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真臟見,十月之內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骨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未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
此即明久病之死證也。
齒為骨之余,齒枯則知其骨枯矣。
腎主骨,脾主肉,骨枯肉陷,則脾腎兩敗,其虛陽必然上逆而胸中氣滿,喘息而氣振動形,脾腎皆不輸化,則不便矣。
如脈尚和緩者,可延半年,若真臟脈現,可定期日而死也;
其內痛引肩項,或又身熱,脫肉破?,則死更速矣;
或又加腹痛,目眶陷,脾氣已絕,目不見人,肝腎俱絕,故立死,其見人者,至相克之日時則死。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
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
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
急虛者,危急之虛證,卒然而至,如中風暴仆之類。
五臟之氣阻絕,經脈閉而不通,譬如墮溺水中,不及救援,其死不可定期。
其脈絕不來,此陰陽之氣不往來也,或一呼五六至,將脫之脈矣。
其形肉雖未脫,真臟脈初亦不現,而卒然如此者,猶死也。
可知上節所云死期,亦不過明其常理,非可拘執也。
《素問‧標本病傳論》曰: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脅支滿,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此邪傳其所勝之臟,互相克賊,故死也。
心先受邪而心痛,一日而咳,則傳於肺,火克金也;
三日脅支滿,則傳於肝,金克木也;
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則傳於脾,木克土也;
又三日,則土克水,傳腎而死。
以腎為陰陽之根,夜半陰盛,日中陽盛,冬令夜半則重陰,夏令日中則重陽,遇重陰重陽之偏氣,而身中之根元絕也。
肺病喘咳,三日而脅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此由肺傳肝,金克木也,肝傳脾,木克土也,脾土敗,則五日而身脹,十日死者,以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敗其絕,以應生成之數也。
天地之氣,以一歲而升降,人身之氣,應一日之升降,升者氣旺,降者氣衰,五臟之氣,各有衰旺之時,其臟敗者,遇氣衰旺極時,其陰陽不能交接而生化,則死矣。
前後各條所言死期,義理大抵如是。
然又有五行生克者,暴病卒死者,種種變化,莫可數計,其中妙理,固難言喻,自不可拘泥而穿鑿者。
但細審其脈證,而生死之象,灼然可見,若確定其時刻,則非神聖不能也。
肝病頭目眩,脅支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腰脊少腹痛,脛?,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此由肝傳脾,脾傳腎而死。
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此由脾傳腎,腎傳膀胱,故背膂筋痛,小便閉也。
腎病少腹腰脊痛,?,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滿,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此由腎傳膀胱,膀胱傳脾,脾傳肝,是逆傳其所不勝也。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
此由胃傳腎,腎傳膀胱,膀胱傳脾,是腑臟互傳也。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此由膀胱傳腎,腎傳脾而死也。
按人身五內腑,外營衛,氣血周流,循環無間,其有失調,則邪乘虛而入,以隨氣血流行,如本元氣勝,其邪漸從外出,若元氣不勝,而邪入臟腑,互相傳變,久則元氣敗絕而死。
是故以上各條,皆言邪傳臟腑而死,未有營衛之表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