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產論】 楊子建云:凡生產,先知此十症,庶母子兩命,皆得保全。 世之收生者,殊少精良妙手多致誤事,予因痛切而備言之。
一曰正產。
懷胎十月,陰陽氣足,忽然腰腹齊痛,兒自轉身,頭向產門,漿破血下,兒二曰催產。
兒頭至產門,腰腹齊痛,仍不產者,方服藥催之。
或經日久,產母困倦難生宜服藥以助氣血,令兒速生。
三曰傷產。
懷胎未足月,有所傷動,以致臍腹疼痛,忽然欲產。
或妄服催藥,逼兒速生如此生息,未必無傷,慎之。
四曰凍產。
天氣寒冷,產母血氣凝滯,難以速生,則衣服宜濃,產室宜暖,下衣更宜溫濃,庶兒易生。
更不宜火氣太熱,恐致血暈。
五曰熱產。盛暑之月,產婦當溫涼得中,過熱則頭目昏眩,而生血暈之症。
若涼台水閣以及狂風陰雨,更當謹避。
六曰橫生。
言兒方轉身,產母用力太急,逼令兒身不正,當著產母安然仰睡,令老練穩婆先推兒身順重,頭對產門,以中指探兒肩,不令臍帶扳羈,然後用藥催之,再令產婦努力七曰倒產。
言兒並未轉身,產母妄自努力,致令手腳先出。
當著產母安然仰睡,令穩婆輕手推入,候兒自順。
若良久不生,令穩婆手入產戶,就一邊撥兒轉順產門,卻服催生藥,八曰偏產。
言兒雖已轉身,但未順生路,產母急於努力,逼兒頭偏一邊,雖露頂,非也乃額角耳。
當令產母仰睡,穩婆輕手扶正其頭,卻服催藥,並努力,兒即下。
若兒頂後骨偏注穀道,?額,令穩婆以綿衣烘暖,裹手於穀道外傍,輕手托正,令產母努力,兒即生產母仰臥,穩婆輕手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去臍帶,仍令兒身正順,產母努力,兒即十曰:盤腸產。
臨產子腸先出,然後生子。
腸出時,以極潔淨,不破損漆器盛之。
古方用萆麻子四十九粒,研爛,塗產母頭頂,腸收上,急洗去。
其腸若干,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再用磁石煎湯服之即收上。
磁石,須陰陽家用過有驗者。
古法,有用醋水、母面、背者,恐驚則氣散,深為未便。
又方,大指拈麻油潤之,點燈吹熄,以煙熏產婦鼻中,腸以上十產論,可謂精且密矣,而交骨不開,尚未論及,足見醫道繁難,不容浮躁者問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