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2傷寒六經氣化學說的主要內容:根據1959年成都中醫學院傷寒專修班學員記錄鄧紹先老師講課筆記整理成冊的《傷寒論隨筆》,將鄧老師所講傷寒六經氣化學說的主要內容摘抄於下:(1)臟腑是形,六經是氣:「臟腑是有形不變的表裡,六經是無形活動的表裡,因為它們的活動沒有形跡可尋,它代表氣。
「有形不變的表裡是代表質的方面,無形活動的表裡是代表能的活動。
能的活動會有所表現,在病的情況下,這些表現即是症狀。
(2)六經開闔樞是從整體來看六經的作用:「能知開闔樞之意義,六經即能連貫起來,其陰陽關係,開與開,闔與闔,陽樞與陰樞均有它的一定聯繫,應把六經聯繫起來,看其整體。
(3)六經開闔樞的含義:太陽主開與太陰主開「是氣血與營衛的關係,言其體是為氣血,言其用是為營衛。
太陽主表,是營衛協調,對肌表的固護作用。
陽明主闔,「陽明是倉廩之官,其作用是闔,所以闔,就是氣血。
「厥陰主闔是指足厥陰肝主藏血。
血要經常動才能為用,其動在包絡火氣以助厥陰之功。
「厥陰是陰中之陽,陰極陽生,是陰陽流行有變易。
陰極陽生,乃因藏血(陰)為用。
「所以樞,是司氣血周轉,可向內向外。
「少陽主樞。
樞,是指少陽活動而言,少陽有權,能活動,本身則無障礙,使氣化該外而外出,則太陽無病,該內而內入,則陽明無病。
太陽賴此氣化無阻於外則開,陽明亦賴此氣化無阻於內則闔。
「少陰為三陰之樞。
「少陰為水火同處之臟。
少陰主樞乃因其「進而入在陰,退而出就在陽,邪氣居之,有可進可退可上可下之勢。
(4)胸中是氣化之關鍵:「胸中是宗氣所在的地方,即膻中,亦即上氣海。
又是任脈經血所在,任脈氣道所居。
而三陽又會於胸中,是太陽之裡,陽明之表,少陽往來之處。
此胸中既與陽有關,又與陰有關。
「胸中為上氣海,三陽出入、陰陽升降之所,大氣所聚,心肺所居,最重要的地方,為關鍵之處。
鄧紹先老師講課時反復強調:「胸中大氣一轉,其氣乃行。
陸氏體會,鄧紹先老師所講的傷寒六經氣化學說,首先強調六經是氣化,臟腑是形質。
正常狀態下,六經氣化無形跡可尋,只有在病理的情況下,才從症狀表現出來。
六經的開闔樞要從營衛氣血的生始出入去理解,營衛氣血在三陰三陽主開、主闔、主樞的協調配合下,始能正常運轉出入,從表到裡,層層設防,以抵禦寒邪的入侵。
胸中是三陽出入交會之處,陰陽升降之所,為氣化之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