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關閉 [複製鏈接]
461#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2:21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又治郭然明之室。患五色痢。晝夜數十次。兼帶下如崩。誤服大黃、黃連之屬十余劑。遂隔塞不通。口噤不食者半月余。至夜必大發熱躁渴。六脈弦細而疾。

 

此足三陰俱虛之候。與理中加桂、苓、木香、烏梅以調其胃。次與加減八味作湯。導其陰火而痊。 刑部郎中申勖庵高年久痢。色如莧汁。服芩、連、芍藥之類二十余劑。漸加呃逆。乃甥王勤中。邀石頑往診。六脈弦細如絲。惟急進辛溫峻補。庶合病情。遂疏理中加丁香、肉桂方。諸醫咸謂血痢無用薑、桂、人參之理。遲疑不敢服。 仍啜芩、連、芍藥。遷延五日。病愈甚而驟然索粥。舉家及諸醫。皆以能食為慶。復邀石頑相商。 而脈至如循刀刃。

 

此中氣告竭。求救於食。除中證也。

 

世人但知下痢能食為向愈。曷知其有除中之例乎。

 

因表出以為後學之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2#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3:34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褚某水尊堂。深秋久痢。口噤不食者半月余。但飲開水及爪瓤汁。啜後必嘔脹腸鳴。絞痛不已。煩渴悶亂。至夜轉劇。所下皆膿血。晝夜百余次。小水涓滴不通。諸醫束手告辭。始邀石頑。 切其六脈。皆弦細乏力。驗其積沫。皆瘀淡色晦。詢其所服。皆芩、連、檳、朴之類。因謂之曰。 所見諸證俱逆。幸久痢脈弱。尚宜溫補。姑勒一方。用理中加桂、苓、紫菀調之。

 

服後小便即通。 便得稍寐。三四日間糜粥漸進。痢亦漸減。更與理中倍參。伏龍肝湯泛丸。調理而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3#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3:48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又治同川春榜陳穎雍。觸熱錦旋抵家。即患河魚腹疾。半月以來。攻克不效。遂噤口粒米不入。且因都門久食煤火。肩背發癰。不赤不疼。陷伏不起。發呃神昏。勢日瀕危。內外醫科。互相推委。因命楫相邀石頑。就榻診之。

 

六脈弦細欲絕。面有戴陽之色。所下之物。瘀晦如爛魚腸腦。證雖危殆。幸脈無旺氣。氣無喘促。體無躁擾。可進溫補。但得補而癰腫 發。便可無虞。 遂疏保元湯。每服人參三錢。生黃 二錢。甘草、肉桂各一錢。伏龍肝湯代水煎服。一啜而稀糜稍進。再啜而後重稍輕。三啜而癰毒賁起。另延瘍醫敷治其外。確守前方。服十余服而安。前後未嘗更易一味也。

 

一大兵船上婦胎前下痢。產後三日不止。惡露不行。發熱喘脹。法在不救。有同道誤許可治。 與藥一服。次早反加呃逆。計無所施。乃同兵丁。托言貨船。拉石頑往診。其脈三至一代。直以難治辭之。

 

彼則留住前醫。不使上涯。方知其意原欲巧卸。恐余不往。故不明言其故。當此急迫之際。不與解圍。必致大傷體面。因謂之曰。

 

此證雖危。尚有一線生機。必從長計議。庶可圖治。彼聞是言。始放其醫抵家。

 

而求藥於余。遂與盞一枚。錢數文。 令習砂糖熬枯。白湯調服。既可治痢。

 

又能下瘀。且不傷犯元氣。急與服之。

 

彼欣然而去。其醫得脫。閉戶挈家而遁。直至數日。大兵去後寧家。即過我而謝曰。若非金蟬脫殼。不免為螳臂所執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4#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3:58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飛疇治朱元臣子。患五色痢。二十余日。胸膈脹滿。

 

而粥飲不進。服藥罔效。別延兩醫診視。 一用大黃。一用人參。元臣不能自主。因執治於予。予曰。用大黃者。

 

因其脈滿脈大也。

 

用人參者。

 

因其痢久不食也。

 

痢久不食。大黃斷斷難施。膈滿作脹。人參亦難遽投。今擬伏龍肝為君。 專溫土臟。用以濃煎代水。煎焦朮、茯苓、甘草、廣藿、木香、炒烏梅。一劑痢減食進。再劑而止。遂不藥調理而起。 大小便不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5#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4:33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經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瞀悶。

 

此謂五實。夫脾胃氣滯不能轉輸。加以痰飲食積阻礙清道。大小便秘澀不快。二陳東加升、柴、二術。數服。能令大便潤而小便長。濕熱痰火結滯。脈洪盛。大小便秘赤。肢節煩疼。涼膈散、小承氣湯選用。陰囊腫脹。二便不通。三白散。 大小便俱不通。小腹膨脹。乃膀胱溺滿。支撐回腸。故並大便不得出。用二陳倍茯苓加澤瀉、木通先利小便。回腸得通。

 

而大便隨出矣。

 

風閉。用燒皂肉灰為末。粥清調下。

 

或燒湯蒸下部良。 冷閉。用連根蔥一二莖。帶土生薑一塊。淡豆豉二十一粒。鹽二匙。同研爛作餅。烘熱掩臍中。 以帛扎定。良久於餅上灸之。

 

熱閉。用田螺搗爛。加麝香一分。冰片半分。入臍中。

 

以帛束之。

 

如人行十裡即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6#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4:42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石頑曰。肥人素多痰飲濕熱結聚。因病每致大小便不通。腹滿不食。氣逆喘急。勢盛不得不下。 有屢下不得通利者。

 

有再三下而始通者。

 

有下之利不止者。

 

大抵濕熱素盛之人。大便不行。日數雖多。結糞甚少。所下不過溏糞垢膩。甚至驟下不可遏者。

 

多有熱去寒起。正氣隨脫。即變呃逆之證。

 

以此本屬濕熱。溫補仍助本病。苦寒徒乏胃氣。每至不可救藥。若始先知其濕熱痰積。用導痰湯多加薑汁、竹瀝。下滾痰丸。甚則下控涎丹。方為合法。若遲則濕熱上涌勢劇。胃中津液盡變濁穢。雖有合劑。不能取效也。

 

凡大便不通而腹中雷鳴者。

 

下之必無結糞。蓋肥人下後。多有脫泄不止之虞。瘦人汗後。每多干熱不止之患。不可不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7#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4:53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丹溪治一老人。因內傷挾外感。自誤發汗。脈浮數。年高誤汗。必有虛證。乃與參、朮、歸、、甘草、陳皮等。自言從病不曾更衣。今虛迸痛不堪。欲用利藥。朱謂非實秘。氣因誤汗而虛。 不得充腹。無力可努。仍用前藥。間與肉汁及鎖陽粥。濃煎蔥椒湯浸下體。下軟塊五六枚。脈大未斂。血氣未復。

 

又與前藥。二日。小便不通。小腹滿悶煩苦。仰臥則點滴而出。朱曰。補藥未至。倍參、朮。服二日。小便通。半月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8#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5:03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又治一婦人脾疼。後患大小便不通。

 

此是痰隔中脘。氣聚上焦。二陳加木通。初服探吐。再服而愈。 汪石山治一婦。因憂懼勞倦。小腹脹滿。大小便秘結不通。醫以硝、黃三下之。

 

隨用隨秘。 反增胸腹胃脘脹痛。自汗食少。汪診之。

 

脈皆濡細而數。曰。

 

此勞倦憂懼傷脾也。

 

蓋脾失健運之職。故氣滯不行。前藥但利血而不能利氣。遂用人參二錢。歸身錢半。陳皮、枳殼、黃芩各七分。 煎服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69#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18:55:13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喻嘉言治一人。大小便俱不通。因新秋病瘧。三五發後。用藥截住。遂覺胸腹間脹滿日增。 不旬日外。腹大胸高。上氣喘急。二便全無。食飲不入。能坐不能臥。能俯不能仰。屢服下藥不應。商用大黃二兩作一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0#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29:50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喻曰。

 

此名何病。

 

而敢放膽殺人耶。醫曰。傷寒腸結。下而不通。惟有大下一法。何謂放膽。曰。 世間有不發熱之傷寒乎。

 

傷寒發熱。津液枯槁。腸胃干結。故用下藥以開其結。然有不轉失氣者不可攻之戒。正恐誤治太陰之腹脹也。

 

此因腹中之氣。散亂不收。津水隨氣橫決四溢而作脹。全是太陰脾氣不能統攝所致。一散一結。相去天淵。再用大黃猛劑大散其氣。若不脹死。定然腹破。 遂以理中湯少加黃連。疾勢略減。次日用五苓散本方。藥才入喉。病者即索穢桶。小便先去。大便隨之。

 

腹中原是大黃推落之泄糞。其所以不出者。

 

以膀胱脹大。腹內難容。將大腸撐緊。無隙可出耳。石頑治楊松齡。夏月感冒。曾服發散藥十余劑。大小便俱閉澀不通。更一醫。用硝、黃下之。

 

少腹左畔遂脹起如墩。不赤不熱。有時嘩嘩作聲。復延瘍醫。

 

以敷藥治其外。

 

以解毒利水藥治其內。藥未進而躁擾不寧。因延石頑診之。

 

六脈緊細而快。

 

此過汗津液大傷。

 

又與苦寒攻裡。 致陰邪內結。膀胱不化。溺積不通。法在不救。幸胃氣有權。形神未槁。尚能稍進糜飲。姑許以治。因與濟生腎氣大劑。煎成入有嘴壺。托起其項。徐徐仰灌升許。頃令轉側。

 

以鵝翎探吐。即時溲便如注。少腹頓平。更與十全大補調理而安。

 

此證前後患者四五人。

 

或小便淋瀝。

 

或遺溺不止。

 

或形羸氣脫。皆立辭不治。 大便不通 經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可知大便閉結專責之少陰。證狀雖殊。總由津液枯竭也。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當歸肉蓯蓉之類。) 腎主五液。津液盛則大便如常。房欲過度。精血耗竭。多致秘結。

 

或飢飽勞役。損傷胃氣。 或辛熱濃味。漸漬助火。伏於血中。耗散真陰。津液虧少。致令大便結燥。高年血不充。每患是疾。故古人有胃實脾虛。風秘氣秘痰秘。冷秘熱秘。虛秘實秘之分。臨證所當細察詳問也。

 

胃實而秘。善飲食。小便赤澀。麻仁丸。脾虛不能運化。倦怠懶於言動。補中益氣倍升、柴、當歸。 煎成調生蜜、麻油。清氣一升。濁氣自降。有脾虛下秘者。

 

以此湯下麻仁丸。風秘者。

 

風入大腸。 傳化失職。羌、防、蘇子、枳殼、麻仁、杏仁、皂角灰。煎服潤腸丸。氣秘者。

 

氣不升降。穀氣不升。其人多噫。枳殼、沉香、蘇子、檳榔、烏藥、陳皮。煎服降氣散。

 

或四磨、六磨選用。痰秘者。

 

痰飲濕熱阻礙。氣不升降。頭汗喘滿。胸脅痞悶。眩暈腹鳴。半夏、茯苓、木香、檳榔、枳實、橘紅、香附、白芥子、薑汁、竹瀝。不應。加大黃、黃連。甚則控涎丹下之。

 

冷秘者。

 

六脈沉遲。面白或黑。凝陰固結。胃氣閉塞。腸內氣攻。腹中喜熱惡冷。藿香、厚朴、薑、桂、枳殼、陳皮、生薑。煎服半硫丸。熱藥多秘。惟硫黃性緩而通。冷藥多泄。惟黃連濃腸止泄。

 

如陰寒秘結。當與陽藥冰冷服之。

 

然數服中。間與清潤藥一服。不令結秘。若病本虛寒。標顯躁熱。 亦宜助陽藥中少加苦寒以去熱躁。躁止勿加。熱秘者。

 

六脈數實。面赤口乾。身熱腸胃脹悶。時欲得冷。

 

或口舌生瘡。二腸熱結。蘇子、黃芩、生地、芍藥、杏仁、枳殼。煎服潤腸丸。

 

或四順清涼飲。虛秘者。

 

不能飲食。小便清白。

 

或年高。

 

或病久。

 

或脾虛津枯血少。歸身、熟地、蓯蓉、參、 、沉香、松子仁、桃仁、麻仁、蜂蜜。

 

或麻仁、枳殼、當歸、人參。蜜丸服之。

 

瘦人血枯火秘。通幽湯煎成。入蜜服之。

 

老人津枯。婦人產後去血過多。及發汗利小便。病後血氣未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1#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0:02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虛勞骨蒸。皆能作秘。惟當益氣補水養血。不可用硝、黃利藥。巴豆、牽牛。尤在所禁。有一種大便不通。腹中脹悶。求通不得。頻頻登廁。努力太過。虛氣被掙下注。肛門裡急後重。時不可忍。氣逆嘔惡。渴而索水。飲食不能。呻吟不絕。欲與通利。則氣以下脫。欲與升提。則氣以上逆。嘔惡難堪。人參、枳殼、當歸煎服。加陳香櫞皮尤效。腎臟血虛。大腸風秘。生何首烏搗自然汁一盞。和白蜜。燉熱服之。

 

六味丸加蜜調服亦通。 固本丸作膏常服亦妙。古方治老人燥結。多用蓯蓉。不知胃氣虛者。

 

下口即作嘔吐。肥人胃中多有痰濕。尤非所宜。惟命門火衰。開闔失職者。

 

方為合劑。然須丸服。若作湯。

 

亦必作吐。

 

以其味鹹氣濁也。

 

丹方。治腎肝風秘。至夜微發寒熱者。

 

用生何首烏兩許頓煎。服之神應。若暴病熱邪固結。及中有留滯者禁用。

 

以其純陰味澀。無養正祛邪之力也。

 

失血後煩渴。大便不通。一味生地黃搗汁服之。

 

大病後不得寐。大便不通。一味熟棗仁。擂水去滓。煮粥頻食。血枯燥結。恆用熟地黃蜜煎常服。

 

或熬膏亦佳。

 

又老人血枯便閉。用生地黃、當歸身、鮮首烏各四兩。廣皮一兩。熬膏燉熱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實秘者。

 

能飲食。小便赤澀。枳實、檳榔、木香、砂仁、蓬朮、大黃、皂肉灰之屬。氣滯腹急。大便秘澀。六磨東加大黃。諸秘服藥不通。

 

或虛人畏服利藥者。

 

宜蜜煎導、削醬薑導。分寒熱選用。其豬膽導。非傷寒邪熱。不可輕試。病患胃氣虛者。

 

用之往往有呃逆之虞。不可不慎。 或問干結之甚。硝、黃亦可暫用否。曰。承氣湯用硝、黃。乃傷寒邪熱入裡。胃液干枯。腎水涸竭。故宜急下以救陰津為務。若老人虛人。及病後腎水本虧。

 

以致燥結。再用硝、黃下之。

 

是虛其虛。目下取快一時。來日復秘愈甚。欲再下之。

 

雖鐵石不能通矣。

 

倘遇此證。當勸慰之。

 

緩圖奏效。切勿性急。自貽其咎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2#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1:04 | 只看該作者

痢後風

 

〔診〕陽結脈沉數。

 

或促。陰結脈遲伏。

 

或結。老人虛人便秘。脈多沉伏而結促不勻。若見雀啄者不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3#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1:15 | 只看該作者

小便不通

 

(閉癃) 經云。三焦者。

 

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下焦者。

 

別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故水穀者。

 

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俱下於大腸。

 

而成下焦。 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則縮蜷。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陰者。

 

積筋之所終也。

 

故酸入而走筋矣。

 

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4#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1:47 | 只看該作者

小便不通

 

經云。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夫腎肝在下。地道也。

 

心肺在上。天道也。

 

脾胃居中。氣交之分也。

 

故天之陽絕而不安於地者。

 

則白露不下。

 

在上之陽不交於陰。則在下之陰無以為化。水道其能出乎。

 

此上焦之氣化也。

 

仲景曰。衛氣行。則小便宣通。

 

又曰。脾病則九竅不通。

 

此中焦之氣化也。

 

東垣云。

 

在下之陰虛。

 

在上之陽盛。致腎氣不化。必宣其陽而舉之。

 

則陰可得而平也。

 

故丹溪云。

 

以吐法通小便。上竅通而下竅之水出焉。

 

然升提止可施於涓滴不通者。

 

若溺澀短少。

 

或淋漓作痛者。

 

非所宜也。

 

由經言及諸論觀之。

 

未有不主於氣化者。

 

不審乎此。轉行疏利之劑求功。多見其不知量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5#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2:04 | 只看該作者

小便不通

 

東垣云。小便不通。皆邪熱為病。分在氣在血而治之。

 

以渴與不渴而辨之。

 

渴而不利。

 

或黃或澀者。

 

熱在上焦氣分也。

 

小便者膀胱所主。若肺熱不能生水。是絕其寒水生化之源。宜清肺而滋化源。故當從肺分助其秋令。宜茯苓、澤瀉、車前、木通之類淡味滲泄之藥。水自生焉。

 

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

 

熱在下焦血分。腎與膀胱受熱。閉塞其流。須知、柏之類苦寒氣味俱陰之藥以除其熱。稍兼肉桂辛溫散結之陽藥以泄其閉。若服淡滲之味。則陽無以化。

 

而陰愈閉塞不通矣。

 

氣分熱。渴而小便閉。

 

或黃或澀者。

 

黃芩清肺飲。血分熱。小便閉而不渴者。

 

滋腎丸。不應。並中焦亦有熱也。

 

加連、柏、甘草。等分煎服。陰虛血熱人。渴而小便不通。

 

或澀痛淋瀝者。

 

切禁五苓燥劑。宜導赤散。津液偏滲於大腸。大便泄瀉。小便澀少。

 

或水停心下。不能下輸膀胱者。

 

五苓散滲泄之。

 

若六腑客熱轉於下焦而不通者。

 

用益元散以清之。

 

若氣迫閉塞。升降不通者。

 

二陳湯去半夏。加木通、滑石、柴胡、升麻以提之。

 

汗出過多。小便赤澀。 此五內枯燥。慎勿用利水之劑。生脈散加黃 、當歸。若右寸獨數大。小便點滴而下者。

 

此金燥不能生水。氣化不及州都。生脈散去五味子。易大劑紫菀。可一服而愈。小便不通。腹下痛悶難忍如覆碗者為實。

 

亦分在氣在血。氣壅於下者。

 

四磨、六磨選用。血污於下者。

 

代抵當丸。有火虛者。

 

非與溫補之劑則水不能行。

 

如金匱腎氣丸。元氣下陷而水道不通者。

 

補中益氣東加木通、車前。升清以降濁也。

 

小便不利。審是氣虛。獨參湯少加廣皮如神。

 

凡小便不通。用獨蒜塗臍法。 以獨囊蒜一枚。梔子三枚。鹽少許。搗爛。攤紙貼臍。良久即通。未通。塗陰囊上立效。

 

或用食鹽半斤。炒熱布包熨之。

 

天行熱病。小便不通。用蚯蚓泥升許。

 

以水浸澄清。渴即與飲。不應。 用地龍數枚。同蘆根。搗汁飲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6#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2:19 | 只看該作者

閉癃

 

閉癃者。

 

溺閉不通。淋瀝點滴也。

 

惟肝與督脈三焦膀胱主之。

 

經云。膀胱之胞薄以懦。 得酸則縮蜷。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

 

又云。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蓋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

 

閉癃則瀉之。

 

然遺溺閉癃。不取膀胱俞者。

 

蓋膀胱但藏溺。其主出溺者。

 

皆從三焦及肝與督脈也。

 

閉癃者。

 

合而言之。

 

一病也。

 

分而言之。

 

有暴久之殊。蓋閉者。

 

暴病。 為溺點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

 

可用疏通利竅之劑。甚則用吐法以提其氣自通。若補中益氣、二陳、五苓。俱可探吐也。

 

癃者。

 

久病。為溺癃淋瀝。點滴而出。一日數十次。名淋病是也。

 

惟宜滋養真陰。兼資氣化。

 

如六味、生脈之類。

 

亦可合用。若疏泄利氣之藥。皆為戈戟矣。

 

夏秋熱傷癃閉。

 

以滑石調水飲之即通。但陰虛泉竭者禁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7#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2:35 | 只看該作者

 

金匱云。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食。 大便必堅。小便即數。小便不利者。

 

有水氣。其人苦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

 

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並主之。

 

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脈浮發熱。 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

 

豬苓湯主之。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便血。 金匱論淋證四條。一曰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此肝移熱於膀胱。因肝熱甚。失其疏泄之令而然也。

 

一曰胃中有熱。消穀引食。大便堅。小便數。

 

此因胃熱熾甚。消爍津液。腸胃膀胱之源俱涸也。

 

一曰有水氣。其人苦渴。

 

此膀胱氣化不行。水積胞中為患也。

 

一曰小便不利。 用蒲灰散等治。

 

此因膀胱血病。血屬陰。陰病則陽亦不能施化也。

 

其用栝蔞瞿麥丸者。

 

蓋緣肺氣不化。膀胱不通。致水漬則津液不行。

 

而胃中燥渴。故用栝蔞根以生津。薯蕷以補肺。茯苓疏肺氣下行。瞿麥逐膀胱癃結。然欲散下焦之結。

 

又需陽藥始得開通。故少加附子為使。必水積而腹中冷者。

 

方可用之。

 

若雖有水氣而腹中不冷。即當效五苓之法。

 

以桂易附。

 

或因積熱閉癃。

 

又當改附子為知、柏也。

 

其蒲灰散等三方。悉治膀胱血滯氣不化而小便不利之證。蒲灰滑石者。

 

薄灰治瘀血。滑石利竅也。

 

亂髮滑石白魚者。

 

發灰消瘀血。白魚去水氣也。

 

茯苓戎鹽者。

 

咸潤走血。佐茯苓淡滲利小水。白朮兼利腰臍間血也。

 

三方亦有輕重。亂髮為重。蒲灰次之。

 

戎鹽又次之。

 

至於渴欲飲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8#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2:47 | 只看該作者

 

口乾舌燥。明系熱在上焦。故用白虎以蕩滌膈上之熱。加人參以救津液也。

 

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乃熱結膀胱。津液固結之候。

 

而見脈浮發熱。太陽熱邪循經發外也。

 

故用豬苓湯以導熱滋燥。慎勿因其發熱而與發汗。重傷其陰。必致便血。故為切戒。 諸淋所發。皆腎虛而膀胱生熱也。

 

水火不交。心腎氣鬱。遂使陰陽乖舛。清濁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裡急。膏血砂石。從水道出焉。

 

於是有淋瀝不斷之狀。甚者窒塞其間。令人悶絕。

 

凡小腸有氣。則小便脹。小腸有血。則小便澀。小腸有熱。則小便痛。制劑之法。並宜流行滯氣。 疏利小水。清解熱邪。其於平調心火。

 

又三者之綱領焉。

 

心清則小便自利。血不妄行。最不可用補氣之藥。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水竇不行。加之穀道閉遏。未見其有能生者也。

 

雖然。腎氣虛弱。囊中受寒而成淋澀者有之。

 

其證先寒栗而後溲血。蓋冷氣與正氣交爭故也。

 

又有胞系轉戾不通者。

 

其證臍下急痛。小便不通。

 

凡強忍小便。疾行走馬。

 

或忍尿入房。 使水氣逆上。氣迫於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張也。

 

胞落則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79#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3:02 | 只看該作者

 

石淋者。

 

臍腹隱痛。小便難。痛不可忍。溲如砂石。

 

或黃赤。

 

或混濁。色澤不定。正如湯瓶久受煎熬。底結白鹼。宜清其積熱。滌其砂石。

 

如麥冬、葶藶、木通、葵子、滑石、車前、連翹、瞿麥、知母。澀痛甚者。

 

為膀胱蓄血。加琥珀、肉桂、大黃辛溫以散之。

 

加味葵子茯苓散。專治石淋之聖藥。紫雪亦佳。勞淋者。

 

遇勞即發。小便淋瀝不絕。

 

如水滴瀝而不斷。有脾勞腎勞之分。勞於脾者。

 

補中益氣加車前、澤瀉。勞於腎者。

 

六味丸加麥冬、五味。血淋者。

 

雖主實主血而與小腸為表裡。然須看血色分冷熱。色鮮紫者。

 

為小腸實熱。小腸熱甚而血滲胞中。與溲俱下。大劑生牛膝為主。兼車前、山梔、生地、紫菀、犀角、桃仁、蘆根汁、生藕節汁。血虛而熱。用生地黃三兩。黃芩、阿膠各半兩。柏葉少許。水煎服之。

 

此千金法也。

 

若色瘀淡者。

 

屬腎與膀胱虛冷。生料六味丸加肉桂。蘆根搗水煎。候冷服。若兩尺脈沉弦而數。必有瘀血停蓄。犀角地黃東加紫菀、牛膝。若琥珀、麝香、當歸、川芎、萆 、木通、白朮、木香、香燥破血利水耗氣之類切禁。氣淋者。

 

氣化不及州都。胞中氣脹。小腹滿堅。溺有餘瀝。宜沉香、肉桂、茯苓、澤瀉。佐以木通、瞿麥、葵子、山梔、石葦之類。實則氣滯不通。臍下妨悶。加香附、木香。不應。加硝、黃。溺後疼痛。去石葦、木通、瞿麥、葵子、山梔。加秋石、生甘草梢、藕汁。氣淋服利水藥不能通者。

 

沉香降氣、四磨湯選用。膏淋者。

 

儼若脂膏。

 

或便中有如蜓蚰之狀。

 

此名肉淋。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宜茯苓、秋石、沉香、海金沙、澤瀉、滑石。 如不甚痛者。

 

須固澀其精。慎勿誤與通利。鹿角霜、肉蓯蓉、菟絲子、蓮須、芡實、山藥之類。 或桑螵蛸、菟絲子等分。澤瀉減半。蜜丸服。後以六味丸合聚精丸調補之。

 

冷淋者。

 

寒氣客於下焦。水道不宣。滿於胞內。淋澀而白。先發寒栗。

 

而後便數成淋。宜金匱腎氣丸加鹿茸、沉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80#
 樓主| 發表於 2014-12-2 22:33:15 | 只看該作者

 

戴氏云。進冷劑愈甚者。

 

此是冷淋。牛膝半兩煎湯。加麝少許。下八味丸。冷淋小便閉澀。數起不通。竅中苦痛。憎寒凜凜。

 

或因煩渴飲水過多。水積胞中不行。生附子散。不應。用栝蔞瞿麥湯。熱淋者。

 

心肺蘊熱。不能滋其化源。小便赤澀如血而少。煩渴引飲者。

 

導赤散加黃芩。躁熱不渴者。

 

滋腎丸。

 

或淡竹葉煎湯調辰砂益元散。

 

凡人服金石大毒。

 

以助入房。敗精流入胞中。及飲食痰積滲入者。

 

則皆成淋。

 

或忍精不泄。停凝作痛而致淋者。

 

木通、車前、牛膝、澤瀉、茯苓、滑石、甘草。

 

或湯或丸俱效。有膏粱太過。食積成痰。流注為淋。宜尿浸山楂、川連、丹、皮海石、玄明粉之類。小便艱澀如淋。短而不作痛者。

 

虛也。

 

六味丸加鹿茸、肉蓯蓉。

 

如莖中不痛而癢者。

 

此屬精虛。八味丸。小便淋瀝。莖中痛不可忍。相引脅下痛。參苓琥珀散。有服五苓散不效。用生料鹿茸丸卻愈。

 

此皆下元虛冷之故。胞痹小便淋瀝澀痛。腎虛膀胱積熱也。

 

腎瀝湯。胞痹不得小便。小腹痛。 若沃以湯。則小便雖澀而略通者。

 

此膀胱虛寒也。

 

茯苓丸。虛寒甚者。

 

巴戟丸。老人精氣已衰。 猶不絕欲。小便淋瀝。小腹脹閉而牽引穀道。

 

或溺血梗痛。腎氣丸加牛膝。熱極成淋。莖中痛。 五苓散減桂大半。加滑石、木通、生甘草梢。口苦咽乾。小便赤澀。

 

或欲成淋。清心蓮子飲。伏暑成淋。五苓和益元散。虛人。生脈散。不時服之。

 

小便自清。後有幾點血者。

 

五苓散加牛膝、熟地、紫菀。有因怒而致淋者。

 

非青皮、沉香、山梔、木通不能已也。

 

有因思慮成淋者。

 

歸脾湯和五苓散並進。汗多而小便痛。暑月常有之。

 

盛暑冷凍飲料既多。上停為飲。外發為汗。津液不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5:19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