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關閉 [複製鏈接]
781#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8:18 | 只看該作者

藥蠱

 

藥之治病。不得已也。

 

古人以不服藥為中醫。厥有旨哉。

 

嘗聞古聖垂誨。靡不反覆詳慎。至立方之下。每云中病即止。不必盡劑。其鄭重有如此者。

 

近世豐裕之家。略有小病。即從事於醫藥。元氣堅固者。

 

無論治之中 與否。但得開通病氣。元神自復。若稟質素弱。及病後產後。亡血脫瀉之後。不能即愈。日以湯藥為務。多致輕者重而重者劇。病氣日增。飲食日減。

 

以致寒熱咳嗽。吐痰吐血。諸證百出。

 

而猶以為藥力未逮。邪熱未除。日以清火消痰為務。遂成藥蠱之病矣。

 

夫人之胃氣。全賴水穀滋養。胃氣旺。則諸病不生。縱有賊邪侵犯。 氣復自已。原無急於調治也。

 

嘗見世人不得盡其天年者。

 

大都皆醫藥之誤耳。今既病之胃。轉為藥力所侵。不至四大分崩不已。末流之挽。雖日事參、苓、 、朮。

 

如以漏器承漿。漫無盈滿之期。況堪克任偏勝性味乎。

 

凡虛羸之疾。治之不能即應。當暫為休息。

 

以俟胃氣之復。不特藥蠱為然也。

 

其藥蠱之患有三。一者胃氣為藥所汨。飲食不為肌屑。

 

而骨不支床。一者藥毒流於坎陷。 少火不能五內。

 

而煩蒸髓極。一者脾傷不能收精。臟氣固結不舒而羸瘦腹大。雖有脾胃之分。所重全在胃氣。胃為五臟之本也。

 

此性膏粱豢養者有之。

 

在藜藿勞 之人。未之見也。

 

其治藥蠱之病。當屏絕一切苦寒降泄。辛熱升發。氣味濃烈之藥。只宜小劑參、 。甘溫養胃之品。庶為合宜。

 

如獨參、保元之類。

 

以圖陽生陰長之功。若虛火僭逆。稍加秋石以引參、 之力入於陰分。 為止逆下氣之首藥。無寒涼傷胃。奪食作瀉之虞。若晡熱自汗不止。當歸補血、六味地黃。少少與之。

 

一為血虛發熱。一為陰虛發熱之專劑。勿以迂緩而忽諸。若貪功而妄行雜治。則與抱薪救焚不殊也。

 

況有中氣久為藥憊。畏食泄瀉。

 

或下利膿血。無論寒熱補瀉。即獨參、理中。下咽必增煩劇。即宜屏除藥石。但與稀糜養其胃氣。次以肴核助其氣血。五穀為養。五肉為助。未嘗不為軒岐要旨也。

 

當知樂蠱傷胃。則胃之畏藥。所不待言。惟使穀神敷布。日漸向安。經云。安穀者昌。安穀者過期。未聞服藥得以長生也。

 

操司命之權者。

 

何不思之甚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2#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8:32 | 只看該作者

臭毒

 

臭毒。俗名發痧。皆由中氣素虧之故。蓋脾胃之所喜者香燥。所惡者臭濕。今脾胃真氣有虧。 或素多濕鬱。所以不能主持。故臭惡之氣。得以直犯無禁。發則腹痛。不能飲食。

 

或上連頭額俱痛。

 

或下連腿及委中俱痛。甚至有欲吐不吐。欲瀉不瀉。

 

或四肢厥逆。面青脈伏。

 

或遍體壯熱。 面紫脈堅。

 

此平昔火衰火盛之別也。

 

有痛死不知人。少間復蘇者。

 

有腹痛不時上攻。水漿不入。 數日不已者。

 

欲試真否。但與生黃豆嚼之。

 

覺香甜者。

 

即是臭毒。覺腥者非也。

 

舉世有用水搭肩背及臂者。

 

有以苧麻水濕刮之者。

 

有以瓷碗油潤刮之者。

 

有以瓷鋒針刺委中出血者。

 

有以油紙點照。視背上有紅點處皆烙之者。

 

總欲使腠理開通之意。

 

又有以冷水咽椒數十粒者。

 

有以白礬生研冷水。調服二三錢者。

 

然椒性辛散。誤餌無妨。礬性酸澀。苟非臭毒。為禍不淺。多有誤認食積。 屢攻不愈。綿延十日半月而死者。

 

常見有大飲冷水。

 

而變下痢者。

 

亦有飲水停於肺中。

 

而變水腫者。

 

有誤服礬水。呃逆嘔噦不止者。

 

有刺委中去血過多。移時而死者。

 

亦有傷寒陰證腹痛。誤刺委中。及飲冷水。

 

而致不救者。

 

又有內傷冷食腹痛。誤刺委中。

 

而致轉劇者。

 

誠可憫也。

 

按此腹痛。乃陰邪穢氣。郁遏脾胃中伏火。兩邪相擊而致。每苦時常舉發。藥之不應。古法。有初得病時。飲以艾湯試吐。即是此證。有以蠶蛻紙泡湯飲之。

 

溫覆取汗。蓋蠶性豁痰祛風利竅。其紙已經鹽過而順下最速也。

 

余嘗謂此證既屬中土氣衰。穢氣內賊。便當用利氣藥以散穢濁之氣。合用一味香附。童便浸晒為末。停湯頓服四五錢立效。

 

或越鞠丸、沉香降氣散亦佳。

 

又脾虛挾火。兼犯穢氣。則心腹擾痛。上下不通。俗謂之干霍亂。近世謂之絞腸痧。

 

以穢氣在外。固結不散。火邪在內。攻擊不開。故為證最急。急以鹽置刀頭燒紅。淬水中。攪勻灌吐。

 

以升提鬱閉之氣。然後以藿香正氣散。放溫與之。

 

曾見有熱服湯藥而斃者。

 

有服玉樞丹、蘇合香丸而愈者。

 

然不若鹽湯和童便為最。點眼砂亦佳。 但凡臭惡腹痛。脈或伏。

 

或細小緊澀。

 

或堅勁搏指中而帶促結。皆是陰逆陽伏之象。不可誤認陰寒而投熱藥。致動其火。為害不可勝言。非但熱藥當禁。即砂仁辛溫香竄。生薑辛辣上升氣。酒辛烈助火。皆當忌之。

 

熱湯亦切勿與。熱浴尤為大忌。熱則上衝莫制也。

 

若見面青唇黑。脈勁搏指。厥逆喘促者。

 

多不可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3#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8:47 | 只看該作者

番痧

 

嘗考方書。從無痧證之名。惟觸犯臭穢。

 

而腹痛嘔逆。世俗以瓷器蘸油刮其脊上。隨發紅斑者。

 

謂之曰痧。甚則欲吐不吐。欲瀉不瀉。乾嘔絞痛者。

 

曰絞腸痧。近時有感惡毒異氣而驟發黑痧。俗名番痧。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脹。不呼不叫。

 

如不急治。兩三時即斃。有微發寒熱。腹痛麻瞀。嘔惡神昏者。

 

或 汗出。

 

或隱隱發斑。

 

此毒邪 發於表也。

 

亦有發即瀉利厥逆。腹脹無脈者。

 

此毒邪內伏。不能外發也。

 

所患最暴。多有不及見斑而殂者。

 

經謂大氣入於臟腑。雖不病而卒死是也。

 

初覺先將紙捻點淬頭額。即以蕎麥焙燥。去殼。取末三錢。溫湯調服。重者。

 

少頃再服即安。蓋蕎麥能煉腸胃滓穢。降氣寬胸而治濁滯。為痧毒之專藥。但服過蕎麥者。

 

後患別病。藥中有綠礬者。

 

切勿犯之。

 

其毒甚面黑者。

 

急於兩膝後委中穴。砭出黑血。

 

以泄毒邪。蓋驟發之病。勿慮其虛。非此急奪。束手待斃。

 

以此病起於漠北。流入中原。故以番痧目之。

 

原夫此病與瘴癘相似。瘴則觸冒山嵐瘴氣。

 

此則觸冒惡毒異氣。與時行疫癘不殊。但時行則沿門闔境傳染。

 

此則一人驟感。死於一日半日之間。不似時行之可以遷延數日也。

 

又此病與傷寒之伏氣相似。 伏氣發溫。熱毒自裡達表。

 

此則一身驟感異氣。無分表裡臟腑。

 

亦不似中寒 暑。本虛不勝寒暑之暴也。

 

又此病與揮霍撩亂相似。霍亂是客邪與水穀之氣相並。

 

此則正氣暴逆。不能與邪相亢也。

 

又此病與關格相似。 關格是上下不通。病純屬裡。

 

此則兼有斑痧表證也。

 

大略與臭毒相類。然臭毒所觸穢氣。

 

此則觸冒惡毒。較之癘疫尤劇。初起昏憒不省。脈多沉匿不顯。

 

或渾渾不清。勿以腹痛足冷而與溫藥。 倘蕎麥一時難得。

 

或服之不應。即宜理氣為先。

 

如香蘇散加薄荷、荊芥。辛涼透表。次則辟邪為要。梔子破東加牛蒡、生甘草。解毒安中。表熱勢甚。清熱為急。黃芩東加連翹、木通。分利陰陽。

 

如見煩擾腹脹。脈來數疾。急投涼膈散。

 

如局方以竹葉易生薑。則毒從下奪。熱劇神昏。雖合三黃。多不可救。煩渴引飲遺尿。速清陽明。白虎東加蔥、豉。使毒從表化。

 

以上諸法。

 

在未經誤藥。庶可挽回一二。若病家疑信未真。慎毋輕治。脫或變生反掌。取咎未便。曾見一商。初到吳會。暢飲酣歌。席間霎時不安。索生薑湯一啜而逝。

 

又有朔客到楓。覓混澡浴。忽然眩暈嘔逆。到舟即斃。繼有醫者。

 

飯後寒熱腹痛。手足逆冷。不終夕而告殂。更有文學。鄉居到郡作吊。 歸即腹痛。坐立不寧。語言不次。然見客猶能勉力作揖。診之。

 

六脈模糊。是夜即便捐館。邇來卒患腹痛死者。

 

比比皆然。雖無斑現。靡不謂之番痧。近有年少新婚。陡然腹痛麻瞀。

 

或令飲火酒半甌。

 

而腹痛轉劇。旋增顱脹。身發紅點。與蘆根汁得吐乃解。復有鼻衄口燥。胸腹略見紅斑。 啜童子小便稍寧。醫與蔥白、香豉濃煎。仍入童便。續續與之。

 

得大吐汗出而痊。若斑點深赤。 毒在血分者。

 

濃煎茺蔚。少投生蜜。放溫恣服。取效最捷。

 

以其專下惡血也。

 

或加生萊菔汁半杯。 總取散血之功。且有誤認傷寒而與發散。周身 紫如云而死者。

 

亦有誤認麻疹而與檉柳、櫻桃核湯。咽痛失音而死者。

 

況有停食感冒。誤認番痧。

 

而與寒涼解毒。反減去衣被。不慎風寒。煩熱躁擾而死者。

 

以其卒犯惡毒異氣。無以脈診。故辨治尤難。是以近世多用火淬砭刺之法。須知因感惡毒異氣而致者。

 

此屬外因。火淬為當。 因觸臭毒穢氣而致者。

 

屬不內外因。非砭刺不足以奪其勢。然刺之無血。不可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4#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8:57 | 只看該作者

嶺南瘴毒

 

嶺南炎方瀕海。地卑土薄。故陽氣常泄。陰氣常虧。四時放花。冬無霜雪。一歲之間。暑熱過半。窮腦久晴。

 

或至搖扇。人居其間。氣多上壅。膚多汗出。腠理不密。蓋陽不返本而然也。

 

陽燠既泄。則使人本氣不堅。陽不下降。常浮而上。氣浮而不堅。則汗府開疏。津液易泄。故內寒外熱。上熱下寒之證。所由生也。

 

治當固陽氣。實腠理為主。若多用表散之藥。則陽氣愈虛。 風邪益盛。鮮有不誤者矣。

 

確系外邪為患。則當蒼朮芩連湯解散之。

 

春秋時月。人感山嵐瘴霧之氣發寒熱。胸膈飽悶。不思飲食。

 

此毒瓦斯從鼻口入內也。

 

治當清上焦。解內毒。行氣降痰。不宜發汗。蒼朮芩連湯。頭痛甚者。

 

去木通、黃連。加 本、蔥、豉。若寒溫失節。汗身坦露。感冒風寒之氣。氣閉發熱頭痛。

 

此則傷寒類也。

 

但嶺南氣溫易汗。故多類瘧。南方氣升。得此病者。

 

卒皆胸滿。痰涎壅塞。飲食不進。與北方傷寒只傷表。

 

而裡自和者不同。治當解表清熱。降氣行痰。蒼朮羌活湯。若內停飲食。外感風寒者。

 

藿香正氣散。若脾氣虛弱而寒熱作嘔。平胃散加半夏、木香。名不換金正氣散。瘴瘧寒熱往來者。

 

蒼朮柴胡湯。瘧久者。

 

加人參、當歸。汗多者。

 

去蒼朮易白朮加白芍。大凡病久而氣虛血弱者必發熱。須用四君之類調補脾胃。脾胃一健。氣血自生。若認為血虛而用四物沉陰之劑。則脾土復傷。諸臟皆病。虛證蜂起。反為難治。甚至不救。 瘧後變成痢。宜從虛治。補中益氣湯。有熱。加芩、連。有食。加木香、砂仁。若溫暑之月。民病天行瘟疫熱病。治宜清熱解毒之劑。蒼朮白虎東加人中黃。若時氣發熱。變為黃病。所謂瘟黃也。

 

治宜清熱利濕。茵陳五苓加人中黃、連、柏。若中氣虛寒。四肢厥冷。

 

或浮腫黑黃者。

 

用理中東加茵陳、桂、苓。飛疇曰。粵西傍交趾一帶。豬雞之屬。俱煮湯潑去。更煮食之。

 

其米亦然。且不能多食。稍過則脹悶。總由瘴毒漸毓所致。其日出時。有氣如蘭香。日中時有氣如茉莉香。日沒時有氣如炊新米香。

 

如此每日三氣。急掩口鼻勿語言以避之。

 

其觸之者。

 

寒熱如瘧。三四日死。元氣稍旺者。

 

數日死。當此急服藿香正氣、蒼朮羌活湯。猶可救之。

 

予戚官其地。不三月而只存一口。乃元氣充裕者。

 

然亦病幾於危。故仕任及客游其處者。

 

切須知之。

 

否則無不蒙其害者矣。

 

中霧氣者。

 

心內煩悶少氣。頭痛項急。起則頭眩。

 

或身微寒。戰掉不安。時復憎寒。心中欲吐。乾嘔無物。

 

此清陽之位。受濁陰之邪氣也。

 

不可耗氣傷津。梔子豉東加蔥白涌散之。

 

頭痛甚。 加本。煩悶。加木香、藿香之類。繆仲淳經疏。只用 本、木香水煎服。大抵蒸發之邪。必中在上在表。故宜涌之。

 

總無關於臟腑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5#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9:10 | 只看該作者

 

蟲由少陽風木。濕熱鬱蒸而成。觀日中有雨。則禾節生蟲。人患蟲積。多因飢飽失宜。中脘氣虛。濕熱失運。故生諸蟲。小兒最多。大人間有。其候心嘈腹痛。嘔吐涎沫。面色痿黃。眼眶鼻下有黑。嗜食米紙茶葉泥炭之類。沉沉默默欲眠。微有寒熱。治宜隨證用方。

 

如心腹中痛。上下往來。發作有休時。喜涎出者。

 

蟲也。

 

烏梅丸。胃脘咬痛。發歇有時。痛發則吐涎沫。金匱九痛丸。狐疑善惑者。

 

妙功丸。噎膈嘔吐者。

 

剪紅丸。肚腹常熱者。

 

化蟲丸。四肢常冷者。

 

集效丸。 腹中蟲積。萬應丸。膈上痰濕蟲積。遇仙丹。穀道生瘡。蟲蝕癢痛。膠艾葙歸湯。外用雄黃兌法。 隨證取用。無不克應也。

 

千金方用豬膽一枚。苦酒半升和之。

 

火煎令沸。三上三下。藥成放溫。空腹飲三滿口。蟲死便愈。治蛔攻心痛神應。仁齋云。血入於酒。則為酒鱉。血凝於氣。則為氣鱉。敗血雜痰。則為血痰。掉頭掉尾。上侵胃脘。食人脂膜。

 

或附脅背。

 

或隱胸腹。惟蕪荑炒煎服之。

 

然必兼養胃益血理中。乃可殺之。

 

若徒用雷丸、錫灰。不能去也。

 

治蟲之藥。必在夏月龍蛇起陸之時。服之方易奏功。若在萬類蟄藏之際。雖有合劑。不能取效也。

 

丹溪以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當以上半日為是。先以糖蜜、肉汁、香甜物引起。後用殺蟲藥。然須為散。

 

以渣滓可入蟲口也。

 

痔漏中蟲蝕下部。肛盡穿腸者。

 

取蝦蟆青背者一枚。入蘆薈一錢。用生雄雞脛骨二莖。入滿雌黃並用鹽泥固濟。燒存性。合和為散。入腦、麝、硼砂各少許。再研極細。先以豬蹄甲三枚。胡蔥七莖。煎湯日洗。紙捻 干。吹下部孔內。令深入。外以黑膏蓋之。

 

日吹一次。

 

以管盡為度。

 

如或希奇怪病。除痰血外。百治不效者。

 

即是蟲為患。視其經絡虛實。參脈證消息治之。

 

蟲在肝。令人恐怖。眼中赤壅。

 

在心。心煩發躁。

 

在脾。勞熱。 四肢腫急。

 

在肺。咳嗽氣喘。醫者不察。謬指凡動屬火屬痰。寒涼轉傷脾胃。卒至夭枉。自非垣視一方者。

 

烏能辨哉。

 

婦人陰蝕之蟲。詳婦人本門。 石頑曰。蟲之怪證多端。遇之卒不能辨。昔人治例。有雷丸治應聲蟲之說。近有女子咳逆腹痛後。忽喜呼叫。初時呀呷連聲。漸至 唔不已。變易不常。

 

或如母雞聲。

 

或如水蛙鳴。

 

或如舟人打號。每作數十聲。日發十余次。忍之則胸中悶悶不安。

 

此為叫蟲。即應聲蟲之類也。

 

復有一人患發熱痞滿後。常兀兀欲吐。吐中必有蟲數枚。狀如蝦形。跳躍不已。諸治不應。

 

或令服銅綠涌之。

 

不過二三度。遂絕不復見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6#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9:24 | 只看該作者

蠱毒(射工溪毒諸中毒)

 

南粵蠱毒有數種。曰蛇毒。蜥蜴毒。蝦蟆毒。蜣螂草毒。金蠶等毒。皆是變亂元氣。人有過造作之者。

 

即謂之蠱也。

 

多於飲食內行之。

 

與人禍患。禍患於他。則蠱主吉利。所以人蓄事之。

 

中其毒者。

 

心腹絞痛。

 

如有物嚙。

 

或吐下血。皆如爛肉。

 

或好臥暗室。不欲光明。

 

或心性反常。 乍嗔乍喜。

 

或四肢沉重。百節酸疼。

 

或乍寒乍熱。身體習習而痹。胸中滿悶。

 

或頭目痛。

 

或吐逆不定。

 

或面目青黃。甚者十指俱黑。診其脈。緩大而散。皆其候也。

 

然其毒有緩有急。急者倉卒。

 

或數日便死。緩者延引歲月。游走腸內。蝕五臟盡則死。其死時皆從九孔中。

 

或於脅下肉中出。所以出門。須帶雄黃、麝香、丹砂辟惡之藥。即百蠱狐狸老物精魅不敢著人。彼處之人。

 

亦有灸法。國中蟲毒。即於心下捺定。便大炷艾灸百壯。

 

又於足小指尖上灸三壯。當有物出。即愈。 欲驗之法。當令病患唾水。沉者是蠱。不沉者非蠱也。

 

初覺中蠱。急服玉樞丹。

 

或吐或利。隨服便痊。南方有毒蠱之鄉。於他人家飲食。即以犀角攪之。

 

白沫起。即為有毒。無沫者。

 

即無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7#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9:36 | 只看該作者

蠱毒(射工溪毒諸中毒)

 

凡嶺南蠱毒之鄉。卒患血痢。

 

或赤或黑。無問多少。皆是蠱毒。

 

或偏身腫滿。四肢如故。小便不甚澀滯。粗醫不察。誤作痢治水治。日復增加。奄至殞歿。

 

以敗鼓皮燒作末。飲服方寸匙。令其解散自愈。

 

又有以蛇涎合作蠱藥。飲食中使人得此瘕疾。生大豆末。酒漬絞汁服半斤。

 

凡國中毒。 在膈者。

 

歸魂散吐之。

 

以下膈者。

 

雄朱丸下之。

 

一切蠱毒心腹脹滿。不得喘息。

 

或下利膿血。太乙追命丹、耆婆萬病丸救之。

 

吐利後。惟覺後心刺痛拘急。咽中如矛刺者。

 

此是取利後氣乏故也。

 

更不須再服吐利藥。但用一味苦梗為散。每服三錢。米飲調下。日三服。多服自然平復。 使毒日漸消散。不致再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8#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9:47 | 只看該作者

蠱毒(射工溪毒諸中毒)

 

丹方。用 皮燒灰。桃根皮煎湯。服方寸匙。蠱便出。

 

又方。用苦瓠一枚。苦酒二升。

 

或水煮一升。服之當下蠱毒。及一切蝦蟆蝌斗之狀。一月後乃盡。 射工溪毒 孫真人曰。南方有射工毒蟲。一名短狐溪毒。一名蜮。形如甲蟲。無目利耳。有一長角在口前如弩。

 

以氣為矢。因水勢以射人。人或聞其水中鉍鉍作聲。要須得水沒其口。便以口中毒射人。

 

此蟲畏鵝。鵝能食之。

 

其初見證。有似傷寒。先惡寒。寒熱筋急。

 

亦如中風。便口噤不能語。朝蘇暮劇。寒熱悶亂。是其證也。

 

如得三四日。急以五香散治之。

 

稍遲者七日死。射著人影者。

 

不即作瘡。先病寒熱。自非其地之人。不知其證。便謂傷寒。每多誤治。中人頭面尤急。腰以上去人心近多死。腰以下稍緩。不治亦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9#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09:59 | 只看該作者

蠱毒(射工溪毒諸中毒)

 

孫真人云。

 

凡山水有毒蟲。人涉水之時中人。似射工而無物。其初得之。

 

惡寒微頭痛。目眶疼。心中煩懊。四肢振 。腰背百節皆強。兩膝痛。

 

或翕翕而熱。但欲眠睡。旦醒暮劇。手足逆冷至肘膝。二三日腹中生蟲。蝕人下部。肛中有瘡。不痛不癢。令人不覺。不急治之。

 

過六七日。 下部出膿。蟲上蝕人五臟。熱盛毒煩。下痢不禁。八九日。良醫不能治矣。

 

其毒有陰陽之異。覺得之。

 

急視其下部。若有瘡正赤如截肉者。

 

為陽毒最急。瘡如鯉魚齒者。

 

為陰毒稍緩。要皆殺人。 不過二十日也。

 

欲知是水毒與非者。

 

當以小蒜五升。投湯中浴之。

 

是水毒。身體必發赤斑。急服解水毒飲子。多磨生犀汁調服。東南郡縣。山谷溪源。有水毒病。

 

亦名溪瘟。

 

亦有陰陽之辨。脈洪大而數者為陽。先宜發汗及浴。脈沉細而遲者為陰。急當攻裡。

 

凡解澗水毒。生犀角磨水。調雄黃末二三錢。頻以麻油灌之。

 

稍久則用牽牛、大黃、雄黃、蜈蚣、蠍梢末。宰生羯羊血調灌之。

 

欲審是中水毒者。

 

手足指必冷。若不冷者非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0#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0:13 | 只看該作者

諸中毒

 

一切毒中。雖各因氣味而歸諸臟腑。然必胃先受之。

 

而後流及其臟也。

 

金匱云。

 

凡煮藥飲汁以解毒者。

 

雖云救急。不可熱飲。諸毒病得熱更甚。宜冷凍飲料之。

 

食自死六畜肉中毒。燒大屎。酒服力寸匕。

 

或大豆煮汁飲數升。

 

或水浸豆豉絞汁旋飲之。

 

食馬肝中毒。

 

以雄鼠屎二七粒為末。水和日再服。食馬肉中毒。血洞下欲死。

 

以香豉、杏仁為散服之。

 

或煮蘆根汁飲之。

 

食牛肉中毒。野狼牙燒灰取方寸匕水服之。

 

食犬肉不消。堅滿腹脹。大渴如狂。

 

以杏仁一升。合皮研煮。 分溫三服。利下肉片大驗。食漏脯中毒。搗生韭汁服之。

 

生大豆汁亦得。

 

凡肉在器中。密蓋不泄氣者。

 

謂之郁肉。食之傷人。燒狗屎末方寸匕。水調服之。

 

食毒箭射死鳥獸中毒。

 

以大豆煮汁及鹽服之。

 

食魚中毒。面腫。煩亂。橘皮煮汁。停冷服之。

 

食 多不消。結為 病。厚朴、大黃煮汁服之。

 

或馬鞭草一味搗汁飲之。

 

或薑搗汁飲之。

 

食 中毒。

 

以蘆根煮汁服之。

 

食蟹中毒。

 

以冬瓜汁服之。

 

或紫蘇煮飲之。

 

食諸果中毒。

 

以豬骨燒灰服之。

 

食諸菌中毒。及食楓樹上菌而笑不止。人糞汁飲之。

 

土漿亦可。

 

或嚼生大豆吐之。

 

鉤吻與芹菜相似。誤食殺人。

 

以薺 煮汁服之。

 

又甘草煮汁飲之。

 

通除諸毒藥。中石藥毒。白鴨屎、人乳解之。

 

中雄黃毒。防己解之。

 

中砒毒者。

 

煩躁如狂。心腹攪痛。欲吐不吐。羊血不拘多少灌之。

 

或清油、糞清亦可。切戒與酒。火酒尤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1#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0:24 | 只看該作者

中巴豆毒者

 

其人大瀉。

 

或吐煩渴。急以黃連煎湯。

 

或甘草湯冷凍飲料。倉卒權飲冷水亦好。忌食熱物。並熱性藥物。中斑蝥、芫青毒者。

 

吐逆不止。急煎綠豆湯。

 

或黑豆湯溫服。豬膏、地漿、葵子汁並解之。

 

中大黃毒者。

 

泄瀉不止。腹中寒痛。先用薑湯熱飲。次以理中湯理胃祛寒。中大戟毒。菖蒲解之。

 

中甘遂毒。大豆煮汁服之。

 

中半夏、南星毒者。

 

其人喉間麻痹。急用薑汁細呷。 並飲甘草湯。中躑躅毒。梔子煮汁服之。

 

中野芋毒。地漿、人糞汁解之。

 

中杏仁毒。藍汁解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2#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0:36 | 只看該作者

中芫花毒

 

防己、防風、甘草、桂汁解之。

 

中野葛毒。地漿解之。

 

中藜蘆毒。蔥湯下咽便愈。中射罔毒。藍汁、大小豆汁、生羊血並解之。

 

中蜀椒毒。人尿、地漿、冷水並解之。

 

中莨菪毒。甘草、藍汁解之。

 

中川烏、附子毒者。

 

必煩悶。唇裂血流。頭重如斗。急與生萊菔汁解之。

 

童便亦可。次煎綠豆、黑豆湯。二三沸即與冷服。然不若甘草湯入腹即定。誤服伏火丹砂中毒。則毒歸心臟。其舌灰黑脹大。急宜童子小便飲之。

 

次以金汁及人中黃解之。

 

或濃煮黑豆汁解之。

 

或搗生綠豆汁解之。

 

或生羊血。

 

或磨犀角水並解之。

 

服風藥多汗。悶亂不醒。先以醋湯灌之。

 

次煎甘草湯。同薑汁頓服。夏秋間誤食停宿之物。中有蜈蚣、蛇蟲等毒。則心腹膨悶。雄黃磨水細飲。玉樞丹磨服亦效。蜀椒閉口者有毒。誤食戟人咽喉。氣欲絕。急以地漿水解之。

 

六畜肝藏常有毒。驢馬更甚。自死者尤毒。用豆豉以水浸。絞取汁旋飲之。

 

馬嚙人。及 人。毒腫熱痛作瘡。馬鞭梢、鼠屎燒灰。豬膏塗之。

 

馬嚙人陰。 卯脫出。急令推入。桑皮線縫。研生烏雞肝塗上。欲小便忍之。

 

牛馬嚙人。及馬骨刺傷人。灶灰淋汁熱漬。數易汁勿令瘡爛。馬血入瘡中。婦人月水。

 

或人糞塗之。

 

剝死馬骨傷人。毒攻欲死。 便取馬腸中屎塗之。

 

中河豚魚毒。急取蘆根搗汁服之。

 

輕則清油多灌。使毒物盡吐出。

 

亦須遇時而愈。

 

或橄欖搗自然汁。甚則糞清灌之。

 

食鱉中毒。乾薑、山楂煮汁飲之。

 

誤食蛇穴中蟹鱉。令人頭旋目眩。腹痛而死。急磨玉樞丹救之。

 

凡蟹重一斤外者大毒。食之殺人。誤吞蜈蚣。胸腹絞痛。先飲生雞血。須臾以清油灌吐。其蜈蚣滾在血中同出。繼以雄黃細研。水調服。誤吞水蛭。 生雞血調黃土丸服自下。

 

或以鹽梅水灌之則化。中漆毒。生蟹搗汁塗之。

 

治諸食中毒。磨犀角汁飲之。

 

無不治也。

 

或苦參酒煮服之。

 

解一切藥毒。不問草石。始覺便以蔥、豉、生麥門冬。煮取汁服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3#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0:48 | 只看該作者

藥對解法

 

凡藥相對者誤服。

 

以防解救諸法。附列於下。 鐘乳對術。其治主肺。上通頭胸。朮動鐘乳。胸塞短氣。鐘乳動術。頭痛目疼。

 

又鐘乳雖不對海蛤。海蛤能動鐘乳。然鐘乳與術為患。不過此也。

 

發動之始。體中有異。與上患相應。速宜服蔥白、香豉、甘草、吳茱萸湯解之。

 

才服便令人按摩搖動。口中嚼物。然後仰臥覆汗。汗出去覆。服湯熱歇。即用冷淘飯壓之。

 

若服不解。復用前湯去萸加桂。若已解。肺家尚有餘熱。第二方加麥門冬。 硫黃對防風。

 

又對細辛。其治主脾腎。通主腰。防風動硫黃。煩熱腳疼腰痛。

 

或嗔忿無常。 或下痢不禁。防風、細辛能動硫黃。硫黃不能動彼。始覺發。便宜服杜仲、枳實、甘草、香豉、梔子、李核仁。服如上法。不解。復服大麥奴、甘草、人參、芒硝、桂心、麥門冬。若服此已解。 猶有餘熱氣。

 

或冷。復服人參、乾薑、附子、甘草、當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4#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0:58 | 只看該作者

白石英對附子

 

其治主胃。通主脾腎。附子動白石英。煩熱腹脹。白石英動附子。嘔逆不得食。

 

或口噤不開。

 

或手足疼痛。始覺宜服麥門冬、甘草、麻黃、香豉。不解再。服大黃、香豉、梔子、甘草。服如上法。頻服湯。下便止。不下再服。若熱勢未除而渴。復服栝蔞根、大麥奴、甘草、蔥、豉。若已解。胃中有餘熱。復服芒硝、桂心、通草、甘草、白朮、大棗、李核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5#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1:06 | 只看該作者

紫石英對人參

 

其治主心肝。通主腰腳。人參動紫石英。心急而痛。

 

或驚悸不得眠臥。恍惚忘誤。失性發狂。乍寒乍熱。耳聾目暗。始覺宜服人參、白朮、甘草、桂心、細辛、香豉。服如上法。若嗔盛。加大黃、黃芩、梔子。若忘誤狂發未除。復服蔥白、香豉、麥門冬、甘草、人參。服如上法。溫覆。使身稍汗便解。若有餘熱。更服人參、防風、桂心、白朮、生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6#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1:18 | 只看該作者

赤石脂對桔梗

 

其治主心。通主胸背。桔梗動石脂。心痛寒噤。手足逆冷。心中煩悶。赤石脂動桔梗。頭痛目赤。身體壯熱。始覺發。便宜溫酒飲之。

 

須酒勢行則解。

 

或大麥炒令汗出。勿焦。搗篩細末。冷水和服。 礬石無所偏對。其治主胃。發則令人心急口噤。骨節強痛生瘡。始覺發。即服蔥白、香豉、甘草湯。若發身體即便生瘡。宜服麥門冬、人參、甘草、桂心、蔥白、香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7#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1:29 | 只看該作者

附子對白石英

 

亦對赤石脂。附子發則嘔逆腳疼體強。骨節痛面腫。發則飲酒服熱面自愈。 與白石英同解。 赤石脂、紫石英發。宜飲酒。得酒則解。

 

凡藥發。

 

或有宜飲熱酒。不可一概也。

 

以上解救發對八則。出千金方。 金太傅孫古修。誤服伏火丹砂。中毒。懇治於石頑。察其本元素虧。近因虛火上炎。吞下腫脹。延及兩頤。醫用苦寒清熱太過。神思不寧。藥中每服加丹砂五錢。甫進一劑。覺胸中有物觸有數次。次早請政於醫。復出丹砂視之。

 

色黑而晦。丹爐中伏火砂也。

 

醫令易砂。更服四劑。晝夜煩躁不寧。背時洒淅惡寒。頭面哄熱大汗。脛膝逆冷如冰。忽忽氣逆欲絕。醫目瞪無措。乃延石頑診之。

 

六脈澀數模糊。次驗唇舌。俱色如污泥。

 

而腫濃濕滑。若系熱極似陰。必無濕滑之理。 若系寒犯三陰。必無反濃之理。惟酒食內蘊。霉醬色現有之。

 

審其二便調適。胸腹柔和。決無實停胃府之理。證雖危疑。

 

而懇致最切。

 

以脈合證。洵為陰受熱鬱。今所最急者。

 

恐其喘汗欲脫。 不獲已以生脈、六味合劑。庶幾金水相生以救肺腎之垂絕。進一服。神思稍安。自汗稍斂。再一服人事稍知。稀糜稍進。方能略述從前所患之病。出從前所用之方。猶未言及伏火砂也。

 

見其舌沿稍轉微紅。

 

而氣微足冷如故。於前方中益入桂心五分。五味數粒。服後足稍溫和。氣稍接續。語稍有次。方詳述伏火丹砂之誤。因以前方減去地黃、桂心、五味。易入棗仁、秋石、人中黃。專解丹砂之毒。三服舌轉微紅。雖未鮮潔。 而伏毒漸解。緣兩尺弦細。乃去人中黃。仍用地黃以填補下元。數日之間。

 

或去人中黃而用地黃。 或去地黃而用人中黃。隨脈證而更迭出入。二味不兼用者。

 

恐人中黃味甘戀膈。載地黃之膩。不能速達下焦也。

 

下元雖虧。調補藥中。寧用鹿茸、河車。不敢用桂、附者。

 

慮其鼓舞丹砂之余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8#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1:48 | 只看該作者

急救治例

 

自縊

 

凡救自縊死者。

 

急須按定其心。勿截繩。抱起。徐徐解之。

 

心下尚溫者。

 

令人以口接氣入其腹內。無令氣泄。再令兩人吹其兩耳。半日許。縊者噫。噫即勿吹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9#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2:00 | 只看該作者

 

取道上熱土壅心中。少冷即易。氣通止。切勿與水。得冷即死。余見暑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0#
 樓主| 發表於 2014-12-3 11:12:09 | 只看該作者

溺水

 

以灶灰布地。令濃半尺許。

 

以甑或木凳。將溺死人伏臥其上。使頭小垂下。炒鹽二方寸匙。納竹管中。吹下孔中。當吐水。水下。去甑。下溺死者。

 

著暖灰壅身。使出鼻口即活。

 

如灰濕。暖灰易之。

 

又法。但埋溺死者於暖灰中。頭足俱掩。惟開七孔。

 

又法。屈兩腳。著生人肩上。 以背向背。負持走行。吐出水便活。

 

又冬月溺水凍死。

 

以暖灰囊薄心上。冷即易之。

 

心暖氣通。 目轉口開。可與溫飲稍稍吞之。

 

若不先溫其心。便持火烘。冷氣與火爭即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7:28 , Processed in 0.2812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