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增補評注柳選醫案】

 關閉 [複製鏈接]
2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3:05 | 只看該作者

另朝服膏滋藥


晚服丸藥。


此王江涇,王姓病也。


是人素有肝火上升之病。


想熱病之後,必有餘邪餘火,留於肝膽,乘虛竊發,氣塞而不能臥起者,中有實痰,加於短氣不足以息之體,神魂搖盪,身非己有,虛之甚矣。


用真珠母丸法,先以犀角治實火,參、地補氣血,俾相火得清而奠安。


第二方即參入陳皮、竹油、赭石、旋覆花,挾補挾化。


第三方人參固本,入龜板、耆、芍、雞黃。


第四方加入羚羊、銀花,清藥與補藥,俱加倍用之。


第五、六方,竟是十味溫膽,吃重痰火一層。


用藥心細手和,既沉著,亦靈敏,洵可法可師之作。


鄧評:


腑以通為補,是至理名言。


及觀其立法,究屬背謬。


蓋大便之燥結,並非陰虛液涸,仍由痰火煅煉,腸液不生,豈徒滋養營陰所能通耶。


陽絡重傷,咳無虛日,而於五更為甚,口乾盜汗,溺赤便溏,脈數而身熱,欲成損證也;


咽中已癰,慮其加喘生變,權以清熱存陰。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3:14 | 只看該作者

黃芩湯合豬膚湯加牡蠣


鄧評:


咳於五更為重,是木火旺於寅卯也;


溺赤便溏,大都挾濕熱內蘊。


此方尚稱平善。


孫評:


失血之後而得是證,非損之難治者乎。


再診:


所見病情,與前無異,喜食藕汁,咽中乾痛稍輕,大便溏泄更甚。


雖屬肺熱下移於大腸,而實則中氣已虛,失其所守也。


六味丸 加牡蠣 川貝 玄參 淡芩 詒按:


大便溏泄,虛證中所最忌者。


此證始終大便不堅,故再三反復,終不復元也。


鄧評:


藕汁雖能清熱,亦不免助濕,濕勝故大便溏泄更甚,方內萸、地等味,恐有所礙。


孫評:


大便不堅,是中無砥柱,損怯末傳已露,安能望愈。


且玄參雖清陰分之熱,便不堅者,究宜避之,滑潤故也。


三診:


溏泄已止,咳嗽未除,咽痛盜汗,脈數。


肺經尚有熱邪。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3:26 | 只看該作者

補肺阿膠散加白芍生地淡芩玄參山藥


鄧評:


阿膠、生地,究非有邪者所宜進。


四診:


便泄稀,身熱輕,咽喉乾痛,亦漸向愈。


而咳嗽腹鳴,神疲納少,脈小帶數。


想是風熱遞減,氣陰兩虧,而脾中之濕,又從而和之為患。


補三陰、通三陽之外,更以崇土化濕佐之。


六味丸 加牡蠣 淡芩 於朮 防風 陳皮 炙草 詒按:


陰虛而挾脾濕,陽虛而挾肺火,邪實正虛,彼此相礙。


凡治此等證,總須權其輕重緩急,又須心靈手敏,方能奏效。


若稍涉呆滯,則效未見而弊先滋。


如此證屢用六味,雖於證情亦合,究嫌落筆太重,少靈動之機括也。


鄧評:


既知有脾中之濕,而六味丸之萸、地,豈不相礙。


孫評:


脾濕是誤認,乃脾陰傷而中氣無權也。


清潤治肺則礙睥,固氣溫養則傷肺,故虛證遇此,大為棘手。


然脾土為萬物之母,中氣為諸氣之主,但得方法靈動,究以先立中氣為要。


葉氏每以小建中湯加減治之,良有以也。


柳氏云虛證便溏為最忌,真是治虛者歷練有得之言。


學者記之。


五診:


氣陰得補漸和。


不意又有燥風外感,襲入濕痰之中。


微有寒熱,咽痛咳嗽不止。


權以清養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3:34 | 只看該作者

六味丸


去萸 加桑葉 杏仁 陳皮 川貝 炙草 鄧評:


緣濕熱之邪,本屬留郁於內,鬱極必發,故不免寒熱再至。


六診:


發熱惡風汗多,是屬傷風之象。


但傷於壯者,氣行則已;


傷於怯者,難免不著而為患也。


大為棘手。


六味丸合玉屏風散 加桑葉 玄參 川貝 橘紅 甘草 鄧評:


熱蒸故多汗,濕遏則惡風,亦未必傷風乃然。


且既已傷風,何堪再用熟地。


七診:


多汗惡風之象漸輕,新風解矣。


而咳嗽咽痛,大便溏,飲食少,仍是脾肺腎三臟皆虛之候。


幸未氣喘。


玉竹飲子玉竹、茯苓、甘草、桔梗、陳皮、川貝、紫菀,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3:42 | 只看該作者

合豬膚湯


玉屏風散加麥冬 山藥 鄧評:


似乎有效,實則未必效也。


八診:


脾虛則便溏,肺虛則咳嗽,腎虛則虛火上炎,咽喉乾痛,脈弱無力,元氣傷矣。


急宜補氣育陰。


人參二冬二地黃耆陳皮阿膠杏仁 百合 甘草 詒按:


此方究非便溏所宜。


鄧評:


濕不化脾何以健,熱不解陰亦難復。


一味滋補,徒截其濕熱去路。


況二冬、二地,豈便溏所宜服耶。


孫評:


葉氏於此等證,總以後天脾胃、先天腎主治,用異功、建中以培中,溫養攝納以治下,從根本設法,而力辟清寒肅肺之非,學者宜宗之。


九診:


精生於穀,腎之精氣皆賴穀食以生之,而穀食之化,又賴脾土以運之。


今便溏納少,脾失運矣。


急宜補脾為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3:51 | 只看該作者

都氣丸合四君子湯百花膏

 

另八仙長壽丸參湯下


詒按:


此方亦嫌少靈活之致。


又按:


此證前後方案九則,議論頗有精當處。


惟用藥未能面面照顧,總緣陰虛而兼便溏,彼此相礙,難於安置妥貼也。


鄧評:


此病因屬重症,而始終鮮效者,為過慮其陰虛也。


至此而云,急宜補脾用四君,而仍以都氣牽合,總由陰虛二字橫亙胸中故爾。


孫評:


此等證惟於葉案細加參究,或有把握,還須將陰虛便溏打成一氣貫穿,乃有生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4:04 | 只看該作者

先生之病


素稟濕熱,又挾陰虛之病也。


濕者何?


地之氣也。


熱者何?


天之氣也。


天地鬱蒸,濕熱生焉。


濕熱稟於先天者,與元氣混為一家,較之內傷外感之濕熱,屬在後天者,豈可用日語哉。


設使薄滋味,遠房幃,不過生瘍出血而已。


乃從事膏粱,更多嗜欲,斯濕熱外增,陰精內耗,臟腑營衛,但有春夏之發,而無秋冬之藏,無怪乎風火相煽,而耳為之苦鳴也。


當斯時也,靜以養之,猶可相安無事,何又喜功生事,火上添油,致陡然頭暈面赤,其一派炎炎之勢,蓋無非肝經之火,督脈之陽,上冒而為患。


近聞用引火歸原之法,以為甘溫能除大熱,嗟乎!


未聞道也。


夫甘溫除大熱者,良以下極陰寒,真陽上越,引其火,歸其原,則坎離交媾,太極自安;


若陰虛濕熱蒸動於上者,投以清滋,尚難對待,況敢以火濟火,明犯一誤再誤之戒乎!


逮後,清已有法,滋亦頻投,飲食能增,身體能胖,而坐立獨不能久者,明是外盛中空,下虛上實,用藥殊難。


嘗見東垣之清燥湯,丹溪之虎潛丸,潤燥兼施,剛柔並進,張氏每贊此兩方,謂必互用,始克有濟,何故而不宗此耶。


然猶有進於此者,治病必資藥力,而所以載行藥力者,胃氣也。


胃中濕熱薰蒸,致吐血痰嗽,鼻塞噫氣,二便失調,所謂九竅不和,都屬胃病也。


然則欲安內臟,先清外腑,又為第一要著矣。


至秋末冬初病甚者,十月坤卦純陰,天已靜矣;


而濕熱反動,腎欲藏矣,而濕熱仍露,能勿令病之加劇乎,附方謹復。


青鹽四兩 甘草八兩 荸薺一斤 海蛇二斤 萆薢一兩 飴糖八兩 刺蝟皮一兩五錢 霞天曲一兩五錢 十大功勞葉一斤 橘葉五兩 共為末,竹瀝和水泛丸。


每朝四錢,服完後,合虎潛丸全料,同合常服。


柳按:


方中海(蟲宅),荸薺、飴糖,不能作丸,此必有誤。


愚意用東垣清燥湯方,合青鹽以下數味為末,而用荸薺、海(蟲宅)煮汁,和飴糖,竹瀝泛丸乃合。


原注:


起手提清濕熱之病,陰虛之體,發明先天素稟濕熱之故。


第二段一折,折出嗜欲膏粱,因此更加陰虛。


第三段再折,折出動火傷陰。


第四段直辟用熱之謬,下乃歸到治病先治胃。


通篇說理既精,筆力道老,僥有古文筆意。


詒按:


推論病原,指陳治法,言言切實,絕無模糊影響之談。


最後推出先清胃腑一層,尤為洞中窾要,深合機宜。


凡治陰虛濕熱者,於此可悟出法門矣。


鄧評:


分明先後天濕熱,自屬高見。


將甘溫除大熱之旨,解得了然明白。


世醫動輒用引火歸源者,當以此三復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4:12 | 只看該作者

體胖而不耐坐立


明是外盛中空,亦知生痰濕必多,兩方如清燥湯與虎潛丸互用,潤燥兼施,殊稱靈妙。


但何以以後竟舍清燥而獨取虎潛,不知何所據而如此?


鈥安內臟,先清外腑,亦是要言。


此案竟是一篇大議論,非平日有功夫者不能道隻字。


方藥輕清鮮弊;


惟飴糖一味。


不免與濕熱有礙。


身熱,手心熱,少力神倦,遊利脈濡。


此睥陽下陷,陰火上乘。


甘溫能除大熱,正為此等證設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4:21 | 只看該作者

補中益氣湯加鱉甲


詒按:


此脾虛內熱證也,用東垣法最合。


鄧評:


苟其陰陽並損,進此方不效者,可與景岳理陰煎。


此與前案互參,則甘溫能除大熱之旨,自了然於心胸矣。


勞倦而招風濕,右脈濡小,左脈浮弦,舌苔薄白,溺赤便溏,肢體疫楚,神倦嗜臥,少納口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4:29 | 只看該作者

升陽益胃湯


參、朮、耆、草、夏、陳、苓、澤、羌、獨、防.柴、連、芍、薑.棗。


加川朴青皮 詒按:


此與前證略同,故用藥亦相似。


鄧評:


耆、柴、黃連宜去之。


胃虛則納食無味.脾虛則運化無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4:38 | 只看該作者

六君子湯合治中湯


加熟地 益智仁 杭米 詒按:


脾喜溫升,宜香燥;


胃喜清降,宜柔潤。


脾陽健則能運,胃陰充則能納。


凡脾胃同治者,用藥須識此意。


愚意去熟地,加石斛,似與胃虛者更宜。


鄧評;


熟地最能窒滯脾胃。


即使腎虛,似宜加杞子、沙苑等類。


孫評:


柳氏言之親切有味,藥亦確切不移。


五腑六腑,皆有營衛,營衛不調,則寒熱分爭。


此病分爭之後,肌肉暗消,因思脾主肌肉,肌肉暗消,正所以昭脾之營衛虛也。


無怪乎脘痞納少,力乏嗜臥,脈形軟弱,有種種脾虛見象。


於法當健脾為主,而八八已過之年,陽氣必衰,又宜兼壯元陽,使火土合德,尤為要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4:46 | 只看該作者

烏龍丸合香砂六君丸


加首烏 當歸 鄧評;


凡寒熱之後,肌肉暗消者,必有伏熱耗陰也。


心脈宜大者反小,腎脈宜沉者反浮;


浮則為傷,小則為虛。


想是讀書攻苦,心腎不交,失其封藏之職。


夫心腎即嬰兒姹女,欲其交者,須得黃婆為之媒合。


黃屬中央,脾土所主,舍補中宮之外,皆屬徒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4:55 | 只看該作者

歸脾湯


詒按:


借丹訣以談醫理,原一貫也。


此案說理頗精,惜未能指列病狀。


鄧評:


腎脈浮者宜補真陰;


須得黃婆為之媒合者,不果於交心腎之中,參以疏補中官,為黃婆媒合之義也。


孫評:


此是中虛不寐之症。


晝為陽,陽旺應不惡寒;


夜為陰,陰旺應不發熱。


茲乃日間惡寒,夜間發熱,何以陰陽相反若是耶?


此無他,陽虛則惡寒於日,陰虛則發熱予夜。


陰陽之正氣既虛,所有瘧後餘邪,無處不可為患,足為之浮,腹為之滿,溺為之短。


一飲一食,脾為之不運;


生飲生痰,肺為之咳嗽。


脈從內變,而為細弦。


夫形瘦色黃舌白,陽分比陰分更虧,極易致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5:03 | 只看該作者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加附子 乾薑 冬朮 半夏 橘紅 原注:


案則一線穿成,藥則理中去參,以理其本,桂枝以和其標,二陳、朴、杏以化其邪,乃絲絲入筘之方。


鄧按:


似乎陰陽兩虛之證,實是濕遏熱伏之候。


蓋陽被濕困而莫振,陰為熱迫而不勝也。


今立方仍以祛邪為先,使濕開而熱達之意。


脾為陰土,胃為陽土,陽土病則見嘔惡,陰土病則見泄瀉。


二者互相為患,此平則彼發,令人應接不暇。


現在嘔止而泄,似脾病而胃不病。


不知脾胃屬土,木必乘之,不乘胃土而嘔,必乘脾土而泄。


治病必求其本,本在木,當先平木。


必使陽土陰土,皆不受所乘,方為正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5:11 | 只看該作者

理中湯


烏梅丸 吳仙散(吳蔸、茯苓) 加白芍 詒按:


推究病機,既能融會貫徹;


斟酌治法,自然入彀。


鄧評;


凡診雜病,皆當如此深一層想。


此病當腹痛。


孫評:


宜用木瓜。


舌乃心之苗。


舌上之苔剝落不生者久矣,是心陰不足、心陽有餘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5:20 | 只看該作者

黃連阿膠湯去芩加大生地


詒按:


胃陰枯涸者,每有此病。


心陰不足之說,亦可備一法也。


鄧評:


苔之剝落,不歸咎胃陰,而獨責心陰,想其舌必絳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5:28 | 只看該作者

中風門


類中之餘,足不任身,手難舉物,尺脈無力。


陰陽並弱。


擬用河間地黃飲子法。


熟地 蓯蓉 川附 牛膝 石斛遠志 巴戟 甘菊 鄧評:


尺脈無力,陰陽並弱,為地黃飲子的對題旨。


但類中之症,於本虛之中,更必有風痰濕熱錯雜其間。


觀其膏方加萆薢,三診加蠍尾,亦從可知矣。


再診:


手之舉動稍和,足之步履如舊。


蓋緣陽氣難於充足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5:37 | 只看該作者

六君子湯


加熟地 巴戟 白芍 川附 虎骨 又膏方;


歸芍六君子丸 加虎骨 巴戟 菟絲 蓯蓉首烏杜仲萆薢 三診:


足部有力,步履不艱,補方得力可知。


仍以前法。


地黃飲子地、巴、蓯、萸、麥、斛、菖、芩、遠、薄、味、附、桂。


去麥、味、菖合異功散 加當歸 芍藥 蠍尾 竹油 詒按:


此病之由乎虛者,故用藥專以補養收功。


從前並未用疏風化痰之藥,案中亦無見證;


至末方諸恙就痊,而忽加蠍尾、竹油二味,想必另有風痰見證也。


鄧評:


既以補方得力,而忽又插入蠍尾、竹油,自屬可怪。


怒則氣上,痰即隨之,陡然語言蹇澀,口角流涎,月餘不愈,所謂中痰中氣也。


然痰氣為標,陽虛為本,所以脈息遲弦,小水甚多,肢麻無力,法宜扶陽為主,運中化痰佐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5:46 | 只看該作者

六君子湯


加川附 白芍 麥冬 竹油 蠍梢 詒按:


立方虛實兼到,所謂看似尋常,最奇特也,勿以平易忽之。


鄧評;


病因怒起,究屬肝陽內盛;


其小水多者,陽火主乎疏泄也。


今反以扶陽為主,恐非善法,倘將附子易沉香似較妥。


左肢痿而不用,口歪流涎,舌苔起膩,便溏溺少,脈形弦遲,以中虛濕勝之體,易於生痰動風,內風既動,未有不招外風者也。


牽正散白附、蠍梢 合二陳湯 加川附 桂枝 白芍 制蠶 鄧評;


因便溏脈遲,故立方以溫化濕痰作主,兼疏外風。


議論病源,具見卓識。


再診:


肢體稍和,流涎略減,仍以前方增減。


前方去芍 加首烏 川斷 竹油 詒按:


方案均切實不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0-12 14:45:58 | 只看該作者

痿痹門


膝骨日大,上下漸形細小,是鶴膝風證。


乃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病,痹之最重者也。


三氣既痹,又挾肺金之痰以痹肘,所謂肺有邪,其氣留於兩肘。


肘之痹,偏於左,屬血屬陰。


陰m久虧,無怪乎腰脊突出,接踵而來。


至於咳嗽鼻流清涕,小水色黃,肌肉暗削,行步無力,脈形細小,左關獨見弦數,是日久正虛,風寒濕三氣漸見化熱之象。


擬用痹門羚羊角散加減。


羚羊角 歸身 白芍 杏仁 羌活 知母 桂枝 薏米 秦艽 制蠶 茯苓竹瀝 桑枝 詒按:


由膝而肘而脊,病情漸引漸深,方中於膝肘之邪,已能兼治,於脊突一層,似未能兼顧及之。


擬再加鹿角霜、川懷牛膝等味。


鄧評;


膝肘腰脊等患,皆風痰所注,用痹門羚羊角散加減合法。


或加虎脛骨、牛膝亦可。


孫評:


咳嗽鼻涕溺黃,並非正虛,因日久化熱,或由新感外風所致;


脊突肌削,是肝腎二陰大傷,誠如柳氏加法為要。


至於新感宜另治,若非新感,則不必兼治,蓋正氣充足,稍有微邪,不治自去也。


知、杏可不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13:2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