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114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4:27 | 只看該作者

醫論醫話


一、婦科醫生的醫德與醫術中國歷來重視醫生的作用和地位,故以良醫比作良相。


良相要肩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必須具備政治的才乾和高尚的品德;


良醫則肩負著救死扶傷的職責,必須具備治病的技能和高尚的醫德。


病人是醫者的服務物件,醫生負有救死扶傷的職責。


孫思邈《千金要方?大醫精誠》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


……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盼。


而作為婦科醫生,要求就應更為嚴格。


因婦產科疾病,與生殖系統有密切的關係,在診治過程中,必須態度端正、嚴肅認真。


正如孫思邈指出的,「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


李中梓在《醫宗必讀》也說:「宅心醇謹,舉動安和,言無輕吐,目無亂觀。


這些言語態度,對於診視婦科疾病,尤為重要。


四診應在與病情有關的範圍內進行,不應望的不望,不應聞的不聞,不應問的不問,不應切的不切。


醫生對病者的病情,應尊重其意願,為其保留隱私。


男醫生如需進行婦檢或體檢,應有護士在旁,這既是醫者的自重自愛,也是公正無私的表現。


病有輕重,藥有貴廉。


處方用藥,應根據治療的需要,當用的用,不當用者不用。


藥本無分貴賤,效者是靈丹。


不應將輕病妄說成重病,而處以貴重之方藥,這不僅浪費藥物與金錢,更嚴重的是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負擔,影響了疾病。


正如孫思邈指出「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炫功能。


醫生的主要責任是儘快治癒疾病,光有同情心和良好的態度是不夠的,必須具有精深的學問,高超的醫術,才能治病解厄。


對醫生的業務水準必須加以考核。


我國歷史上早有對醫生的技能,定出嚴格的考查制度。


《周禮?醫師章》明確指出「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據此「以制其食」,即以治病成績確定待遇之高低,並不是論資排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4:3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定醫生的職稱,是應該以德、才為根據,而不應以年資來核定。


作為一個中醫師,除要具備良好的醫德之外,必須熟悉中醫的基礎理論,掌握辨證施治的知識和理法方藥的技能。


《醫宗金鑒》指出:「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識不清,臨證遊移,漫無定見,藥證不合,難以奏效。


李中梓在《醫宗必讀》說:「望、聞、問、切宜詳,補、瀉、寒、溫須辨。


這是作為中醫生的基本要求。


並應建立「疾病沒有不可治」的思想,對每一種疾病,需不斷深入鑽研,以探索治療的方法。


《靈樞》經指出:「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過去認為不可治之證,很多現在已可治了,今天未能治癒的病,將來是會治癒的。


人類不斷進化,科學不斷進步,技術不斷提高,醫者要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精神,目的是為了深入認識疾病,解決疾病,以恢復患者的健康。


當今的婦科醫生,除掌握中醫傳統的醫療技術外,也要懂得現代醫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本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精神,以求更好地解決婦女的疾苦。


名醫劉炳凡教授說得好:「為醫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技術,而且要具備高尚的品德。


旨哉斯言!


二、腎氣、天癸、衝任與生殖中醫婦科學理論主要研究女子從幼年至老年各個階段的生理變化規律,以及經、帶、胎、產、乳的調節機理。


與婦女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衰老具有最密切關係的是腎氣、天癸、衝任。


但是,長期以來對這些概念的認識有不少分歧,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討,研究其本質,認識其機括,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促進中醫婦科學的發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4:5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腎氣、天癸、衝任的作用腎氣、天癸、衝任的概念,首見於《內經》。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這段原文指出女子生長發育以腎氣盛為主導,而天癸的至與竭、衝任的盛與衰,則與女性的生殖功能成熟和衰退直接相關,其具體表現就是月經的初潮和閉止,以及伴隨著月經而具備的妊娠能力。


該篇在論述男性的生長、發育、生殖與衰老時,同樣提及腎氣、天癸等概念。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5:1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腎氣,概言腎之功能作用。


腎者主水,不僅包括泌尿系統的功能,而是一身之體液均歸其所主。


李念莪《內經知要》釋曰:「腎水主五液,五氣所化之液,悉歸於腎。


五液,賅括臟腑之陰液、津液,應包含量微而效宏的內分泌液。


腎藏精,既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更重要的是藏生殖之精。


《難經?三十五難》:「謂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


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係胞,其氣與腎通。


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因此,中樞神經系統的部分功能亦歸屬於腎。


趙獻可《醫貫》謂:「五臟之真,惟腎為根。


腎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應包括神經—內分泌調節和生殖、泌尿等方面的功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5:2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天癸,是男女到達青春發育期所產生的一種與生殖功能直接相關的微量物質。


在女子可促使衝任二脈通盛,從而導致月經來潮。


在男子則促使精子產生,並具有性功能,因而可以生育後代。


到了老年,天癸衰竭,則女子絕經,男子精少,故生殖能力衰退。


天癸的實質是什麼?


馬玄台釋之曰:「天癸者,陰精也。


蓋腎屬水,癸亦屬水,由先天之氣蓄極而生,故謂陰精為天癸也。


張介賓《景岳全書?傳忠錄》說:「元陰者,即無形之水,以長以立,天癸是也。


強弱係之,故亦曰元精。


天癸屬陰精,又是「無形之水」,應是肉眼看不見而在人體內客觀存在的一種微量體液,其盛衰關乎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


可認為天癸相當於垂體和性腺的內分泌素。


曾有醫家以天癸為月經者,則不確也。


衝任二脈,屬於奇經八脈。


二者均起於胞中,故與生殖有密切關係。


《靈樞?五音五味》云:「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


王冰指出:「衝為血海,任主胞胎。


女子的月經和妊娠與衝任有密切關係,而男子的生殖器官和性功能也與衝任相關。


在《靈樞?五音五味》載有:「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


……其有天宦者,……其衝任不盛,宗筋不成。


衝任二脈,應賅括了性腺的功能,並與女子的子宮有直接的聯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5:4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腎氣、天癸、衝任與生殖的關係腎氣—天癸—衝任—子宮構成一條軸,成為女性生殖功能與性週期調節的核心。


現代醫學提出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與此有不謀而合之處。


二者雖不能簡單地劃等號,但可相互參照理解。


女子的主要生理特點為月經和妊娠,均由胞宮所主,亦與衝任二脈有直接聯繫。


徐靈胎《醫學源流論》指出:「衝任二脈皆起於胞中,為經絡之海,此皆血之所從生,而胎之所由係。


明於衝任之故,則本源洞悉,而後所生之病,千條萬緒,可以知其所起。


並有「經帶之病,全屬衝任」之說。


可見,衝任、子宮是婦科病的靶子,外感、內傷與金刃跌僕,臟腑和氣血的異常,必須導致衝任失調或直接損傷衝任,才會出現經、帶、胎、產諸疾或婦科雜病。


這是婦科病機的特點。


反之,衝任的失調又可通過這個軸,影響腎與天癸。


如衝任衰竭,除出現月經閉止外,還使陰精不足,腎氣虧虛,可導致骨髓不充、腦髓空虛或水液代謝異常等腎所主的多種功能低下。


這是腎氣—天癸—衝任軸各個環節相互影響,形成回饋作用的結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5:5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調理肝腎以體現調理衝任衝任失調或損傷是婦科病的主要病機,那麼,如何調理衝任?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認為「八脈隸乎肝腎」。


因「肝腎內損,延及衝任奇脈」。


衝任與肝腎有密切關係。


腎氣盛才促使衝任通盛,故衝任之本在腎。


衝為血海,肝主藏血,肝對衝脈血海有調節作用。


而任脈起於胞中,主一身之陰經,為陰脈之海,同時任脈還有妊養之義,故謂任主胞胎。


肝位於下焦,其經脈與任脈並行腹裡,肝所藏之血,可通過任脈輸注於胞中,以調節月經和妊養胎兒。


由於衝任與肝腎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故調理衝任主要從調理肝腎著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6:1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衝任為病,有虛有實。


如衝氣上逆者,常夾肝氣而行,以致經行吐衄或妊娠惡阻,當疏肝降逆;


若衝任有熱,迫血妄行,常因肝鬱化火或肝腎陰虛,虛火亢盛,則宜清肝瀉火或養陰清熱;


如衝任虛損,不能統攝經血或固攝胎元,就需補益肝腎,而血肉有情之品則有通補奇經之效,如鹿茸、鹿角膠、龜板、龜膠、阿膠等均有補益衝任之功。


在古方之中,龜鹿二仙膏(鹿角、龜板、人參、枸杞)、左歸丸(熟地、山萸肉、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牛膝、枸杞、山藥)和斑龍丸(鹿角膠、鹿角霜、菟絲子、熟地、柏子仁)等,均屬滋養肝腎而調補衝任之劑。


而溫腎養血之劑,如右歸丸、艾附暖宮丸、壽胎丸等,亦有補衝任、固衝任的功效。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許多補腎養肝的藥物可起到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的作用。


總而言之,靈活掌握調理肝腎之法,適當調配藥物,就能通過調理衝任而達到調經、助孕、安胎、固崩、止帶等目的,從而治療婦科疾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6:5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當歸對婦科病的宜忌當歸向來被視為婦科調經補血之聖藥。


婦女以血為主,民間凡有婦科疾患,往往自煎當歸飲服,而醫者對於各種婦科病,方中亦每配當歸,似乎當歸對一切婦科疾病皆可施用,無需辨證。


這不符合中醫因證用藥之旨。


殊不知當歸對婦科病亦有所宜、忌,未可概行施用也。


當歸味甘平,性溫,《名醫別錄》認為其辛、大溫。


凡辛溫之品,只適宜於虛寒之體及寒凝之證。


若血少而陰虛者,則當歸雖有補血之功,亦不宜用,或不宜獨用,以其辛溫助陽,則不能益陰以生血。


遇此證候,以選用滋潤養血之品如熟地、黃精、枸杞子、何首烏、雞血藤之類為宜。


婦科病以血證較多,如月經過多、崩漏、經行吐衄、經間期出血、胎漏、胎動不安、妊娠卒下血等,均以出血為主證。


這些婦科血證,證候有虛有實,有寒有熱,但出血多者,每傷其陰,迫血妄行,多因於熱。


在其出血未止時,若非寒凝血滯者,多不宜用當歸,否則往往反而增加其出血,這是羅氏從臨床實踐中得出的深刻體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7:1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婦科血證,屬病理性的出血,應及時加以止血。


欲其止血,需使血脈寧靜,才能達到目的。


《景岳全書?本草正義》云:「當歸其氣辛而動,故欲其靜者當避之。


凡陰中火盛者,當歸能動血,亦非所宜。


……其要在動、滑二字,若婦人經期血滯,臨產催生及產後兒枕作痛,俱當以此為君。


這裡已明確指出運用當歸之宜忌矣。


若婦女月經過少、月經先後無定期、月經稀發、閉經、痛經、惡露不行等血行滯礙之症,則宜運用當歸以助其遄行。


倘陽盛火旺而出血過多者,均不宜用。


《本草正義》在當歸條中說:「若吐血衄血之氣火升浮者,助以溫升,豈不為虎傅翼?


是止血二字之所當因證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誤謂其無所不可也。


且凡失血之症,氣火衝激,擾動血絡,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實居多數。


當歸之氣味俱厚,行則有餘,守則不足,亦不可過信『當其所歸』一語,而有循名失實之咎。


說明古人對當歸早有正確的認識。


無奈世人誤以為當歸是婦科之聖藥,補血之通劑,不求辨證,概行施用,這不僅不能愈病,有時反而增病,良可慨也!


近代名醫張山雷對此有深刻的體驗,他在《沈氏女科輯要箋正?血崩》中指出:「當歸一藥,富有脂液,氣味俱厚,向來視為補血要劑,固亦無可厚非,在陽氣不足之體,血行不及,得此溫和流動之品,助其遄行,未嘗非活血益血之良藥。


惟其氣最雄,走而不守,苟其陰不涵陽而為失血,則辛溫助動,實為大禁。


並附有血崩一案,患者原由張氏用滋陰補土之法治療,病情穩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7:2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另一醫者加用當歸三錢,僅進一劑,鮮血陡然暴下,幾至厥脫,特錄之以為世人戒。


這確是經驗之談。


據藥理研究,當歸含有揮發油與非揮發性成分。


揮發油能抑制子宮收縮,而非揮發性物質則有興奮子宮的作用。


後者是水溶性物質,故煎服當歸,主要起興奮子宮的作用。


在子宮出血期間,煎服當歸,令子宮興奮,這是促使出血增多之原因。


一般月經過多及崩漏之患者,為了想補血,往往自訴曾服當歸而未愈。


囑其回憶服用前後的情況,多謂服後反而增加血量者。


其實當歸不僅出血期間不宜用,凡陰虛火旺者均非所宜。


故對常用中藥施用的宜忌,有加以詳細闡述並廣為宣傳的必要,以免貽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7:4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論養生之道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已逐漸趨向老齡化,在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的平均壽命達到70歲以上。


如何使老年人長壽而又健康,生活能夠自理,這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我國近年來由於社會安定,生活水準提高,老年人的比例也不斷增長。


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除社會福利和醫療衛生等條件外,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本身要積極維持心身的健康,這就須要講求養生之道。


我國歷來很重視養生,以保持心身健康,防治疾病的發生。


不僅在大量的古醫著中有養生方法的闡述,其他經、史、子、集等古籍中也有所論及。


《論語》有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意思是孔子在空閒時,總是舒舒坦坦地休息的。


又說:「魚餒而肉敗,不食;


色惡不食;


臭惡不食;


失飪不食;


不時不食。


這是從飲食上講求衛生,以免因食了腐敗變質或未經煮熟及不合季節的食物而導致疾病。


《內經》對養生之道記載頗多,後世更有專書論述,如宋、元時代的《壽親養老新書》是其較著者。


羅氏在古稀之年仍孜孜不倦於診務、教學和研究,雖身患多種慢性病,亦保持著良好的身心狀態,並總結為「生命在於活動,長壽在於靜養」之養生要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7:5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一)心身的休養精神休養對於養生是極為重要的,必須擺在首要的位置。


因為人的臟腑氣血,均可受七情所左右。


心情舒暢,則臟腑安和,氣血調暢,即使偶膺邪氣的干擾,亦可把它抑制下去,不致生病。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恬淡,是心情安閒清靜;


虛無,是思想上沒有貪求妄想,患得患失的觀念。


這樣則整體的生理活動保持正常,正氣充沛,抗禦能力良好,疾病自難於發生。


在人的一生中,總不會一帆風順,有順境也會有逆境。


如何對待?


各人有所不同。


有些人處於順境則驕奢淫逸,處於逆境則憤懣不平。


或在困境中灰心喪氣,意志消沉。


如十年動亂時,有些人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有些人雖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卻能泰然處之,本著一種信念:事實與真理總會有一天能大白於天下,正氣總會得到伸張。


處境雖暫受委屈,生活一時比較艱苦,若具有恬淡虛無的精神,終能安然度過。


羅氏在「文革」期間屢受審查,並下放乾校勞動多年,在艱苦困厄之中,他自問平生未有做過壞事,雖受壓力,還是心安理得,無所畏懼,心身不致垮下來。


養生之道首重精神休養,在平時固然需要,處逆境時則尤為重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8:0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二)飲食的調攝飲食為後天之本,對營養機體、維持健康關係密切。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也就是說,應以穀物類為主食,五穀,指粳米、麥、黍、大豆、小豆。


同時也要吃些水果,五果,指桃、李、杏、栗、棗。


還要吃適量的肉類,五畜,指牛、羊、豬、雞、犬。


更要食蔬菜以充實臟腑,五菜,指葵、藿、薤、蔥、韭。


當然,古時的食物種類較少,現在各類食物繁多,不以五種為限,但飲食均衡,不偏不嗜之意則一。


飲食還應有所節制,不宜暴飲暴食,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


疾病中的「食中」,是指醉飽過度所致中風類的病變,這在老年人尤為多見。


《內經》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又說:「膏梁之變,足生大丁。


一方面指出暴飲暴食之害,同時說明過多食膏梁厚味,可以導致癰疔等疾患。


孔子在《論語》也說:「肉雖多,不使勝食器。


也就是說,不要過多地吃肉類,以免消化不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8:2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這對老年人尤為重要,因肉食過多,容易引起血脂增高、動脈硬化,可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


我國一向以穀類為主食,佐膳品也是以蔬菜為多,肉類只占少量。


目前一些西方國家已認為我國的飲食模式最合理,可以減少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心臟病、糖尿病、癌腫等老人好發病的發生。


飲食固然可以養生,同時也可以治病。


《壽親養老新書》就指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後命藥,此養老之大法也。


這是中醫養生的特點。


古代已有用於調治各種老年性疾患的藥粥,如:治眼目之蓮實粥、梔子仁粥;


治耳聾耳鳴之豬腎粥、鯉魚腦髓粥等。


一些食物同時也是藥物,如蓮子、百合、山藥、芡實、大棗、扁豆、赤小豆、黑豆、薑、蒜、蔥等,用之得當,便可起到營養與治療的雙重作用。


此外,飲食要有定時定量,也就是《內經》指出的「食飲有節」。


同時要少飲酒或不飲酒。


酒量之多寡因人而異,也因身體健康狀況而異,很難定出具體的限量,主要是適量。


酒本來是一種藥,適量飲用可以助氣血的運行。


適時、少量飲酒,一般是無妨的,以不影響精神和身體健康為度。


煙草則對人體有害無益,應絕對禁止。


因煙草所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質,不但影響抽煙者的健康,還污染空氣,累及他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8:48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中國人好飲茶,西方人好飲咖啡。


比較起來,飲茶還是有好處的。


茶葉具有消食、化痰、清利胃腸、消暑利尿、生津解渴、提神醒腦等作用。


茶葉中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B、維生素C和無機鹽(如氟鹽等),以及鞣酸、咖啡因等。


清晨起來喝一兩杯茶,對身體會有好處,但不宜太濃,也不應作為整天不可缺少的嗜好。


羅氏每天晨起必飲一兩杯濃度適中的烏龍茶,或在工作繁忙時也喝一兩杯。


這不僅可以解渴,且足以提高工作效率,日本人還認為有防癌作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8:59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三)維持二便調暢人體每日要有定量的飲食進入,經消化吸收其精華以後,其渣滓亦應及時排出,這是新陳代謝的需要,也是脾胃運化健旺的表現。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


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


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飲食入胃是物質進入人體的衢道,大小二便是殘余物質排出的主要途徑。


小便癃閉或大便不通,均可形成病證甚至導致嚴重的後果。


故保持二便調暢,對健康是很重要的。


當然,大小便過頻過多也是一種病態,故應適時適量。


宜習慣於每天晨起即行排便,使大腸清淨,而後進食,則吸收較好,這對保持健康關係亦大,不應忽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9:1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作息有時,勞逸有節人的生活,必須有規律。


日夜的作息固然要有定時;


四季寒暑的調節也應有規律。


年齡的長幼,在生活上也應該有相應的特點。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法則天地,像似日月,辨別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


人體應該「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簡稱為「天人相應」。


人體的生物鐘是受宇宙環境影響和制約的。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則順應了晝夜的規律。


「比晝作夜,晨昏顛倒」,則是違背自然的規律。


為了保障健康,必須作息有時。


最好能早眠早起,多見陽光,呼吸清新的空氣,並作適當的運動,使氣血流通。


這不論對青年人或老年人都是適宜的。


但運動量的大小,則可隨年齡和體質而異,不能勉強或強求一致。


世俗人謂童年是猴年,像猴子似的活潑好動;


青壯年是馬年,可像馬匹一樣千里賓士;


老年是龜年,應該像龜一樣多休息而少勞作,以減少體力的消耗,。


《三國志?華佗傳》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


動搖則穀氣銷,血脈流暢,病不得生。


不論年齡長幼,均應注意勞逸結合。


過勞固然不好,過逸亦不適宜。


故《內經》謂「久臥傷氣,久坐傷肉」。


長期臥床休息而不活動,則肌肉不發達,體力也會衰退。


故《內經》一方面主張「不妄作勞」,但又提出要「形勞而不倦」。


總之,太過或不及都是不適宜的。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9:2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凡從事腦力勞動者,經過一定時間的工作後,應有適當的休息以資調節。


隨著年齡的增長,腦力會有所減退,如何保持大腦的功能,不使其過度疲勞,頗為重要。


大腦的休息有兩種方式:一是適當的睡眠或閉目養神,或作靜養氣功;


一是轉換興趣,作一些有益的消遣,如散步、太極拳、體操、欣賞花鳥蟲魚書畫,或流覽報刊等,以鬆弛腦力。


夜間則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酣睡是最好的補劑,比什麼補益藥品都好。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6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39:3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養生之道,固然要重視內在因素的調攝,以增強體質,但也不能忽視外來病因的侵襲。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虛邪,指致病因素乘虛而入;


賊風,指乘人不覺而偷襲人體的風邪。


「風為百病之長」,足以賊害人之健康。


對各種外來的致病因素,應按季節加以防避,如冬令嚴寒,應保暖以避風寒;


春令轉暖萬物衍盛,病毒細菌也容易滋生,傳染病易於流行,應注意鍛煉和個人衛生,預防病患;


夏令暑熱,一方面容易中暑,另一方面若過於貪冷納涼,可致暑濕或寒暑,均應予注意;


秋季乾燥,燥氣易於傷肺,易患咳嗽等疾,宜潤燥養陰。


因時之序,以避邪氣。


這是養生之道應注意的另一方面。


因疾病的發生,不外乎邪、正盛衰的關係,如無病邪,則正氣不致耗損,疾病便不會發生,而健康得以保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8 20:40 , Processed in 0.11230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