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入門】

 關閉 [複製鏈接]
25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5:13 | 只看該作者

腹脹裡有邪,陽閉潮而陰利厥;


腹脹裡未淨,吐下實而汗後虛。


傷寒外邪,自表分皮膚肌肉,而入於胸膈脅肋,為半表裡,直至傳入胃腑,乃為入裡。


是腹脹雖屬太陰,而裡證尚淺,未全入腑,猶宜和之。


惟腹滿硬不減,咽乾口燥,便閉者,乃陽邪入裡,方可下之。


若腹滿濡時減,吐利厥冷者,乃裡寒陰證,速宜溫之。


又汗後滿者,外已解而裡亦不實,乃脾胃津液不足,氣澀不通,壅而為滿,


宜厚朴半夏甘參湯以溫散之。


吐下後滿者,表邪未淨,乘虛入裡,以致上下氣不通和,宜大柴胡湯加厚朴量下之,或梔子厚朴湯量吐之。


合病脹者,身重痛,口頑麻,白虎東加減。


通用,柴梗湯、柴梗半夏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5:27 | 只看該作者

凡脹滿,忌用白朮閉氣。


如腹脹,喘而不尿;脈澀者死。


腹痛熱閉冷利,皆邪入裡相搏;寒熱邪氣入裡,與正氣相搏則腹痛。


陽證不可按揉,大便閉者為熱。


表證誤下,表裡俱病者,桂枝加芍藥湯,甚者加大黃。


半表裡證者,小柴胡湯去芩加白芍。


表裡俱熱者,大柴胡湯。


繞臍腹痛滿實,手不可近而便閉者,內有燥屎也,大承氣湯。


經曰:痛隨利減是也。


熱厥泄瀉者,四逆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5:40 | 只看該作者

上熱下寒欲吐者,黃連湯。


虛煩者,梔豉東加厚朴、枳實。


陰證可按與揉,痛無休息,腸鳴而大便利者為冷。


太陰理中湯、黃建中湯;


少陰四逆湯、玄武湯;


厥陰正陽散、當歸四逆湯。


太陰連小腹痛甚,自利不止者難治。


又大腹屬太陰,臍腹屬少陰,臍下屬厥陰,多有挾食積與痰火者。


臍滿熱瘀冷結,有物非氣為辜。


心胸與大腹滿者,皆外邪傳入。


惟小腹脹滿者,非血瘀,便是溺澀。


血結膀胱者,小便自利;


熱結膀胱者,小便自澀。


又有冷結膀胱,小便亦澀,但手足厥而胸不滿為異。


宜外灸關元穴,內服玄武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5:55 | 只看該作者

妄施三法動積氣,奔豚上衝尤甚;


其人先有五積在臍中,或臍上下左右,復因傷寒邪氣衝動,新邪與舊積相搏而痛。


或醫人不識病者原有痞積,妄施汗吐下,發動其積氣,築築然跳動,名曰動氣。


動右肺氣,則咽乾鼻燥衄渴,飲即吐水;


動左肝氣,則筋惕肉,身熱欲蜷;


動上心氣,則掌熱作渴,氣上衝心;


動下腎氣,則心煩骨痛,食則嘔吐,或下利清穀。


大概虛者,通用理中湯去白朮加肉桂。


頭眩惕,汗多者,防術牡蠣湯、小建中湯;


腹滿身微熱,欲蜷者,甘草乾薑湯;


心煩骨痛,吐食者,大橘皮湯。


熱者,通用柴胡桂枝湯。


煩渴者,竹葉石膏湯;


衄血煩渴者,五苓散;


心痞下利清穀者,甘草瀉心湯;


氣上衝心者,李根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6:14 | 只看該作者

五積惟臍下奔豚衝心最甚,多因汗下心虛而腎氣乘虛上衝,有若江豚拜浪然,桂枝東加桂一倍。


若不上衝者,不可妄與。


臍下動甚,頭眩身振者,茯苓桂甘大棗湯,吐後去棗加白朮。


蓋白朮閉氣,止可暫用,惟桂瀉奔豚,苓伐腎邪,奔豚妙藥也。


邪犯三焦成霍亂,吐利不發則殂。


三焦,水穀道路。


邪在上焦,吐而不利;


邪在下焦,利而不吐;


邪在中焦,上吐下利。


病因飲食不節,清濁相干,陰陽乖隔。


輕者止曰吐利,重者,?擾亂,乃曰霍亂。


外證必發熱惡寒,頭疼身痛,本傷寒病也,因邪入脾胃,故發為吐利。


然中焦為寒熱之半,邪偏高居陽分者,則多熱而渴,五苓散分利之;


邪偏下居陰分者,則多寒不渴,理中湯分利之。


風寒濕勝者,藿香正氣散、除濕湯、五積散。


穿合暑勝大渴者,二香黃連散、益元散、柴苓湯選用。


傷食甚者,平胃散、治中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6:33 | 只看該作者

轉筋者,氣不和也,俱加木瓜,或單用雞屎白,略炒為末,溫湯化下方寸匕。


凡霍亂多責於熱,故夏秋為盛,或熱伏於內,手足如冰,六脈沉伏,食即呃逆,此火氣上奔而然,不可誤為陰證。


必吐利,小便亦自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寒熱,四肢拘急厥逆,脈微欲絕,乃為陰證,四逆湯或加吳萸、生薑救之。


少陰吐利,煩躁欲死者,三味參萸湯。


吐利止,自汗厥逆不渴,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東加豬膽汁;


吐利止,身痛不休者,桂枝加參湯;


吐利止,發熱者,隨證微汗之;


吐利止,亡津而渴者,竹葉石膏湯、白虎加參湯。


吐利不止者,靈砂丹,木香、乾薑煎湯下。


凡霍亂不可遽與米飲粥飯等食以助邪氣,必所傷物盡,然後淡食少少養之。


傷寒心痞,發熱吐利者,大柴胡證也,不可誤為霍亂。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6:47 | 只看該作者

干霍亂者,氣痞於中,欲吐不得吐,欲泄不得泄,所傷之物壅閉正氣,關格陰陽,煩躁喘脹者必死,急以鹽湯一盞入童便、薑汁頓服,探吐令透,未吐再服。


外用鹽炒吳萸熨臍下。


即以理中東加陳皮調之,或藿香正氣散加官桂倍枳殼、茯苓、木瓜,吞蘇合香丸。


如發熱頭腹痛者,桂枝加大黃湯。


大便閉本裡熱,而帶表屬陰未可攻下;


論云:陽結能食,不大便者,即裡熱證,言陽氣固結於腸胃。


蓋病邪在表則大便如常,邪傳入腸胃之裡,謂之正陽明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7:03 | 只看該作者

潮汗閉澀,滿渴狂譫,尺脈實者,諸承氣湯選用。


如脈浮帶嘔,舌上白苔者,知邪未全入腑,猶屬半裡,所謂嘔家雖有陽明證,不可攻,舌上白苔未可攻者是也,宜與小柴胡湯,和其榮衛,通其津液,得微汗而自解。


然有數日不大便而煩悶甚者,雖尚有些表證,亦當與大柴胡湯,或小承氣湯微潤之。


又陽明證汗多,小便利而大便硬,或發汗利小便多而大便硬者,皆津液內竭,宜蜜導之。


大便硬小便數者,乃為脾約,宜麻子仁丸。


大便堅小便少者,未可攻,津液未充,候其小便自如,乃可攻也。


當問病患一日小便幾行,若如常,當知氣已下行,大便不久自出。


要知古人審用轉藥,若欲行大承氣湯,當先一日用小承氣湯,候其腹中轉矢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7:18 | 只看該作者

轉氣者,腹中響而放屁,知其有燥糞,臭者有宿食,宜攻之。


若不轉矢氣者,必先硬後溏,勿攻之。


《金匱》云:六七日無所苦,不可攻。


下之早,熱氣乘虛入胃,重者必死。


又便閉屢下不通者,須吐以提之。


陰結脈沉遲,不渴不食,身重如石且冷,大便硬而艱難,非燥糞也,乃陰寒固結於胃,血氣凝滯而閉塞也,宜四物湯、附子湯,或金液丹、古半硫丸、五積散。


如久不大便而脈反微澀者,裡虛甚也,急以黃建中湯救之。


又有食滯脾及血燥而不大便者,當於雜病傷食及燥門求之。


小便閉本下熱,而亡津屬陰難以滲疏。


傷寒邪在表則小便利,入裡下焦有熱,引飲過多,小腹脹硬,小便閉者,脈浮,五苓散;


脈沉,豬苓湯。


大便乍難乍易而小便不利者,內有燥屎,大承氣湯。


若陽明汗多,或發汗,胃中津干不利者,切忌疏滲,待其津液還而自通可也。


汗下後,發熱項強,頭頂心痛,無汗,小便不利者,三白薑棗湯。


半表證,小柴胡湯去芩加茯苓。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7:32 | 只看該作者

譫語身重者,柴胡龍骨牡蠣湯。


少陰脈沉,小便不利者,玄武湯,或四逆東加茯苓。


少陰腹滿痛,便膿血,小便不利者,桃花散。


又陰毒下利,小便不利,囊縮小腹痛欲死者,急與返陰丹暖藥服之。


若用寒涼之藥,陰氣伏蓄小腹有至死者。


或見小便不利,以炒鹽熨臍下,陰氣不散,被熱物熨之,冷氣衝心,亦有致死者。


凡小便閉而厥逆,頭汗出者,陽脫關格,不治。


水證、黃證、風溫小便不利,見前。


水難陰虛,而陽邪湊襲;


小便難者,出不快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7:47 | 只看該作者

經曰:陽入陰分,則膀胱熱而小便難。


惟陰分虛而陽熱乘之,不可強利,必小便黃赤者,乃可萬全,木通湯利之。


如太陽汗不止者,桂枝東加附子。


陽明傷風,嗜臥身黃者,小柴胡東加茯苓。


水利偏前,而後便干枯。


傷寒內熱則小便閉,今反利者,膀胱主津液,而偏滲於前,宜乎後便干枯。


有瘀血證,小腹硬滿,其人如狂者,抵當湯。


有少陰證,厥逆脈沉者,四逆湯,或玄武湯去茯苓。


有陽明證,自汗小便利而大便雖硬者,不可攻,宜蜜導法,或豬膽汁灌之。


有停水心悸者,茯苓桂甘湯。


膀胱移熱,小便雖濁而不痛;裡和則小便清,裡熱則小便濁。


膀胱移熱於小腸則尿血,與赤濁相似,導赤散,或玄胡索散、朴硝二味等分水煎服,或加川芎滲利之劑尤妙。


此亦瘀血中之一證也。


腎虛協熱,小便雖數而無余。


惟虛則小便頻數,唯熱則小便澀滯而不快。


有宜溫者,太陽自汗小便數者,雖有表證。


不可桂枝重亡津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8:00 | 只看該作者

服厥者,陽不足也,甘草乾薑湯;


心煩腳蜷者,血不足也,芍藥甘草湯。


有宜下者,譫語自汗小便數者,調胃承氣湯少與之。


汗吐下後,小便數大便硬者,大柴胡湯。


陽明汗多,小便數大便硬者,胃強脾約,乃約束津液不行,宜脾約丸。


余瀝遺溺,見後危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8:32 | 只看該作者

協熱自利而渴曰腸垢(腸間津汁垢膩),熱甚純下清泉;


協寒自利不渴曰鴨溏(清白如鴨屎狀),濕毒有如豆汁。


陽證自利,溏泄身熱,臍下亦熱,作渴尿赤,後重泄下黃赤,故曰腸垢。


陰證自利,太陰手足溫,少陰、厥陰手足厥冷,臍下亦冷,不渴,利下清白,故曰鴨溏。


熱因表邪入裡,挾風則所下必暴;


寒乃直中陰經。


大法熱宜和解,或攻泄,或利小便;


寒宜溫中,或固下焦,俱不宜發汗,令胃氣虛而脹滿作。


但自利舊分陽證、陰證,又分協熱、協寒,而治法相同。


然陽證自利,亦必裡氣虛而表熱乘之,乃能自利,雖太陽初證下利亦然,與表邪傳裡協熱下利無異。


至於陰即協寒,其證尤顯。


所以云陽證下利誤溫,則發黃、斑出而死。


此等支離去處,每為詳辨,庶不惑人。


大概裡氣協熱,下利黃赤者,黃芩湯最妙。


帶表口渴下利者,柴苓湯。


少陰熱證,渴而下利者,白虎湯。


少陰熱證,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而下利者,


豬苓湯。熱甚口燥心痛,下利純清水者,大承氣湯。


潮熱譫語脈滑,有宿食者,大柴胡湯,或陶氏黃龍湯。


下利脈和者,內實;下利脈滑,或浮大按之反澀,不欲食者,有宿食,並宜下之。


又太陽初傷風,下利不惡寒,頭痛乾嘔,心痞腹痛者,桂枝東加芫花,或十棗湯。


胃不和,腸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


小便澀大便利者,赤石脂丸。


下利頻而溺如常者自止,橘皮竹茹湯調之。


合病自利及心痞下利,見各條,裡氣協寒,下利清白,太陰不渴者,理中湯、四逆湯。


寒毒入胃者,四逆東加韭白。


少陰自利,虛渴脈微者,白通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8:47 | 只看該作者

厥逆無脈者,白通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湯。


少陰下利,咽痛者,甘桔湯。


厥陰下利,先厥而後發熱者,下利必自止,若再厥者,必復利也,小建中湯、當歸四逆湯。


利不止者,赤石脂禹餘糧湯。


又下利身痛者,先以四逆湯救裡,利止但身痛者,急服桂枝湯救表。


凡下利、譫語、直視及厥躁不得眠、汗不止、無脈及自利不禁、身熱脈實者皆死。


濕毒下利膿血,腹滿腸內刮痛,如魚腦爛桃,或如黑豆汁者,除濕湯、豬苓湯、地榆散。


濕挾熱者,敗毒散、黃芩湯、白頭翁湯。


如無濕但熱毒,日晡壯熱,腹痛便下膿血稠黏者,黃連阿膠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9:01 | 只看該作者

濕挾風者,胃風東加木香;


濕挾寒者,不換金正氣散加乾薑、木香。


又陽證便膿血者,亦名協熱腸垢,當清其腸,犀角地黃湯。


陽明熱入血室下血者,小柴胡東加生地、枳殼、山梔。


少陰下利膿血者,亦謂之協寒鴨溏,當固下焦,桃花散、赤石脂丸。


壯而熱,止其利,斷下之生也不長;


少壯人,實熱下利,不宜止澀,止之則加熱悶而死,名曰壯熱斷下。


厥而利,反能食,除中之死也可立。


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裡則不能食,表裡之間者,欲食而不能食,今傷寒厥深下利,脈遲,當不能食而反能食者,名曰除中。


中之胃氣既除,豈可再復!


風漏手足攣搐,陽虧四肢拘急。


四肢諸陽之本,腰背太陽之絡。


因發汗腠理空疏,蓋覆不周,將息未久,以致風邪復入筋骨之間,攣搐有妨行持,牛蒡根湯主之。


如腳攣嚙齒者,風熱也,承氣湯下之。


拘急者,手足不能自如,屈伸不便,蜷臥惡風之貌,發汗亡陽而有此證。


汗多小便難者,桂枝東加附子。


吐下後,厥逆拘急者,四逆湯;


心煩足攣屬血虛者,芍藥甘草湯。


陰陽易病,亦有手足搐搦如風狀者,古瓜竹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9:28 | 只看該作者

太陽腰痛頂連尻,陽明不(可回)顧少(陽)如(針)刺;


太陽證分有汗、無汗。


傷寒,人參順氣散;


傷風,敗毒散,或通氣防風湯。


粗人,刺委中血甚妙。


太陽合陽明,葛根湯;


少陽,柴胡桂枝湯。


與頭痛參看。


少陰腰痛背及脊,太陰遺溺(腰下如橫木甚則遺溺)厥(陰)張弓。


厥陰風熱,故腰強急如弓。


三陰通用五積散加杜仲、附子,或加於黃建中湯、當歸四逆湯中,尚當與雜病腰痛參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39:50 | 只看該作者

陽氣虛而筋惕肉。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汗下後,津液耗竭,陽氣大虛,肉筋失養,故惕然而跳,然而動,久則成痿。


治宜溫經養榮益胃,玄武湯是也。


羸甚去芍藥,熱者卻附子,或陶氏溫經益元湯亦好。


汗下後,頭眩身搖者,茯苓桂術甘草湯。


心下痞滿者,暫與枳梗東加茯苓。


汗下後,表裡俱虛及素虛之人,微發其汗,膚肉戰,喘促汗出如油者,死。


動氣在左,發汗有此證者亦危。


風熱極而螈短長。


俗云搐也。


螈則筋脈急而縮短,則筋脈緩而弛長,急緩之間,筋脈牽引伸縮不定,狀如風癇可畏。


多因汗下脾土受傷,木旺風熱熾盛,故手足動搖搐搦。


必平木降火,以柴胡、山梔滌熱,防風、羌活祛風,兼佐和血化痰之藥治之,與大同,如聖餅子、引風湯、陶氏如聖飲選用。


結胸失下有此證者,大承氣湯。


風溫被火螈,葳蕤湯、火邪湯。


經曰:太陽終者,戴眼反折螈,汗出不流者死。


邪氣勝則心寒而栗也,屬陰;


正氣勝則身振而戰也,屬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40:19 | 只看該作者

戰者,身振而動;


栗者,心戰而惕。


邪氣外與正爭,正氣勝則戰;


邪氣內與正爭,邪氣勝則栗。


戰則病欲愈,栗則病欲甚。


戰屬陽,故一戰搖之間而真陽鼓動,大汗以解,不必藥也。


栗屬陰,陰無勝陽之理,故恐懼不戰而承乎陽,於是陽反為陰所制,心寒足蜷,鼓頷厥冷,便溺妄出,不知人事,純乎陰而陽敗,遂成寒證。


宜理中、四逆,甚則養正丹,並灸關元穴。


若復躁極而不得臥者,不治。


若原系傳經熱證,口燥切牙,雖厥冷有時溫和,脈大而數,表證栗者,羌活沖和湯;


裡證栗者,大柴胡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40:37 | 只看該作者

蛔厥卻緣多飢,蟲攻咽及攻胃;


即蛔也。


謂之厥者,病屬厥陰,又手足厥逆義也。


其人素有食蛔,或因病過飢,蟲逆上咽膈而出。


妄發其汗,以致胃冷,長蟲上攻咽膈,胃氣困乏,雖飢不能食,食即吐蛔者,蟲聞食臭氣而出也。


外證乍靜乍煩者,蟲或上或止也。


又或下利臟寒,則蛔亦上入於膈。


然上焦熱而中下焦寒,故雖煩熱消渴便硬,不可遽投涼藥,當先以烏梅丸、理中湯安蛔,然後隨證調之。


或煩熱不退者,小柴胡湯。


或熱甚昏,腹脹便閉,或蛔不得安,從大便而出者,大柴胡湯。


狐惑蓋緣失汗,蟲食臟及食肛。


此亦蟲證也,如狐聽冰,猶豫不決之義。


初起狀如傷寒,或因傷寒變成。


其候四肢沉重,欲食惡聞食氣,欲眠目不能閉,舌白齒晦,面目色變無常。


蟲食下部為狐,下唇有瘡,其咽乾;


蟲食其喉為惑,上唇有瘡,其聲啞。


殺人甚急,皆因汗下失宜,邪熱入腹,以致飲食少而腸胃虛,虛甚則三蟲舉而食人五臟。


食上部者,三黃瀉心湯主之;


食下部者,單苦參煎湯淹洗之;


食肛門外者,用生艾汁調雄黃末,燒煙熏之,通用黃連犀角湯。


治,桃仁湯、金液丹、雄黃銳散。


又濕蟲證,與狐惑證同,但專食其臟為異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 07:41:56 | 只看該作者

陰陽發斑總是火,誰知溫毒時毒?


傷寒陽證發斑,謂之陽毒;


春溫發斑,謂之溫毒;


夏熱發斑,謂之熱毒;


時行與暴溫發斑,謂之時毒。


名雖不同,同歸於熱。


或因當汗不汗,及已汗而熱氣不散,表虛裡實而發者;


或因當下不下,熱蓄於胃而發者;


或因下早熱邪乘虛入胃,傷血不散而發者;


或因誤服溫藥,胃熱焦爛而發者。


然皆心火入肺,故見紅點於皮毛之間。


輕如疹子蚊跡,只在手足,先紅後黃;


重如錦紋,發在胸腹,先紅後赤,切忌發汗,重令開泄;


甚則皮膚斑爛,陽毒具而紅潤稀疏,起發五六日即愈。


若陰脈見而黑斑稠密成片,身涼,六七日死。


先紅後黯,如果實者亦死。


陽毒舌焦鼻煤,發斑者,陽毒升麻湯、白虎加參湯;


熱甚者,三黃石膏湯、三黃瀉心湯、陶氏消斑青黛飲選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1 00: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