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21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1:14 | 只看該作者

(三)當歸四逆湯的運用


當歸四逆湯由當歸、桂枝、芍藥、細辛、通草、炙草、大棗組成,乃仲景《傷寒論》為血虛寒凝所設。


袁氏認為本方在《傷寒論》351條中僅言「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之證,但只要抓住血虛寒凝之病機,臨床運用極為廣泛,如屬此型的腰痛、腿痛、腹痛、閉經、痛經、不孕、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病、凍瘡等等疾患,均可取得滿意療效。


處方用藥,可據證加減化裁,但歸、芍之養血,桂、辛之通行血脈不可不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1:27 | 只看該作者

1原發性痛經案


患者,朱某某,女,17歲,未婚,初診1974年6月10日。


痛經4年來診。


患者12歲月經初潮,始經量多,色黑有塊,週期不定,小腹隱痛,因經行時飲冷,游泳,隨意不拘,4年來,月事不調,每當經潮,小腹冷痛,墜脹不適,喜溫喜按,腰酸腿軟,行經錯亂,前後不定,潮汛將至,諸症尤重,經色紫黑,中有凝塊,數年來,經量漸次減少,初潮時,行經6~8天,近至二三天則已,腹痛加劇,至輾轉不寧,甚則痛至暈厥,手足不溫,伴見嘔吐腹瀉,日三四行。


平素納差腹脹,面色白光白,眠差夢多,精神欠佳,白帶清稀量多。


曾經西醫檢查,診為原發性痛經,子宮後傾。


多經醫治,見效甚微。


時值經訊,遂來就診。


見舌質淡紫,脈沉細而緩澀,宜益氣養血,溫經散寒,通絡定痛,與當歸四逆湯加減。


當歸10克、生白芍15克、桂枝9克、細辛3克、黃耆15克、焦白朮10克、川楝肉10克、延胡索10克、川芎10克、製香附9克、吳茱萸6克、台烏藥9克、小茴6克、生薑5片、大棗7枚、炙甘草9克。


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1:38 | 只看該作者

二診(6月14日)


藥後經量增加,血塊較多,腹痛大減,腹瀉停止,諸症徐減,藥見效機,遵法續進3劑。


囑月經停後,服用歸脾丸,至經前5天續進上方。


此後來診,如前法,在上方基礎上略為增減,經3月調治,月經量增,血塊已無,經期小腹僅微有隱痛不適,尚屬正常,飲食增加,面色紅潤而告愈。


按:本例稟賦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因經期不注意調攝,游泳飲冷,致寒邪內入,風冷之氣客於胞宮,血因寒凝則滯,衝任受阻,不通則痛。


為虛實互見之證,故以溫經散寒,通絡定痛為主,兼以補氣健脾治之,與當歸四逆湯加減,用歸、芍、川芎養血通絡,桂枝、細辛溫經散寒,吳萸、台烏、小茴、香附溫裡散寒,行氣消滯,耆、朮、草、棗益氣健脾,川楝、延胡行氣活血以止痛,生薑和胃降逆止嘔,本方已寓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之義。


平時以歸脾丸益氣養血,兼安心神,標本主次分明,湯丸兼用,既能益氣養血,又能暖宮散寒,溫通經脈,故痛經得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1:48 | 只看該作者

2無脈證案例


患者,張某某,男,45歲。


居住於高寒地區,25年前曾感心慌、氣促、伴雙下肢關節疼痛,某日勞累,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經西醫按腦血栓處理好轉出院。


10天前突覺上肢疼痛難忍,尤以肘關節以下為甚。


兩手掌顏色變紫,脈搏消失,經某某醫院診斷為「風心病」、「雙上肢動脈栓塞」,未經特殊治療,右上肢麻木疼痛漸漸消失,皮色、皮溫正常。


現覺心慌氣促,氣短乏力,咳嗽痰多,肢軟,頭昏頭悶,脹痛,左手臂手指麻木疼痛,冷感,尤以關節部位為甚,遇寒則加劇,納差少寐,小便黃少,舌質紅,苔薄黃膩,左脈細澀欲絕,時有時無,右脈細滑。


辨證:陽虛內寒,氣血不足,寒濕中阻,血脈不利。


治法:養血溫經通脈。


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當歸15克、桂枝12克、生白芍25克、木通15克、細辛3克、丹參24克、防己15克、黃耆24克、地龍15克、紅花6克、苡仁24克、桑枝30克、秦艽10克、山藥15克、茯苓18克、炙甘草9克、大紅棗9個。


10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1:55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藥後諸證減輕,左脈呈現,顯沉細而微,右脈細小弦,手仍感冷,前臂緊痛,頭昏、頭脹、痰多。


用當歸四逆湯既見效機,仍以原方加減。


原方去山藥,加鉤藤15克、川芎15克、延胡索10克,加重丹參、桂枝、細辛、紅花之量,10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2:07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左脈細弱,右脈細弦,血壓13.3/9.1kPa,諸證減輕,續進上方10劑,以鞏固療效。


按:無脈證多由於氣血不足,寒凝,血脈瘀滯所致。


本例因居高寒,身體虛弱,衛外失固,為風寒濕邪所襲,流走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阻滯不通而為痹證。


寒凝血脈,脈絡痹阻,則見左側肢麻疼痛、青紫而冷,左脈細澀欲絕,時而無脈。


袁氏以補益氣血,溫經散寒,除濕通絡法論治,以當歸四逆湯中重用歸芍桂枝木通細辛以養血溫經,散寒除濕,加耆、棗、山藥以益氣固本,推動血循,丹參、紅花、地龍、桑枝活血通絡,防己、秦艽祛風勝濕。


共奏氣血雙補,溫通經脈而復其血脈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2:18 | 只看該作者

3梨狀肌綜合徵案例


患者,馬某某,男,35歲,駕馭員,初診1975年12月3日。


右腿突發疼痛。


屈伸不利一周來診。


一周前,不明原因突感右腿疼痛,行走時右髖部牽扯至腰骶部疼痛,活動不便,與傷濕止痛膏貼之,罔效。


到某某醫院檢查,診斷為「右側梨狀肌綜合徵」,服西藥未能減輕,疼痛日漸加重,遂來診治。


患者驅車而至,不能行走,右腿疼痛難忍,動則有如刀割,不紅不腫,捫之不熱,舌質平,苔薄白,脈沉細弦,以溫通之法,擬當歸四逆湯加減:桂枝12克、細辛9克、懷牛膝15克、當歸12克、生白芍18克、雞血藤18克、乳沒各10克、木通10克、防己10克、威靈仙15克、紅花9克、炙甘草6克。


6劑。


服方3劑後,右腿疼痛大減,六劑後病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2:28 | 只看該作者


袁氏認為此例為寒濕凝滯經脈,致經氣受阻,故發右腿疼痛,其舌質不紅,苔薄白,脈沉細弦,是為血虛寒凝,遂以仲景之當歸四逆湯治之,方中以歸、芍、芎養血活血;


桂、辛溫經散寒;


防己、靈仙驅風除濕,血藤、乳沒、木通、牛膝以通行血脈而定痛,炙甘草和中,且配芍藥以舒攣急,止疼痛,全方以溫通經脈除寒濕為主,兼以養血通絡定痛,寒濕得除,血脈暢行,則疼痛止。


袁氏亦常用此方治療或預防凍瘡,每能奏效;


治血虛寒凝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在養血溫經的基礎上加蟲類搜風通絡之品,並加重掛枝、細辛之用量,亦可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2:37 | 只看該作者

(四)桂枝附子湯


治療胸痹心痛桂枝附子湯為《傷寒論》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之方劑,袁氏除用此方治風濕外,還用於心胸陽氣不足,寒邪凝滯,阻痹心脈之胸痹心痛治療,每可奏效,茲舉例如下:患者,李某某,男,53歲,初診:1984年11月18日。


患者因胸悶短氣,心前區陣發性悶痛三天來診。


患者罹患冠心病已10年,常有胸悶短氣、心前區憋悶,疼痛陣作,口服硝酸甘油片可緩解。


此次發作又住入某某醫院,診為冠心病心絞痛,服藥治療,諸證減輕。


三日前起居不慎,感受風寒,兼之心情不快,感胸悶氣憋,如物緊壓,動輒氣喘,心前區隱隱作痛,顏面浮腫,惡寒汗出,手足不溫,口唇發紺,面色不華,舌質淡紫,苔薄白,脈沉而緩,擬溫陽散寒法,桂枝附子湯和枳實薤白桂枝湯合方加味進治:桂枝12克、炮附片10克(另包先煎)、枳實10克、瓜蔞殼15克、茯苓18克、法半夏10克、延胡索10克、生薑5片、炙甘草9克。


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2:46 | 只看該作者

二診(11月22日)


如法服藥後,胸悶減輕,心痛未作,短氣、面浮等症均有好轉,手足已溫,藥見效機,再於前方加味:桂枝12克、炮附片12克(先煎)、潞黨參15克、茯苓30克、瓜蔞殼15克、薤白10克、枳實10克、川芎10克、鬱金10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9克。


6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2:57 | 只看該作者

三診(12月2日)


服藥6劑後胸悶、心痛悉除,面浮消退,余症均大為好轉,惟短氣乏力,面色轉和,發紺消除。


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緩有力,改用益氣通陽,化痰活瘀,宣痹定痛法治療。


按:本例為冠心病患者,因感寒及情志不暢而誘發胸痹心痛發生,袁氏據胸痹心痛短氣之主證,又見惡寒肢冷,唇紺舌淡紫,脈沉而緩,按之有力,為寒邪閉鬱,胸陽不振所致,心前區憋悶,緊壓感,脈沉弦,則為痰濁痹阻,胸陽不宣,故又見心痛隱隱,以桂枝附子湯、《金匱》枳實薤白桂枝湯合方加減進治,以桂枝、炙甘草入心助陽,炮附片溫陽散寒,枳實、瓜蔞殼開胸中結滯,重用茯苓益心氣寧心神,法夏化痰,助瓜蔞殼宣痹,延胡索活血定痛,生薑、炙甘草和中以助正祛邪。


合而溫通心陽,散寒定痛,故而奏效。


患者二診以後,在原法基礎上增益氣通陽,活血之品,係因患者心氣不足之故。


袁氏認為,此例胸痹心痛短氣之發生,主要為寒邪所致,又見心胸陽氣不振,但未至《金匱》薏苡附子散及烏頭赤石脂丸的程度,枳實薤白桂枝湯中的桂枝亦嫌量輕,且無附子之溫陽散寒,故通陽之力不足,故以桂枝附子湯合枳實薤白桂枝湯合方,使胸陽得振,寒凝氣散,則胸痹心痛得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3:04 | 只看該作者

(五)乾薑芩連人參湯


治療慢性結腸炎本方出自《傷寒論》厥陰篇,治上熱下寒,寒熱格拒之吐利證。


袁氏常用此方加減治療寒熱夾雜,脾腎兩虧之慢性胃腸炎及慢性結腸炎,每能奏效,如:李某某,男,56歲,1986年3月2日來診。


自訴10多年來不明原因經常腹脹下利,腹中隱痛,利下清稀或黏稠,內夾黏液及不消化食物,食後脘悶欲吐,畏寒乏力,動輒汗出,口乾而略苦,不思飲食,面色不華,舌質偏淡,苔黃白相兼,脈沉緩弱。


曾在某醫院診斷為非特異性結腸炎,服藥無效,遂來診治於中醫。


病屬脾腎兩虧,寒熱錯雜,脾胃升降失常,與乾薑芩連人參湯加味:潞黨參15克、乾薑15克、黃連10克、蒼朮10克、厚朴10克、肉桂9克、黑故紙15克、生白芍10克、烏梅5枚、車前仁10克、砂仁10克、苡仁15克、陳皮10克、炙甘草10克。


6劑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3:17 | 只看該作者


袁氏認為,本證多由腹瀉或痢疾長久遷延而致,臨床大便培養多屬陰性,往往病情反復,難於根治,病人體質日漸虧損,正氣不支,邪氣猶存,故單純溫補脾腎之陽,健脾助運,忽略邪氣之存在,難於奏效,須配合苦燥清熱,酸收澀腸之品,方可見效。


此例患者已下利10多年,寒熱夾雜,下利日久,脾腎兩虧,故見腹脹下利,腹中隱隱作痛,脘悶欲吐,不思飲食,面色不華,舌淡苔白,畏寒汗出,脈沉緩弱等症,屬脾陽不振,失於運化,寒濕中阻所致;


畏寒、汗出、脈沉為腎陽虧虛;


下利黏稠,口苦、苔黃白相兼,均為胃腸濕熱。


因其為寒熱錯雜之久利,又兼脾腎兩虧,故與乾薑芩連人參湯加味治療,方中重用乾薑、黨參以辛開溫中,振奮脾陽,散寒助運;


以肉桂、黑故紙補命門之火,補火以暖土,水穀人胃,全賴此真火才得以蒸化,黃連苦寒而燥,既能苦降清熱,又能厚其腸胃;


蒼朮苦溫而燥,其性主升,能健脾胃,助運化,厚朴苦溫而散,其性主降,能化濕下氣除脹滿,二藥均為芳香化濁之品,相伍可助參、薑溫運脾陽,復其升降;


車前仁甘寒滑利,能別清濁,利濕而止瀉;


芍藥、炙甘草酸甘合化,安脾經,行血痹而止腹痛;


佐以烏梅澀腸止瀉,斂陰止渴;


砂仁、陳皮芳香醒脾,理氣化痰;


苡仁健脾除濕。


合而辛苦合化,酸甘相伍,具脾腎兩補,寒溫並用,復其脾胃升降功能之妙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3:29 | 只看該作者

四、加味烏貝芨甘散


治療潰瘍病加味烏貝芨甘散是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擬散藥方劑,由三七粉30克、烏賊骨30克、川貝30克、白芨30克、甘草30克、黃連30克、砂仁15克、延胡索30克、川楝子30克、佛手30克、廣木香18克、生白芍45克組成,共研為極細末,每日早、中、晚飯後各吞服3克,經常服用可獲較滿意之療效。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因長期的飲食不節,或精神刺激損傷脾胃而致。


本病的發生,病位雖在胃腸,但與肝脾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由於肝失疏泄,或肝火犯胃,致肝胃不和,胃氣鬱滯,失於通降,或由於長期飲食不節,或稟賦不足致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又久病可損傷脈絡,故臨床常見脘痛、泛酸、嘔吐、黑便、嘔血等證。


由於肝旺犯胃,氣鬱化火,久之致肝胃陰液耗傷,脾虛胃弱,化源不足,日久傷陰耗氣,氣血俱損,故而遷延日久,發作頻繁,纏綿難愈。


臨床用調理肝脾、調理脾胃之湯劑,常能緩解症狀,但遠期療效不理想,易於復發,且湯藥難於堅持長期服用,故以柔肝和胃,調氣和血為法,擬制本方。


又因初病在經,久病入絡,病程較長,非短時所能治癒,只能緩攻徐圖,以期根治,故而運用散劑,便於常服、久服,以促進潰瘍癒合。


本方以三七粉為主藥,《本草綱目》謂三七能「止血、散血、定痛……亦主吐血、衄血、下血。


烏賊骨收斂制酸、止痛、止血,川貝化痰,散結消腫,與烏賊骨配伍,有很好的制酸止痛作用;


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


芍藥、甘草酸甘化陰,柔肝緩急止痛;


黃連清熱燥濕;


川楝子、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


佛手、廣木香行氣止痛;


砂仁理氣健胃,合而既能柔肝和胃、理氣活血,又能制酸止痛,止血生肌。


用後,症狀能較快得到緩解,但潰瘍未必能癒合,如不繼續服藥治療,促進潰瘍癒合,則多有復發,所以應連續服用本散3月或半年以上,療效才能鞏固,多年來使用本散治癒的病例不少,茲舉兩例介紹於下:例一:某女,18歲,脘痛2年餘,1973年7月10日來診。


自述脘痛陣作,入夜加重,輾轉難眠,上腹及兩脅脹滿,時有反酸,噯氣頻頻,苔薄白,脈弦,經某醫院鋇餐檢查,發現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囑其服用加味烏貝芨甘散加製香附18克,每日早、中、晚飯後服3克,堅持服用3月,諸症好轉,X線鋇餐複查,十二指腸球部龕影消失而痊癒,至今已10餘年未復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3:40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宋某,女,43歲。


1978年10月23日來診。


述胃痛11年,隱隱作痛,以夜間尤甚,噯氣反酸,食少便溏,短氣乏力,怕冷汗多,頭昏心慌,面色不華,脈細弱,舌淡紫,邊有齒痕,據X線鋇餐檢查,診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於加味烏貝芨甘散中加入上肉桂6克、潞黨參30克,服法如前。


服用半年後,諸症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3:48 | 只看該作者


例一屬肝胃不和,氣滯較甚,故於本散中加入製香附,以增強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之力。


例二主要是脾胃虛寒,肝胃不和,故於本散中加入上肉桂、潞黨參,以增強溫陽益氣,健脾和胃之力。


針對患者不同情況,適當加減藥物並堅持服藥,是取得穩定療效的關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3:5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冠心病案楊某,男,54歲,工人。


1977年1月26日初診。


自述心悸、心絞痛已半年餘,曾於1976年9月11日在某醫院作心電圖檢查:交界性期前收縮,室性差異性傳導,室性期前收縮,Ⅰ、Ⅱ、2VF之ST下降0.1毫伏。


血脂檢查:總膽固醇為231毫克%,三酸甘油脂143毫克%,診斷為冠心病。


現仍感心慌心累,心痛陣作,胸悶氣憋,動輒氣促,行走困難,自汗多,面浮而蒼白,形體虛胖,脈來三五不調,結代頻頻,舌淡胖嫩,苔白滑,以補心益氣,溫通心陽,兼以活血化痰通絡之法治療,用炙甘草湯加減,方擬:炙甘草12克、茯苓30克、潞黨參15克、桂枝9克、鬱金10克、澤瀉15克、法半夏12克、丹參15克、薤白9克、川芎9克、廣木香9克、紅花6克、當歸9克、遠志6克。


三七粉早晚分吞1.5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4:08 | 只看該作者

二診(3月1日)


服方35劑,諸證明顯好轉,結代脈已顯著減少,胸悶氣憋大為減輕,原方加佛手9克、山藥15克、陳皮6克續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4:20 | 只看該作者

三診(3月16日)


服前方15劑,效果明顯,仍以養心化痰,活血通絡之方治療:炙甘草18克、潞黨參15克、薤白15克、茯苓30克、瓜蔞殼18克、桂枝9克、法夏10克、丹參18克、廣木香9克、遠志9克、當歸9克、紅花6克、赤芍9克、川芎9克、鬱金9克。


以此方為基礎隨證加減,心動悸,脈結代反復時,加重炙甘草、潞黨參、桂枝的用量,再加入太子參,以增強益氣通陽復脈的作用;


血壓高,肝陽上亢則加決明子、懷牛膝、牡蠣以平肝潛陽,血脂高以茵陳、山楂泡水常服。


經治1年餘,共服396劑,堅持服用三七粉(患者未服過西藥),並囑其少吃高脂厚味飲食,經常作散步、太極拳鍛煉,結代脈逐漸消失,諸證悉平,精神轉佳,面色紅潤,舌轉正常,隨訪至今,患者身體健壯,能從事家務及體力勞動,1982年5月21日所複查心電圖結果:竇性心律,電軸無偏移(+45°),正常心電圖。


膽固醇120毫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1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3 10:14:30 | 只看該作者

評析


患者年歲較高,形體虛胖,心陽心氣不足,故見心悸汗出,短氣而累,動則氣促,行動困難,舌質胖淡,舌苔薄白;


心胸陽氣不足,運血無力,血行不暢,致氣機壅塞,痰濁瘀血乘其胸陽式微而痹阻心脈,故見胸悶氣憋,心痛陣作,脈來不勻,結代頻頻;


陽氣不足,故見面浮蒼白,舌質胖淡。


袁氏以益氣通陽復脈,兼以化痰活血通絡為法,用炙甘草湯加減進治。


因心陽心氣不足為病之本,故去地、麥、膠、麻,重用炙甘草,以通經脈,利血氣,復其血脈;


配桂枝、黨參、茯苓益氣通陽,協炙甘草復脈,共為主藥;


瓜蔞殼、薤白滑利通陽,開胸中結氣;


法夏、遠志化痰開竅;


歸、芎、鬱金、紅花、三七以活血;


廣香行氣;


澤瀉利濕。


配伍適宜,故能振其心氣與心陽,宣其陰邪之痹阻,故投藥見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此後,據證加減,總以益氣通陽為主,兼以化痰行氣活血為治,漸次加重炙甘草、黨參、桂枝的用量,進劑300有餘,兼調攝有方,活動知度,遂使心氣漸復,胸陽振奮,氣機宣發,有如光照萬物,陰霾四散,痼疾得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3:20 , Processed in 0.13475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