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識】

 關閉 [複製鏈接]
14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13:22 | 只看該作者

偏枯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13:49 | 只看該作者

乃可復也

 
志云。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故真氣去。邪氣獨留。故為偏枯。(案出刺節真邪論)是風寒之邪。偏中於形身。則身偏不用而痛。夫心主言。腎藏志。言不變。


志不亂。此病在於分腠之間。而不傷於內也。


以巨針取之。益其正氣之不足。損其邪氣之有餘。而偏傷之正氣。


乃可復也。巨針、大針也。


取大氣不出關節。大氣虛風也。


巨針取之。


千金作溫臥取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14:06 | 只看該作者

痱之為病也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14:31 | 只看該作者

不可治也

 
簡案、據巢源、外台、痛下衍者字。張云。痱、亦風寒屬。猶言廢也。上節言身偏不用而痛。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是偏枯痱病之辨也。智亂不甚。其言微有知者。神氣未為全去。


猶可治也。


神失則無能為矣。


聖濟總錄云。字書謂病痱而廢。肉非其肉者。


以身體無痛。四肢不收。而無所用也。


樓氏綱目云。右內經論中風之淺深也。


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變。志不亂者。


邪在分腠之間。即仲景、東垣所謂邪中腑是也。


痱病無痛。手足不收。而言喑志亂者。


邪入於裡。即仲景、東垣所謂邪中臟是也。


痱、廢也。


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


痱與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無氣榮運。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或名痱。


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樓又云中風世俗之稱也其症卒然仆倒口眼?斜半身不遂或舌強不言唇吻不收是也然名各有不同其卒然仆倒者經稱為擊仆世又稱為中乃國中風時如此也其口眼 斜半身不遂者經稱為偏枯世又稱為左癱右瘓及 腿風乃中倒後之證邪之淺者如此也其舌強不言唇吻不收者經稱為痱病世又稱為風懿風氣亦中倒後之症邪之深者如此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3:49 | 只看該作者

病先起於陽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4:12 | 只看該作者

浮而取之

 
甲乙。淨而取之。


作必審其氣之淨沉而取之。


張云。此治必先其本也。


病先起於陽分。故當先刺其表。浮而取之。


而後取其陰。此下不言先起於陰者。


然病始於陰。直中臟也。


多不可治。故不復言之。


介按、吳鞠通曰。實其陰以補其不足。此一句實治溫熱之吃緊大綱。蓋熱病未有不耗陰者。


其耗之未盡則生。盡則陽無留戀。必脫而死也。


而葉子雨謂吳注頗明析。治溫暑。保津液。固為第一義。知瀉其陽之有餘。


即所以補其陰之不足。則進乎道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4:33 | 只看該作者

熱病三日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4:56 | 只看該作者

以補其不足者

 
張云。此下所言熱病。即傷寒時疫也。


熱病三日。邪猶居表。若氣口靜而人迎躁者。


正病在三陽。而未入陰分。故當取諸陽經。為五十九刺。以瀉陽邪之實。仍補三陰之不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5:50 | 只看該作者

身熱甚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6:16 | 只看該作者

有死征也

 
張云。身熱甚而陰陽之脈皆靜者。


陽證得脈陰也。


故不宜刺。若察其可刺者。


當急取之。


雖不汗出。則邪亦從而泄矣。


此言勿刺者。


以其脈證相反。有死征也。


下文皆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6:42 | 只看該作者

脈口動喘而短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6:47:02 | 只看該作者

淺刺手大指間

 
甲乙。短、作眩。張從一本作弦。馬云。其脈口之脈甚動。證則喘而短氣。當急取手太陰肺經之少商。張云。熱病七八日。邪必深至陰分。故脈口之脈當動。疾如喘而且弦。


志云。按素問有喘脈。喘而短者。


謂脈之喘動於寸口。而不及於尺。故知其可汗解也。


王師曰。喘者喘滑如珠也。


簡案、據下文喘且復熱。又喘甚者死。及甲乙喘即證而非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2:43 | 只看該作者

脈微小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3:05 | 只看該作者

一日死

 
張云。脈微小者。


正氣虛也。


溲血口中干者。


傷其陰也。


皆為死證。若脈來變亂失常。是為代脈。其死尤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3:47 | 只看該作者

熱病已得汗出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4:13 | 只看該作者

喘甚者死

 
甲乙。勿刺膚、作勿庸刺。張云。熱病已得汗。邪當退矣。


若脈尚躁。


氣尚喘。身復熱者。


是謂不為汗衰。乃反證也。


故勿刺其膚。刺而重傷其氣。若喘甚者。


則必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4:43 | 只看該作者

躁不散數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5:09 | 只看該作者

勿腠刺之

 
甲乙。腠刺之、作庸刺。巢源同。馬云。脈雖不躁。然亦不散且帶數。是邪尚未退。當再過三日之中。宜有汗出而愈。若不汗出。乃正氣衰而不能為汗。至於四日當死也。


且未曾汗出。


勿刺其膚腠。刺之無益也。


張云。脈猶不躁。則陰之類也。


即有躁意。而力不散大。至不數疾。皆正氣衰微。


不能鼓動。亦陰之類也。


必且未能解散。故當再俟三日。庶得有汗。若三日不汗。又逾四日。則病在旬日外矣。


陰陽不應期。當死也。


志云。熱病七八日。脈不躁者。


外已解也。


脈即躁而不散數。此邪熱雖未去。而正氣不傷。後三日乃再經之十一日。此復傅於裡陰。必得陰液之汗而解。故未曾汗者。


勿腠刺之。


當取汗於陰也。


若三日不汗。乃陽熱盛而陰氣已絕。故至四日而死。簡案、三說未知孰是。志注似允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8:19 | 只看該作者

窒鼻充面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18:38:40 | 只看該作者

五十九

 
甲乙九下有刺字。下並同。馬云。肺屬金。其合在皮。今熱病之始。膚痛鼻塞。


而亦充然而浮。乃病在於皮也。


當取之皮以瀉之。


所謂刺皮無傷肉之義也。


用第一針。名?針者。


以刺五十九穴之皮。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08:11 , Processed in 0.2500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