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一、婦科醫生的醫德與醫術中國歷來重視醫生的作用和地位,故以良醫比作良相。
良相要肩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必須具備政治的才乾和高尚的品德;
良醫則肩負著救死扶傷的職責,必須具備治病的技能和高尚的醫德。
病人是醫者的服務物件,醫生負有救死扶傷的職責。
孫思邈《千金要方?大醫精誠》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
……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盼。
而作為婦科醫生,要求就應更為嚴格。
因婦產科疾病,與生殖系統有密切的關係,在診治過程中,必須態度端正、嚴肅認真。
正如孫思邈指出的,「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
李中梓在《醫宗必讀》也說:「宅心醇謹,舉動安和,言無輕吐,目無亂觀。
這些言語態度,對於診視婦科疾病,尤為重要。
四診應在與病情有關的範圍內進行,不應望的不望,不應聞的不聞,不應問的不問,不應切的不切。
醫生對病者的病情,應尊重其意願,為其保留隱私。
男醫生如需進行婦檢或體檢,應有護士在旁,這既是醫者的自重自愛,也是公正無私的表現。
病有輕重,藥有貴廉。
處方用藥,應根據治療的需要,當用的用,不當用者不用。
藥本無分貴賤,效者是靈丹。
不應將輕病妄說成重病,而處以貴重之方藥,這不僅浪費藥物與金錢,更嚴重的是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負擔,影響了疾病。
正如孫思邈指出「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炫功能。
醫生的主要責任是儘快治癒疾病,光有同情心和良好的態度是不夠的,必須具有精深的學問,高超的醫術,才能治病解厄。
對醫生的業務水準必須加以考核。
我國歷史上早有對醫生的技能,定出嚴格的考查制度。
《周禮?醫師章》明確指出「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據此「以制其食」,即以治病成績確定待遇之高低,並不是論資排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