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

 關閉 [複製鏈接]
6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4:03 | 只看該作者

二香散

 

散寒、消食。


砂仁、木香、黑薑、陳皮、炙甘草(各一兩)、香附(三兩,薑汁炒)


共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調下。


失笑丸(見胞衣不下。


理中湯(見中寒。


橘核丸(見雜症小腹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4:21 | 只看該作者

蓐勞

 

產後氣血空虛,真元未復,有所作勞,則寒熱,食少,頭目、四肢脹痛,名曰蓐勞,最難調治。


大法,陽虛則惡寒,陰虛則發熱,清氣不升則頭痛,血氣不充則四肢痛,宜用大劑八珍湯以補之。


若脾虛食少,即用六君子加炮薑以溫補之,諸症自退。


凡產後調治之法,或補養氣血,或溫補脾土,雖有他症,從末治之。


此一定之法也。


八珍湯(見虛證。


六君子湯(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4:39 | 只看該作者

喘促

 

新產後,喉中氣急喘促,因榮血暴竭,衛氣無依,名曰孤陽,最為難治。


宜用六味東加人參,以益其陰。


若脾肺兩虛,陽氣不足,宜用四君子湯,加黑薑、當歸,以益其陽。


若自汗、厥冷,更加附子。


若兼外感,即於四君方內,加荊芥、陳皮、炮薑、川芎、當歸,以散之。


若瘀血入肺,口鼻起黑氣,及鼻衄者,此肺胃將絕之候,急服二味參蘇飲,間有得生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4:53 | 只看該作者

六君子湯

 

(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5:33 | 只看該作者

二味參蘇飲

 

人參(一兩)、蘇木(杵細,三錢水煎,頓服。


若厥冷自汗,更加附子二、三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5:53 | 只看該作者

鼻黑鼻衄

 

足陽明胃脈,起於鼻,交、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


蓋鼻準屬脾土,鼻孔屬肺金,而胃實統之。


產後口鼻起黑氣,及鼻衄,皆由氣血空虛,榮血散亂,乃胃敗肺絕之危症也。


急用二味參蘇飲加附子,間有得生者。


二味參蘇飲(見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6:11 | 只看該作者

產後乳疾

 

婦人產後,有乳少者,有吹乳者,有妒乳者。


乳為氣血所化,若元氣虛弱,則乳汁不生必須補養氣血為主。


若乳房掀脹,是有乳而未通也,宜疏導之。


復有乳兒之際,為兒口氣所吹,致令乳汁不通,壅滯腫痛,不急治,即成乳癰,速服栝蔞散,敷以香附餅,立見消散亦有兒飲不盡,余乳停蓄,以致腫痛,名曰妒乳,速宜吮通,並敷服前藥,免成癰患。


若婦人乳盛,不自乳子,宜用炒麥芽五錢煎服,其乳即消。


若婦人鬱怒而乳腫者,於栝蔞散內更加柴胡、赤芍、甘草、橘葉之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6:28 | 只看該作者

栝蔞散

 

栝蔞(一個)、明乳香(二錢酒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6:42 | 只看該作者

香附餅

 

敷乳癰,即時消散,一切癰腫皆可敷。


香附(細末,淨,一兩)、麝香(二分)


上二味,研勻,以蒲公英二兩,煎酒,去渣,以酒調藥,頓熱,敷患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7:04 | 只看該作者

乳癰乳岩

 

乳癰者,乳房腫癰,數日之外,?腫而潰,稠膿涌出,膿盡而愈。


此屬膽胃熱毒,氣血壅滯所致,猶為易治。


若乳岩者,初起內結小核,如棋子,不赤不痛,積久漸大崩潰,形如熟榴,內潰深洞,血水淋瀝,有、岩之勢,故名曰乳岩。


此屬脾肺郁結,氣血虧損最為難治。


乳癰初期,若服栝蔞散,敷以香附餅,即見消散。


如已成膿,則以神仙太乙膏貼之,吸盡膿自愈矣。


乳岩初起,若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二方間服,亦可內消。


及其病勢已成,雖有盧扁,亦難為力。


但當確服前方,補養氣血,縱未脫體,亦可延生。


若妄用行氣破血之劑,是速其危也。


更有乳卸症,乳頭拖下長一、二尺,此肝經風熱發泄也。


用小柴胡湯,加羌活、防風主之。


外用羌活、防風、白蘞,燒煙熏之。


仍以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一分,研爛,塗頂心,俟乳收上,急洗去。


此屬怪症,女人盛怒者多得之。


不可不識。


栝蔞散、香附餅(俱見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7:23 | 只看該作者

神仙太乙膏

 

治一切癰疽,不問膿之成否,並宜貼之。


元參、白芷、當歸、肉桂、生地、赤芍、大黃(各一兩)、黃丹(炒篩,十三兩上用麻油二斤,納諸藥,煎黑,濾去渣,復將油入鍋,熬至滴水成珠,入黃丹十三兩,再熬,滴水中,看其軟硬得中,即成膏矣。


如軟,再加黃丹數錢。


加味逍遙散(見類中。


加味歸脾湯(見虛證。


小柴胡湯(見傷寒少陽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7:42 | 只看該作者

婦人隱疾

 

婦人隱疾,前陰諸疾也。


有陰腫、陰癢、陰瘡、陰挺、下脫諸症。


其腫也,如菌、如蛇、如帶、如雞冠,種種不一。


而推其因,總不外於濕熱也。


古方九味蘆薈丸主之。


若兼怒動肝火,佐以加味逍遙散。


若肝經濕熱極盛,佐以龍膽瀉肝湯。


若脾虛氣弱,中氣下陷,佐以補中益氣湯。


若思慮傷脾,脾氣鬱結,佐以加味歸脾湯。


若腎水不足,佐以六味丸加歸、芍庶克收功。


夫此症雖屬濕熱,而元氣虛弱者多,若罔顧根本,而專用清涼,恐不免寒中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8:00 | 只看該作者

九味蘆薈丸

 

治三焦肝膽經風熱,目生云翳,或頸項瘰?,耳內生瘡,或牙齦蝕落,頰腮腐爛,下疳陰蝕瘡腫諸症。


蘆薈(五錢)、胡黃連、當歸、芍藥(炒)、川芎、蕪荑(各一兩)、木香、甘草(各三錢)、龍膽草七錢(酒浸,炒焦)


上為末,米糊丸,麻子仁大。


每服一錢,或一錢五分,開水下。


加味逍遙散(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58:20 | 只看該作者

龍膽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兩拗腫痛,或小便澀滯,下疳潰爛等症。


龍膽草(酒拌,炒黃)、澤瀉(各一錢)、車前子、木通、生地黃(酒洗)、山梔(炒)、當歸(酒拌)、黃芩(炒)、甘草(炒,各五分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見類中。


歸脾湯、六味丸(並見虛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3:22:44 | 只看該作者

卷六

 

外科十法

 

外科十法者,予歸宗普陀時所作也。


余自普陀生長天都,五十有三載,業醫者凡三十年爰著《醫學心悟》一書,詳言內證,梓行於世,而外科有未及。


壬子冬,還歸普陀修行,適逢聖祖仁皇帝廣發帑金,修葺我菩薩行宮,前後寺僧及工作人等,不下數千人,其中病患不一,予為調治悉痊。


復有患背疽者,有患廣瘡、疥癬者,投以膏散,不半月而收功。


因思予在天都時,僅著內科,而未及外科,亦一時之闕略也。


乃復聚精會神。參悟外科旨要,約以十法。


而施治之道,似無余蘊。


言簡而賅,方約而效,以之問世,庶幾其有小補乎?


將見十法一書,與《醫學心悟》,並行於天壤間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3:23:11 | 只看該作者

內消法

 

內消者,腫毒初起,隨用藥消散也。


凡病癰疽、發背、對口、疔毒,其初起憎寒壯熱,有似傷寒,而痛偏一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


當初起時,膿尚未成,不過氣血乖違,逆於肉裡耳。


外敷以遠志膏,或貼普救萬全膏,內服銀花甘草湯,即時消散。


若系疔瘡,急宜刺破,或艾灸腫處,塗上蟾蜍餅,貼以萬全膏,內服菊花甘草湯,隨即平伏。


菊花連根帶葉,皆治疔瘡之聖藥也。


其中亦有挾風寒而發者,宜先用芎芷香蘇散以散之,隨服菊花、銀花等藥,即可內消。


須及早下手,不可遲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3:23:34 | 只看該作者

艾灸法

 

隔蒜灸法,勝用刀針。


書云: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時。


凡治癰疽、疔腫、流注,及一切無名腫毒,以大蒜切片安瘡頂上,用陳艾炷安蒜上,香點灸之,其艾炷大小,看瘡毒大小為取裁。


若痛疽之大者,以蒜搗餅,敷上灸之。


不痛者灸至痛而止,痛者灸至不痛而止。


若內已有膿,即將烏金膏塗灸處,外用普救萬全膏貼之,爛開大口,卸卻瘀膿易收功也。


若口不收,或腐肉不脫,洗用防風湯,敷以海浮散,外貼萬全膏,腐自去,新自生。


計日可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3:23:57 | 只看該作者

神火照法

 

凡腫在頭面以上者,不宜艾灸,恐引火氣上攻,宜用火照法,神乎其神。


法用火照散,安紙燃中,以麻油浸點,每用火三枝,離毒半寸許照之。


自外而內,俾氣透入,皮色紫滯者立轉紅活,若瘡熱平塌者,立轉高聳。


仍須不時照之,則毒瓦斯頓解,轉陰為陽,以收全功。


且此法不止施於頭上,即如發背等毒,亦宜用之。


其頭面患毒,亦有用艾灸而愈者,因其毒純陰,平塌頑麻,非艾灸無功。


但艾炷宜小,如黍粒樣式。


二法乃瘡疽門之寶筏,宜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3:24:24 | 只看該作者

刀針砭石法

 

凡毒有脹痛緊急,膿已成熟,無暇待灼艾火照者,即宜用刀法開之。


但刀法,須在的確膿熟之時,又須要深淺合度。


以左手按腫處,先看膿之成否。


如按下軟而不痛,腫隨手起者膿已成也;


按下硬而痛,或凹陷不起者,膿未成也。


已成膿者可刺,未成膿者,宜姑待之若脾氣虛弱者,宜托補之。


又須看其膿之深淺,以手指按下,軟肉深者,其膿必深;軟肉淺者,其膿亦淺。


若膿淺刀深,恐傷好肉。


膿深刀淺,恐膿不出而肉敗,最宜斟酌。


更有伏骨之疽,膿腐於肉,皮色不變者,宜以刀刺入深處,放出瘀膿,或灸開大口,放出之,不得姑息因循,俾毒瓦斯越爛越深也。


其小刀,須利刃,勿令病者見,恐驚彼耳。


砭法,施於頭面及耳前後,因其漫腫無頭,急用此法,以瀉其毒。


取上細瓷鋒,用竹箸,夾住緊扎,放鋒出半分,對患處,另以箸敲之,遍刺腫處,俾紫血多出為善。


刺畢,以精肉切片貼,再用雞子清,調乳香末潤之。


此地不宜成膿,頭肉中空,耳前後更多曲折,提膿拔毒,恆多未便,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3:24:48 | 只看該作者

圍藥法

 

書云:用膏貼頂上,敷藥四邊圍。


凡腫毒之大者,將以成膿,用烏金膏貼瘡頭上,然後用萬全膏貼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


貼膏處取其出膿,敷藥處取其消散,並能箍住根腳,不令展開。


其作三層敷圍法,第一層,用烏金膏貼瘡頭,若漫腫無頭,以濕紙貼上,先干處,是瘡頭也。


第二層,萬全膏貼之。


第三層,芙蓉膏圍之。


然予嘗用萬全膏,遍敷腫處,連根腳一齊箍住。


其中消處自消,潰處自潰,竟收全功。


可見膏藥之妙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