈強,努力深造,從原來所學醫學知識的基礎上打開一條出路,舍此別無息圖。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49:5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發奮圖強努力深違</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一九三四年湖南國醫專科學校招生,我決心去報考,得到了家長的支持。 </STRONG></P>
<P><BR><STRONG>這個學校的老師,都是湖南比較著名的中醫。 </STRONG></P>
<P><BR><STRONG>我因原來在醫療上有過失誤的教訓,這次重新學習,自覺性高,不懂的地方,儘量發問,做好筆記。 </STRONG></P>
<P><BR><STRONG>在學g內經》的同時,參看《醫經原旨》、《張氏類經》,學《傷寒論》的同時,參看「傷寒來蘇集》、《傷寒貫珠集》,學《金匱要略》的同時,參看《金匱要略心典》、《金鑒?訂正金匱要略注》,學內科的同時,參看「醫學心悟》、《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學婦科的同時,參看《傅青主女科》、《金鑒?婦科心法要訣》。 </STRONG></P>
<P><BR><STRONG>溫病一課,是我以前沒有學過的,除聽課外,參看了《通俗傷寒論》、《寒溫條辨》、《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等書。 </STRONG></P>
<P><BR><STRONG>第三年每目上午分組到各老師的診所去實習,我根據各老師辨證用藥的特點,詳細紀錄下來,下午自習。 </STRONG></P>
<P><BR><STRONG>這一年看的參考書比較雜,如《蘭台軌範》、《東醫寶鑒》、《類證治裁》、《臨證指南》、《王氏醫案》、《冷廬醫話》、《醫學廣筆記》等等,但雜而不專,深入不夠。 </STRONG></P>
<P><BR><STRONG>畢業後,留校工作。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0:14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再診取效盲目自滿</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一九三七年元月,為了抗議國民黨不許中醫辦學校設醫院,與校長吳漢仙代表湖南中醫界赴南京,參加全國中醫請願團,向國民黨三中全會請願。 </STRONG></P>
<P><BR><STRONG>國民黨迫於中醫界之義憤,為了敷衍應付,通過了中醫列入教育學制系統的決議案。 </STRONG></P>
<P><BR><STRONG>抗日戰爭爆發後,長沙迭遭轟炸,我另找了一個工作,離開母校,輾轉於湘西、湘南等地。 </STRONG></P>
<P><BR><STRONG>其時,傳染性疾病,到處都有流行,我參照《時病論》、《溫疫論》、《霍亂論》及《溫熱經緯》有關濕溫、疫證的治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漸漸產生了自滿情緒。 </STRONG></P>
<P><BR><STRONG>認為我在學徒時,學了治療傷寒的一套,在醫校時又學了治療溫病的一套,牛刀小試,果然得心應手,於是飄瓢然放鬆了學習。 </STRONG></P>
<P><BR><STRONG>一九四一年,我在湖南省地方乾訓團中醫組擔任傳染病教學,因無教材,就自己動手寫了一些講稿,但是東拼西湊,自己的心得體會不多,所以沒有付印。 </STRONG></P>
<P><BR><STRONG>其後湖南相繼淪陷,疲於奔命,書籍衣物丟失殆盡,景況相當狼狽。 </STRONG></P>
<P><BR><STRONG>總之,我在八年抗戰期間,醫學上進步很少。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0:34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戒驕戒躁繼續前進</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抗戰勝利以後,回到長沙開業,初起診務不好。 </STRONG></P>
<P><BR><STRONG>當時長沙市的西醫院很少,大部分常見病、多發病還是靠中醫治療。 </STRONG></P>
<P><BR><STRONG>我在抗戰期闡,因對這些病取得了初步經驗,療效較好,病人互為宣傳,介紹來診者漸漸增多。 </STRONG></P>
<P><BR><STRONG>這些病人多屬疑難重症,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他醫治之無效者,我亦不能愈之,這才使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學力不足,沒有什麼值得自滿的。 </STRONG></P>
<P><BR><STRONG>於是每日利用診余時間,或溫舊課,或讀新書。 </STRONG></P>
<P><BR><STRONG>所謂新書,我是指何廉臣、惲鐵樵、陸淵雷、張錫純等所著的書及皇漢醫學等,頗有新的啟發。 </STRONG></P>
<P><BR><STRONG>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與曹伯聞等組織長沙市中醫藥界罷診罷市,向湖南偽省政府請願,要求撥發救濟物資,恢復湖南國醫院,幸而有成。 </STRONG></P>
<P><BR><STRONG>但為了此事,從籌建到開院,費時將近三年,荒廢了不少業務,耽誤了許多學習時間。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0:49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堅守陣地穩紮穩打</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解放以後,於一九五0年,參加了由湖南省衛生廳舉辦的中醫進修班。 </STRONG></P>
<P><BR><STRONG>但實際上教的是西醫基礎課,如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寄生蟲學、傳染病學、診斷學基礎等。 </STRONG></P>
<P><BR><STRONG>這些西醫基本知識,對我後來參加中西醫會診,不無幫助。 </STRONG></P>
<P><BR><STRONG>但在治療上還是根據中醫的理、法、方、藥,進行辨證論治。 </STRONG></P>
<P><BR><STRONG>一九五二年湖南國醫院由人民政府接收,改為湖南省立中醫院,我參加了工作。 </STRONG></P>
<P><BR><STRONG>當時是我管病房及院外會診,這對我來說是一項新的工作,沒有經驗,在兄弟醫院會診中,學習和建立了我院的病房制度。 </STRONG></P>
<P><BR><STRONG>為了提高醫療品質,我利用晚上時間及節假日,將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參考有關醫籍,進行了一些辨證分型工作。 </STRONG></P>
<P><BR><STRONG>即把某個病或症,分成幾個類型,係之以理、法、方、藥,這對我的學習也是一個大的促進。 </STRONG></P>
<P><BR><STRONG>可是這項工作,自從調來中醫學院以後,沒有繼續進行下去。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1:19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主管教學兼顧醫療</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我是一九六0年調來中醫學院的,當時還在籌建階段,困難不少,但我信心很足,決心也太,一定要在党的領導下,把這所學校辦好。 </STRONG></P>
<P><BR><STRONG>當年就招了本科班學生,直至一九六六年止,每年都招了新生。 </STRONG></P>
<P><BR><STRONG>在教學安排上,堅持了中醫課與西醫課的比例為七比三。 </STRONG></P>
<P><BR><STRONG>我除管教學工作外,每星期二、五還看點特約門診。 </STRONG></P>
<P><BR><STRONG>由於接觸傳染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較多,從實踐中初步體會到:急性黃疸型肝炎,起病較急,病邪方盛,應從陽明胃治; </STRONG></P>
<P><BR><STRONG>慢性黃疸型肝炎,多由急性遷延失治而來,應從太陰脾治無黃疸性肝炎,初起即呈慢性經過,應從厥陰肝治; </STRONG></P>
<P><BR><STRONG>肝硬化由於肝細胞變性,纖維組織增生,肝臟變硬,應從疏肝軟堅、活血化瘀論治。 </STRONG></P>
<P><BR><STRONG>一九六二年曾研制了一種疏肝理脾丸,其方即當歸、柴胡、白芍、枳實,鱉甲、青皮、茅根、茜草、地龍、甘草、豬肝、雞內金等昧組成,以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療效頗好。 </STRONG></P>
<P><BR><STRONG>與此同時,還寫了《傳染性肝炎的辨證治療》一書,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1:32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老驥伏櫪志在千里</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一九六三年,我因患肝炎,回湘鄉故里療養,漸有好轉。 </STRONG></P>
<P><BR><STRONG>鑒於全國中醫統一教材中尚缺《金匱要略講義》,乃著手編寫《金匱要略淺述》一稿,於一九六四年十月才完成。 </STRONG></P>
<P><BR><STRONG>原擬作為我院試用教材,嗣因湖北主編的《金匱要略講義》先我出版,所以把它擱置下來了。 </STRONG></P>
<P><BR><STRONG>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不敢接近書本。 </STRONG></P>
<P><BR><STRONG>粉碎「四人幫」以後,在黨的十一屬三中全會精神的鼓舞下,特將「金匱要略淺述》一稿,重新加以修改和補充,已由人民衛生出版社付梓。 </STRONG></P>
<P><BR><STRONG>現在我分工管科研,我的自選項目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再障的研究。 </STRONG></P>
<P><BR><STRONG>一九八0年經過對二十九例再障的療效觀察,其中基本治癒十一例,緩解七例,進步四例,無效七例,有效率占76.7%,目前這個項目仍在繼續進行。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1:48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幾點體會</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五十多年來,我所走過的學醫道路,是艱苦的,曲折的。 </STRONG></P>
<P><BR><STRONG>總起來有以下體會: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2:05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一)要學好中醫</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必須打好兩個基礎。 </STRONG></P>
<P><BR><STRONG>首先是古文基礎,最低要求繁體字能認識,文言文能斷句。 </STRONG></P>
<P><BR><STRONG>再就是中醫基礎,如《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的白文要選讀,藥性、方歌、脈訣、經絡歌訣要熟讀,有了這兩個基礎,才能繼續深入下去。 </STRONG></P>
tan2818
發表於 2013-8-26 18:52:22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二)要多看幾種好的參考書</FONT>】 </FONT></STRONG></P>
<P><BR><STRONG>我在當學徒的時候,老師教我讀古典醫著是不錯的,但是指導我看的參考書,只限於汪切庵、陳修園兩家,這就太局限了。 </STRONG></P>
<P><BR><STRONG>後來我在國醫專科學校時所看的參考書,就使我的眼界開闊多了,因而獲益不少。 </STRO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