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篇從逆窺源】 應龍問曰:病有真假,症有從逆,予知之矣。 但何以辨其真假也?
岐伯曰:寒熱之症,氣順者多真,氣逆者多假。
凡氣逆者皆假寒假熱也。
知其假,無難治真矣。
應龍曰:請問氣逆者何症也?
岐伯曰:真陰之虛也。
應龍曰:真陰之虛何遂;成氣逆乎?
岐伯曰:真陰者,腎水也。
腎水之中有火存焉,火得水而伏,火失水而飛,凡氣逆之症皆陰水不能制陰火也。
應龍曰:予聞陰陽則兩相配也,未聞陰與陰而亦合也。
岐伯曰:人身之火不同,有陰火、陽火,陽火得陰水而制者,陰陽之順也。
陰火得陰水而伏者,陰陽之逆也。
應龍曰:陰陽逆矣,何以伏之?
岐伯曰:此五行之顛倒也。
逆而伏者正,順而制之也。
應龍曰:此則龍之所不識也。
岐伯臼;腎有兩歧,水火藏其內,無火而水不生,無水而火不長,不可離也。
火在水中,故稱陰火,其實水火自分陰陽也。
應龍曰:陰;火善逆.。
陰水亦易逆,何故?
岐伯曰:此正顯水火之不可離也。
火離水而逆,水離火而亦逆也。
應龍曰:水火相離者,又何故歟?
岐伯曰:人節欲少而縱欲多,過泄其精則陰;水虧矣,水虧則火旺,水不能制火而火逆矣。
應龍曰:泄精損水,宜火旺不宜火衰也,何火有時而寒乎?
岐伯曰:火在水中,水泄而火亦泄也,泄久則陰火虧矣,火虧則水寒,火不能生水而水逆也。
故治氣逆者皆以補腎為主,水虧致火逆者補腎則逆氣自安,火虧致水逆者補腎而逆氣亦安。
應龍曰:不足宜補,有餘宜瀉,亦其常也,何治腎之水火不尚瀉尚補乎?
岐伯曰:腎中水火,各臟腑之所取資也,故可補不可瀉,而水尤不可瀉也。
各臟腑有火無水,皆腎水滋之,一瀉水則各臟腑立槁矣。
氣逆之症,雖有水火之分,而水虧者多也,故水虧者補水而火虧者亦必補水。
蓋水旺則火衰,水生則火長也。
應龍曰:補水而火不衰,補水而水不長,又奈何?
岐伯曰;補水以衰火者,益水之藥宜重。
補水以長火者,益水之藥宜輕也。
應龍曰:善。
陳士鐸曰:人身之逆,全在腎水之不足。
故補逆必須補水,水足而逆者不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