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名老中醫經驗集】

 關閉 [複製鏈接]
11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5:5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5年3月3日二診: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各服藥一劑,經量已減少大半,精神明顯好轉,但仍有下腹隱痛,夜間多汗,口乾,舌淡而舌尖紅,苔薄白,脈細滑略數。


仍守前法,佐以祛瘀止血。


處方:崗稔根、地稔根、製首烏各30克,黨參、白朮各18克,黃耆、桑寄生、益母草各15克,血餘炭9克。


5劑,每日1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6:0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5年3月9日三診:月經已於昨日乾淨。


稍感疲勞,面色無華,舌淡紅,苔白,脈細。


以滋養肝腎為主,兼以補氣,固衝任調經。


處方:熟地、菟絲子各20克,續斷、山萸肉各15克,黨參、黃耆各18克,白朮12克,製首烏、牡蠣各30克,炙甘草6克。


7劑,每日1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6:1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5年3月23日四診:月經來潮2天,量較前減少,色鮮紅,有小血塊,小腹隱痛,疲乏,舌淡紅,苔白,脈細滑。


仍以二稔湯為主,補腎固氣止血。


處方:崗稔根、地稔根各30克,續斷、桑寄生各15克,黨參、製首烏各20克,白朮12克,甘草6克。


5劑,每日1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6:2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5年3月28日五診:本次經量基本正常,月經將淨,現量少,色暗。


精神好,面色稍白,舌淡紅,有齒印,苔少,脈細。


治以補腎健脾,佐以止血。


處方:熟地、菟絲子、桑寄生各20克,黨參18克,白朮、杞子各15克,製首烏30克,血餘炭10克,炙甘草6克。


7劑,每日1劑。


經過3個月的調理,月經恢復正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6:3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本例為初潮不久的少女,因腎氣尚不夠充盛,素體脾氣偏虛,以至衝任不固,發為崩漏。


由於下血量多,陰血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故口乾,煩熱,似有血熱之象,但血崩之際,熱隨血泄,陰隨血耗,故用涼血藥反致出血增加。


當以補虛為主,又要補而不燥,養陰澀血。


在血崩未止時,以補氣攝血為先,用二稔湯加減;


血止之後,則重在調補脾腎,固攝衝任,以滋陰固氣湯和補腎調經湯加減出入,固本以調經。


一般要連續調理3個月左右,使月經週期恢復正常。


不可見血止血,罔顧其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6:4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四、經行吐衄案二則例1:蔡某,女,25歲,未婚,1975年12月17日初診。


主訴:經行鼻衄,伴腹痛。


患者13歲月經初潮後,週期基本正常,有痛經。


自23歲至24歲,偶有幾次經前鼻衄,幾滴而止,診為「倒經」,經服中藥而愈。


1975年9月25日正值經前,下夜班午睡後,突然大量鼻衄,從口鼻中湧出,色鮮紅夾有血塊,即到廣州某醫院急診。


一晝夜中經注射藥物和填塞鼻腔處理未能止血,入該院五官科住院。


檢查所見:「鼻中膈左側前下方有糜爛面,有多量血液湧出」。


內科會診認為鼻出血與內科關係不大。


入院後6天,共鼻衄約2000毫升,輸血600毫升。


住院18天鼻衄暫止而出院,出院診斷為「代償性月經」。


自從9月大量鼻衄後,至今未愈,月經週期不定,經量減少,經色深紅,痛經。


昨天下午鼻衄,量少,經行第三天,未淨,量不多,色黯紅。


睡眠欠佳,納差,疲倦,面色晦黃,唇黯,舌黯尖紅,邊有瘀斑,苔白微黃厚膩,脈弦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6:5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診斷:經行吐衄。


辨證:肝鬱化火,火氣上逆,兼有脾虛濕鬱。


治法:清肝降火,引血下行,佐以健脾化濕。


處方:生地、懷牛膝各15克,丹皮、黑梔子、赤芍各9克,丹參、佛手各12克,山楂肉、綿茵陳各15克,藿香6克。


3劑,每天1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7:0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5年12月27日二診:服藥後胃納轉佳,睡眠好,但頭暈,舌黯紅稍淡,苔薄白,唇黯,脈滑略弦。


服上方脾濕稍化,除繼續引血下行外,兼養血和肝。


處方:乾地黃25克,白芍、懷牛膝各15克,丹參、黑梔子各12克,山楂子15克,赤芍、香附各9克,雲苓、桑寄生各20克。


4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7:1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6年1月14日三診:月經9日來潮,現未淨,12日衄血20毫升左右。


面色仍稍晦黃,唇黯紅,舌有瘀斑,苔白微黃膩,脈弦滑。


仍受前法,並加強舒肝之品。


處方:柴胡6克,雲苓25克,白芍、白朮各12克,黑梔子、丹皮各9克,丹參、懷牛膝各12克,桑寄生15克。


3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7:2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6年2月11日四診:末次月經2月6日至10日,量較前幾次稍多,色暗紅,有血塊。


經期中僅有少許血絲從鼻孔流出,心煩不安,胃納欠佳,舌尖紅,邊有瘀點,苔白略厚,脈弦滑。


治則如前。


處方:懷牛膝、丹參各15克,雲苓20克,白朮、白芍、佛手各12克,桑寄生15克,乾地20克,黑梔子9克。


4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7:4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6年3月15日五診:月經將潮,今日來自覺喉中有血腥味,但未見鼻衄,自覺胸翳和小腹脹痛,夜寐不寧,小便短赤。


舌淡黯,邊有瘀點,苔白略膩,脈弦滑。


肝氣尚鬱,兼有瘀滯,治法除繼續引血下行外,加強解鬱行氣化瘀之品,以鞏固療效。


處方:丹參12克,川牛膝15克,黑梔子、丹皮、桃仁、鬱金各12克,雲苓20克,白芍、山楂肉各15克,青皮9克。


4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7:53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6年6月12日六診:末次月經5月25日,5天干淨,量中等,色深紅,痛經減輕,無鼻衄,僅於經後自覺喉中有血腥味。


舌尖紅,質淡黯,苔白,脈細弦略滑數。


守前法。


處方:丹參12克,懷牛膝15克,黑梔子9克,雲苓25克,生地、白芍各20克,淮山藥、車前子各15克,香附9克。


5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8:0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76年9月22日七診:近幾個月來已無鼻衄,亦無自覺喉中血腥味。


痛經減,腰痛已瘥。


精神好,胃納可,月經正常。


末次月經9月16日,量中等。


面色紅潤,舌質淡黯尖稍紅,苔白略膩,脈弦滑。


處方:丹參15克,懷牛膝15克,黑梔子9克,雲苓25克,淮山藥15克,甘草3克,北沙參、女貞子、旱蓮草各15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8:22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2:周某,女,23歲,1993年7月21日初診。


主訴:經期鼻衄及咯血2個月。


自6月始每逢月經期鼻衄3~4日,咯血一兩次,量少。


末次月經7月19日,未淨,經行首日咯血數口,色黯紅,鼻衄則每日少許,仰頭片刻可止。


經量偏多,色黯紅,有血塊,伴下腹痛,經前乳脹,口苦,納差,平時無吐衄。


舌尖略紅,苔微黃,脈弦細。


診斷:(1)經行吐衄;


(2)痛經。


辨證:肝鬱脾虛,肝氣上逆,兼有瘀滯。


治法:和肝健脾,降氣化瘀。


處方:柴胡6克,黑梔子10克,鬱金、白芍各15克,雲苓25克,淮山藥30克,白芨10克,茜根、海螵蛸、桃仁、澤瀉各15克,益母草25克。


7劑。


囑經後繼續調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8:35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1993年7月28日二診:經淨吐衄即止,乳脹亦減,但頭暈,舌苔稍厚白。


仍守上法,以龍骨20克、牛膝15克易澤瀉、益母草。


連服2周。


1993年8月18日三診:月經適來潮,量中,色黯紅,有少許血塊,無咯血及衄血,腹痛亦大減。


仍有乳脹。


舌淡紅苔白,脈弦滑略數。


仍服藥鞏固:白芍20克、鬱金15克、龍骨25克、牡蠣25克、海螵蛸20克、茜根15克、牛膝20克、桃仁12克、淮山30克、五味子6克、山楂15克、丹參20克。


1993年10月複診謂已停經,妊娠試驗陽性,囑其靜養安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8:51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評析]經行吐衄,中醫文獻多認為肝鬱化熱,氣逆上衝,衝任氣血逆亂所致。


如《女科證治準繩》說:「婦人鼻衄者,由傷動血氣所致也。


凡血氣調和則迴圈表裡經絡,澀則不散。


若勞傷損動而生熱,氣逆流溢入鼻者,則成鼻衄也……凡鼻衄雖多因熱而得此疾,亦有因怒氣而得之者。


因經期血海滿溢,衝脈之氣較盛,火熱夾衝氣上逆,損傷血絡,迫血妄行,則有吐衄之證。


經後血海偏虛,熱隨經血下泄,衝氣相對不盛,上逆之證自解,則吐衄自止。


故經行吐衄有明顯的週期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9:07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1病程較長,衄血多而經量少,舌黯尖紅,煩躁不安,脈弦滑,此為氣鬱化熱,氣火上逆之重證,治法必須以養陰清熱、引血下行為主,故處方始終以丹參、牛膝、黑梔子、乾地黃、丹皮等為主藥,以達到養陰清熱和引血下行之目的,佐以疏肝行氣解鬱,適當選用柴胡、鬱金、青皮、佛手、白芍之類,同時因其出血過多,故間用桑寄生以養血和肝。


但由於患者面色黃晦,胃納欠佳,肢體疲倦,舌苔厚膩,故亦佐以茯苓、淮山、茵陳、藿香等以健脾化濕,使脾胃調順,月經通暢,而逆經之患可除。


本例經行吐衄,鼻衄量曾達2000毫升,持續6天,需要住院輸血,出血量之多,持續時間之長,是較為罕見的。


經五官科和內科會診,已排除該科的病變,均認為屬於婦科的「倒經」,診斷比較明確。


後經門診中藥治療,收到較滿意的效果,且經觀察1年,已無復發,月經正常,療效穩定。


婚後隨訪,已正常生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9:20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例2病程較短,衄血不多,而經量偏多,且有痛經,在肝鬱氣逆之中兼有瘀滯,又因肝氣橫逆,損傷脾氣。


故治法需疏肝降氣,祛瘀止血,佐以健脾。


方中以柴胡、白芍、鬱金等疏肝和血,梔子、茜根等清肝涼血,海螵蛸、白芨等固澀止血,益母草、桃仁等化瘀滯,茯苓、山藥等健脾益氣。


用藥1個週期吐衄已止,痛經大減,療效甚佳。


繼而用龍、牡鎮潛浮陽,牛膝、桃仁通經下行,既止上部之血,又通下部之經,以圖鞏固。


羅氏認為,經行吐衄血要責之於熱、責之於肝。


因血海為肝經所司,肝鬱化火之實熱,或肝陰不足,陰虛陽亢之虛熱,均可在經前、經期衝氣較盛之時夾衝氣上逆,以致氣血逆亂,陽絡傷而血上逆。


治法重在清肝鎮潛。


清肝應配合疏肝和養陰,以固本清源,鎮潛旨在止上逆之血,又當輔以引血下行,條達氣機,使經血以下行為順。


羅氏善用柴胡、鬱金、梔子、丹皮等疏肝清熱,牛膝、丹參、桃仁、益母草等活血通經並引血下行,海螵蛸、龍骨、牡蠣等鎮潛止血。


並強調經前清肝降逆,經後疏肝養肝調經,取效後不宜馬上停藥,應繼續調理1~2個週期,以鞏固療效。


均屬經驗之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9:34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五、脾腎兩虛之滑胎案陳某,女,36歲,1976年3月17日初診。


該患者結婚7年餘,未育。


曾墮胎4次,每次孕後均使用中西藥安胎,但未奏效,孕2~3月必應期而墮。


末次墮胎後迄今已4載,未採取避孕措施,卻未復孕。


月經週期尚准,經量素來較多,每次用紙巾2~3包,色淡紅,有小血塊。


末次月經2月25日。


自覺神疲體倦,腰酸痛,下腹墜脹,夜寐不安,胃納欠佳。


面色蒼白,有黯斑,舌淡,苔微黃略膩,脈細滑。


因屢孕屢墮,且數年未復孕,曾在廣州、上海等地診治,均未發現遺傳或生殖道的異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9-17 11:29:46 | 只看該作者

名案評析


診斷:(1)滑胎;


(2)繼發性不孕;


(3)月經過多。


辨證:脾腎氣虛,衝任不固,失於藏攝。


治法:補腎健脾,調經助孕。


處方:菟絲子30克,桑寄生、熟地各25克,淫羊藿、金狗脊各10克,黨參20克,白朮15克,炙甘草9克。


每日1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8 22:07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