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唐勇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關閉 [複製鏈接]
101#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18:19:41 | 只看該作者

 

盛啟東云。治熱須辨真假。夫真熱則發熱惡寒。脈數有力。按之更實。煩躁口渴。大便燥。 小便赤澀。

 

或利臭積。發言壯厲。不欲近衣者是也。

 

親乎表者宜發散。親乎裡者宜通泄。假熱亦發熱惡寒。

 

而足必不熱。脈大而虛。按之微弱。身雖熾熱而不躁不渴。

 

或見虛狂躁渴而不能引飲。 發過頃之即止。終不及聲高詈罵者也。

 

經曰。寒熱有真假。治法有逆從。

 

此之謂也。

 

雜病發熱。陰虛於下也。

 

經云。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間而發熱也。

 

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 而用補養之法可也。

 

丹溪論晝夜發熱。晝重夜輕。口中無味為陽虛。午後發熱。夜半則止。口中知味為陰虛。陽全陰半。陽得以兼陰。陰不得以兼陽也。

 

至於或晝或夜。

 

或作或止。不時而發者。

 

此脾胃氣血俱虛。火氣不寧之證。不可拘於晝夜之候也。

 

陽虛責在胃。陰虛責在腎。蓋飢飽傷胃。勞役則兼傷脾。陽氣虛矣。

 

房勞傷腎。竭力則傷肝。陰血虧矣。

 

腎虛火不歸源。游行於外而發熱者。

 

煩渴引飲。面目俱赤。遍舌生刺。兩唇黑裂。喉間如煙火上衝。兩足心似烙。痰涎壅盛。喘急氣促。脈洪大而數疾無倫。按之微弱者是也。

 

法當導火歸源。誤用寒涼必殆。即或知其本虛而用補益。不辨陰虛陽虛。漫投參、朮。則陽愈盛。

 

而陰愈虛。 壯熱轉增。八味、桂、附之屬愈不敢施。不得已用知、枯、芩、連折之。

 

必至燥渴咽痛腹痛泄瀉而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18:21:01 | 只看該作者

 

凡暴熱不止。脈滑數。

 

或洪盛。皆為實熱。宜隨表裡孰輕孰重而清理之。

 

或脈雖沉而按之實堅者。

 

為裡實。必用苦寒下奪之。

 

若熱久不止。脈來虛數無力。服調補藥不應。飲食無味。

 

或至夜煩渴。 或反加乾咳者。

 

此必陰血受傷。當以血藥調補其陰。則陽熱自化。陰陽虛盛之機。不可不審而急為轉關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18:21:12 | 只看該作者

 

〔診〕脈數為熱。浮數表熱。沉數裡熱。無力虛熱。有力實熱。滑數心下結熱。緩而滑為熱中。 牢為脾胃盛熱。若發熱而脈反沉細。

 

或數疾無力者。

 

病脈相反也死。病熱有火者生。心脈洪是也。

 

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熱而脈靜者難治。脈盛汗出不解者死。脈虛熱不止者死。脈弱四肢厥。 不欲見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18:21:22 | 只看該作者

潮熱

 

潮熱有作有止。若潮水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發。若日三五發者。

 

即是發熱。非潮熱也。

 

有虛有實。惟傷寒日晡發熱。乃胃實。別無虛證。其余有潮熱者。

 

當審其虛實。若大便堅澀。喜冷畏熱。心下 然。睡臥不著。

 

此皆氣盛。所謂實而潮熱也。

 

涼膈散、大柴胡輩下之。

 

若胃氣消乏。精神憔悴。飲食減少。日漸 羸。病雖暫去。

 

而五心常有餘熱。

 

此屬虛證。宜逍遙散、小柴胡等加減。有每遇夜身發微熱。病患不覺。早起動作無事。飲食如常。既無別證可疑。只是血虛陰不濟陽。朝用加味逍遙散。暮用六味丸。不應。用當歸補血湯、加減八味丸。有潮熱似瘧。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氣弱脈弦。服補藥不效者。

 

此屬飲證。隨氣而潮。故熱亦隨飲而潮。於痰飲門求之。

 

氣口脈滑。內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者。

 

於傷飲食門求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18:21:38 | 只看該作者

惡寒

 

(背惡寒) 經云。陽虛則外寒。奈何。曰。陽受氣於上焦。

 

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 而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栗。惡寒者。

 

雖當夏月。若遇風霜。欲得重綿。時覺凜凜戰栗如喪神守。 此熱伏於裡。

 

而反覺自冷。實非寒也。

 

或曰。往往見有服熱藥而愈者。

 

何也。

 

曰。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郁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尤甚。積痰得熱。

 

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

 

或曰。寒勢如此。誰敢以寒涼藥與之。

 

非殺而何。曰。古人遇戰栗之證。有以大承氣湯下燥屎而愈者。

 

惡寒戰栗。明是熱證。但有虛實之分耳。 有衛氣虛衰。不能實表分肉而惡寒者。

 

有上焦之邪隔絕營衛。不能升發出表而惡寒者。

 

有酒熱內郁。不得泄而惡寒者。

 

背惡寒是痰飲。仲景云。心下有留飲。其人背惡寒。冷如冰。指迷茯苓丸。身前寒屬胃。經云。胃足陽明之脈。氣虛則身以前皆寒栗。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

 

胃中有寒。理中丸。表虛惡賊風。上焦不通。陽氣抑遏。

 

而皮膚分肉無以溫之。

 

故寒栗。升陽益胃湯。開發上焦。

 

以升陽明。出外溫之也。

 

外感。內傷。傷食。濕痰。火鬱。皆有惡寒。 非獨陽虛也。

 

若脈浮緊。頭痛拘急。身疼微惡寒熱起。是外感。審時令輕重發散之。

 

脈緩弱。

 

或氣口虛大。按之無力。兼見倦怠。手心熱。是內傷元氣證。補中益氣東加桂、附二三分。

 

以行參、之力。且益陽氣也。

 

脈弦滑。惡心頭痛。飽悶溢酸。是內傷宿食。從傷食治。

 

或脈來澀伏。腹滿煩熱喘促者。

 

是冷食結滯於內也。

 

當與溫消。枳實理中湯。審系肉食。加炮黑山楂一二錢。脈滑或沉。周身疼痛而惡寒者。

 

屬濕痰。乃痰在上焦。遏絕陽氣而然。肥人多此。宜二陳加二朮、羌、防。少佐桂枝。甚者先吐之。

 

惡寒非寒。不戰而栗。從火鬱治。火鬱湯。若郁遏陽氣於脾土。令人惡寒者。

 

東垣升陽散火湯。內虛裡急。惡寒少氣。手足厥冷。少腹攣急。足脛疼酸。

 

此陽不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18:21:53 | 只看該作者

大建中湯

 

背惡寒。脈浮大而無力者。

 

為氣虛。脈弦緊。寒熱兼作。乃瘡腫之候。須問身中有無腫處。大抵惡寒證。除陽虛外。屬表證者多。乃表中陽氣不得發越而然。須辛散之。

 

惡寒家不可過覆近火。寒熱相搏。脈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營之藥。自然不惡寒矣。

 

婦人惡寒。尤不可近火。寒氣入腹。血室結聚。針藥所不能治矣。

 

祝仲寧治一貴婦病惡寒。日夜以重裘覆其首。起躍入沸湯中不覺。醫以為寒。祝持之曰。

 

此痰火上騰。所謂陽極似陰也。

 

非大下之則火不殺。下經宿而撤裘。呼水飲之。

 

旬日氣平乃愈。 李士材治吳文邃眩暈三載。雖戰栗惡寒而不喜飲熱湯。五月向火。數外家擁居帷幔。屢服薑、桂不效。脈浮之細小。沉之搏堅。是鬱火內伏。不得宣越也。

 

用金花東加柴胡、甘草、生薑。乘熱飲之。

 

移時而惡寒減。再劑而撤火爐。逾月而起。更以人參湯進六味丸。兩月全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18:22:10 | 只看該作者

大建中湯

 

背惡寒。脈浮大而無力者。

 

為氣虛。脈弦緊。寒熱兼作。乃瘡腫之候。須問身中有無腫處。大抵惡寒證。除陽虛外。屬表證者多。乃表中陽氣不得發越而然。須辛散之。

 

惡寒家不可過覆近火。寒熱相搏。脈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營之藥。自然不惡寒矣。

 

婦人惡寒。尤不可近火。寒氣入腹。血室結聚。針藥所不能治矣。

 

祝仲寧治一貴婦病惡寒。日夜以重裘覆其首。起躍入沸湯中不覺。醫以為寒。祝持之曰。

 

此痰火上騰。所謂陽極似陰也。

 

非大下之則火不殺。下經宿而撤裘。呼水飲之。

 

旬日氣平乃愈。 李士材治吳文邃眩暈三載。雖戰栗惡寒而不喜飲熱湯。五月向火。數外家擁居帷幔。屢服薑、桂不效。脈浮之細小。沉之搏堅。是鬱火內伏。不得宣越也。

 

用金花東加柴胡、甘草、生薑。乘熱飲之。

 

移時而惡寒減。再劑而撤火爐。逾月而起。更以人參湯進六味丸。兩月全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2:10 | 只看該作者

惡寒

 

石頑曰。

 

凡病但惡寒而不發熱者。

 

多屬火鬱之證。舉世一以陽虛為治。誤人多矣。

 

如墅關謝君宣之病。七月間寒熱如瘧。因服芩、知、石膏輩。稍間數日。後因小便。精大泄。遂腦痛如破。 惡寒振振欲擗地。醫用八味、六君。三倍參、附而寒不除。繼用大建中。每服人參五錢。熟附二錢。其寒益甚。春旺人日。始延治於余。診之脈僅三至。弦小而兩寸俱伏。但舉指忽覺流利。審其證。雖五襲重裘。大畏隙風如箭而不喜近火。惡寒雖劇而忽重忽輕。口鼻氣息全冷而胸中時覺上衝。小腹堅滿而塊壘如石。大便堅硬而欲了不了。小便短數而時白時黃。陽道雖痿而緩縱不收。 氣色雖憔悴而不晦暗。

 

此證起先本屬陽虛。因加用參、附陽藥過多。壯火不能化陰。遂鬱伏土中。 反致真陰耗竭。是以二便艱澀。所謂陰虛自致泉竭也。

 

法當升發其陽。先與火鬱湯六服。繼進升陽散火、補中益氣。

 

而惡寒微除。重裘漸解。肢體微汗。口鼻氣溫。脈復五至。二便調適。小便微和。陽亦漸舉。嗣後令服六味丸、生脈散。異功散。調理而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2:24 | 只看該作者

背惡寒

 

背為陽位。背上惡寒。陽受病而陰邪亢逆也。

 

其病有七。一者暴中陰寒。四肢厥冷而背惡寒。脈必沉細。附子湯溫散之。

 

一者素稟陽衰而背上常微畏寒。脈來微弱。八味丸溫補之。

 

一者熱邪內伏。煩渴引飲而背惡寒。脈多沉滑。

 

或伏匿。

 

此火鬱於內也。

 

熱病初發多此。白虎湯解散之。

 

一者中暑 熱。

 

亦多有背惡寒。人參白虎、清暑益氣。按證清解之。

 

一者濕痰內郁。肢體疼重而痞悶頭汗。其人必肥盛。其脈或緩滑。

 

或澀滯。滑則指迷茯苓加膽星。澀則苓桂術甘加半夏、廣皮分解之。

 

一者瘀血內滯而頭汗目黃。小便清利。大便溏黑。小腹偏左或左脅中脘有疼處。脈必關尺弦緊。

 

或帶芤狀。桃核承氣、犀角地黃。隨上下虛實清理之。

 

一者無故脈數。

 

而背惡寒疼重寒熱者。

 

為發癰疽之兆。膏粱多此。不可疑似而遲延難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2:34 | 只看該作者

振寒

 

經言虛邪之中人也。

 

洒洒動形。正邪之中人也。

 

微見於色。不知其身。

 

又曰。陽明所謂洒洒振寒。陽明者。

 

午也。

 

五月盛陽之陰也。

 

陽盛而陰氣加之。

 

故洒洒振寒。當瀉陽者也。

 

又云。陽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振振寒栗。當補陽者也。

 

如六脈弦細而澀。按之空虛。

 

此大寒證。

 

亦傷精氣。當溫補者也。

 

瀉陽。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補陽。黃 建中湯。若夫真陽虛證。但寒栗耳。不作振也。

 

或兼風寒則振。桂枝加附子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2:44 | 只看該作者

戰栗

 

經云。腎之變動為栗。原病式曰。戰栗動搖。火之象也。

 

陽動陰靜。

 

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固。屈伸不便。為病寒也。

 

栗者寒冷也。

 

或言寒戰為脾寒者。

 

未明變化之道也。

 

此由心火熱甚。 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

 

故寒栗也。

 

寒栗由火盛似水。實非兼有寒氣也。

 

以大承氣下之。

 

多有燥屎。下後熱退。則寒栗愈矣。

 

若陽虛則但畏寒。陽郁則振寒戰栗。有火無火之分也。

 

亦有暴感寒邪。惡寒脈伏而戰栗者。

 

麻黃湯發散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2:54 | 只看該作者

寒熱

 

經云。因於露風。乃生寒熱。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風氣客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飲食。 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寒熱如瘧。表裡不和者。

 

小柴胡為主藥。至夜轉甚者。

 

加丹皮、山梔。日久虛勞。寒熱不除者。

 

柴胡四物湯、加味逍遙散。脾病則血氣俱不寧。寒熱往來。無有休息。故脾病如瘧狀也。

 

元氣虛人。遇勞即發寒熱。

 

此元氣下陷之故。

 

或勞力而發寒熱。腿縫中結核作痛。謂之勞發。俱宜補中益氣湯。病寒熱間作。腕後有斑三五點。鼻中微血。兩脈沉澀。胸膈四肢按之殊無大熱。

 

此脾胃氣虛而挾微邪。理中湯去人參。加茯苓、煨葛根。鬱怒而發寒熱。逍遙散。內傷瘧疾寒熱。各具本門。傷寒寒熱。不在此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3:08 | 只看該作者

外熱內寒 外寒內熱

 

皮寒而燥者。

 

陽不足。皮熱而燥者。

 

陰不足。皮寒而寒者。

 

陰盛也。

 

皮熱而熱者。

 

陽盛也。

 

仲景云。病患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

 

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

 

黃 建中湯汗之。

 

病患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越婢湯發之。

 

若雜證外熱內寒者。

 

理中湯斂之。

 

外寒內熱者。

 

火鬱湯散之。

 

上熱下寒 上寒下熱 熱發於上。陽中之陽邪也。

 

熱發於下。陰中之陽邪也。

 

寒起於上。陽中之陰邪也。

 

寒起於下。陰中之陰邪也。

 

脈經云。陽乘陰者。

 

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梔子豉湯吐以升之。

 

陰氣上爭。心腹滿者死。陰乘陽者。

 

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桂苓丸利以導之。

 

陽氣上爭。得汗者生。若雜證上熱下寒。既濟湯。兼大便秘。既濟解毒湯。火不歸源。八味丸。 上寒下熱。五苓散送滋腎丸。虛陽下陷者。

 

加減八味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3:20 | 只看該作者

 

經云。瘧先寒而後熱者。

 

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夫寒者陰氣也。

 

風者陽氣也。

 

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

 

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先熱而後寒者。

 

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

 

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

 

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溫瘧者。

 

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 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

 

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

 

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

 

如是者。

 

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

 

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

 

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癉瘧者。

 

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

 

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故命曰癉瘧。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 然。熱止汗出。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 。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洒淅。 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

 

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

 

凡治瘧先發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3:34 | 只看該作者

 

金匱云。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

 

邪氣內藏於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 瘧之寒熱更作。因陰陽之氣互為爭並。若陰衰離絕其陽。

 

而陽亦不並之陰。故陽獨發。但熱而已。其少氣煩冤者。

 

肺主氣。肺受火抑故也。

 

手足熱者。

 

陽主四肢。陽盛則四肢熱也。

 

欲嘔者。

 

火邪上衝。胃氣逆也。

 

內藏於心者。

 

陽盛則火氣內藏。

 

而外舍分肉之間也。

 

消爍肌肉者。

 

火盛則肌肉爍也。

 

此條合後條溫瘧觀之。

 

亦可以白虎湯治癉瘧也。

 

白虎專於退熱。其分肉四肢。內屬脾胃。非切於所舍者乎。

 

又瀉肺火。非救其少氣煩冤者乎。

 

設其別有兼證。豈不可推加桂之例而加別藥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3:45 | 只看該作者

 

溫瘧者。

 

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煩疼。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內經言溫瘧先熱後寒。仲景言溫瘧則但熱不寒。有似癉瘧而實不同也。

 

癉瘧兩陽合邪。上熏心肺。所以少氣煩冤。消爍肌肉。溫瘧脈如平人。則邪未合而津未傷。陽受病而陰不病。

 

以其人素有痹氣。營衛不通。故瘧發於陽不入於陰。所以骨節煩疼。時嘔。邪氣插格之狀有如此者。

 

惟用白虎湯以治陽邪。

 

而加桂枝以通營衛。斯陰陽和。血脈通。得汗而愈矣。

 

至於傷寒前熱未除而復感風寒。脈陰陽俱盛之溫瘧。與其脈如平者。

 

迥乎不同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3:57 | 只看該作者

 

瘧多寒者。

 

名曰牝瘧。蜀漆散主之。

 

邪氣內藏於心。則但熱而不寒。是為癉瘧。邪氣伏藏於腎。故多寒而少熱。則為牝瘧。

 

以邪氣伏結。則陽氣不行於外。故外寒。積聚津液以成痰。是以多寒。與素問少陰經證之多熱少寒不同。方用蜀漆和漿水吐之以發越陽氣。龍骨以固斂陰津。雲母從至下而舉其陽。取山川雲霧開霽之意。蓋雲母即陽起石之根。性溫而升。最能祛濕運痰。稍加蜀漆。則可以治太陰之濕瘧。方後有云。濕瘧。加蜀漆半分。

 

而坊本誤作溫瘧。大謬。

 

此條本以邪伏髓海。謂之牝瘧。趙以德不辨亥豕。注為邪在心而為牡。喻嘉言亦仍其誤而述之。

 

非智者之一失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4:07 | 只看該作者

 

瘧病發渴者。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亦治勞瘧。 渴者陽明津竭。

 

而所以致陽明津竭者。

 

本少陽木火之勢。劫奪胃津而然。故瘧邪進退於少陽。 則以小柴胡進退而施治也。

 

至於勞瘧之由。

 

亦木火盛而津衰致渴。故亦不外是方也。

 

瘧寒多微有熱。

 

或但寒不熱。柴胡桂薑湯。服一劑如神。 是證雖與牝瘧相類。

 

以方藥論之則殊。牝瘧邪伏少陰氣分。

 

而此邪伏少陽營血之分。夫邪氣入營。既無外出之勢。

 

而營中之邪。

 

亦不出與陽爭。所以多寒少熱。

 

或但寒無熱也。

 

小柴胡湯本陰陽兩停之方。可隨瘧之進退。加桂枝、乾薑則進而從陽。若加栝蔞、石膏則退而從陰。可類推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4:19 | 只看該作者

 

丹溪治六經瘧。悉以二陳為主。各加引經藥。可見無痰不成瘧也。

 

大法。先熱後寒者。

 

柴胡桂枝湯。先寒後熱者。

 

小柴胡湯。多熱但熱者。

 

白虎加桂枝湯。多寒但寒者。

 

柴胡桂薑湯。雖多寒但寒。脈洪實者。

 

當作實治。不得便用桂、薑。雖多熱但熱。脈虛軟者。

 

當作虛治。不得便用白虎。寒多熱少。

 

或少食易飢。惡心吐痰。人參養胃湯。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

 

或傷食成瘧。清脾飲。勞役所傷。飲食失節成瘧。則虛弱自汗。補中益氣加半夏。瘧疾自汗日甚。不能止。

 

此表虛不能衛護也。

 

人參實衛加桂枝。風瘧。自感風而得。惡風自汗。煩躁頭痛。風。陽邪也。

 

故先熱後寒。宜半夏、柴胡、羌活、紫蘇、細辛、生薑。寒瘧。暑月乘涼沐浴。自感寒而得。無汗惡寒。攣痛面慘。寒。陰邪也。

 

故先寒後熱。宜羌活、紫蘇、桂枝、柴胡、草果、厚朴。 暑瘧亦名癉瘧。但熱不寒。裡實不泄。煩渴而嘔。肌肉消爍。小柴胡加香薷、黃連、竹葉。盛暑發者。

 

白虎湯。虛者。

 

加人參。秋涼後發者。

 

小柴胡湯。

 

此肺素有熱。陰氣先絕。陽氣獨發。故但熱不寒也。

 

溫瘧。由冬受非時之邪。伏藏骨髓之中。至春夏濕熱氣蒸而發。發則先熱後寒。

 

或但熱不寒。春用小柴胡。夏用白虎加桂枝。

 

以邪熱勢盛。故不惡寒而便發熱。熱發於表之後。正氣內虛。反微似是寒之狀。非惡寒也。

 

牝瘧。邪伏於腎。濕瘧。則久受陰濕而邪伏太陰。皆但寒不熱。並宜蜀漆散。邪伏血分而多寒少熱。慘慘振振。柴胡桂薑湯。勞瘧大渴。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汗出澡浴。身體重痛。肢節煩疼。寒熱而嘔逆者。

 

亦屬濕瘧。胃苓湯加羌活、紫蘇。食瘧。因飲食不節。中脘生痰。加以風氣乘之。

 

故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善嘔。實者二陳加枳殼、草果。因飢飽勞役而發。日久不止。脈虛者理中東加枳實、青皮。素有陰虛勞嗽。

 

或因瘧成勞。但於調理本藥中。稍加桂枝、薑、棗可也。

 

不可純用祛風豁痰藥。若表邪勢盛。可用小建中、黃 建中為主。後與生料六味丸加桂枝、鱉甲。

 

凡瘧發於午前。是陽分受病。易愈。發於午後。陰分受病。難愈。瘧發日宴。為邪氣下陷於陰分。必用升、柴升發其邪。 仍從陽分而發。補中益氣加桂枝。瘧發日早。為邪氣上越於陽分。宜因勢利導之。

 

小柴胡加枳、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樓主| 發表於 2014-11-25 23:04:29 | 只看該作者

 

夜瘧俗名鬼瘧。

 

此邪入血分。宜升散血脈之邪。千金內補建中加升、柴、生首烏。脾胃素虛人。 補中益氣加首烏、桂枝、芍藥。瘴瘧。山嵐溪澗之毒。須用祛瘴滌痰之藥為主。疫瘧。夏秋之間。 沿門闔境皆是也。

 

其證壯熱多汗而渴。宜達原飲。煩熱大渴。有表證。桂枝白虎湯。譫妄狂悶。 涼膈散加草果。寒熱便秘。大柴胡湯。虛人發散後熱不止。人參敗毒散。有郁證似瘧者。

 

寒熱與瘧無異。但口苦嘔吐清水。

 

或苦水。面青脅痛。耳鳴脈澀。逍遙散倍柴胡加吳茱萸、川連。痢後發瘧。邪從少陽循經外泄也。

 

小柴胡去黃芩加桂枝。

 

或補中益氣倍升、柴。升散則愈。 大抵瘧初起。宜散邪消導。日久宜養正調中。所謂氣虛則惡寒。血虛則發熱也。

 

日數雖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5 14:24 , Processed in 0.43750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