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61#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7:43 | 只看該作者

(五)麝香真偽鑒別麝香


又稱射香、寸香、元寸香,為我國特產的名貴中藥之一。


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血、消腫止痛之功效。


如治療中風、痰厥、高熱神昏的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丹;


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的七厘散、第一丹;


治療喉痹乳蛾,癰疽腫毒的六神丸、犀黃丸等著名成藥中,都配伍有本品。


為中醫治療某些急症不可缺少的藥物。


由於療效顯著,迅速確切,所以為歷代醫家所珍視。


麝香,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李時珍謂:「麝之香氣遠射,故謂之麝……其形似獐,故俗呼香獐」。


陶弘景云:「麝形似獐而小,黑色,常食柏葉,又啖蛇。


其香正在陰莖前皮內,另有膜袋裹之。


雷謂:「凡使麝香,用當門子尤妙。


《名醫別錄》云:「……出益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多偽。


凡真香一子分作三四子,刮取血膜,雜以余物,裹以四足膝皮而貨之,貨者又復偽之……」麝香是稀有動物的分泌物,來源甚少,價值昂貴,根據歷代本草記載,自古就有偽品存在。


本品歷來靠獵取麝取香,長年累月捕殺,致使資源日漸枯竭,近年來雖然在人工馴養活麝取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產量甚微,還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加之走私猖獗,價格暴漲,麝香商品中作偽摻假的現象仍十分嚴重,應注意鑒別。


麝香為鹿科動物原麝MoschusmoschiferusLinnaens、馬麝MoschussifanicusPrzewalski或林麝MoschusberezorvskiiFlerov成熟雄麝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


主產於四川(阿壩、甘孜、涼山及雅安)、西藏、雲南等省區,此外陝西、甘肅、湖北、青海等省區亦有少量出產。


習慣認為西南各地產品品質最佳,而以西藏高原產量最大。


現在四川馬爾康、陝西鎮坪、安徽佛子嶺等養麝場均有養殖。


狩獵取香,一般在10月至翌年3月進行。


此時麝的分泌物多已乾涸,香氣濃厚,產量較大,品質亦佳。


立夏以後分泌物稀薄,不易乾燥,品質亦差。


獵取後立即割取香囊,去掉多余的皮肉。


將毛剪短,由囊孔插入紙撚,以吸其中水分,放入籠內陰乾,切忌火炕或日曬,以防變質。


過去麝香商品規格很多,目前只分毛殼麝香(整麝香)和麝香仁(即挖毛殼麝香囊中的顆粒)兩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8:00 | 只看該作者

1性狀特徵


(1)毛殼麝香:呈扁圓形、類橢圓形或類球形的囊狀體。


直徑3~9cm,厚2~4cm,開口面略平坦,為棕褐色革質皮,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的短毛,從四周圍繞中心呈旋渦狀排列,中間有一小孔(囊孔),直徑2~3mm。


另一面為棕褐色略帶紫色的皮膜,無毛,微皺縮,手捏略有彈性,用剪刀從囊孔處剪開,可見中層皮膜,呈銀灰色,半透明,習稱「銀皮」,內層皮膜呈棕紅色或醬紫色。


質軟,習稱「油皮」或「裡衣子」,內含顆粒狀或粉末狀的麝香仁,並有少量的細毛及內層皮膜。


質柔軟,有特異香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3#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8:16 | 只看該作者

(2)麝香仁(俗稱「散香」)


呈棕黃色、棕褐色或棕黑色粉末狀或顆粒,偶夾有少數細毛和脫落的內層皮膜。


其中層呈團塊狀者稱「當門子」,為不規則圓形或扁平狀,多呈黑紫色,微有麻紋、油潤光亮。


斷面顯顆粒狀。


粉末狀者多呈棕黃色或棕紅色,習稱「黑子黃香」。


質軟潤,有油性。


具有特異的濃烈香氣。


味微辛、苦,略鹹。


在品質方面:毛殼麝香以飽滿、皮薄、有彈性、香氣濃烈為佳。


麝香仁則以顆粒色黑紫、粉末色棕黃、質柔、油潤、當門子多、香氣濃烈者為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4#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8:31 | 只看該作者

2經驗鑒別


(1)手捏法:鑒別毛殼麝香,係用指壓捏不帶毛的囊皮處,須有柔軟感覺,而無硬性的頂手物質。


被壓下陷的皮囊,放手後應彈起恢復原狀。


手捏法的目的,主要是探查麝香中有無異物和乾燥程度,如果手捏太軟,表明水分多,如內有硬物或捏入部位不能復原,表明有摻假現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5#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8:44 | 只看該作者

(2)針探法


係將特製的麝香槽針,插入毛殼麝香的香囊開口內,然後向不同方向攪動,取出槽針觀察,若是真品,槽內麝香仁應逐漸出現膨脹而高出槽面,習稱「冒槽」。


麝香仁應油潤,無銳角,顆粒自然疏鬆,香氣濃烈,不應有其他纖維和異物。


若顆粒不規則,有銳角,不自然,麝香枯燥,無油潤光澤,則為摻偽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6#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8:57 | 只看該作者

(3)手撚法


取麝香少許於掌心或拇指與食指之間進行撚搓,應成團狀,但不應黏手或脫色染手、頂指、結塊和砂粒感,並應輕揉其團塊,遂逐漸鬆散或彈起,其手上的香氣經久不去者為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7#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9:10 | 只看該作者

(4)口嘗法


取麝香少許放於舌尖部門齒間進行咬嘗,應無黏牙或砂粒、雜質等墊牙的感覺,舌感微苦則麻辣,香氣濃烈,擴散力強,立即通於鼻腔及舌根者為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9:24 | 只看該作者

(5)火試法


取麝香少許置於金屬片或錫箔紙上,下麵用火灼燒,初則蠕動狀而迸裂,並有輕微爆裂聲,隨即溶化膨脹起泡成黑色油珠,而後開始燃燒,香氣四溢,無燒毛、焦肉味,不起火焰和火星。


燒後灰呈白色或灰白色為真。


否則,則有摻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9#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9:39 | 只看該作者

(6)水試法


取麝香少許投入開水杯中,應逐漸溶化,水溶液應成淡黃色,但仍清澈而不混濁,溶解部分約占60~70%,不溶解部分只能是微小的麝香子和散碎皮膜。


不應有沉澱、混濁、塵砂和細小的纖維等雜質,否則必然有摻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19:55 | 只看該作者

3顯微鑒別


取麝香仁粉末用水合氯醛液裝片觀察呈淡黃色或淡棕色團塊,由不定型顆粒狀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


團塊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體或不規則的晶體。


並可見圓形油滴,偶見毛及脫落的內層皮膜組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1#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0:10 | 只看該作者

4理化鑒別


取麝香仁01克,加60%乙醇20毫升,回流提取15分鐘,濾過。


取濾液3毫升,放入小燒杯中,吊以寬2cm、長30cm的濾紙條,使其一端達於杯底,浸一小時,將濾紙乾燥,於紫外燈下觀察,上部顯黃色螢光,中部呈藍紫色螢光,加1%氫氧化鈉液變為黃色。


取麝香仁用水或稀甘油裝片觀察,較小的團塊為半透明狀,淡黃棕色,較大的團塊呈暗棕色,不透明,邊緣清楚,並可見柱狀和不定形的結晶,尤以柱狀常見,偶見油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2#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0:36 | 只看該作者

5偽品


在各地收購的麝香中,常出現有摻假現象。


摻假物中動、植、礦三類物質均有。


動物類物質有肝臟、血、肌肉、油脂、羊糞等;


植物類物質有朽木、澱粉、兒茶、樹脂、桂皮、荔枝核、鎖陽等;


礦物類物質有鐵末、鉛粒、磁石、砂土、玻璃等。


但從歷來收購情況分析,麝香完全純屬偽品的很少見,由於麝香香氣特殊,即使摻假,或多或少也加入一些真麝香,借真品氣味以假亂真。


常見的偽品麝香多以毛殼形式出現(亦有在麝香仁中摻假的),有的用真毛殼麝香的外殼填入雜質,也有用麝毛或其他動物毛黏合囊殼偽制而成。


其囊殼係用動物的膀胱、腸衣等偽制,囊的開口面呈革質樣皮,其形狀呈扁圓形,橢圓形或類圓球形。


多飽滿堅實,手按之質硬,無彈性。


四周用假毛黏合於殼上,粗毛灰白色密而長,一拔即掉,不自然。


周圍介面處有用膠黏,有用線縫。


雖然摻偽的內容物有所不同,但用顯微鑒別和一般的理化鑒別,均能與正品麝香區別開來,如鎖陽、桂枝、羊糞等植物組織及纖維等摻雜,可用顯微鏡檢查,使水不溶性殘渣增加;


血、肌肉、肝臟等動物性組織摻雜,可用火燒,起油泡,無香氣,有焦腥氣,灰燼呈紫紅色或黑色(真品白色或灰白色);


礦物性物質摻雜,火燒無油點,灰燼呈赭紅色,增加灰分含量;


摻入澱粉,加入稀碘液可顯藍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3#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1:09 | 只看該作者

(六)珍珠與假珍珠的鑒別珍珠


是貴重的中藥之一,具有鎮心定驚,明目退翳,解毒斂瘡之功效。


本品始載於宋?《開寶本草》,原名「真珠」。


李洵曰:「真珠出南海,石決明產也。


蜀中西路女瓜出者是蚌蛤產,光白甚好,不及舶上者采耀。


欲穿須得金鋼鑽也。


蘇頌云:「今出廉州,北海亦有之。


生於珠牡(亦曰珠母),蚌類也。


……。


寇宗云:「河北塘濼中亦有圍及寸者,色多微紅,珠母與廉州者不相類。


李時珍說:「今南珠色紅,西洋珠色白,北海珠色微青,各隨方色也。


從以上本草記載,可以看出古代藥用珍珠就有進口與國產之分,海產與淡水產之別,此與現今情況相符。


藥用商品珍珠有天然海產珍珠和人工養殖的淡水珍珠,淡水珍珠又稱湖珠和養珠,二者都是珍珠的正品。


習慣認為天然海水珍珠品質最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1:25 | 只看該作者

珍珠的來源


為珍珠貝科動物馬氏珍珠貝Pteriamartensii(Dunker)或蚌科動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褶紋冠蚌CristariaPlcata(Leach)等雙殼類動物的貝殼中外套膜因受到刺激分泌珍珠質而形成的。


前者為海產珍珠,後二者為淡水產珍珠,此與《中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的品種相符。


過去商品中有進口的老港珠和新港珠,近年來我國養珠事業發展很快,珍珠已滿足供應,不再進口。


但由於珍珠價格昂貴,近年來市場曾出現假珍珠現象,假珍珠多係珍珠蚌殼或礦石打碎磨研而成,偽冒珍珠出售,應注意鑒別。


珍珠,又稱「真珠」、「濂珠」。


主產廣西合浦、北海,廣東濂江,海南及臺灣(稱為海珍珠),黑龍江、安徽、江蘇、上海等地(稱為湖珍珠)。


國外印度、印尼、日本、斯里蘭卡、泰國、墨西哥等均產。


海產野珍珠,全年可采;


人工養殖珍珠在接種養殖後2年即可採收,但以初冬11月份為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5#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1:38 | 只看該作者

1性狀特徵


天然珍珠呈圓球形、卵圓形或棒狀,大小不等,大者如豆,小者如粟,一般直徑15~8mm。


表面類白色、淡黃綠色或淡藍色等五彩晶瑩光澤,半透明。


光滑或微有凸凹,光潔度均勻,用丙酮洗不掉。


質堅硬,難以破碎,破碎面於顯微鏡下觀察呈同心性層紋。


無臭,無味。


用火直接燒灼後,表面變黑色,有爆裂聲,並形成層層剝落的銀灰色小片。


本品置紫外燈光下觀察,顯淺藍色或亮黃色螢光。


人工養殖的珍珠,其形狀與天然品相似。


表面光澤較弱,形體常不渾圓,具有不規則的鈍棱角。


有核珍珠,斷面中央有圓形砂粒或石決明碎粒,表面有一薄的珍珠層。


人工養殖湖珠,一般比天然品顆粒大,多為長粒狀。


如麥粒、如豆、如小螺釘。


多帶瘤結或亞葫蘆腰紋,淡粉藥色,有瑩光,亦閃七色光彩,如石決明內壁光澤,其他與天然品相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6#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1:52 | 只看該作者

2偽品


係用貝殼或礦石打碎後磨圓加工而成。


為了增加光澤度,在表面塗上一層含鉛的化合物。


其主要特徵為呈扁圓形,類球形或不規則多面體。


直徑1~3mm。


表面有銀灰色光澤,不均勻,用丙酮洗脫光澤消失。


直接火燒時表面不呈黑色,不爆裂,破碎面白色無光澤;


顯微鏡下觀察,無同心性層紋,瑩光呈黃綠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7#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2:07 | 只看該作者

(七)冬蟲夏草的來源


性狀和真偽鑒別冬蟲夏草,商品中簡稱「蟲草」,在清?《本草綱目拾遺》中又稱「夏草冬蟲」。


本品首見於清?《本草從新》,為我國特產名貴的滋補強壯藥品。


具有補肺滋腎,止咳化痰之功效。


《本草綱目拾遺》引《青藜余照》云:「四川產夏草冬蟲,根如蠶形,有毛能動,夏月其頂生苗,長數寸,至冬苗槁,但存其根,……。


根據歷代本草記載的冬蟲夏草原植物形態,與現今所用之品相吻合。


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屍體的復合體。


均為野生,多生於海拔3000~4000m高山草甸區的土壤中。


冬季幼蟲蟄居土裡,菌類侵入幼蟲體內,汲取養分使蟲體充滿菌絲而死亡。


夏季自幼蟲頭部生出子座,似草,故稱「冬蟲夏草」。


本品主產四川甘孜地區的巴塘、理塘、道孚、德格及涼山等地,阿壩地區的松潘、理縣、茂縣、黑水、馬爾康等地;


青海的同仁、同德、玉樹、化隆;


雲南的德欽、中甸、麗江、維西;


此外,西藏、甘肅、貴州也有產。


以四川產量大,行銷全國,並出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8#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2:29 | 只看該作者

冬蟲夏草


習生於高寒山區,採集本品須在積雪融化時,子座出於雪面,孢子未散發時為宜,一般在5~6月份(端午節前後)採挖,因出土時間短暫,必須及時挖采,否則土中蟲體枯萎,不合藥用。


由於子座短小,常生在雜草之中,頗難尋覓,故採挖時,須伏於地上,從雜草縫隙中側視,找到之後記清子座位置再挖,如從上立視,因雜草掩蓋,就難以找到。


挖起後在蟲體潮濕未乾時,除去外層泥土及膜皮,曬乾即可,稱為「散冬蟲」,選擇形體完整,長而肥壯者再用黃酒噴之使軟,整理平直,每7、8條用紅繩紮成小把,再將多數小把理齊,平碼在固定木盒中,壓榨一起,用紅繩捆綁成扁方形,每捆約25克,稱為「把冬夏」,多供出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2:44 | 只看該作者

性狀特徵


幼蟲屍體似蠶狀,長3~6cm,直徑03~08cm,表面深黃色或黃棕色,粗糙,背部有環紋20~30個,近頭部環紋較細;


頭部漸紅棕色,腹面有足8對,位於蟲體中部,4對明顯突出。


質脆,易折斷,斷面內心充實,白色,略發黃,周邊顯深黃色。


子座自蟲體頭部生出,長圓柱形,彎曲,下部略粗,上部稍膨大,長4~7cm,直徑約03cm。


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皺紋。


折斷麵粉白色,有草菇氣味,味微酸。


其品質以蟲體色澤黃亮豐滿肥大,斷面類白色,充實,子座完整者為優。


如蟲體瘦小,表面暗灰色,斷面中空或有黑斑者為次。


冬蟲夏草在功效方面,既補肺陰,又益腎陽,可治肺氣虧損,肺陰耗傷所致的久咳虛喘,癆嗽咯血;


或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尤其對病後體虛不復者,服之更宜。


本品具有補而不滯,甘平不燥的特點,向為醫家視為滋補珍品。


不僅在治療上醫家所喜用,當前在配保健藥品,乃至藥膳中經常選用。


但本品產量有限,貨源不足,所以價格猛增。


因此,市場上出現一些偽品。


現對常見的幾種偽冬蟲夏草的性狀特徵分別簡述於下,以資鑒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3:23:01 | 只看該作者

1亞香棒蟲草


為麥角菌科真菌亞香棒蟲草CordycepshawkesiiGray寄生於鱗翅目昆蟲幼蟲體內的復合物。


發現於安徽、江蘇、湖南、湖北、貴州等地。


其特徵與冬蟲夏草相似,表面灰褐色,頭部棕黑色,發亮。


子實體頭部短圓柱形,有時分支,棕褐色,彎曲。


無草菇氣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12:22 , Processed in 0.32812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