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摘粹】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16:19 | 只看該作者

氣上衝

 

氣撞吐蛔,是厥陰本證也。

 

若氣撞不吐蛔,乃邪猶在陽,屬表也,宜桂枝湯。

 

氣上衝,且少腹引陰急痛,乃陰陽易病也,宜燒 散。

 

氣上衝喉,胸滿難以布 息,乃寒實在胸也,宜瓜蒂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16:25 | 只看該作者

飢不欲食

 

飢不欲食,吐蛔厥逆,乃厥陰本證也。

 

下後飢不能食,屬陽明也。

 

陽明病,則 懊 心下煩甚,頭上汗出,是熱在胃中,宜梔子豉湯涌之。

 

厥陰病,脈微或不 微而緊,更心煩者,非寒虛邪,是寒實邪而在胸中,宜瓜蒂散吐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16:31 | 只看該作者

手足厥逆

 

太陰經無厥逆,而有手足自溫。

 

少陰經有寒厥,而無熱厥。

 

厥陰經,有寒熱二 厥,寒厥者只寒而不熱也,熱厥者由熱而厥,由厥而熱,熱厥相因,無休歇也 。

 

當辨陰陽淺深,以當歸四逆、承氣等湯施治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16:39 | 只看該作者

少腹滿痛

 

少腹滿,按之痛。

 

若四肢厥冷,小便清白者,是冷結膀胱,宜當歸四逆加吳茱 萸生薑湯。

 

不厥冷,小便自利者,是血蓄膀胱,宜桃仁承氣湯。

 

小便不利,是 水蓄膀胱,宜五苓散。

 

若大小便不利者,是水熱蓄,宜八正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29:07 | 只看該作者

神昏狂亂蓄血發狂

 

神昏是胃經熱極乘心也,熱入於陽,是以狂亂神昏。

 

狂亂表實無汗者,宜三黃 石膏湯。

 

裡實不便者,宜三承氣湯。

 

無表裡證,而裡極者,宜白虎湯。

 

太陽蓄 血發狂,則少腹硬痛,小便自利,若小便不利,是水熱蓄也,非血蓄也。

 

陽明 血蓄如狂,則喜忘,大便黑,若大便不黑,是熱極也,非血蓄也。

 

蓄血證輕者 ,桃仁承氣湯,重者抵當湯,擇而用之可也。

 

然發狂證,亦有陽盛陰虛之人, 於作汗將解之時,奄然發狂, 然汗出而解者,當須識之,不可以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5:10 | 只看該作者

循衣摸床

 

循衣摸床,危惡之極也。

 

一因太陽火劫取汗,致陽盛傷陰,陰若未竭,則小便 利多生。

 

陰若已竭,則小便難多死。

 

一因陽明熱極,汗吐下三法失宜,致成壞 證,其熱彌深。

 

脈實者堪下,則可治。

 

脈弱者不堪下,則難治。

 

此已成危惡壞 證,往往陰陽虛實,醫莫能辨,無下手處。

 

當以大劑獨參、六味、乾地黃湯, 時時與之,每獲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5:20 | 只看該作者

太陽陽邪停飲

 

太陽中風,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

 

飲水多而小便少者,名曰消 渴。

 

如發熱汗出心煩,小便不利,水入則吐,脈浮而數者,均宜五苓散,多服 暖水,令微汗出,外解太陽,內利停水,其病自愈。

 

若不能飲暖水,欲飲冷水 者,是熱盛也,以五苓散加寒水石、石膏、滑石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5:32 | 只看該作者

太陽陰邪停飲

 

太陽傷寒,表不解,發熱無汗,兼有乾嘔而咳,微喘,飲病之主證,宜以小青 龍湯外發寒邪、內散寒飲,則病可愈矣。

 

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下利、或噎 、或喘、或渴,此飲病或有之證,亦以青龍湯主之。

 

少腹滿,小便不利,是水 停下焦;

 

大便下利,是水走大腸,俱去麻黃入茯苓,專滲利也。

 

噎為內寒益甚 ,以麻黃易附子,散內寒也;

 

喘氣上逆,加杏仁以降逆也;

 

渴加花粉去半夏, 以避燥生津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5:40 | 只看該作者

少陰陽邪停飲

 

少陰病,當欲寐,至六七日,反心煩不得眠,是少陰熱也。

 

下利而渴、咳嘔, 小便不利,是水飲停也,宜以豬苓湯去熱而利水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5:49 | 只看該作者

少陰陰邪停飲

 

少陰病,腹痛,四肢沉重疼痛,大便自利,小便不利,是陰寒兼有水氣,宜真 武湯溫中利水。

 

飲病或有之證,或咳,或小便利,或嘔,或下利。

 

咳加細辛、 生薑、五味子,小便若利,去茯苓,嘔去附子、倍加生薑,利去芍藥入乾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5:59 | 只看該作者

喘急短氣

 

息氣急喝喝,而數張口、抬肩、欠肚者喘也。

 

短氣則似喘非喘,而不張口、抬 肩、欠肚。

 

二證皆胸中氣病,屬肺也。

 

無論喘急、短氣,若氣促壅塞,不能布 息,為有餘之實證。

 

若氣短空乏,不能續息,為不足之虛證。

 

內因飲冷傷肺, 或因痰熱,外因形寒傷表,皮毛受邪,其次及膚,及肌,及胸,及腹入胃,皆 令病喘。

 

當審陰陽表裡,從化主治。

 

喘急、短氣,兼直視神昏,汗出潤發,脈 微,四肢厥冷,皆死候也。

 

與三陰寒證同見,是為陰喘,宜四逆東加杏仁、五 味子,虛者倍加人參。

 

與三陽熱證同見,是為陽喘,宜白虎葛根黃芩黃連湯。

 

與太陽表證同見,是為表喘。

 

無汗者,麻黃湯,兼煩躁者大青龍湯,有汗者桂 枝加厚朴杏仁湯。

 

與陽明裡證同見者,是為裡喘,宜大承氣湯,兼結胸者宜大 陷胸丸,若兼水氣表實者。

 

宜小青龍湯,表虛及小便不利者,均宜五苓散加葶 藶子。

 

裡實者,宜葶藶大棗湯,兼腹脅硬痛者,宜十棗湯。

 

裡寒者,宜真武湯 。

 

若脈微細,口鼻氣短喘乏,而無陰陽表裡證,此氣虛喘也,宜保元東加五味 子、杏仁。

 

若喘而唾痰稠黏,喉間漉漉有聲,此痰喘也,重者宜瓜蒂散,輕者 宜二陳東加苦藶子、蘇子。

 

(注:苦藶子即苦葶藶,性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6:05 | 只看該作者

心下悸

 

心下築築惕惕,怔怔忡忡,悸病之狀也。

 

飲水多而小便少,水停心下,宜茯苓 甘草湯,或五苓散。

 

厥冷為寒,宜真武湯。

 

汗後為虛,宜小建中湯。

 

或不因汗 後,是虛之甚也,宜炙甘草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6:13 | 只看該作者

戰振栗

 

戰謂身抖聳動也,栗謂心內發HT 也,振亦聳動,比之於戰則無力也。

 

所以論 中曰振振者,皆責其虛也。

 

栗邪氣為之也,戰正氣為之也,邪正相交故爭也。

 

此證若生於汗吐下之後,是虛其中外而致逆也,若不致逆邪,因以衰正,因以 和而作解,則為正勝邪卻,戰栗汗出而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6:22 | 只看該作者

呃逆噦噫

 

今之名曰呃逆,即古之名曰KT 也。

 

KT 者氣噎結有聲也,世有以噦為呃逆者 ,蓋不知噦之聲,聲從胃裡退場門,不似KT 之格格連聲,氣從臍下來自衝脈 ,退場門作聲也,呃逆頗類噯氣、噫氣、噯氣者因飽食太急,此時作噯轉食氣 也;

 

噫氣者,因過食、傷食越食作噫食臭氣也,均屬氣逆為病。

 

呃逆之病,胃 氣虛竭也。

 

兼熱者,以橘皮竹茹東加柿蒂主之。

 

兼大便不利者,以三承氣湯主 之。

 

兼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湯主之。

 

兼腎虛不能攝衝脈之氣歸原者,以都氣 東加牛膝主之。

 

兼寒虛者,在太陰手足溫,以吳茱萸、理中湯主之。

 

在少陰手 足厥,更加附子。

 

兼痞硬下利者,以生薑瀉心湯主之。

 

兼痞硬噫氣者,以旋覆 代赭石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6:30 | 只看該作者

結胸

 

傷寒下之太早,則成痞硬。

 

中風下之太早,則成結胸,均為表邪乘之,入裡硬 滿,按之而痛,為結胸實邪也,硬滿按之不痛,為痞硬虛邪也。

 

大結胸從心下 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近者,宜大陷胸湯攻之。

 

小結胸微結心下,按之方痛 ,不按不痛者,宜小陷胸湯開之。

 

身有微熱,頭自汗出,兼有是證者,為水結 胸,宜大陷胸丸攻之。

 

嗽水不欲咽,兼有是證者,為血結胸,血瘀不成衄解, 或衄未盡,或婦人經來適斷,皆能成之,宜抵當丸,或桃仁承氣湯攻之。

 

凡結 胸內實證,實可攻也,沉大脈,實可攻也。

 

審其的當,則用抵當、桃仁承氣、 大陷胸湯、丸以攻之。

 

審其不內實,脈浮滑,或脈浮大,是未的也,乃小陷胸 湯證,不可攻也。

 

誤攻之,定主凶。

 

再臟結,證狀如結胸,舌苔白滑,脈浮而 細,通腹兩脅皆硬滿痛,此證加之煩躁,凶死可知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6:41 | 只看該作者

痞硬

 

傷寒下早、則成痞硬。

 

中風下早,則成結胸,此其常也。

 

然論中,中風下早, 未嘗無痞硬,傷寒下早,亦有結胸。

 

大抵從虛化者,多為痞硬,從實化者,多 為結胸也。

 

陽證心下痞硬者為熱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陽證汗出惡寒者,為 寒熱痞。

 

宜附子瀉心湯。

 

誤下少陽,發熱而嘔,心下痞滿者,為嘔逆痞,宜半 夏瀉心湯。

 

陽證誤下,心下痞硬,下利,心煩乾嘔,腹中雷鳴,脅下有水氣,致小便不利 者,為虛熱水氣之痞,宜生薑瀉心湯。

 

若有是證,脅下無水氣,其痞急益甚者 ,為虛熱咳氣上逆之痞,宜甘草瀉心湯。

 

凡有痞者,有無汗惡寒之表證,宜用 桂枝湯。

 

表解已,乃可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攻痞也。

 

若有痞者,與瀉心湯。

 

痞不 解,其人煩渴,小便不利者,先以五苓散,大便利後,乃可與諸瀉心湯治痞也 。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6:49 | 只看該作者

發黃

 

陽明病,應遍身有汗,謂之熱越。

 

今頭汗出,身無汗,是熱不得外越,且渴而 引飲,小便不利,必致停水,熱與濕瘀從土而化,外薄肌肉,謂之濕熱發黃也 ,或其人素有寒濕,為表邪遏郁,或已成黃,又經發汗,傳入太陰,從陰而化 ,謂之濕寒發黃也。

 

陽明屬陽,故其色明亮;

 

太陰屬陰,故其色晦暗。

 

太陽蓄 血,亦有發黃證,多與狂病並生,當從蓄血治也。

 

陽證表實無汗發黃者,宜麻 黃連翹赤小豆湯汗之。

 

裡實不便者,宜茵陳蒿湯下之。

 

無表裡證熱盛者,宜梔 子柏皮湯清之。

 

陰證發黃者,宜茵陳四逆湯溫之。

 

若大便溏,小便秘發黃者, 宜茵陳五苓散利之。

 

環口黧黑出冷汗者,陰黃死證也。

 

身體枯燥如煙熏者,陽 黃死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6:58 | 只看該作者

斑疹

 

傷寒發斑疹痧,皆因汗下失宜,外邪覆郁,內熱泛出而成。

 

惟時氣傳染,感而 即出,亦由疫之為病烈而速也。

 

發於衛分則為痧,衛主氣,故色白。

 

發於營分 則為斑疹,營主血,故色紅。

 

膚淺者為疹,深重者為斑。

 

斑形如豆,甚者連屬 成片。

 

斑疹之色紅者輕,赤者重,黑者死。

 

若其色淡紅而稀暗者,皆因邪在三 陽,已成斑疹,及入裡,邪從陰化,或過服冷藥所致,是為陰斑、陰疹、陰痧 當從陰寒主治也。

 

如溫斑出未透,宜發表者,宜防風松肌敗毒湯主之。

 

斑已透 ,裡熱重者,宜加味清毒化斑湯主之。

 

如痧疹初起表熱輕者,宜荊防透疹湯主 之。

 

重者,宜防風松肌敗毒湯主之。

 

裡熱太重者,宜清營解毒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7:06 | 只看該作者

衄血

 

陽明衄血,熱在裡也。

 

太陽衄血,熱瘀經也。

 

太陽失汗,則有頭痛目瞑之兆, 陽明失下,則有漱水不欲咽之征。

 

衄血之後,身涼脈靜,知作解也。

 

若仍不解 ,知衄未盡,熱留於營分也。

 

無汗表熱者,宜葛根合犀角地黃湯清解之。

 

欲作 衄未衄,表實者,宜麻黃湯汗之,裡熱者宜犀角地黃東加芩連清之。

 

若表實裡 熱者,則又當合二方兩解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5-6-17 20:57:14 | 只看該作者

吐血

 

傷寒吐血,皆因失汗失下,火逆以致邪熱熾盛,沸騰經血故也。

 

若血從口鼻耳 目而出,小便難,此為強發少陰汗,名曰下厥上竭,為難治。

 

如三陽熱盛,吐 血者,宜葛根合犀角地黃湯,熱甚加芩連清解。

 

若血瘀則胸滿或痛,當以桃仁 承氣合犀角地黃湯攻之。

 

若暴吐腐臭之血,名曰內潰,內潰者死。

 

若吐血過多 ,面唇無紅色,名曰血脫無救,脫輕者宜聖愈湯,重者宜人參養榮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06:43 , Processed in 0.18750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