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2:56 | 只看該作者

(二)「經方」應用舉例


由於「經方」配伍嚴謹,用藥精簡,針對性強等特點,因而何任在臨床上遇見重症大病多用「經方」取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3:14 | 只看該作者

1.《傷寒論》方應用舉例


(1)桂枝湯案陸某某,男,40歲,形寒畏風,行動感心悸,自汗出,胃納欠展,二便尚可,苔白舌淡,脈浮緩。


素體本弱,復感風寒,宜調營衛。


桂枝9克、白芍9克、生甘草6克、生薑9克、紅棗9枚。


3劑。


進2劑而痊癒。


本例辨證,素體本弱,動輒心悸,乃心陽不足。


今忽感風寒,汗生惡風,乃表虛證。


桂枝湯表裡方類中之表方,故太陽表虛證而投之以調營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3:30 | 只看該作者

(2)大承氣湯案劉某某


男,35歲。


隨車押運貨物五六天,起居失節,飲食雜進,脘腹煩滿,大便四日未下,小便黃而少,呼吸促急,苔黃,脈沉實。


此裡實之證,宜先去宿滯,生大黃9克、厚朴12克、枳實9克、芒硝9克,1劑。


藥後下硬便,小便亦增多。


痊癒。


本例辨證為裡陽邪實滯。


患者素體健壯,又腹滿便結,脈證為腑實,故徑投大承氣湯。


本湯為正陽陽明之品,熱淫於內,治以鹹寒。


泄胃下結,故便通,積除、脹滿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4:39 | 只看該作者

(3)理中湯案陳某某


女,57歲。


胃納欠展,食入不舒,大便溏下,日三四次,腹部隱痛,脈濡弱,舌質淡,苔白。


黨參12克、白朮9克、乾薑5克、炙甘草5克。


5劑。


複診謂服藥後,腹已不痛,便次減為日二行。


原方加茯苓12克,又服數劑而痊癒。


本例辨證為裡寒證,即自利不渴之太陰病,故投以理中,對虛寒而致之便利、腹痛者,能健運中焦,補氣健脾,故虛寒解而痛泄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4:56 | 只看該作者

(4)五苓散案嶽某某


男,42歲。


感邪後,自服藥發汗,熱退未淨,心煩口渴,夜不能寐,脈浮苔薄,宜解熱利水。


豬苓12克、茯苓12克、澤瀉9克、白朮9克、桂枝5克。


3劑。


藥後熱除,小便利,口渴解。


本例為太陰病發汗後,熱未盡而口渴。


邪猶在表,又入水府,熱與水結之證,以五苓散化氣行水,健脾解表。


對水停下焦,津不上承之表證口渴,能得表裡雙解之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5:11 | 只看該作者

2.《金匱要略》方應用舉例


(1)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講到傷寒熱病以後,餘邪未清,其症狀是欲食不食,欲臥不臥,欲行不行,飲食或有美時,或不欲食聞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脈微數。


得藥反吐,身形如和。


並提到正治法以養陰清熱為主,未經汗、吐、下的,用百合地黃湯(百合、地黃)。


據臨床體會,百合地黃湯與甘麥大棗湯合用,對熱病餘邪傷陰固然有效,對更年期綜合徵、神經官能症屬陰虛有熱者效果亦很好。


例案:陳某某,女,48歲,醫生。


初診:煩躁,心悸,頭痛,失眠,微熱,長期不愈。


服穀維素、五味子糖漿久未獲效。


口苦,咽乾,唇燥,脈微數,處方:百合12克、乾地黃15克、生甘草6克、淮小麥30克、大棗9克、焦棗仁2克。


服4劑後頭痛減,胃納展,睡眠安,鬱悶解,續服14劑痊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5:29 | 只看該作者

(2)腎氣丸


《金匱要略》認為虛勞病屬腎虛的,其症狀是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用八味腎氣丸(地黃、山藥、山萸、澤瀉、丹皮、茯苓、桂枝、附子)又治消渴、轉胞等證。


此外,對痰喘、水腫、久瀉等有腎陽虛衰表現者均為適宜。


例案:余某某,女,37歲,農民。


初診:喘促已7年餘,服氨茶鹼7年多。


腰酸腿軟弱,臥床不能起,形貌蒼老,與年齡不相稱。


下肢浮腫,小便失禁,脈沉細,舌質淡。


自訴久治醫藥罔效。


處方:六味地黃湯劑加附子5克、肉桂3克,分二次吞服。


三天後複診,病人自己步行來,謂服藥一劑後喘促較平,二劑後小便有知,已能起動。


續以腎氣丸加減鞏固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5:47 | 只看該作者

(3)桂枝茯苓丸


《金匱要略》以本丸去瘀病,臨床用以祛除小腹瘀血積滯。


常於痛經、月經困難、子宮周圍炎、子宮肌瘤等辨證有瘀血者均可應用。


例案:歷某某,女,30歲。


初診:婚後8年不孕,月經不調,臍腹部左側有雞蛋大塊狀壓痛點,行經前後痛甚。


婦科診斷為子宮附屬器官炎。


處方:桂枝茯苓丸,每日18克,分二次吞(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囑連服30天。


同時間日服:當歸12克、製香附9克、川楝子9克、延胡9克、烏藥6克、沉香9克、川芎45克、地黃12克。


湯劑。


服丸一月,湯藥15帖,腹痛減,半年後懷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6:03 | 只看該作者

(4)下瘀血湯


《金匱要略》說:「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大黃、桃仁、蟲)例案:蔡某某,女,32歲。


初診:流產以後,未有瘀血排出,小腹脹滿難忍,大便四日未下,身熱378℃,近日陰道流血,色黯,口乾目赤,素體健壯,以下瘀為先,處方以下瘀血湯加味:生大黃9克、桃仁9克、生甘草45克、銀花12克、牛膝6克、丹皮6克、製香附9克、蟲45克炒微焦。


(2劑)三日後複診,謂藥服1劑,大便下二次,身熱平。


續服1劑,大便又下極多,小腹脹滿盡解,陰道出血少量。


調治而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6:20 | 只看該作者

(三)正確應用「經方」要旨


「經方」用之得當,功捷效響。


臨床如何正確應用「經方」,何任認為,對《傷寒論》方應掌握三個要領:第一,按八綱、六經掌握其主方,能執簡馭繁。


《傷寒論》一百一十三方,分主陰陽、寒熱、表裡、虛實,例如芍藥甘草與桂枝甘草等為陰陽之主方;


桂枝、麻黃、柴胡、越婢、承氣、抵當、陷胸、瀉心等為表裡之主方;


四逆、理中、真武、白虎等為寒熱之主方;


五苓、梔子等為虛實之主方。


進而言之,則陰陽中又有寒熱、表裡、虛實;


虛實中又有陰陽、表裡、寒熱,千變萬化,均不離八綱。


如芍藥甘草湯為陰虛養陰之方,桂枝甘草湯為陽虛扶陽之方,桂枝湯為調營衛之虛熱;


柴胡湯為和氣血之實熱;


麻黃湯為表實散寒之方;


越婢湯為表實清熱之方;


承氣湯能破陽實;


抵當湯乃破陰實……等等。


種種變化,均有按八綱分列之規矩準繩。


六經各有主證,各又有主方。


如太陽經,太陽居表,證在寒水,方亦以解寒水立論,如大青龍、真武、桂枝、麻黃等等。


少陽居表裡之間,治宜和解,柴胡之類適為所宜。


陽明居裡,燥為主證,治宜下達,白虎、承氣均能治燥。


太陰濕土之經,故腹滿,脈緩,吐利證多見,以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以導其滯。


少陰心腎,上火下水或瀉火或壯水,如黃連阿膠湯、附子湯;


水盛者,麻黃附子細辛湯;


火氣微者,通脈四逆湯等。


厥陰為肝木心包,分用當歸四逆、麻黃升麻、烏梅丸等。


從六經主方主證為基礎,以此詳之,熟諳之,則運用時可執簡馭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6:41 | 只看該作者

第二,注意單味藥方


各主方以外,又有各種單味藥方,如甘草湯養陰潤燥,只用一味甘草;


文蛤散通陽取汗,僅有一味文蛤;


瓜蒂散一物而清暑取吐;


皂莢丸一味而取其化痰。


余如訶黎勒散、雞矢白散、紅藍花酒、蜜煎導、豬膽汁導等,用藥雖單純,其治卻專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6:57 | 只看該作者

第三,明確方義、藥性及其加減


如桂枝湯方義先明確其主治太陽中風有汗,再探討其加減變化:如加重芍藥,即變為治太陰腹痛下利;


加桂則治奔豚氣病;


加芍藥、飴糖則為補中之品;


加芍加大黃則為攻腐導滯之方矣。


又如四逆湯,加重薑附,則變為通脈;


去甘草則為乾薑附子湯。


藥味之增減,藥量之變更,治效迥異。


對藥物之認識、掌握,也是學用「經方」不可忽視的。


方之取效,固在於辨證之精確,然亦在於對藥性之熟諳。


能辨病證而用藥不當,非但不效,且多貽害。


故通曉各藥之性能功效,為處劑遣藥之重要一環。


如前述張仲景用人參,不僅得參之性,實能揚其長而盡其用,故要熟諳藥性和《傷寒論》遣藥之精義,這是後學者應當深研效法的。


何任說:對《傷寒》方從這三方面領悟其鋪陳全貌,作熟諳瞭解,臨診時則諸方騁馳於腕底,易於選用。


對於《金匱要略》方劑的應用,既要注意與《傷寒論》相同之處,又要分析與《傷寒論》不同之處。


何任認為《金匱要略》方的臨床應用要點有三:第一,以辨證論治法則來理解《金匱要略》方劑。


《金匱要略》全書按疾病分類分篇論述,但在方劑運用上,始終貫串著辨證論治的原則,故體現了「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內容。


如《金匱?痰飲病》篇:「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


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兩方同可治飲病,但前者著眼於健脾,後者著眼於溫腎。


又如「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亦主之。


均屬同病異治,而「異病同治」者,如腎氣丸,《金匱》書中凡五見:一是治虛勞腰痛;


二是治短氣微飲;


三是治男子消渴;


四是治腳氣上衝;


五是治婦人轉胞。


雖然病種不同,但病機皆屬於腎陽衰微氣化失權,故均用腎氣丸治療。


又如《金匱》用大承氣湯治痙病,治宿食,治下利,治產後發熱。


這四種病雖然各異,但病機皆由胃中實熱所致,故均採用蕩滌實熱,急下存陰之大承氣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7:25 | 只看該作者

第二,以治療八法來概括《金匱要略》方劑


(1)汗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其在皮者;


汗而發之。


《金匱?痙濕病》篇有:「濕家身煩痛,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黃湯本為傷寒表實無汗之方,針對濕邪在表,用麻黃加朮微微發汗,以散在表之濕邪。


另越婢湯、越婢加朮湯、桂枝湯,亦屬汗法範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7:40 | 只看該作者

(2)吐法


病邪在上,通過嘔吐以排除病邪。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吐法的理論依據。


《金匱?腹滿寒疝宿食病》篇說:「宿食在上,當吐之,宜瓜蒂散。


這是病邪在上,因勢利導的方法。


但是吐法用之不當,易傷正氣,故目前中醫臨床上用吐法的不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7:55 | 只看該作者

(3)下法


病邪結在裡之實證,宜用下法。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滿者,瀉之於內」。


一般實熱相結證,用寒下。


如《金匱?腹滿寒疝宿食病》篇說:「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


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此邪在腸胃之下法。


然亦有停痰留飲,瘀血內蓄等證,須去舊生新,如《金匱》下瘀血湯、大黃蟲丸之類屬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8:09 | 只看該作者

(4)和法


邪在半表半裡或證屬寒熱錯雜,宜用和法。


和法包含著和解與調和兩種治法。


《金匱?嘔吐噦下利病》篇說:「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此指邪在半表半裡,症見寒熱嘔吐,雖是論雜病,卻從少陽證角度,以疏解清熱,和胃降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8:24 | 只看該作者

(5)溫法


寒證宜用溫法。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治寒以熱」,是用溫法之依據。


《金匱?痰飲咳嗽病》篇說:「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痰飲為陰邪,易傷陽氣,而陽能運化,寒飲自除,故用苓桂朮甘湯、腎氣丸之類。


另如溫法方,《金匱》大烏頭煎、通脈四逆湯均是。


寒與虛常並存之,故溫法亦多與補法配合,如當歸生薑羊肉湯即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8:38 | 只看該作者

(6)清法


清法多用於熱證。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熱者寒之」、「治熱以寒」為用清法之理論依據。


《金匱?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篇之百合地黃湯、百合知母湯以及《金匱?痙濕病》篇治「太陽中熱」之白虎加人參湯;


治熱利下重的白頭翁湯均屬清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8:54 | 只看該作者

(7)消法


消法多用於邪結在裡而未盡實者。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堅者削之」,「結者散之」,是用消法的依據。


《金匱?瘧病》篇說「此結為癥瘕,名曰瘧疾,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水氣病》篇的枳朮湯亦是消法。


凡氣鬱、血瘀、停痰、積食、癥瘕、積聚多可採用消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3-8-31 20:19:11 | 只看該作者

(8)補法


虛證宜補,《素問?三部九候論》說:「虛則補之。


《金匱?血痹虛勞病》篇的黃耆建中湯、酸棗仁湯、腎氣丸、當歸生薑羊肉湯均屬之。


補法是對氣血陰陽,臟腑虛損給予補益的方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的「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即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8:52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