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識】

 關閉 [複製鏈接]
2441#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49:35 | 只看該作者

經脈十二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2#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0:09 | 只看該作者

何也

 
甲乙作經脈十二。而手太陰之脈獨動不休。何也。


無足少陰陽明五字。張云。


手足之脈。共十二經。然惟手太陰、足少陰、足陽明三經。獨多動脈。而三經之脈則手太陰之太淵。足少陰之太谿。足陽明上則人迎。下則衝陽。皆動之尤甚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3#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0:32 | 只看該作者

是明胃脈也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4#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0:56 | 只看該作者

故動而不止

 
甲乙。是、作足陽二字。


是也。志云。是明胃脈者。謂宗氣榮氣衛氣。皆胃腑水穀之所生也。


清氣者。


宗氣也。


積於胸中。上注於肺。


肺氣從手太陰之經而行於十二經脈。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動而行三寸。一吸脈再動而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是以十二經中皆有動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5#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2:42 | 只看該作者

上十焉息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6#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3:06 | 只看該作者

不知其極

 
甲乙十八俱作出字。馬云。上之從息而行者。


可擬十分。下之伏於臟內者。


可擬八分。但不知其何道而來。何道而還。罔有抵極。張云。寸口手太陰脈也。


上下言進退之勢也。


十八喻盛衰之形也。


焉、何也。


息、生長也。


上十焉息。言脈之進也其氣盛。何所來而生也。


下八焉伏。言脈之退也其氣衰。何所去而伏也。


此其往還之道。真若有難窮其極者。


志云。上十焉息者。


謂胃腑所生之清氣。如弓弩之發盡。過於寸口。以應呼吸定息。下八焉伏者。


謂胃腑所生之榮氣。如水之下岸。流溢於中。而伏於胞內。簡案、三家之解。未知孰是。但張注似稍義通。然不如甲乙改十八。作出字之尤明晰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7#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3:27 | 只看該作者

氣之離臟也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8#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3:50 | 只看該作者

故其行微

 
張云。凡脈氣之內發於臟。外達於經。其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


言其勁銳之氣。不可遏也。


然強弩之末。其力必柔。急流之末。其勢必緩。故脈由寸口以上魚際。盛而反衰其余氣。以衰散之勢而逆上。故其行微。此脈氣之盛衰。所以不等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9#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6:46 | 只看該作者

胃氣上注於肺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0#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7:09 | 只看該作者

別走於陽明者也

 
甲乙。?、作頷。張云。胃氣上注於肺。而其悍氣之上頭者。


循咽喉上行。從眼系入絡腦。出?下。會於足少陽之客主人。以及牙車。乃合於陽明之本經。並下人迎之動脈。


此內為胃氣之所發。而外為陽明之動也。


牙車即曲牙。當是頰車也。(簡案牙車之義詳出經脈篇頰車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1#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7:28 | 只看該作者

故陰陽上下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2#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7:48 | 只看該作者

相傾者病

 
張云。此云陰陽上下者。


統上文手太陰而言也。


蓋胃氣上注於肺。本出一原。雖胃為陽明脈。上出於人迎。肺為太陰脈。下出於寸口。而其氣本相貫。故彼此之動。其應若一也。


然人迎屬腑為陽。陽病則陽脈宜大而反小者。


為逆。寸口屬臟為陰。陰病則陰脈宜小而反大者。


為逆。故四時氣篇曰。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汪云。言陰陽動靜。當如引繩平等。所謂脈有胃氣者生也。


若相傾則病矣。


馬注。作引繩以相傾。謬。簡案、五色篇云。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


病難已。馬蓋依此以引繩為病脈歟。(張志並同)然而禁服篇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知是汪注。得其旨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3#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9:04 | 只看該作者

衝脈者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4#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09:59:26 | 只看該作者

此脈之常動者也

 
甲乙入足下無入字。入踝下有內字。溫足脛。脛、作跗。張云。足少陰之脈動者。


以衝脈與之並行也。


衝脈亦十二經之海。與少陰之絡。同起於腎下。出於足陽明之氣衝。循陰股中內踝等處。以入足下。其別者邪出屬跗上。注。諸絡以溫足脛。此太谿等脈。所以常動不已也。


汪云。按諸篇俱言衝脈上衝。惟此篇及順逆肥瘦論。言衝脈並腎脈下行。簡案、仲景取寸口跗陽太谿。即手太陰、足陽明、足少陰之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5#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0:00:00 | 只看該作者

榮衛之行也

 
甲乙作衛氣之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6#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0:00:36 | 只看該作者

氣何由還

 
張云。榮衛之行。陰陽有度。若邪氣居之。


則其營運之道宜相失也。


又何能往還不絕。因問其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7#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0:01:10 | 只看該作者

夫四末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8#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0:01:57 | 只看該作者

此之謂也

 
張云。四末、四肢也。


十二經皆終始於四肢。故曰陰陽之會。而為氣之大絡也。


然大絡雖會於四肢。復有氣行之徑路。謂之四街。(衛氣篇頭胸腹脛各有街)凡邪之中人。多在大絡。故絡絕則徑通。及邪已行而四末解。彼絕此通。氣從而合。回還轉輸。何能相失。此所以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


馬云。此四街。為榮衛二氣之經路。


故大絡雖或阻絕。而徑路則自相通。彼逢邪氣大寒之時。手足固嘗懈惰。及懈惰已畢而少解。則二氣復從而合。


相輸如環。尚何相失之有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9#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0:03:23 | 只看該作者

五味論篇第六十三


趙府正脈道藏熊本無篇字。志本無論篇二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60#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0:03:43 | 只看該作者

酸入於胃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0:10 , Processed in 0.11914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