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

 關閉 [複製鏈接]
60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3:50 | 只看該作者

益母勝金丹

 

(見前


加味逍遙散(見類中


消瘰丸(見瘰、門)


五味異功散、八珍湯(俱見虛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4:55 | 只看該作者

暴崩下血

 

經云:陰虛陽搏謂之崩。


此言熱迫血而妄行也。


又曰: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


外溢者,從上出,內溢者,從下流也。


病患過於作勞,喜怒不節,則絡脈傷損而血妄行矣。


前症,若因熱迫血而妄行者,用加味四物湯。


若因絡脈傷損者,用八珍湯。


若瘀血凝積,佐以獨聖丸。


若因肝經火旺,不能藏血者,加味逍遙散。


若因脾氣虛,不能統血者,四君子東加歸、芍主之。


若因思慮傷脾,不能攝血歸經者,歸脾湯。


若氣血兩虧,血崩不止更用十全大補湯。


丹溪云:凡血症,須用四君子之類以收功。


若大吐、大下,毋以脈論,當急用獨參湯救之。


若潮熱、咳嗽、脈數,乃元氣虛弱假熱之象,尤當用參朮調補脾土。


若服參朮不相安者,即專以和平飲食調理之。


此等症候,無不由脾氣先損,故脈息虛浮而大,須令脾胃健旺,後天根本堅固,乃為可治。


設或過用寒涼,復傷胃氣,反不能攝血歸經,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5:20 | 只看該作者

加味四物湯

 

本方內加丹皮、阿膠、黃芩、黑山梔(方見虛勞)。


八珍湯(見虛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5:38 | 只看該作者

獨聖丸

 

治瘀血凝積,瘀血不去則新血不得歸經,此丸主之。


虛人以補藥相間而用。


五靈脂(去土,炒煙盡)


為末,醋丸,綠豆大。


每服一、二錢,淡醋水下,清酒亦得。


加味逍遙散(見類中


四君子湯、歸脾湯、十全大補湯(並見虛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5:55 | 只看該作者

帶下

 

帶下之症,方書以青、黃、赤、白、黑,分屬五臟,各立藥方。


其實不必拘泥,大抵此症不外脾虛有濕。


脾氣壯旺,則飲食之精華生氣血而不生帶;


脾氣虛弱則五味之實秀,生帶而不生氣血。


南方地土卑濕,人稟常弱,故濁帶之症,十人有九,予以五味異功散,加扁豆、苡仁、山藥之類,投之輒效。


倘挾五色,則加本臟藥一、二味足矣。


夫帶症似屬尋常,若崩而不止,多至髓竭骨枯而成損。


治此者,寧可忽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6:18 | 只看該作者

五味異功散

 

(見虛勞)、健脾止濁帶,前症若專下白色,屬肺,倍用苡仁。


若兼赤色,屬心,加丹參、當歸。


若兼青色,屬肝,加柴胡、山梔。


若兼黃色,屬脾,加石斛、荷葉、陳米。


若兼黑色,屬腎,加杜仲、續斷。


若脈數有熱,加炒黃柏、蓮子心。


若脈遲厥冷,加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6:43 | 只看該作者

求嗣

 

子嗣者,極尋常事,而不得者,則極其艱難。


皆由男女之際,調攝未得其方也。


男子以葆精為主,女子以調經為主。


葆精之道,莫如寡欲。


遠房幃,勿縱飲,少勞神,則精氣足矣如或先天不足,則用藥培之。


大抵左尺無力,或脈數有熱,此真水虛也,六味丸,合五子丸以補天一之水。


若右尺無力,或脈遲厥冷,此真火衰也,八味丸,合五子丸,以補地二之火。


若二尺俱無力,或中氣餒弱,是水火兩虧,氣血並虛也,用十補丸合五子丸,而大補之倘精薄不凝,更加魚螵、鹿角膠之屬。


精不射遠,更用黃、斤許熬膏為丸,以益其氣,此治男子之法也。


調經之道,先在養性。


詩云:婦人和平,則樂有子。


和則氣血不乖,平則陰陽不爭。


書云:和平之氣,三旬一見是已。


如或經事愆期,則用藥調之。


大抵先期而至,或脈數有熱,此血熱也,益母勝金丹加生地、丹皮主之。


若後期而至,或脈遲厥冷,此血寒也益母勝金丹加肉桂主之。


若將行而腹痛者,是氣滯也,更加順氣之藥。


若食少氣虛,面色白,四肢無力,是為氣血兩虧,即用前方減香附一半,加人參、黃?、河車、茯神、棗仁、遠志之屬。


俾其氣血充旺,則經脈自調。


譬如久旱不雨,河道安得流通,河道不通,而欲其潤澤萬物,不亦難乎?


女人經水不通,或淋漓希少,而欲其生子,何可得耶?


此論女子之治法也。


是以葆精之道,責之男子;


調經之要,責之女子。


各有病處,須細心體認,不可蒙混而失生生之理也。


求嗣者,念之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7:00 | 只看該作者

六味合五子丸

 

大熟地(八兩)、山藥(四兩)、山萸肉(四兩)、茯苓、丹皮、澤瀉(各三兩)、枸杞子、菟絲子(各四兩)、五味子、車前子、覆盆子(各二兩石斛六兩,熬膏,和煉蜜為丸。


每早開水下四錢。


八味丸(見類中門。


十補丸(即十全大補湯為丸,見虛損門。


益母勝金丹(見月水不調。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7:22 | 只看該作者

轉女為男說

 

《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剛用事,得陽氣之專者,則多男;


坤柔用事,得陰事之全者則多女,此定理也。


男子平時,清心寡欲,養其乾健之體,則所感而生男矣。


至於受胎時日之法,謂斷經一、二日,感者成男,三、四、五日,感者成女。


誠以一、二日間陰氣方虧,則陽氣當勝,故生男。


三、四、五日,陰血既回,則陽氣不勝,故生女。


此乾坤之性情,剛柔之體用也。


今方家備載轉女為男之法,有束皮革者,有佩雄黃者,有暗藏雄雞羽於席下者,有暗藏斧於床下,而系刃向下者,種種諸法,或驗或不驗。


其驗者,安知其非幸中耶?


終不若講究本原為合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7:46 | 只看該作者

診婦人有孕法

 

經謂婦人有孕者,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有病,謂經閉。


無邪脈,謂脈息如常,不斷絕也經又云:手少陰脈動甚者,孕子也。


少陰,心也,心主血脈,心脈旺則血旺,而為孕子之兆。


經又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言二尺脈旺,與兩寸迥別,亦為有孕。


以上三者,但得其一,即為孕脈。


分而占之,合而推之,而孕脈無遁情矣。


或謂流利雀啄,亦為孕脈,何也?


答曰:流利者,血正旺;


雀啄者,經脈閉塞不行,故脈疾而歇至,此數月之胎也。


不知者斷為病脈,則令人恥笑。


或謂:孕有男女,何以脈而知之也?


答曰:左寸為太陽,脈浮大,知為男也。


右寸為太陰,脈沉實,知為女也。


若兩寸皆浮大,主生二男。


兩寸皆沉實,主生二女。


凡孕脈,弦緊滑利為順,沉細微弱為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8:18 | 只看該作者

驗胎法

 

婦人經水不行,已經三月,或脈不應指,或經事偶見,法當驗之。


用川芎為細末,煎艾湯,空心調下二錢,腹內微動,則有胎,不動者,非胎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8:39 | 只看該作者

食忌

 

有孕之後,凡忌食之物,切宜戒謹:一食雞子、糯米,令子生寸白蟲。


一食羊肝,令子多疾。


一食鯉魚,令兒成疳。


一食犬肉,令子無聲。


一食兔肉,令子缺唇。


一食鱉,令子項短。


一食鴨子,令子心寒。


一食螃蟹,多致橫生。


一食雀肉,令子好淫。


一食豆醬,令子發哮。


一食野獸肉,令子多怪疾。


一食生薑,令子多指。


一食水雞、鱔魚,令子生癩。


一食騾如此之類,無不驗者,所當深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9:03 | 只看該作者

藥忌

 

娠孕藥忌歌,凡數十種。


推之尚不止此,然藥中如斑蝥、水蛭、蛇蛻、蜈蚣、水銀、信砒等藥,皆非恆用之品,姑置勿論。


茲特選其易犯者,約纂數語,俾醫家舉筆存神,免致差誤。


其他怪異險峻之品,在有孕時,自應避忌,不待言也。


烏頭附子與天雄,牛黃巴豆並桃仁,芒硝大黃牡丹桂,牛膝藜蘆茅茜根,槐角紅花與皂角,三棱莪朮薏苡仁,乾漆、茹瞿麥穗,半夏南星通草同,乾薑大蒜馬刀豆,延胡常山麝莫聞,此系婦人胎前忌,常須記念在心胸。


上藥忌禁犯,似矣。


然安胎止嘔,有用半夏者,娠孕熱病,有用大黃者,娠孕中寒,有用乾薑、桂、附者,是何說也?


昔黃帝問於岐伯曰:婦人重身,毒之如何?


岐伯對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


有故者,謂有病。


無殞者,無損乎胎也。


亦無殞者,於產母亦無損也。


蓋有病則病當之,故毒藥無損乎胎氣。


然必大積大聚,病勢堅強,乃可投之,又須得半而止,不宜過劑,則慎之又慎矣。


用藥者,可不按岐黃之大法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9:34 | 只看該作者

惡阻

 

娠妊之際,經脈不行,濁氣上於清道,以致中脘停痰,眩暈嘔吐,胸膈滿悶,名曰惡阻。


法當理脾化痰,升清降濁,以安胃氣,用二陳東加枳殼主之。


若脾虛者,用六君子湯,加蘇梗、枳殼、砂仁、香附主之。


其半夏,雖為妊中禁藥,然痰氣阻塞中脘,陰陽拂逆,非此不除。


以薑湯泡七次,炒透用之,即無礙也。


若與參、朮、同行猶為穩當。


凡安胎氣,止嘔、定眩,須用白朮為君,而以半夏、茯苓、陳皮、砂仁佐之,往往有效。


夫妊娠惡阻,似屬尋常,然嘔吐太多,恐傷胎氣,醫者可不善為調攝乎!


二陳湯、六君子湯(俱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09:53 | 只看該作者

胎動不安

 

娠妊胎動不安,多因起居不慎,或飲食觸犯禁忌,或風寒搏其衝任之脈,或跌仆傷損,或怒動肝火,或脾氣虛弱,宜各推其因而治之。


大法,若因母病而胎動,但治其病而胎自安若因胎動而致病,但安其胎而母病自愈。


再診其色,若面赤舌青,則子難保,若面青舌赤吐沫,母亦難全。


娠妊中切宜戒謹。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10:16 | 只看該作者

安胎飲

 

當歸、川芎、白芍藥(酒炒)、大熟地(九制)、茯苓、阿膠(各一錢)、甘草(炙)、艾葉(各三分)、白朮(二錢)水煎服。


若起居不慎,加人參、黃?、杜仲、續斷;若飲食觸犯,加人參、倍加白朮;


若風寒相搏,當按經絡以祛風寒;


若跌仆傷損,另用佛手散,加青木香、益母草;


若怒動肝火,本方加柴胡、山梔;


若脾氣虛弱,去熟地,加人參、扁豆、陳皮。


然因時調治,對證處方,全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10:35 | 只看該作者

佛手散

 

當歸(五錢)、川芎(二錢五分)水煎,酒沖服。


若跌仆傷重,加青木香一錢五分,益母草三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11:00 | 只看該作者

胎漏

 

女人之血,無孕時,則為經水;


有孕時,則聚之以養胎,蓄之為乳汁。


若經水忽下,名曰漏胎,血瀝盡,則胎不保矣。


大法,若因風熱動血者,用四物湯,送下防風黃芩丸。


若因血虛,用本方加茯神、阿膠、艾葉。


若因怒動肝火,用加味逍遙散。


若去血太多,用八珍湯如不應,用補中益氣湯。


凡脾虛下陷、不能攝血歸經者,皆宜補中益氣。


假如氣血俱盛而見血者,乃小兒飲少也,不必服藥。


四物湯(見虛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11:23 | 只看該作者

防風黃芩丸

 

細實條芩(炒焦)、防風(各等分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


每服二錢,食前開水送下。


加味逍遙散(見類中。


八珍湯(見虛勞。


補中益氣湯(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22:11:55 | 只看該作者

子懸(子眩

 

子懸者,胎上逼也。


胎氣上逆,緊塞於胸次之間,名曰子懸。


其症由於恚怒傷肝者居多亦有不慎起居者,亦有脾氣鬱結者,宜用紫蘇飲加減主之。


更有氣逆之甚,因而厥暈,名曰子眩。


並用前藥主之。


然子眩有由脾虛挾痰者,宜用六君子湯。


若頑痰閉塞,而脾氣不虛者,二陳東加竹瀝、薑汁。


虛實之間,所當深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0:41 , Processed in 0.15038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