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精華】
(二)藥物歸經學說的主要內容藥物歸經的理論,最早見於《內經》。
例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靈樞?五味篇》說:「五味入胃也各有所走,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
穀味苦,先走心;
穀味甘,先走脾;
穀味辛,先走肺;
穀味鹹,先走腎。
等等。
經過歷代醫家運用,到宋元時代的張潔古在《珍珠囊》中把《內經》的理論具體運用到藥性理論中而明確地提出了藥物歸經的理論,又經李東垣、王好古等醫家的闡發而形成了藥物歸經學說。
這一學說不但使《內經》的理論得到了有力的驗證和發展,而且給後世醫家在臨床上靈活運用中藥以很大的啟示。
認為藥物有五味,五臟有苦欲,各隨臟氣喜惡的不同,可以產生不同的治療作用。
例如同一酸味的五味子,既可用於收心(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又能用於補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
具有酸味的白芍,既能用於斂肺,又能用於瀉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以酸瀉之)。
另如同是辛味藥,既有細辛的辛散,又有知母的辛潤;
同是苦味藥,既有白朮的苦燥,又有黃連的苦瀉,等等。
由此可見,要使藥物發揮優良的治療作用,必須密切結合臟氣喜惡、病變性質、藥物氣味,使之互相合適,才能正確地掌握與靈活運用,從而提高醫療效果。
深切地瞭解藥物性味而使之各歸其經,則力專效宏,療效顯著。
如歸經不明,無的放矢,即難獲良效。
在此基礎上,又提出在處方時還要注意採用「引經報使」藥,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今將藥物歸經學說的主要內容歸納介紹如下:1.五入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內經?至真要大論》)。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內經?宣明五氣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