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絡虛而風邪客之,風氣乘於陰,與血氣相搏,令氣痞塞,腠理壅閉不泄越,故令腫。
徐春甫曰:陰腫有因房勞過度,傷損陰戶致腫,宜節欲調治。
有欲勝而熱甚生蟲,以致腫癢甚者,皆宜戒房室,速治之。
有邪氣漸盛,致陰戶潰爛不收,失於早治也。
薛立齋按:前證若氣血虛弱,補中湯舉而補之;
肝經濕熱,龍膽瀉肝湯滲而清之。
又有肝脾鬱怒,元氣下陷,濕熱壅滯,朝用歸脾東加升、柴,解鬱結,補脾氣,夕用加味逍遙散,清肝火,生肝血,除濕熱。
慎齋按:以上二條,序婦人陰戶腫,有風邪之外感,有房勞之內傷也。
陰腫病,《大全》主於風邪入客,春甫主於勞傷房事,立齋推原於肝經濕熱所致,此為病機之要。
《千金方》曰:婦人小戶嫁痛連日,方用甘草、生薑、白芍、桂心,酒煮溫服。
又方,療嫁痛,一味牛膝,或一味大黃,酒煮服。
又,烏賊魚骨燒末,酒吞之,外用青鹽炒熱,布裹熨之。
《良方》論曰:婦人或肝經濕熱下注,或鬱怒傷損肝脾。
外證或兩拗小腹腫痛,或玉門 腫作痛,或寒熱往來,憎寒壯熱。
內證或小便滯澀,或腹內急痛,或小腹痞悶。
若兩拗小腹腫痛,肝經濕熱壅滯也,用龍膽瀉肝湯。
玉門腫脹,肝火血虛也,加味逍遙散,及龍膽瀉肝東加木香。
若概投散血攻毒之劑,則誤甚矣。
李氏按:陰戶兩旁腫痛,手足不能舒伸者,用四物東加乳香末搗餅,納陰中立效。
又陰腫痛極,便秘欲死,四物加柴胡、丹皮、山梔、膽草。
如時常陰腫者,四物加 本、防風。
若腫痛不閉者,逍遙散加丹皮、山梔。
慎齋按:以上二條,序婦人陰中腫痛之證也。
足厥陰經環陰器,婦人陰戶為肝經之分,是經血虛火燥,則為腫為痛,痛者火也。
實則瀉其子,龍膽瀉肝湯、加味逍遙散,雖為本經的對之藥,不若大劑導赤散加黃連,以瀉肝之子,而以六味飲滋化源,以補其母之勝也。
陳良甫曰:婦人陰癢,是蟲蝕所為。
三蟲在腸胃之間,因臟虛,三蟲動作,蝕於陰內,其蟲作熱,微者為癢,重者乃痛也。
徐春甫曰:婦人陰癢,多屬蟲蝕所為,始因濕熱不已,故生三蟲在腸胃間,其蟲蝕陰廣中作癢,甚則癢痛下已,潰爛腫深。
在室女寡婦尼姑,多因欲事不遂,思想所淫,以致氣血凝於陰間,積成濕熱,久而下散,遂成三蟲,故有此疾。
亦有房室過傷,以致熱壅,故作腫癢內痛,外為便毒,莫不由欲事傷損所致。
薛立齋按:前證屬肝經所化,當用龍膽瀉肝湯、逍遙散,以主其內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黃末,和雞肝研餅,納陰中,以制其蟲,仍用清肝解鬱之藥。此證有鬱怒傷肝脾所致,肢體倦怠,陰中悶癢,小便赤澀者,歸脾東加山梔、柴胡、丹皮。
有肝脾氣虛,濕熱下注,陰內痛癢,不時出水,食少體倦者,歸脾東加山梔、白芍、甘草、丹皮。
李氏按:陰中生蟲 如小蛆者,乃濕熱甚而心氣又郁,氣血凝滯而生,宜藿香養胃湯、補心湯、硫鯉丸,外用艾煎汁,調雄黃末燒薰之。
又以蛇床子煎湯頻洗,同梓樹皮焙末,入枯礬、麝香少許,敷之立效。
慎齋按:以上二條,序婦人有陰癢生蟲之證也。
厥陰屬風木之臟,木朽則蠹生,肝經血少,津液枯竭,致氣血不能榮運,則壅鬱生濕,濕生熱,熱生蟲,理所必然。
故治法不外滲濕清熱,外以殺蟲為治。
然其本元,又當滋養肝血,補助脾土,益陰燥濕也。
至春甫論欲事不遂所致,亦病情之不可不察者也。
陳良甫曰:婦人陰中冷,因勞傷子臟,風冷客之。
薛立齋按:陰冷有肝經有濕熱,外乘風冷所致。
若小便澀滯,或小腹痞痛,龍膽瀉肝湯。
又有婦人陰中寒冷,小便澄清,腹中亦冷,飲食少思,大便不實,下元虛冷,治以八味丸愈。
八味治血弱不能榮養臟腑,津液枯澀,風寒客於子臟,以致陰冷,有效。
慎齋按:以上一條,序婦人有陰冷之證也。
陰中冷,非外邪風冷客於子臟,即氣衰血虛,臟腑虛寒,以致肝經失養,陰戶為之寒冷也。
立齋必欲斷為肝經濕熱,外乘風冷所致,豈有客邪之氣,加於濕熱之病,而變為陰冷耶?
論屬未當。
《大全》曰:婦人陰挺下脫,或因胞絡傷損,或因子臟虛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
薛立齋按:陰挺下脫,當升補元氣為主。
若肝脾郁結,氣虛下陷,補中湯。
若肝火濕熱,小便赤澀,龍膽湯。
薛立齋曰:有婦人陰中突出如菌,四圍腫痛,小便數,晡熱,似癢似痛、小便重墜,此肝火濕熱而腫痛,脾虛下陷而重墜也。
先以補中東加山梔、茯苓、車前、青皮,以清肝火,升脾氣,更以加味歸脾湯,調理脾郁,外以生豬油和藜蘆末塗之而收。
《大全》曰:婦人陰中生一物,挺出五寸許,牽引腰腹膨痛,至不思飲食,皆因多服熱藥及煎 ,或犯非理房事,兼意淫不遂,名陰挺,三茱丸、一捻金丸主之。
慎齋按:以上三條,序婦人有陰挺之證也。
陰挺者,陰器中挺出一物,即立齋所謂舒出如蛇如菌,如雞冠狀是也。
夫婦人陰器,為足厥陰經部分,而衝任督三脈所系胞門子戶在焉。
其所挺之物,大約子臟腸 之屬,非濕熱脾虛下陷,即是熱藥局事所致,此病機之屬於隱曲者。
在醫者,似難以診候施之者,立齋之書,每多載之,真有不可臆度者矣。
《金匱要略》曰: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
李時珍按:婦人胃氣下泄,陰吹甚喧,宜豬膏煎亂髮化服,病從小便而出。
程云來曰:經曰,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實,則氣得上下。
今胃中穀氣實,則腸胃虛,虛則氣不得上下,而腎又不能為胃關,其氣但走胞門而出於陰戶。
膏發煎者,導小便藥也。
使其氣以化小便,則不為陰吹之證矣。
慎齋按:婦人陰吹證,仲景以為穀氣實,胃氣下泄所致。此之病機有不可解,云來注云,胃實腸虛,氣走胞門,亦是隨仲景之文而詮之也。
夫人穀氣,胃中何嘗一日不實,而見陰吹之證者,未之嘗聞。
千百年之書,其闕疑可也。
予甲寅歲,游峽石,有友吳禹仲來詢云,此鎮有一富翁室女,病陰戶中時簌籟有聲,如後陰之轉矢氣狀,遍訪醫者不曉,此何病也?
予曰:此陰吹證也,仲景之書有之。
禹仲因嘆予讀書之博。
《大全》曰:婦人陰蝕瘡,凡婦人少陰脈數而滑,陰中必生瘡,名曰 瘡。
若痛或癢,如蟲行狀,淋瀝膿汁,亦有陰蝕幾盡者,此皆由心神煩郁,胃氣虛弱,致氣血凝滯耳。
故經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又云,陽明主肌肉,痛癢皆屬於心,治當補心養胃,外以熏洗坐導治之。
薛立齋曰:婦人陰中生瘡,乃七情鬱火傷損,肝脾濕熱下注。
其外證有陰中舒出如蛇,俗呼陰挺,有翻突如餅,俗呼陰菌,亦有如雞冠花,亦有生諸蟲,亦有腫痛濕癢,潰爛出水,脹悶脫墜者。
其內證,口乾內熱,倦體,經候不調,或飲食無味,晡熱,胸膈不利,小腹痞脹,赤白帶下,小水淋澀。
其治法,腫痛者,四物湯加柴胡、山梔、丹皮、膽草。
濕癢者,歸脾東加山梔、丹皮、柴胡。
澀淋者,龍膽東加白朮、丹皮。
潰腐者,加味逍遙散。
腫悶脫墜者,補中東加山梔、丹皮,佐以外治之法。
陳良甫曰:陰瘡者,由三蟲或九蟲動作侵蝕所為也。
諸蟲在人腸胃之間,臟腑調和,血氣充實,不能為害。
若勞傷經絡,腸胃虛損,則動作侵蝕於陰經者,或癢或痛,重則生瘡。
《千金方》曰:婦人疳瘡,因月後便行房,致湛濁伏流陰道,生疳瘡瘙癢。
先用蔥椒湯頻洗,後服赤石脂、龍骨、黑牽牛、菟絲子、黃 、沙菀蒺藜之屬。
又治婦人陰瘡、與男子妒精同方,用黃丹、枯礬、 蓄、 本、硫黃、白蛇皮、荊芥、蛇床為末,蔥湯洗後摻之。
慎齋按:以上三條,序婦人有陰瘡之證也。
婦人陰中生瘡,屬於濕熱之邪下流腎肝。
陰器為肝腎之部,二經虛,則濕熱下陷,而生疳 諸瘡矣。
若月事行房,敗精與濁血凝滯成瘡者,此又人事之不謹,當以清火消濁為治也。
《婦人良方》曰:婦人 ,或肝經濕熱下注,或鬱怒傷損肝脾。
其外證,或兩拗小腹腫痛,或玉門 腫作痛,或寒熱往來,憎寒壯熱。
其內證,或小便澀滯,或腹內急痛,或小腹痞悶,上攻兩脅,或晡熱重墜。
若兩拗小腹腫痛,肝經濕熱壅滯也,龍膽瀉肝湯。
玉門腫脹,肝火血虛也,加味逍遙散,及龍膽東加木香。
若概投散血攻毒之劑,則誤矣。
《婦人良方》曰:婦人足跟足趾腫痛,足心發熱,皆因胎產經行,失於調攝虧損,足三陰虛熱所致。
若腫痛或出膿,用六味丸為主,佐以八珍湯。
胃虛懶食,佐以六君子湯。
寒熱內熱,佐以逍遙散。
晡熱益甚,頭目不清,佐以補中益氣湯。
大凡發熱、晡熱、內熱、自汗、盜汗等證,皆陰虛假熱也。
故丹溪謂火起九泉,陰虛之極也。
足跟乃督脈發源之所,腎經所過之地,若不求其屬,泛用寒涼則誤矣。
然男子酒色過度者,多患此證。
《家居醫錄》曰:婦人兩 生瘡,或因胎產飲食失宜,傷損脾胃;
或憂思鬱怒,虧損肝脾,以致濕熱下注,或外邪所侵。
外 屬足三陽,可治。
內 屬足三陰,難治。
若初起發腫赤痛,屬濕毒所乘,人參敗毒散,或檳蘇敗毒散。
若漫腫作痛,或不腫不痛,屬脾虛濕熱下注,補中益氣湯,或八珍湯。
若膿水淋漓,體倦少食,內熱口乾,屬脾氣虛弱,補中東加茯苓、酒芍。
若午後發熱體倦,屬血虛,前東加川芎、熟地,或六味丸。
若肢體畏寒,飲食少思,屬脾腎虛寒,八味丸。
大抵色赤屬熱毒,易治。色黯屬虛寒,難治。
設誤用攻伐,復傷胃氣,則難療矣。
《家居醫錄》曰:婦人血風瘡,因肝脾二經,風熱鬱火血燥所致。
其外證,身發疙瘩,或如丹毒,癢痛不常,搔破成瘡,膿水淋漓。
其內證,月經無定,小便不調,夜熱內熱,自汗盜汗,惡寒憎熱,肢倦體怠,飲食不甘。
若發熱發痛,乃肝經風熱血燥,當歸飲加柴胡、山梔。
若體倦食少,口乾潮熱,乃肝脾鬱火傷血,加味逍遙散。
若疙瘩痛癢,寒熱往來,乃肝經風熱傷血,柴胡、山梔、黃連。
若不寐、盜汗、內熱晡熱,乃脾經血虛,歸脾湯。
兼寒熱,加山梔、熟地。
如愈後身起白屑,搔則肌膚如帛所隔,此氣血虛,不能榮於腠理也,十全大補湯。
若用風藥,復傷陰血,反致他證。
慎齋按:以上序婦人有 、足瘡、 瘡、血風諸證也。
諸證總歸濕熱,責之肝脾損者居多。
故立齋論治,一以補養氣血為主,此治病求本之要道也。
《產寶百問》曰:婦人腳十趾如熱油煎者,此由榮衛氣虛,濕毒之氣留滯經絡,上攻心則心痛,下攻腳則腳痛,其腳趾如焚。
亦香港腳之類,經云熱厥者是也。
慎齋按:婦人足十趾如熱油煎,方書但云香港腳之類,方用換腿丸、萬靈散、活血丹,從香港腳治法,殊未盡善。
夫諸陽氣起於四肢,足之三陽三陰,俱起足趾之端。
其熱如油煎者,榮衛虧損,陰衰火旺之極,足三陰三陽經受傷故也,豈但云香港腳而已。
法當大劑滋水益陰,乃可救其燎原之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