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特色】
二、火有虛實,治分補瀉,常用扶養清化之法損傷後虛實夾雜,常有火熱之象,熱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火常由內生,並有虛實之分。
虛火乃損傷之體,傷及脾胃,運化乏力,氣血失其濡養,升降失司,久則氣虛化火;
水穀精氣不化則津液不足,水不制火,從而導致陰火產生;
氣血乏源,津液虧損,則致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陽亢,則虛熱虛火內生。
損傷後脾胃失和是虛火產生之根本,正如李東垣《脾胃論》所述:「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
進而,李氏又指出「飲食勞倦,喜怒不節,始病熱中」。
熱中乃脾胃內傷疾病中的熱象,由「陰火」所致,陰火實指脾胃內傷所造成,多出現於脾胃內傷疾病的早中期,表現為氣與火的關係失調,出現氣虛、血虧、寒熱偏勝、陰陽失調等情況。
病機表現雖有多種,但主要為陰血、津液虧乏而致的虛火。
①陽氣不生,伏留化火:「胃虛則膽及小腸濕熱生長之氣俱不足,伏留於有形血脈之中,為熱病。
「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則不任風寒,乃生寒熱。
說明脾胃虛損,乃生陰火;
(2)津傷血弱,內燥化火:《脾胃論?脾胃勝衰論》曰:「病人飲入胃,遂覺致臍下,便欲小便,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乾,是陰氣大盛。
又曰:「飲食勞倦所傷,自汗小便數,陰火乘土位。
說明氣不攝津、津液不足導致陰火產生。
而穀氣下流,濕火相合,釀成濕熱者,則為虛中夾實。
臨床上虛火多見全身脾胃氣虛以及局部的虛熱徵象,如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氣短精神少等。
虛火上炎則有牙痛、咽痛、喉癢或咽喉紅腫,口乾唇燥等諸多情況,舌質紅淡,脈細數、滑細或弦滑。
治則為扶養氣機,健脾益氣,可用升陽益胃湯或升陽散火湯。
施氏臨床主張加用青陳皮、桔梗、枳殼,既升降氣機,調和脾胃,又養而不膩,理而不散。
至於損傷後之實火,既有七情之火,又有痰瘀互結,瘀而化火。
李東垣曰:「凡怒忿、悲思、恐懼,皆損元氣。
夫陰火之熾盛,由心生凝滯,七情不安故也。
可見損傷之人,七情不安,心君不寧,而致心火亢盛。
傷後血瘀化熱傷津,津失輸布,津不輸布,煉液成痰;
加之久病耗傷陰液,津傷而痰生。
痰與瘀血搏結,滯留經絡臟腑,繼而化熱生火。
當然此火可出現自覺發熱而體溫不高或脈證不一的現象,正如《金匱》所云:「病人如熱伏,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
此種實火,以清化火熱為大法。
七情之火宜清脾理胃,清心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痰瘀之火則清熱化痰,消瘀降火,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