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子須知】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4:10 | 只看該作者

楊公云:“龍不穿心,官不入相。”
 

大抵貴龍雖千變萬化,若不可以一律拘之,然未嘗離乎中也。
 

如行度之間,自出身至入首結穴處,或起或落,凡有走弄屈曲,過峽度脈,頓跌飛舞,之東走西,棲閃萬態,而皆不離於中。
 

子微云:“三台出龍三公位,華蓋出龍並高貴。”
 

亦必以中出爲美。
 

故龍格中凡玉枕、御屏、飛蛾、个字、帳幕,種種貴格,必是脈從中出,方是貴龍。
 

若或偏落旁出,縱有貴格,亦不足取。
 

又須星辰秀媚,護從迎托重疊。
 

一行禪師云:“青山一樣並頭行,貴賤須分兩等名。
 

貴者星辰多秀麗,更看纏護別眞情。”
 

又云“賤龍亦自有中穿,脚似蜈蚣不盡偏。
 

惟乏迎送不開帳,縱饒有穴不端然”是也。
 

至於龍有天池者,有侍衛、養蔭者,尤貴。
 

《經》云:“高山頂上有池水,此是眞龍樓上氣。”
 

又云:“池平兩水夾又清,此處名爲天漢星。
 

天漢天潢入閣道,此星入相居中庭。”
 

且貴龍自然迥異,如鶴立雞群,如沙中金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4:31 | 只看該作者

《經》云:“十山九水雖同聚,貴龍居中必異常。”
 

及至入穴之際,前迎後擁,左侍右衛。
 

或秀水潮入明堂,奇峰列於天表;或龜蛇禽曜之發露,印劍旂鼓之羅列。
 

所謂“三千粉黛、八百煙花”,莫不有之。
 

《葬書》云:“若懷萬寶而宴息,若具萬膳而潔齊。”
 

其氣象規模鬧熱如此,此貴龍出身行度結穴之大規模矣。
 

至於賤龍,自出身以來,星峰不見,起伏不明,頭面破碎而醜惡,過脈偏斜而受風,巒頭帶石而巉岩,支脚尖利而反逆。
 

或左空右曠,或邊生邊死。
 

其起者,或臃腫粗頑,或崚嶒瘦削。
 

其伏者,或散漫無收,或長腰直硬。
 

其過峽之際,出脈偏斜,無迎無送。
 

或長闊散撒而不明,或風吹水劫而多害。
 

其行度之間,無穿落傳變之諸體,無台屏蓋帳之諸格。
 

護從不隨其身,托送不衛其主。
 

或如死鰍死鱔之直長,或如餓馬瘦牛之委靡,或粗雄而無脫卸,或分擘而成鬼劫。
 

及至入首,或懶坦無收,或散亂無序,四勢不交,八風相射。
 

或如灰囊,或如投算,此皆不入相之龍,不受穴之山也。
 

登局之間,砂飛水走,明堂傾瀉,下手無力,水口空曠,決無融結,不足觀也。
 

然此等之龍,本體既賤,或爲貴龍作傳送,或爲貴龍作朝迎,或作護衛關峽,或作門戶水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5:00 | 只看該作者

如奴僕隸卒,奔走供役于貴人而無所取裁矣。
 

子微云:“貴龍自祖宗父母而次,胎息渾厚。
 

及子孫脫胎出世,便如貴家子弟,未嘗單獨出入。
 

其出入,必有儀從車騎呵殿,先驅行者辟易,觀者環堵。
 

或有時微行,則其侍衛必在前後觀瞻伺候,不敢相遠。
 

一聞號召,趨奔翕合。
 

有時過關度險,如孟嘗脫厄于秦關,狗盜雞鳴,爭先效力;高祖解圍于白登,獻奇書策,兢爲釋憂。
 

一旦出關,千駟馬騎,兵衛愈壯。
 

又如見羽鴻門,劍盾交進,而沛公已在九霄之外。
 

渡兵滹沱,千騎俱脫,蕭然僅有一騎之遺。
 

一旦脫離患難,奄六合,統八荒,萬國貢珍,八蠻款塞,此貴龍之氣象如此。
 

其賤龍,祖宗父母,如寒戶老翁,終日兀坐,無人侍奉。
 

指望兒孫逐日經紀求趁供菽米。
 

子孫初生,胎養之時,母心憂愁,營衛乖戾。
 

及胎成形,狀貌瘦瘠,骨相迷邅,皮膚焦粗,氣宇愁戚,日出趁食,亂走散行,初無委曲詳緩之勢;問米求財,定非寬和靜定之容。
 

如包胥乞師,倚牆孤泣,范睢脫難,出廁屍行。
 

又如仆隸隨人,看他飲食,亦似吏卒從官,供應唯喏。
 

此賤龍之態度如此矣。”
 

愚按:子微此論貴賤龍神之祖宗、父母、行度、關節,形容殆盡,無復餘蘊。
 

精詳玩索而體認之,斯得其妙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5:36 | 只看該作者

重刊人子須知資孝地理心學統宗卷二之下

 

江右山人徐善繼、徐善述 同著
 

此一卷專論龍有駐蹕、行止及分劈、餘氣、背面之所當辨,乃堪輿中奧旨,故著其要以決疑云。
 

論龍駐蹕
 

駐蹕山者,乃行龍暫止,如王者之駐蹕也。
 

亦謂之住脚星辰。
 

蓋此處分龍雖多,而正龍特起高大之山,暫爾停息,猶去未住。
 

其分龍則以此山爲太祖耳,故有大駐蹕、小駐蹕。
 

大者延袤數百里,跨州連郡。
 

其數百源小水於此分派,數百支分龍於此發軔。
 

小者亦冠一州一郡一府,或數十里。
 

又小者冠一邑一鄉,不過數里,亦必有數十源水、數十支龍從此去也。
 

然皆巍峨高大,群峰攢聚,萬嶺嵸巃。
 

又爲分龍之太祖。
 

其大小雖有不同,不可認爲少祖山也。
 

以其大龍尚去未住,故曰駐蹕。
 

以其自此分出衆龍,故曰太祖。
 

如王者尊居帝位,而百僚咸集,萬姓觀瞻。
 

其分出力量輕重,猶之朝廷,尊卑並列,可得其概。
 

所貴於觀龍者,見其駐蹕之山,看其某支是正龍分派,某支是從龍分派,前去結作大小、美惡,察其貴賤吉凶,一見了然。
 

楊公《畫筴圖》所謂源派者是也。
 

但人多畏其登高陟遠,縱有眼力,每憚陟履之勞,只在眼前山麓間尋地,已失要領。
 

縱得龍之支脚,或亦有穴情,不過些須小地而已。
 

豈知專龍正氣,鍾孕融會,宏遠廣邈,動收數百里山川,醯雞井蛙之見,何足語此?楊公云:“誰人識得大龍脊,山正好觀無脚力。
 

裹費不惜力不窮,其家世代腰金公。”
 

誠確論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6:25 | 只看該作者

論龍行止

 

紫瓊云:“山去水去隨送去,此是龍行猶未住。
 

山走斜飛水不停,不是眞龍作穴處。”
 

誠以龍行未止,不可尋穴,謂之行龍,又謂之過龍。”
 

《葬書》云:“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
 

蓋龍原其所起,穴乘其所止,必須辨認龍止處,方可求穴。
 

《青囊奧語》云:“第一議,要識龍身行與止。”
 

故凡山勢奔走不停,水勢峻急不環,門戶不關,羅城不衛,水山不團聚,皆是龍行之處,未爲止息。
 

雖有奇形巧穴,而山水無情,亦不足論。
 

若乃龍之眞止者,則玄武頂自然尊重不動。
 

《葬書》云“其止如尸”。
 

下手諸山則自逆水回攔,左右隨從之山則自支支齊止,不敢他往。
 

朝對迢迢遠來,亦並止於穴前,如拜如伏。
 

訣云:“止之中有大止者,謂諸山諸水皆無不止也。”
 

其水必數源齊會,或滙爲深潭,或折如阿房,或彎如繞帶,或聚如鍋底、掌心,溶注不散,無瀉漏傾倒、牽拽直去之患。
 

《葬書》云“洋洋悠悠,顧我欲留”是也。
 

見衆山咸止,諸水咸聚,是山水大會處,必有眞龍融結,宜於此處尋覓眞龍受穴之山。
 

若大地止聚之處,猶必有北辰、華表、捍門、遊魚、禽曜、羅星等象列于水口。
 

必內寬外窄,堂局廣而水口狹,重重關鎖,方是大地規模。
 

若山水雖有團聚之狀,而門戶不關,或有關而低小,或一重遠一重,一山低一山,大象似關,而實則曠闊無交鎖,則亦無大融結。
 

縱有小可結作,亦易衰敗,不足取也。
 

故審山水之止聚,于水口即可見之。
 

蓋水口關鎖則內氣融聚。
 

故論龍之行止者,于水口亦得其大情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6:53 | 只看該作者

論龍分劈

 

龍以正來氣聚爲吉。
 

其支脚雖貴蕃衍,而自有旁正尊卑之不同。
 

而好龍正氣自專。
 

若分支劈脈拽拖太重,則分散精靈,力輕氣弱,不能融結。
 

謝子期云:“龍脈擺劫散亂,或去或來,分奪不定,則生氣爲其所耗,而吉穴不能成也。”

 

分劈短而少者爲鬼,長而多者爲劫。

 

《龍經》又謂之漏胎泄氣。
 

故凡鬼劫之龍,氣弱力衰,不結吉穴,但能爲寺、觀、庵、廟而已。
 

《坤鑒歌》云:“劈脈分支是鬼龍,直如鵝頸曲如弓。
 

小名爲鬼大爲劫,只爲神廟有靈通。”
 

若分去之龍又回轉護我,作我用神,則又不畏其分劈去也。
 

楊公以龍之分劈,名曰天劫。
 

故云“天劫便是龍分去,劫去不回無美利。
 

天劫雖去若回來,回朝面前攔穴水。”
 

又云:“天劫又去作他穴,已去又復分脚轉,攔在面前看優劣。”
 

又云:“水若迂回山若轉,定知天劫不爲災。”
 

故分去之山,若回轉亦不妨。
 

如不回則凶也。
 

《經》云:“分支劈脈不回頭,奪我正身少全氣。”
 

吳公《捷徑》云:“若後龍分劈已去之山,又復回轉,或來前面作朝應,或隨龍之左右作纏護,或去水口作捍門、關鎖,或住穴後作樂托、遮帳,則雖分去,復來爲我用神,不可作分劈論。”
 

大抵支龍最怕分劈,蓋支龍氣薄,再有分劈,則氣愈耗散,是爲鬼劫之龍,安能融結吉穴?若干龍則氣旺盛,其發一支一葉,尚去數十里,安能拘其無分劈?而其分去支葉,皆有結作,但力量輕重不及正穴耳。
 

是故干龍必有分支劈脈,故其融結眞穴,必不在大窮盡處。
 

楊公云:“大地多從腰裏落,餘支前去作城郭。”
 

又云:“有劫方爲福,無鬼不成官。”
 

其即此之謂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7:24 | 只看該作者

論龍背面

 

夫背面者,山龍有情無情之分也。
 

蓋開面處自然光彩齊整,秀媚好看,如人面向有情,此處始可尋地。
 

背立處自然巉岩破碎,粗醜不美,如人背向無情,此處不必著目。
 

故辨背面乃堪輿家一件緊關,於此一失,萬無一用。
 

《玉髓經》云:“人有背面地亦然,要須細認乃可扦。”
 

吳公《指南》云:“凡大小山嶺,與山支脚,皆有背面。
 

肥飽、拱突、峻急、粗惡、醜陋、無支脚而曲瘦凌夷者爲背,秀麗者爲面。
 

安墳立宅在面一壁,主人財興旺,綿綿不絕。”
 

是言背面之當審也。
 

但祖有祖之背面,護有護之背面,穴有穴之背面,山龍平地,莫不皆然。
 

以祖山言之,大山行龍,出身頓起星辰,必有背面。
 

《指南》云龍樓寶殿,亦有背面之狀,不可不審。
 

其面一壁迥然秀麗,離祖出身,迢迢行去,起祖發身,堆堆跌跌,隱隱隆隆,或三五里,或十數里,必去融結美地。
 

其背一壁,則漫漫壁立,拱突粗惡,不生乳脈,亦無支脚垂落。
 

藉也有之,亦只懸針尖利,不離大山,不起主山,不結星辰,亦不出身行去。
 

縱出身行去,亦不過半里、二三里而止,不能融結美地,但爲神壇佛宮而已。
 

即有形穴,必有坑陷不足處。
 

所以尋地須審背面。
 

若是山背,決然無地,不必登山索穴矣。
 

此論主山背面也。
 

至於從山護衛,眞龍勢趨一邊,亦有背面。
 

故其向主一壁,有擁護主龍之情者爲面;其突兀崚嶒,或支脚尖利,或支脚全無,而本身壁立者,即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7:44 | 只看該作者

凡此護龍背向者,必無結作;護龍面向者,始可尋地也。
 

大龍行度之間,分牙布爪,踴躍馳驟,兩邊均勻,無分背面。
 

惟將及作穴之際,則有背面之分。
 

開面處本身寬平,支脚交護,內堂平聚,外陽開暢,洋朝迂廻,水城環抱。
 

《經》云“若是面時寬且平,若是背時多陡岸。
 

面時平坦中立穴,若是面時朝水緩。
 

縈紆環抱入懷來,不似背邊風蕩散”是也。
 

其背邊山水無情,或空缺,或逼窄,或陡峻,或醜陋,或巉岩,多受風吹水劫。
 

《經》云:“山廻水繞雖似面,浪打風吹崖壁寒。”
 

子微云:“山水無情未是面。”
 

故凡正龍,將及結作,必逆向一邊而入局,開面結穴,前有氊褥,後有蓋托,左右有兩山來衛,下手一臂有力,有堂氣局面可證,山水翕集有情,自不同也。
 

《龍髓經》云:“龍面有山兼有水。”
 

又云:“山環水聚爲龍面。”
 

其背邊自然無許多形狀。
 

此論山龍背面也。
 

至於平地之龍,亦有背面。
 

《玉髓經》云:“若遇穴在平田,四面皆山水朝應,不知何如分背面?曰:逼窄水割處是背,砂寬水緩處是面。
 

有一種區穴,一畔砂繞水纏而太迫,俗師泥山水所在,遂以背爲面。
 

不知平田曠野,未嘗無內明堂。
 

須面前有天然內堂,然後可扦。
 

如四面皆無明堂,即是絕氣之地,雖有朝應,不可下矣。”
 

切勿謂穴在平陽,只取外陽朝應爲證,而失背面趨向之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8:16 | 只看該作者

葢平洋穴,必須開口方有憑據。
 

師云:“平洋不開口,神仙難下手。”
 

既有鉗口,自有内堂。
 

堂既正,自有案山。
 

無案山亦須有朝水。
 

口訣所謂“穴證朝堂堂證穴”,“無山要水朝”是也。
 

故平洋地,以開堂辨背面,極親切妙訣也焉。
 

以上論背面詳矣,然又不可泥執。
 

有一等龍氣極旺處,一起一伏,一屈一曲,皆合龍格,成星體,而過峽脱卸猶多。
 

兩邊俱有形穴,雖其結作有正受旁受不同,力量大小不一,然此處之背面,則難以一律拘矣。
 

呉公《秘訣》云:“也有眞龍似瓜藤,一回起伏一彎轉。
 

彎轉之中皆有穴,此處未容分背面。
 

兩邊皆有穴星明,穴穴皆有眞應現。
 

豈無假穴使君疑,到此尤宜詳細辨。”
 

《龍經》云:“縱饒已能分背面,面得寛平背崖岸。
 

假如兩水夾龍來,屈曲翻身時大轉。
 

一回頓伏一番身,一回轉换一回斷。
 

兩邊皆有山水朝,兩邊皆有水打岸,兩邊皆有形穴眞,兩邊皆有山水案。
 

兩邊朝迎皆可觀,兩邊明堂皆入選。
 

兩邊纏護一般來,兩邊下手皆回轉。
 

此山背面未易分,心下狐疑又難判。
 

不應兩邊皆立穴,大小豈容無貴賤?”是言眞龍氣旺處,兩邊俱有形穴。
 

但正受旁受,大小貴賤,力量不同,而結作則不異也,未可以背面拘之。
 

然亦未嘗無背面之分。
 

但認背面,不以龍而以穴,故曰“眞龍無分背面,惟結穴處乃有背面。
 

其外應亦各立門户,而有堂局案對以證之也。”
 

如吾邑南門外諸名墓,只在三四里間山水,而結數十穴吉地。
 

雖大小不同,富貴有異,而其融結爲穴,則皆塜塜有格,且多吳、賴、傅、董諸仙師所下,有課騐證應,是其式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9:01 | 只看該作者

圖具右:

 

右地在吾邑治南五里,土名長塘。

 


其龍與縣龍同祖少華,迢遞三百餘里,不詳述。
 

將入局,至長塘舖復開大帳,一脈穿田,頓起重帳,始與縣龍分脈。
 

分後自蛟池山連起群峰,爲五星聚講,頓伏卓拔,秀異敻別。
 

復横列闊帳,群龍支支出自帳中,棲閃走弄,磊落繽紛,變態萬狀,節節合格。
 

如撒珠,如抛梭,如墜絲,如瓜藤,支支葉葉,俱有結作。
 

毎一轉换,一頓跌間,則有穴情,而南北東西坐向各異。
 

爰是龍氣旺甚,故無背面之分。
 

所謂支支結果,節節生芽者也。
 

其正結者爲孫尙書祖地。
 

入首走馬文星數節,復起側脑太陽金星。
 

扦挨金剪火之穴。
 

右臂拖出曜星石印,圓平奇特,以鎭下關。
 

此貴證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9:25 | 只看該作者

係本邑郎慶和下。
 

葬後嵗寒公原貞登進士,官至兵部尙書。
 

其孫清簡公需,官吏部尙書二公皆戊辰生,以石曜在辰也。
 

至今富贵未艾此地穴前左砂入堂順水,富貴皆在長房。
 

葬時嵗寒公已數嵗,催官地也。
 

左一穴余氏眠犬形,富地,税粮千石,出一侍御。
 

後一穴亦余氏,風吹羅带形,國師傅伯通下。
 

課云:“秀水東流三百步,子孫五世拜皇恩。”
 

果五世出貴。
 

右一穴朱氏地,出觀吾公尙賓,登高科,躋膴仕未艾。
 

對面地余氏,草蛇吐舌形,賴布衣下,出進士數人。
 

余氏地頂背方氏,挂壁燈形,出東岡公定,官僉憲。
 

方地左一穴,蔣氏蓮花形,郎慶和下,亦有富有貴。
 

又左一穴,祝都諫祖地,舒馬山大同下,詳穴忌卷。
 

上一穴亦蔣氏,仰天螺螄形,郎慶和下。
 

祝地前一穴,余氏蛇形地,趙緣督翁下,有富有貴。
 

蛇形對岸一支,亦余氏,工字龍地,有富有貴。
 

廟左一穴天門徐眞州公墓,出二理學,三忠四孝,典州郡邑佐數十人,芳谷公三省提學。
 

其左一穴,朱氏富地。
 

又左一穴,余氏富地。
 

内一穴孫氏地,出薦山公汝逹,官文林郎,未艾。
 

余氏風吹羅带形左一穴,鐘氏地,有富有貴未艾。
 

田中一穴,吳氏銅羅形,董德彰下,出吳公以清知縣,子護太僕寺臣,孫浚,進士州守,玄孫寵進士寺丞,今福祉未替。
 

山麓一穴,朱氏,蜂桶形,張落魄公下,富旺未替。
 

其右一穴亦朱氏,寒牛出欄形,郎慶和下,鉅富旺人。
 

其下郎慶和自卜陽基夀藏,出入康寧夀考,和議清高。
 

其右一穴董氏,寳劍出匣形,董德彰爲族人下,今世襲千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0:59:43 | 只看該作者

課云:出匣寳劍使人驚,世代爲將統千兵。
 

其内一穴,張尙書公憲祖母徐氏夫人地,俗呼猛虎跳牆形,催貴地也。
 

左一穴,余氏,黄龍出洞形,出背山公鍧,官太守。
 

沿河逆上,一坪坡中爲煙村,盡爲孫氏伯清公地,倒地貪狼格也穴前原是平中一窟,有水。
 

因悞淹一小皃,今填平而非本來面目矣。
 

其前爲余氏、鐘氏、張氏諸地,不能悉。
 

黄龍出洞右一穴,土星挂角,蔣氏地。
 

蔣地右一穴,蛇形,爲彭氏地。
 

彭地又右一穴,仙人大座形,余氏地。
 

又其右,爲仰天湖,賴布衣下。
 

余氏名地又其右,爲蔣氏上下二穴,郎慶和下。
 

又其右,爲程氏二穴,上穴眠犬形,董仙下;下穴猛虎吐涎形,張落魄翁下。
 

以上諸地,皆名師課騐名墓。
 

尙有數穴,莫能悉圖。
 

又有遺珍,以俟有德。
 

由其龍氣盛旺,故融結之多如此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00:07 | 只看該作者

論龍賓主

 

賓主者,乃受穴之山與朝迎之山相對之謂也。
 

受穴山爲主,朝迎山爲賓。
 

最要主賓形勢相稱,情意相孚。
 

切忌賓山陵主,情性背馳。
 

子微云:“主要欺客客迎主。”
 

蔡牧堂云:“地理與人事不遠。
 

人之情性不一,而向背之道可見。
 

其向我者,必有周旋相與之意;其背我者,必有厭棄不顧之狀。
 

雖有暫焉矯飾,而眞態自不可掩。
 

凡相對如君臣,相戀如夫婦,相親相愛如兄弟骨肉,此皆向我之情也。
 

凡相視如仇敵,相抛如路人,相忌相嫉如仇讐逆寇,此皆背我之情也。
 

觀形貌者得其僞,觀情性者得其眞。
 

向背之理明而禍福之幾見,此深得賓主相稱相孚之意也。”
 

若賓主無分,亦不可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00:24 | 只看該作者

《葬書》云:“參形雜勢,主客同情不葬。”
 

蓋地雖貴賓主有情,尤貴賓主分明。
 

若賓主不明,陰陽無別,是之謂爭龍爭主,不可用也。
 

范越鳳云:“千山萬水難形狀,中有來龍爲主將。
 

前峰磊落盡拱揖,端然一穴龍頭上。”
 

忽然破碎無定形,爭龍爭主休尋訪。 夫衆山相聚,其受穴山必獨尊貴,異於他山。
 

而左右護送諸山,皆纏從拱揖,雖有起伏、頓跌、逶迤、星峰、支脚,而奴顔婢膝,顧主之態自不可掩,其貴賤固易辨。
 

惟朝山龍亦自遠來,《經》云:“朝山與龍一般遠,共祖同宗來作伴。
 

客山千里來作朝,朝在面前爲近案。”
 

以其遠來朝拜,故亦有星體,亦有起伏頓跌,亦有支脚護衛。
 

及其止處,亦自尊重可愛。
 

苟不細察,亦與受穴之龍無異。
 

此最能惑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00:40 | 只看該作者

《經》云:“凡有星峰去作朝,此龍骨裏福全消。
 

譬如隸兵與奴僕,終朝跪起庭前伏,那有精神自立身?時師只說同關局。”
 

以其既爲朝拜之山,則非眞龍,本身已爲他人作用神,豈有眞氣融結?時師不識此理,或謂其同關局,或謂其好龍身,妄於作用。
 

不知大地融會處,衆山衆水有情。
 

正穴既立,朝應及左右之龍皆踴躍奔騰,如赴君召,安得不有可觀處?《玉髓經》云:“月自西升東岸白,雲從上起下方陰。”
 

陸象山釋之曰:“月生於西,而白乃從東,以白處爲月則非矣;雲起于上,而陰乃在下,以陰處爲雲則非矣。”
 

猶言穴在於西,而有情之應在東,不知者求穴于有情之應則非矣。
 

楊公云:“窗外月明窗內白,水邊花發水中紅。”
 

與此義同。
 

吳公《地理捷徑》云:“凡南北兩山相對,皆可作穴者,須當辨認主客。
 

作穴爲主,作對爲客。
 

是主山必起伏而屈曲,是客山則堆疊而直朝。
 

蓋主山之龍自然特異,客山雖有似主之狀,細察其行度,自有不足處,必無穿變纏落諸格,必無過峽、度脈、脫卸。
 

縱有之,亦受風吹,無扛夾護送。
 

不是星峰孤露,則是星面峻急頑硬;不是全無支脚,則是支脚短少不揚,來勢似活而實直,護從似隨而實散。
 

及至入首,手足斂伏,星辰開面,雖有假形,類于穴情,必然陡峻頑硬,突露臃腫,而無安和攸揚舒泰之情。
 

其明堂、水城自然反背,或割脚,或沖心,或射脅,或當面流去朝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01:04 | 只看該作者

吳公《捷徑》云:“只把兩邊水消詳,若南山是主,水城必抱歸南邊,北山是主,水城必抱歸北邊。”
 

《龍經》云“問君主客皆端正,兩岸尖圓巧相應。
 

主是三山品字安,客亦三山形一般。
 

客山上見主山好,主山上見客山端。
 

此處如何辨賓主?只憑水抱便爲眞。
 

水城反處便爲客,多少時師誤殺人”是也。
 

如或水只平過,則又審其護從之山何邊有情。
 

客山必無從龍擁護。
 

《經》云:“凡看疑穴看堂局,堂局眞處抱身曲。
 

忽然平過却如何?即以從纏分部屬。
 

從纏護托辨眞假,朝山無從托其身。
 

朝山直來身不曲,眞龍屈曲不朝人。”
 

或兩邊皆有結作者,必不與穴相登對。
 

吳公云:“或有南北兩岸,二龍皆有形穴可葬者,亦必水城抱歸南邊,又復抱歸北邊方可。”
 

《明堂經》云:“水曲朝南,水北穴明;水曲歸北,水南穴情。
 

水灣所掬,此穴堪營。”
 

大抵尋地大法,凡到一村一鄉,一源一局之間,先看水勢歸於何處。
 

其水城弓抱,與水勢明堂相聚之處,則可尋地;水城反背,與水勢明堂傾跌之邊,不須著眼。
 

前輩謂“未看山,先看水”;又云“知水之所在,則知穴之所在”,誠捷法口訣也。


兩岸皆有龍穴,則水城先抱一家,又轉一局復抱一家,方扦兩岸之穴,是其式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03:07 | 只看該作者

論龍奴從

 

奴從者,即眞龍之纏送護托、侍衛朝迎等山也。

 

既有眞龍融結,自有諸山擁從,如雲從龍,風從虎,衆星拱極,自然之應也。

 

但所處之地不同,其名亦因之不一。

 

在後曰送,曰托,曰樂。

 

在前曰朝,曰案,曰應,曰對。

 

遠抱過前曰纏,奔走相揖曰迎,列于左右曰侍衛、夾輔。

 

廖氏云:“迎龍先在穴前揖,送龍穴後立。

 

纏龍纏過龍虎前,托龍居後邊。”

 

楊公云:“送龍之山短在後,托山不抱左右手。

 

纏龍纏過龍虎前,三重五重福延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04:17 | 只看該作者
《泄天機》云:“開面推來名曰朝,不怕遠迢迢。

 

送是隨龍來百里,見穴卻停止。

 

迎是隨龍先出來,見穴卻回頭。

 

或隨朝迎來聚集,遠望低頭揖。

 

衛是護龍左右隨,不令曲風吹。

 

侍在穴前分兩邊,端拱默無言。”

 

又曰:“遠迎近侍不可缺,只喜皆羅列。”

 

又曰:“夾衛輔從兩邊生,後送更前迎。”

 

是皆狀諸從山之形容。

 

而眞龍正穴吉地,必有此等從龍以輔相擁從,亦造化自然融會,非勉强所能致也。

 

郭景純曰:“氣以龍會,獨山不葬。”

 

《寶鑒》云“眞龍之行,群山朝揖,有隨有從,有迎有送,有關有護”是也。

 

然從龍之山不曰從砂,而曰從龍,必其亦有星峰磊落,奔走棲閃,逶迤活弄,頓跌起伏,橈棹擺布,亦能眩惑人目。

 

昧者多誤以從龍認作正龍。

 

不知從龍既爲正龍所用,則其本體不尊,縱別立門戶,爲隨帶旁受之穴,其力量終不及正龍專受之大且尊也。

 

《經》云:“朝迎護從亦有穴,形穴雖成有優劣。”

 

又云:“朝迎護從豈無穴,輕重多與貴龍別。”

 

又有一等奴砂,乃從山之至賤者,旁落偏出,粗頑無星體,委靡不頓跌,醜陋斜側,臃腫孤露,水割風吹;或嵯峨巉岩,高昂雄惡;或破碎懶散,全無枝脚。

 

種種凶形,如奴隸武夫,供給賤役,無所取裁,決不可尋穴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57: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巨門 於 2012-10-23 01:04 編輯

論龍餘氣

 

凡干龍大地,龍長氣盛,結穴已完,山勢難止,必有餘氣之山,或去數里,或去數十里。
 

其去又多融結小穴,隨其力量,皆有發越。
 

切不可認大盡處爲正結,以正結穴爲腰落。
 

誤認則正受旁受無分,力量大小不辨,反以大地爲小穴不取,而以小穴爲大地矣。
 

世人不識大地,多被餘氣山所混。
 

彼無眞見,必於盡處結穴,方爲龍盡氣鍾。
 

不知大地結作,不在大窮盡處,多在四山擁從之中,結了必有餘氣之山。
 

《經》云:“君如尋得干龍窮,二水相交穴受風。
 

風吹水劫卻非穴,君尋到處是疑龍。”
 

張子微云:“龍將盡時難更去,分付從茲是餘氣。
 

或爲枝葉或餘波,要識此般總無氣。”
 

故凡尋龍,須識大小受穴不同。
 

小龍須盡處求穴,大龍則不然。
 

蓋緣龍長力大,到結穴處氣甚旺盛,一齊收斂不盡,故此去猶長爾。
 

然扦得眞穴,其去山雖遠,而氣脈皆收轉穴內受用,謂之牽前扯後,故力量大。
 

卻又不可誤認停驛龍歇穴作干龍正結。
 

停驛龍歇之穴,乃是斬關腰結之地,大龍前去,自有正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0 11:59:48 | 只看該作者

《經》所謂“譬如人行適千里,豈無解鞍並頓宿?頓宿之所雖未住,亦有從行並部曲。”
 

然此亦是大龍旺盛處透漏餘氣,小有結作而已。
 

干龍正受之穴,乃是融結已畢,而有餘剩之氣,延袤而去,自不與停驛龍歇同也。
 

楊公所謂“眞龍勢踴難頓住,結穴定了氣遠去”是也。
 

然其去也,或回為下手,或轉為托樂,或反遶身為纏護,或奔走水口為門戶,或聳于前為案,或發于左右為曜,或拖于後為鬼,或鋪于前為氊。
 

要皆為我用神,雖去不足畏,非分散龍氣,爲鬼刦之比。
 

楊公云:“大地皆從腰裏落,回轉餘支作城郭。”
 

吳公云:“餘氣不去數十里,決然不是王候地。”
 

故大龍氣盛者,方結此穴,小龍無之。
 

又須詳審精察,不可以過龍虛僞之處而誤下也。
 

張紫瓊云:不必山窮水盡方可作穴,大盡處多應休囚死絕,或風吹水割,反不受穴。
 

眞龍正穴盤泊之處,分牙布爪,結穴外有三五里或十數里山勢未盡,皆是餘氣。
 

眞穴必居囊肚之間,氣脈平正,明堂隱約,如封君甲第、大官行衙,必有堂階門郎,必有引從護衛。
 

趙綠督云:尋龍須大盡爲好。
 

太窮盡則風吹水割,又反無力。
 

須結穴了有餘氣方為大地。
 

切莫錯認大窮盡處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03: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