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18:59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20天之後患者來就診,告知上次便血服二診藥後,諸症消失,便血巳止,因事回鄉,停止服藥。


兩天前因飲食關係,昨日復視大便色黑,稀溏不成形,但精神尚好,食欲稍減,口乾不欲飲水,虛煩不眠,舌邊紅,舌苔白,左脈弦大,右脈呈弱,睽度脈症,擬血虛肝熱,氣虛脾寒之候,治以養血清熱、益氣溫中為法,仿黃土湯加減。


生地15克,杭芍9克,黑地榆9克,潞黨參15克,炮薑炭3克,阿膠9克(沖)伏龍肝12克(荷葉包煎)炙草3克,每日1劑,連服3天。


服藥後,大便顏色轉黃、成形,再服二劑,大便正常,便血消失,大便隱血試驗(-)。


囑其注意日常生活、飲食調理,繼續服藥鞏固療效,以防復發。


(肖熙;


胃出血治案,《新中醫》2;


18,197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19:19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凡在大便前後下血,或單純下血統稱便血。


《金匱要略》有遠血,近血之分。


《臨證要訣》云,「血清而色鮮者為腸風,濁而黯者為臟毒。


便血多因脾虛不攝或濕熱下注大腸,損傷陰絡而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19:32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病程已久,便血色鮮量多,正虛邪實,急以止血清熱、補中益氣,標本兼顧,扶正與祛邪兼施,血止後正氣仍未復,繼以調補之劑常服,較為穩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19:49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證屬遠血,由於失血過多而氣血雙虧,治以氣血雙補,以期獲氣充攝血,養血止血之效,較為貼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0:05 | 只看該作者

(十四)蓄血證

 

例一


某,女,年未二十,體頗羸弱,一日外出市物,驟受驚嚇,歸即發狂,逢人亂毆,力大無窮。


……病已七八日矣,狂仍如故……經事二月未行。


……脈沉緊,少腹似脹,……此蓄血證也,下之可愈。


遂疏桃核承氣湯與之。


桃仁30克,生軍15克,芒硝6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枳實9克,翌日問之,知服後下黑血甚多,狂止,體亦不疲,且能啜粥,見人羞避不出,乃書一善後之方與之,不復再診。


(曹穎甫《經方實驗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0:18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某,男。


少腹脹痛,小便清長,且目不識物,論證確有蓄血,而心竊疑之。


乃姑投以桃核承氣湯,服後片時即下黑糞,而病證如故。


再投二劑,加重其量,病又依然,心更驚奇,因思此證若非蓄血,服下藥三劑,亦宜變成壞病,若果屬是證,何以不見少差,此必藥輕病重之故也。


時門人章次公左側,曰:與抵當丸何如?


餘曰:考其證,非輕劑可瘳,乃決以抵當湯下之。


服後,黑糞挾宿血齊下。


更進一劑,病者即能伏榻靜臥,腹脹平,痛亦安。


知藥已中病,仍以前方減輕其量,計蝱蟲6克,水蛭4.5克,桃仁15克,川軍15克。


後復減至蝱蟲、水蛭各1.2克,桃仁,川軍各4.5克。


由章次公調理而愈。


後更詢諸病者,蓋嘗因勞力負重,致血凝而結成蓄血證也。


(曹穎甫《經方實驗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0:31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蓄血證為《傷寒論》「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所出現的證候。


內熱鬱結下焦膀胱,熱盛血瘀者,其人如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0:43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即為蓄血發狂案,患者經事二月未行,脈沉緊,少腹似脹,因係受驚而發,故無外邪可知,『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傷寒論》原方加枳實以消痞破結,助通之力,藥後下黑血甚多,狂止,體亦不疲。


雖用重劑破瘀攻下之晶,而體仍不疲者,乃病者體弱不甚,而藥復適中病也,即使體氣過虛,或藥量過劑,以致下後疲憊者,慎勿驚惶失措,仍可用補劑以調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0:5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為男子蓄血。


蓄血一證多見於女子,男子殊為罕見。


因其少見而識證尤當精確,否則斟酌攻法,舉棋難定,反能貽誤病機。


始用桃核承氣湯而病重藥輕,後以抵當湯下之乃瘥,述案詳明,頗堪玩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1:07 | 只看該作者

(十五)驚悸、怔忡

 

例一


鐘×,驚悸成病,精神恍惚,耳聾,不能言語,上肢微顫,舌紅少苔微乾,脈沉細數。


辨證:陰虛血熱,擾及神明。


治法:寧心鎮肝,清熱育陰。


方藥:朱茯神12克,橘紅4.5克,竹茹9克,玄參9克,蓮子心4.5克,龍齒9克,川貝母4.5克,丹參9克,鬱金4.5克,杭菊花9克,夏枯草9克,生鐵落90克(煮水煎藥)服後能言語,諸證悉減,再診加遠志、犀角,生地,去夏枯草,後以柔肝熄風鎮驚之法,調理而愈。


(《沈紹九醫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1:19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許××,男,41歲,已婚,1957年5月20日入院。


頭暈打呃,胃脘不適已月餘,1965年12月6日中午突然發熱,頭暈耳鳴,聽力減退,胃脘部有跳動感,掣引頭胸,氣上衝咽喉,飯後尤甚,腹鳴漉漉有聲,動則心悸加劇,眠食欠佳,疲乏無力。


曾經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結果,診為神經官能症。


舌苔黃厚膩,口有臭味。


方藥;


桂枝15克,白朮12克,澤瀉9克,代赭石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上方?


劑後,心悸胃納正常,後服理中丸,調養月餘,恢復正常。


(盛國榮,關於運用桂枝的體會,《廣東中醫》6:10,195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1:2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劉××,女,28歲。


1960年患感冒,醫者用麻桂重劑發汗,汗後遂漏不止,神虛怯,觸事怔忡不甯,常欲閉戶獨處,或時悲傷欲哭,惟飲食尚可,隨因調養失宜,續見頭痛暈,怔忡,健忘,失眠諸證。


診為神經官能症。


曾經治療,久病不愈,就診時,面如蒙塵,頭暈難舉,兩目昏蒙(一目原有星翳),怔忡耳鳴,夢寐不安,口苦,腕悶,時欲嘔惡,脈弦滑,苔濁而膩,情緒不樂,言出淚下。


辨證:濁痰入擾,痰濁不去,清陽不升。


治法:舒鬱降痰。


方藥:溫膽湯加味。


京半夏9克,茯苓9克,枳實、鬱金、竹茹各6克,膽南星、陳皮各4.5克,甘草3克,建菖2.4克,服十餘劑,頭暈痛減輕,苔稍退,仍覺嘈雜怔忡不寧,煩熱不寐,脈仍弦滑有力,仍用前方加丹皮4,5克,白芍9克,炒棗仁12克,再服七劑,飲食睡眠正常,苔已退,脈較前和緩,惟早起眩暈,觸事易驚,恐邪去正虛,神虛舍空,餘痰仍有入擾之機,仍與溫膽湯加丹參12克,遠志4.5克、龍眼肉5枚、炒棗仁12克,連服——月,病遂痊癒。


(歐陽錡:治療神經官能症的體會,《浙江中醫雜誌》5:11,196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1:43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驚悸,怔仲,係指自覺心動不安,心搏數疾的病證,常兼見驚恐慌亂、不能自主等症。


二者尚有程度輕重之別,驚悸多由外因引起,如突受驚嚇,或惱怒而發,一般證勢較輕,全身情況良好;


怔忡多由內因而致,外無所驚而心中儋儋,稍勞即發,證勢稍重,全身情況也較差。


驚悸日久可以發展為怔忡。


臨床以此病為苦者頗多。


但又以西醫所稱之神經官能症更為常見,屬於心血管病症者,也佔有一定的比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1:56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驚悸為病,上肢微顫,屬情志之疾,心無所主,肝風欲動,舌紅少苔微乾,脈細數,內熱傷陰之故,治以寧心鎮肝,清熱育陰,因其神情恍惚,恐痰熱內閉,略加橘紅、竹茹,川貝母、鬱金等祛痰開透之晶,以防患於未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2:06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證屬心陽不振、水飲上逆,故見氣上衝、腹鳴漉漉,動則心悸加重等症。


方用苓桂朮甘湯加味,振奮心陽、益氣行水鎮逆,藥味少而治效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2:20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屬怔忡範圍,因過汗傷及心陰,故見神怯怔忡不寧,又因調治失宜,而過用補氣養血,反助紂為虐。


病雖源於損而非心脾兩虛之候,實乃痰濁為患,濁痰不去,清陽不升則難速愈,故以溫膽湯加味,舒鬱降痰,待痰去濁清,症現神虛舍空之象,續用調補心脾之劑,以固其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2:32 | 只看該作者

(十六)不寐

 

例一


田××,男,成年。


初診日期:1958年4月17日。


水火不濟,引動肝陽上亢,失眠多夢,頭痛偏左,法當滋水濟火,平肝潛陽。


大生地12克,天麥冬各9克,細石斛9克,珍珠母18克(先煎)煅龍齒12克(先煎)辰茯神9克,炒棗仁9克,夜交藤12克,夜合花6克,炒杭菊9克,嫩鉤藤9克(後下)炒丹皮4.5克(胡建華等整理:程門雪院長學術淵源與成就,《中醫雜誌》10:19,1979)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2:44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徐×,女性。


大病之後,孕經數月,血分自當不敷,肝家榮養較差,氣痞愈後,仍存餘蒂,脈象弦滑而細數,姑予滋柔和化以暢生機。


生牡蠣(包先煎)12克,旋覆花(包煎)9克,淡蓯蓉9克,桑上寄生15克,生赭石9克,大麻仁9克,生鱉甲(先煎)9克,清半夏4.5克,炒枳殼實各2.4克,芡實米(鹽水炒)9克,鹽知柏各9克,蓮心(朱拌)6克,首烏藤18克,烏藥6克,藕30克,據來函云「服15劑,頭暈減,心下悸、失眠俱轉輕」,是以改擬膏方調理。


處方按原方量,加兩倍,增入焦棗仁6克,炒遠志18克、血琥珀15克,濃煎煉蜜收膏,每早晚各服一匙,約9克,許,白開水化服。


(孔嗣伯整理:孔伯華醫案,《中醫雜誌》8:547,195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2:5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沈×,女,56歲。


初診日期:1965年7月18日。


失眠經久不瘥,已逾五載。


轟熱上升,兩目乾澀,心悸不寧。


脈虛弦,當以半夏秫米、黃連阿膠合溫膽湯三方出入之。


仙半夏6克(杵)北秫米12克,(包)大生地12克,杭白芍6克,珍珠母30克(先煎)靈磁石24克(先煎)小川連1.5克,藕粉炒阿膠9克,朱茯苓12克,炒竹茹6克,小枳實3克,橘皮4.5克,柏子仁12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3:23:15 | 只看該作者

7月21日二診


陽蹺為病,膽失清甯,失眠經久不瘥。


兩目乾澀,虛煩心悸,遇事驚慌,脈來虛弦。


再以半夏秫米、黃連阿膠合溫膽湯三方並治之。


仙半夏6克(杵)北秫米12克(包)大生地12克,杭白芍6克,靈磁石24克(先煎)小川連1.5克,藕粉炒阿膠9克,朱茯苓12克,炒竹茹6克,小枳實3克,橘皮4.5克,泡遠志4.5克,炒棗仁12克(研)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0:42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