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心悟】

 關閉 [複製鏈接]
42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1:30 | 只看該作者

啟膈散

 

通噎膈,開關之劑,屢效。


沙參(三錢)、丹參(三錢)、茯苓(一錢)、川貝母(去心,一錢五分)、鬱金(五分)、砂仁殼(四分)


荷葉蒂(二個)、杵頭糠(五分)水煎服。


虛者,加人參。


前症若兼蟲積,加胡連、蕪荑,甚則用河間雄黃散吐之。


若兼血積,加桃仁、紅花,或另以生韭汁飲之。


若兼痰積,加廣橘紅。


若兼食積,加卜子、麥芽此症有生蛇、者,華佗以醋蒜食之,令飽,則吐物而出,真神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1:45 | 只看該作者

四君子湯

 

(見虛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2:00 | 只看該作者

調中散

 

通噎膈,開關和胃。


北沙參(三兩)、荷葉(去筋淨,一兩)、廣陳皮(浸去白,一兩)、茯苓(一兩)、川貝母(去心,黏米拌炒,一兩)、丹參(三兩)、陳倉米(炒熟,三兩)、五穀蟲(酒炒焦黃,一兩共為細末。


每用米飲調下二錢,日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2:14 | 只看該作者

逍遙散

 

(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2:33 | 只看該作者

河間雄黃散

 

雄黃、瓜蒂、赤小豆(各一錢)共為細末。


每服五分,溫水調,滴入狗油數匙,服下,以吐為度。


吐去膈間小蟲,隨用五味異功散安之,續用逍遙散調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2:53 | 只看該作者

痢疾

 

古人治痢,多用墜下之品,如檳榔、枳實、厚朴、大黃之屬。


所謂通因通用,法非不善矣,然而效者半,不效者半。


其不效者,每至纏綿難愈,或嘔逆不食,而成敗症者,比比皆是。


予為此症,仔細揣摩不舍置,忽見燭光,遂恍然有得,因思火性炎上者也,何以降下於腸間而為痢?


良由積熱在中,或為外感風寒所閉,或為飲食生冷所遏,以致火氣不得舒伸,逼迫於下,裡急而後重也。


醫者不察,更用檳榔等藥下墜之,則降者愈降而痢愈甚矣。


予因制治痢散,以治痢症初起之時,方用葛根為君,鼓舞胃氣上行也。


陳茶、苦參為臣,清濕熱也。


麥芽、山楂為佐,消宿食也。


赤芍藥、廣陳皮為使,所謂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也。


制藥普送,效者極多。


惟於腹中脹痛,不可手按者,此有宿食,更佐以朴黃丸下之若日久脾虛,食少痢多者,五味異功散,加白芍、黃連、木香清而補之。


氣虛下陷者,補中益氣湯升提之。


若邪熱穢氣,塞於胃脘,嘔逆不食者,開噤散啟之。


若久痢變為虛寒,四肢厥冷,脈微細,飲食不消者,附子理中東加桂溫之。


夫久痢必傷腎,不為溫暖元陽,誤事者眾矣,可不謹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3:10 | 只看該作者

治痢散

 

專治痢疾初起之時,不論赤白皆效。


葛根、苦參(酒炒)、陳皮、陳松蘿茶(各一斤)、赤芍(酒炒)、麥芽(炒)、山楂(炒,各十二兩)上為細末。


每服四錢,水煎,連藥末服下,小兒減半。


忌葷腥、面食、煎炒、閉氣、發氣諸物。


本方加川連四兩,尤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3:25 | 只看該作者

朴黃丸

 

治痢疾初起,腹中實痛,不得手按,此有宿食也,宜下之。


陳皮、厚朴(薑汁炒,各十二兩)、大黃(酒蒸,一斤四兩)、廣木香(四兩荷葉水迭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三錢,開水下,小兒一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2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3:40 | 只看該作者

五味異功散

 

(即六君子湯除半夏。見類中門。)


補中益氣湯(見類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3:59 | 只看該作者

開噤散

 

治嘔逆食不入,書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故用黃連。


痢而不食,則氣益虛人參、川黃連(薑水炒,各五分)、石菖蒲(不見鐵,七分)、丹參(三錢)、石蓮子(去殼,即建蓮中有黑殼者)、茯苓、陳皮、陳米(一撮)、冬瓜仁(去殼,一錢五分)、荷葉蒂(二個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1#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4:15 | 只看該作者

附子理中湯

 

(見中寒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2#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4:34 | 只看該作者

泄瀉

 

書云:濕多成五瀉,瀉之屬濕也,明矣。


然有濕熱,有濕寒,有食積,有脾虛,有腎虛皆能致瀉,宜分而治之。


假如口渴、溺赤、下瀉腸垢,濕熱也。


溺清、口和、下瀉清穀,濕寒也。


胸滿痞悶、噯腐吞酸、瀉下臭穢,食積也。


食少、便頻、面色、白,脾虛也。


五更天明,依時作瀉,腎虛也。


治瀉,神朮散主之。


寒熱食積,隨症加藥。


脾虛者,香砂六君子湯,腎虛者,加減七神丸。


凡治瀉,須利小便,然有食積未消者,正不宜利小便,必俟食積既消,然後利之斯為合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3#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4:55 | 只看該作者

神朮散

 

(見類中)


燥濕理脾,消積滯,為止瀉之良藥。


濕熱,加連翹;


濕寒加炮薑、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4#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5:11 | 只看該作者

香砂六君子湯

 

(見類中)


治脾虛作瀉。


挾寒者,加薑、桂,甚加附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5#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5:26 | 只看該作者

加味七神丸

 

止腎瀉如神。


肉豆蔻(面裹煨)、吳茱萸(去梗、湯泡七次)、廣木香(各一兩)、補骨脂(鹽酒炒,二兩)、白朮(陳土炒,四兩)、茯苓(蒸,二兩)、車前子(去殼,蒸,二兩大棗煎湯迭為丸。


每服三錢,開水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6#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5:46 | 只看該作者

瘧疾

 

瘧者,暴瘧之狀,因形而得名也。


經曰:陰陽相搏而瘧作矣,陰搏陽而為寒,陽搏陰而為熱。


如二人交爭,此勝則彼負,彼勝則此負,陰陽互相勝負,故寒熱並作也。


善治瘧者,調其陰陽,平其爭勝,察其相兼之症,而用藥得宜,應手可愈。


大法,瘧症初起,香蘇散散之,隨用加減小柴胡湯和之。


二三發後,止瘧丹截之。


久瘧脾虛,六君子東加柴胡補之。


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舉之,元氣即回,瘧症自止。


書云:一日一發者,其病淺,兩日一發者其病深,三日一發者,其病尤深。


然而寒熱往來,總在少陽,久而不愈,總不離乎脾胃,蓋胃虛亦惡寒,脾虛亦發熱也,疏理少陽,扶助脾胃,治瘧無余蘊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7#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6:03 | 只看該作者

香蘇散

 

(見傷寒太陽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8#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6:23 | 只看該作者

加減小柴胡湯

 

治瘧症之通劑,須按加減法主之。


柴胡、秦艽、赤芍(各一錢)、甘草(五分)、陳皮(一錢五分)


生薑一片,桑枝二錢,水煎服。


熱多者,加黃芩一錢;


寒多者,加黑薑五分;


口渴甚者加知母一錢,貝母一錢五分;


嘔惡,加半夏、茯苓各一錢,砂仁七分,生薑二片;


汗少者加荊芥一錢,川芎五錢;


汗多者,去秦艽,減柴胡一半,加人參一錢,白朮一錢五分;


飲食停滯,胸膈飽悶,加麥芽、神麯、山楂、厚朴各一錢;


如欲止之,加白蔻仁八分,鱉甲(醋炙)二錢,更另用止瘧丹一、二丸截之,神效;


若體虛氣弱,加人參、黃?、白朮各二錢當歸、茯苓各一錢;


久病成瘧母,加白朮一錢,木香、枳實各五分,鱉甲二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39#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6:38 | 只看該作者

止瘧丹

 

治瘧症二、三發後,以此止之,應手取效。


常山(火酒炒)、草果仁(去殼)、半夏曲(薑汁炒)、香附米(酒炒)、青皮(去穰醋炒,各四兩)、真六神麯(十二兩為末,用米飲煮糊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輕者一丸,重者二丸,紅棗五、六枚,煎湯化下,清晨面東空腹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40#
 樓主| 發表於 2013-3-10 16:26:54 | 只看該作者

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

 

(俱見類中。


瘧久變虛,宜用前二方主之,但真虛者多挾寒,須用肉桂、附子、炮薑、砂仁之類,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5:05 , Processed in 0.13573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