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5:28 | 只看該作者

二、重症顱腦外傷後遺症


黃某,男,24歲,1986年2月4日就診。


患者1982年3月11日被自行車撞倒昏迷,送某醫院急救,出現腦疝,行開顱探查發現硬膜下血腫,因篩狀竇破裂,手術止血。


朮後24天神志清醒,但右側肢體偏癱,常有發燒(T38℃左右)。


曾用各種抗生素、抗癲癇藥及神經營養劑。


此後又曾多次去上海、蘇州及杭州等地醫院檢查治療,作腦電圖多次均為異常,作顱骨成形術和修補術,雖未發癲癇,但偏癱始終沒有改善已近4年。


1986年2月4日病人父親邀何任診治,何任認為:此腦外傷術後,元氣大傷,半身不遂,語謇便閉,自當補養元氣,活血通絡為治。


擬方藥:生黃耆60克、歸尾9克、赤芍9克、地龍12克、川芎9克、桃仁15克、紅花12克,10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5:43 | 只看該作者

1986年3月1日複診


言語欠清、對答遲鈍,不能自主活動,略見氣促,舌淡苔白,脈緩無力。


處方:生黃耆4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紅花9克、地龍18克、炒天蟲12克、桑寄生12克、枳實9克、麻仁9克,30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5:58 | 只看該作者

1986年5月27日再診


肢體活動較好,惟右大拇指單獨屈伸尚有困難,複查腦電圖已屬正常。


仍循原方意:生黃耆40克、當歸12克、川芎12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紅花9克、桑寄生12克、地龍18克、炒天蟲12克、鉤藤9克、枳實9克、桑枝9克、麻仁9克,20劑。


此後仍以本方續服。


自初診起共服藥99劑,歷時半年餘,右側偏癱基本消除,功能恢復已近正常,複查腦電圖亦屬正常範圍,已恢復上班工作,並去北京旅遊,一切情況良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6:14 | 只看該作者

評析


本例為顱腦外傷後遺症,半身不遂、語言障礙已近4年,確係疑難重症。


何任認為:本例患者,一者顱腦外傷,二者行修補術後,既元氣大傷,又留瘀阻絡,此為本例的病理所在。


據此,初診按王清任元氣分佈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之理,給以補陽還五湯原方投治。


按原方加減云:「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風一錢,服四、五劑後去之。


但本例病史已近4年之久,故不用防風。


整個療程歷時半年有餘,共服藥99劑,總不離該方為主,只是略事加減而已。


綜觀治療全程,可從中獲得兩點啟示。


其一,慢性疾患,首當分清虛實,明確虛實所在,對證投治。


故本例以補益氣血,疏通經絡,調暢營衛為法。


其二,病程已久之慢性疾患,難以速效,既已辨證明確,就應守方。


若已初見療效,更應守方不變,所謂「驗不變法,效不更方,略事加減」而已。


本例雖屬重症,但辨治得當,4年之病,半年就基本治癒,可謂效顯愈捷。


何任認為,用本方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和顏面神經麻痹,亦有同樣療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6:32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血證說意 (一)治血探微治血大要,諸家論述頗多,余認為探討治血之關鍵是:治血證首須辨患者本身之氣血盛衰。


即辨其陰、陽、寒、熱、虛、實。


並辨各臟腑功能,其失常者則引起出血。


須辨各臟腑之特點。


血證是以見血為主證,而血之顏色關係證候之新、久、虛、實。


如陽證血色多鮮紅,陰證血色多紫黯,均應分析清楚。


治血之法,宜參照以寒治熱,以熱治寒,調和氣血之法則,而在具體掌握運用上,當靈活而不偏執。


就調氣和血而治,和法是治血證一大良法,無論用補用瀉,均須使氣血調和,恢復其正常功能。


所謂調氣者:氣逆則降逆,氣不逆則血亦得治!


氣實則瀉實,瀉實則火不上炎,血亦靖矣。


此法用於吐血、咯血、咳血尤為適用。


若氣虛不能統攝之血證,則以補氣為主,可以補虛,可以升陷,對於下竅出血,尤為適宜。


治血之法,既宜參各家之長,又不偏執一家之言。


如明代繆希雍《治吐血三要法》說「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補肝,不宜伐肝」,「宜降氣,不宜降火」自屬經驗之談。


此說常為醫家論血證所引證,但亦不可拘執其說。


行血、止血、降氣、降火等均當視證情而具體處理。


清代唐宗海治血之「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大法,久為醫者治血所宗。


亦屬有益之經驗措施。


而四大法亦各有寓蘊,並不機械分段,一般血證有虛、實、寒、熱、陰、陽等區分,當視辨證而定治療步驟。


血止以後,必然留有其他見證,或咳、或熱、或寒、或痛、或虛、或衰等各種病情,必須治其主要者,故不可偏執。


《金匱?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說:「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目旬,不得眠。


血汗同源,汗泄而血更虛,血少不濡而額上陷,目係血不養而脈拘急,直視而不眠。


可見凡血證或失血之人,治後血止,尚須注意禁用耗陰動血之品,以防復作或變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6:56 | 只看該作者

(二)方藥點滴


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於口鼻諸竅,下出於二陰,或滲出於肌膚統歸血證,故其範圍廣泛,自當按證辨治。


究其致病根源,或緣於臟氣之傷,或緣於腑氣之乖,皆能致此,所謂「陽絡脈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


陰絡脈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而陽絡陰絡之辨,乃指上下部位而言。


並非血從上溢者,一概屬陽屬腑,下溢者一概屬陰屬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7:25 | 只看該作者

大體言之


凡治血證,開始自當先辨陰陽。


陽證吐衄,血色鮮紅;


陰證血色紫黯如豬肝色。


陽證脈洪滑、口渴、面紅、喘煩、尿赤,多為火載血升,宜清降涼劑;


陰證脈虛數,口乾頰赤,煩躁足冷,多為真陰失守,無根之火上炎,宜引火歸元,切忌寒涼降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7:49 | 只看該作者

清人林佩琴認為


治血證及前後調理,須按三經用藥,宜歸脾湯。


蓋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此方則三經主治,總使血歸於脾。


而於鬱怒傷肝、思慮傷脾之血證尤為相宜。


若是火旺血證,可增黑山梔、丹皮。


火衰血證則加桂心,若先天根本所致,則再增八味地黃丸,則治得其要。


此以歸脾為血證基本方,其論頗有巨識,為血證治法之要言。


一般較緩之血證,余試用之屢效。


治血證有一基本方固亦可取之法,但總得視血證之性質、緩急、輕重、上下分別治之。


如急證大出血,面色蒼白,心將衰,神將竭的情況下,用人參是必要的。


余亦於急證崩中重用黃耆,功在益氣升固。


參耆雖非直接斂止之品,用為補氣,以達到「氣舉血止」之功。


此是用補法止血,雖為醫生皆知之常法,但其治效價值,不可忽視。


對於積熱積瘀出血,常以攻法止血。


如上消化道出血用三黃湯,已為中西醫治血證中常用之品。


余則用生大黃以解熱毒,破瘀滯,單用或配合他藥用治胃出血、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等甚有效驗。


然則大黃究屬悍厲之品,若見元氣不足,胃寒血虛,病在氣分之血證,終不宜用,不可不辨。


余治急證出血,除用參、耆之補,用大黃之攻而外,亦常采清和之品淡竹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8:06 | 只看該作者

陳修園謂


「出血證用新刮青竹茹一撚,隨宜佐以寒、熱、補、瀉之品一服即效。


按竹茹為和胃止嘔、清熱化痰之藥,余試用於吐、衄、咯、下、崩漏,配入各方中,頗具卓效。


余治外傷出血及勞瘵咯血,於相應方中必加平地木,於治崩漏出血則必加蒲黃。


《本草》多謂蒲黃生用性滑,主行血消瘀,炒黑性澀止血。


然則余於臨診中體驗生蒲黃止血作用確鑿,不亞於黑蒲黃。


遇婦科崩漏明顯屬氣虛下陷者,則余常以參、耆、朮、草、升麻等舉之,並不參用他藥以止血也。


總之,藥不執方,相宜而用。


溫、涼、補、攻,需得當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8:22 | 只看該作者

二、醫事憶當年


「四載雞鳴今別離,十年方悔作人師,元元疾苦誰能藥,處處炎涼若個知。


長覺後生皆可畏,徒追先師未為奇,入鄉問俗應需記,傲骨由來不合時。


這是40多年前,辛巳之夏,醫學院某老師贈別畢業同學的七律。


時序流光,滄桑屢易,回憶往昔,感慨係之。


乃思幼承庭訓,長得師傳,雖猶閉門為車,然能出而合轍,均賴先輩嚴師誨教之德。


其初入醫林之艱難、考驗之嚴峻、教育之深重,回顧一一,何不可言,亦何可不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8:38 | 只看該作者

(一)喉痧


庚辰之秋,余於上海遼陽路施診所施診。


所謂施診所者,不收診金,就診者多為當地患病之貧民,醫生亦多盡義務。


某日,遇一喉痧病人,身熱形寒,膚紅肌熱,遍體隱隱有斑,咽喉嚴重腐爛,懸壅垂亦腫腐不堪,咽嗌幾不可辨,然舌鮮紅如灑朱,不能進食,全賴灌咽米湯,全身極度衰虛,由家屬扶持以行。


余就病情而論,為疫毒上攻,為處內服清熱解毒藥方,並囑喉部吹敷局方珠黃散以化毒去腐。


但病家貧苦,無力購買珠黃散,持方躊躇竟去。


余視其不能藥治,如此重症若再耽誤,勢必僨事。


乃詢其居處。


午間診事結束,即赴其居將所購冰硼散一包及普濟消毒飲數服贈予。


冰硼散價廉而效遜於珠黃散,余一芥寒醫,費銀角數毫,只能及此,奈何;


後遂不知音訊。


按咽喉腐爛,身熱而周膚斑疹隱隱,為爛喉丹痧之症,屬疫癘,長幼均能傳染。


外從口鼻而入,內從肺胃而發。


其始起則惡寒頭痛,膚紅肌熱,咽喉腐腫,周身斑疹隱隱。


其時即宜疏表,如牛蒡解肌湯之類。


喉內用珠黃散吹之。


三四日溫邪化火,熱盛痧透者,解肌湯內加犀角、羚羊、石斛、花粉之類;


至五六日熱甚神昏,火盛上逆,內逼心包,用犀角地黃湯,或玉女煎內加石菖蒲,或紫雪丹。


再數日痧斑焦黯,脫皮而瘳。


此證即猩紅熱,為溶血性鏈珠菌所致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自青黴素問世以來,此病死亡率已顯著下降。


然在50年前,治療上多賴我中醫急治,其用藥代價較高。


若見身紅赤,而痧不外透,神昏語亂,氣逆喘急等疫毒內閉險證,必須以犀角磨汁衝和鮮生地黃汁送化紫雪丹,外用珠黃散,方可冀其僥倖於萬一。


而貧病者,往往力不能及而不得全生。


似此類貧病交困之情景,舊社會比比皆是。


瞻今憶昔,益感目下人民生活於幸福之中往往尚不自知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8:53 | 只看該作者

(二)痞滿


戊寅年,余寓滬新閘路房東之妻王某,四十歲,患胃脘部脹滿已久,不知饑,食少,食後胃脘不舒。


素體瘦弱。


房東認為「中氣虛」,購補中益氣丸二斤,囑每日服之。


愈服愈劇。


乃至南京路某醫生處治療,診為積聚之症,方用枳實、續隨子、鱉甲、檳榔、雞內金等,服亦無效。


再至某西醫醫院檢查,診斷為胃炎、胃神經官能症云云,配藥水、藥粉若干,服半個月仍無效果。


病人雖勉強起床料理家務,但面黃肌瘦,整日感脘腹脹滿,偶有嘔泛,情緒鬱結。


房東在無可奈何情況下來要我「想想辦法,弄個方子吃吃」。


余當時為一青年醫學生,既非名家,亦非高手。


見委治此疑難宿疾,頗覺不安。


但又不能推卻房東一番囑託。


乃思《內經》有太陰所至為痞滿之說。


診其脈,略見濡軟,觀其苔薄黃而根部略膩。


其病緣於脾不能行其氣於肺胃,結而不散成痞。


擬用瀉心湯法。


乃處薑半夏四錢,炙甘草二錢,川連一錢,黃芩三錢,潞黨參三錢,乾薑二錢,大棗五枚。


試投一劑後,病人自感嘔惡已平,脘脹亦鬆動。


於是在方中增川朴二錢,續服以後,日見輕舒。


竟由此而瘳其痼疾。


按所處半夏瀉心湯,平淡而無奇。


原為仲景治痞方。


然《傷寒論》所指之痞,從外至內,即小柴胡湯證因誤下傷中而成之證。


蓋傷寒邪在少陽,當宜和解,誤用攻下,傷其中氣,邪犯腸胃,心下遂痞也。


此病人雖非少陽誤下,而是其他誤治所致。


如初進補中益氣,再以消導攻積,繼而中西藥雜進。


此久病中虛,胃氣不和,寒溫失調;


痞結而滿,雜病痞證也。


以半夏瀉心湯和胃降逆,開結除痞,果然見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9:38 | 只看該作者

(三)卒中


永康汪北石之老母,六十五高齡,體豐腴,素嗜肥甘,辰午之春,突然昏迷,不能言語,口閉拳握,呼吸粗壯,鼾聲如曳鋸,二便不通。


診脈弦滑,舌苔白膩。


詢未病前情況,家屬謂近不時呼頭脹頭暈,日前連續玩骨牌數晚疲勞有關云云。


診為卒中閉證。


乃囑先以鮮竹瀝調衝大蘇合香丸壹顆灌服。


惟當地藥鋪無鮮竹瀝出售,於是先開水調化大蘇合香丸灌服,下午再灌服壹顆。


並指導病家自製鮮竹瀝,其法為:購取新鮮淡竹若干枝,去其枝葉及竹根,鋸成一尺半左右之竹段,每段兩頭去節,對劈成兩片,劈面朝上,用磚塊架於竹片之下,露出竹段二頭,下各置較大磁片或碗。


於竹片下兩磚間燒燃竹葉木柴,以熏逼竹片,竹段兩端即滴出液汁入磁碗中,即為鮮竹瀝。


至瀝將滴盡時,竹段即自行燃燒,其時即可將竹段丟於磚間火中,另換新竹段再熏逼取瀝。


集取之竹瀝置乾淨杯中,略滴二滴生薑為使。


給病人飲用(灌服)。


次日,昏迷雖未全醒而口已能開合,鼾聲亦低。


再以羚羊角、鉤藤、膽南星、白芍、天蟲、貝母等處劑續服。


昏迷醒後,二便亦通,惟言語不清,動作艱難而已。


按中風之證,《金匱要略》有專文論其中經、中絡、中臟、中腑各證。


《千金要方》卷八有卒中條。


此老人屬中臟腑,中臟腑者亦當先分其為閉證、脫證。


一般說來,凡屬閉證者多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手握固,牙關緊閉,面赤氣粗,痰聲如鋸,二便閉阻或痰涎壅塞,四肢不溫等,脈弦滑或沉滑,舌苔黃膩或白膩。


一般宜先開竅,再以清肝、潛陽、熄風、豁痰等治之。


屬脫證者,猝然昏仆,不省人事,眼合口開,呼吸微弱,鼻鼾,肢冷,手撒、遺尿,或大汗,或油汗,舌淡白,脈細弱。


一般先宜益氣回陽,或益肝腎、潛陽為治。


汪母屬卒中閉證,先以局方蘇合香丸開竅。


並不斷灌飼鮮竹瀝以豁痰,再以清、潛、熄、豁等法處劑投治而得機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29:55 | 只看該作者

(四)稚兒不食余近戚中某稚兒


五、六歲,患時病以後,恢復緩慢,面黃而羸瘦。


所居鄉間醫生以白朮、炙甘草、泡薑等處方,煎服多劑,漸至不思進食,餵食亦不肯進,亦無其他異嗜。


大便初燥結,繼則數日及十數日不解。


彼醫又曾予服大黃、番瀉葉、青寧丸等均無效,雖起床走動,但神情呆滯。


余至其地,乃思此孩於時病以後,未能合理調治。


其苔白,其脈細,不饑不食,大便不下。


似屬脾胃陰虛不運不通。


復憶在滬習醫時,曾聞蘇地某老醫以烹煮野味菜肴,加茴香等調料於病室,使其香氣入室,引起病人食欲一法頗可一試。


於是囑購優質上蔣火腿一方,隔水蒸煮,使病兒聞其香醇之味,繼以火腿湯(去油)數匙調入軟飯中餵食。


病兒竟食一小碗,並進火腿數片。


次日思大便而未解。


再明日解大便甚多。


而胃納漸開,飲食亦漸常矣,竟未服藥。


按古人有「飲以養陽,食以養陰」之說,脾胃乃生之本,胃氣以下行為順,脾氣以健運為能。


胃強脾弱,則消穀而便溏;


脾強胃弱則知饑而納少。


此稚兒於病後調治不得其法,便閉而不饑不食,苔白脈細,脾胃陰虛也,若是成人,則必訴口淡無味矣。


故宜飲食清潤以養之。


前服白朮、炙草、乾薑後及不能進食,蓋「守補則壅」也。


倘以消導法,則亦耗氣劫液矣。


回憶當年初入醫林之種種艱難,諸般險阻,實為業醫者不可或缺之際遇,有見功效者,有不見功效者,均可為以後深涉醫林經受考驗奠定基礎。


明代朱元璋諭徐達曰:「更涉世故則智明,久歷患難則慮周。


吾從事醫道者,何獨不然!


且應以救己、救親之心,推及救人,所謂現身說法,誠千古不磨之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30:25 | 只看該作者

經驗方


一、潤肺平喘湯組成:北沙參9克、麥冬9克、五味子45克、薤白9克、全瓜蔞9克(杵)、薑半夏9克、陳蒲殼12克、冬瓜皮12克、川貝母15克。


適應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等所致的喘證,屬於陰虛氣逆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30:40 | 只看該作者

二、潤腸通便湯組成


北沙參9克、玄參9克、生地12克、番瀉葉15克、麥冬9克、白蜜1匙(衝入藥內)。


適應證:老年陰虧腸燥便秘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30:56 | 只看該作者

三、補益衝任湯組成


小茴香3克、炒當歸9克、鹿角霜6克、女貞子12克、沙苑子9克、黨參15克、淡蓯蓉9克、補骨脂12克、淡竹茹15克、紫石英12克、枸杞9克、旱蓮草9克。


適應證:功能性子宮出血、人工流產後出血量多、子宮內膜異位所致的崩漏,屬於衝任肝腎虧虛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31:12 | 只看該作者

龍瑞敏編


善鑒別精炮製的中藥專家金世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31:35 | 只看該作者

翟勝利李京生整理


編者按:金世元主任藥師,是我國著名中藥專家,現任北京中醫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因其在中藥事業方面的突出貢獻,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國家頒發的特殊津貼。


本文著重介紹金氏在中藥性狀鑒別的傳統經驗,反映他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鑒定藥材真、偽、優、劣的關鍵要領,特別對「道地藥材」的性狀、產地、採集、加工、規格品質等的獨到見解。


在中藥炮製,中藥調劑,反映他強調炮製與臨床療效關係,調劑重視處方「註腳」的觀點,這些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對於從事傳統中藥研究的人員,是極為寶貴的參考資料。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尚書?周官》 金世元,男,1926年生。


北京市人。


1940年在北京「中藥講習所」學習,1945年在北京益成藥行作原料藥材批發工作,1956年調入北京市藥材公司研究室工作,1957年獲中醫師資格,1961年參加籌辦北京衛校中藥專業並執教。


現任北京衛校中藥學科主任、主任中藥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中藥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中藥和天然藥物學會委員、北京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新藥審評委員會委員、《中華本草》編委等職。


金氏撰寫的專著有《中成藥的合理使用》,主編過《中藥炮製學》,合編過《中藥大全》、《婦兒家庭用藥常識》、《臨床學進展》等。


已發表近60篇學術論文,其中「中成藥生產的品種必須符合中醫治療特點」一文,被國家醫藥局中成藥情報中心和《中成藥研究》雜誌評為優秀論文,「醫藥結合是提高臨床療效和節約藥材的重要途徑」一文,被中國藥學會評為1984年度全國最佳論文。


金氏研製的「射麻平喘口服液」、「烏雞百鳳口服液」已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審核批准。


他設計的教學錄影片「鹿茸」獲1989年北京教學成果二等獎。


鑒於他在中藥事業方面的突出貢獻,1985年被評為北京市「自學成才標兵」,1988年被評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1年被批准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


金氏由於長期從事中藥工作,掌握了一套鑒別藥材真、偽、優、劣的嫺熟本領,尤其對「道地藥材」的性狀特徵、產地、產季、產地加工、規格品質等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獨到的鑒別技能;


在炮製加工方面,由於金氏既能醫,又擅藥,故對中藥炮製與臨床療效的關係和轉變藥物性能以適應醫療需要均有見地;


在中藥調劑方面,重視處方「註腳」,強調醫藥結合,認為疾病的治癒,不僅需要醫師精湛的醫術和選方遣藥的技巧,而且需要優良的調劑服務品質和符合治療要求的藥品相配合,才能充分發揮中醫中藥的特有優勢,形成在臨床上同疾病作鬥爭的有機整體;


在中成藥研製方面,他對處方來源的歷代考證,藥物組成,配伍意義,各藥的功效特點和適應證方面亦頗多建樹,他撰寫的「關於中成藥組方和生產的幾項建議」受到衛生部有關領導的重視和採納,並將原文轉發全國,對於澄清中成藥生產的混亂現象,提高藥品品質,保證用藥安全,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金氏學識淵博,實踐經驗豐富,但從不保守,善於提攜後人。


儘管年逾花甲,仍刻苦鑽研經典醫藥著作,加深理論造詣,為振興中藥事業,培養中藥後繼人才而不懈努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32:15 | 只看該作者

學術精華


一、中藥性狀鑒別經驗(一)人參的品種特徵和真偽鑒別人參是我國特產的名貴藥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


由於療效卓著,被我國歷代醫家所推崇。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ginsengC.A.Meyer的乾燥根。


係多年生草本,以東北長白山一帶為主產地。


據南北朝《名醫別錄》記載:「人參生上黨及遼東。


宋?《圖經本草》謂:「初生小者三、四寸許,一椏五葉;


四五年後生兩椏五葉,未有花莖;


至十年後生三椏;


年深者生四椏,各五葉,中心生一莖。


俗名百尺杵。


三月、四月有花,細小如粟,蕊如絲,紫紅色,秋後結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紅自落。


明?李時珍云:「上黨,今潞州也」。


「民以人參為地方害,不復採取,今所用者皆是遼參。


又謂:「人參因根如人形而得名,偽者皆以沙參、薺菜、桔梗采根造作亂之」。


又云:「《圖經本草》所繪潞州者三椏五葉,真人參也。


從以上古人所記述的人參植物形態與現今使用的五加科人參是相同的。


由此可知,古代山西上黨(今長治地區)也產人參。


人參自古就是難得的稀有名貴藥材,價格昂貴,所以古代就有以桔梗等偽充人參的記載。


人參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野生品,商品稱「野生參」、「大山參」或「山參」;


一類為栽培品,商品稱「園參」。


野山參,生長年限不等,以年久者質佳。


但由於喜生深山密林之中,分佈地點分散,尋找困難,加之連年覓采,產量甚微,價格奇昂,實為罕見商品。


因此,人參早已由野生逐漸變為栽培。


目前絕大多數商品人參均係栽培品種,人參主產吉林的撫松、集安、靖宇、安圖、敦化、通化、臨江,遼寧的桓仁、寬甸、新賓、鳳城、清源,黑龍江的東甯、甯安等縣。


栽培人參以往吉林省撫松縣東崗鄉產量最大,約占人參總產量的60%,近年來毗鄰的各縣多有栽培,所以人參產量大幅度猛增。


現將人參的主要性狀特徵及其常見偽品的鑒別要點敍述於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08:12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