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識】

 關閉 [複製鏈接]
10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38:42 | 只看該作者

足少陽外合於渭水

 
張云。足少陽經內屬於膽。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渭水。按地志。渭水出隴西郡渭源縣西南鳥鼠山。至同州入河。今俱隸陝西省。渭源屬臨洮府。同州屬西安府也。


志云。渭水獨清。諸陽皆濁。而膽為中精之腑。獨受其清。故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簡案、張注義未允當。志云。渭水獨清。


與古說乖矣。


以渭合膽。必有別所據。今不可得而考也。


下節諸水。亦多不可解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39:00 | 只看該作者

足陽明外合於海水

 
張云。足陽明經內屬於胃。常多氣多血。為五臟六腑之海。故外合於海水。按海包地外。地在海中。海水周流。實一而已。今云四海者。


以東西南北而分言之也。


故東曰渤海。南曰漲海。


西曰青海。北曰瀚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39:19 | 只看該作者

足太陰外合於湖水

 
志云。湖水有五湖。即洞庭、彭澤、震澤之類。脾位中央。而灌溉於四旁。


故足太陰外合於湖水。而內屬於脾。又云。土數五。故合五湖。張云。五湖皆在東南。周禮職方氏。楊州澤藪曰具區。簡案、湖水與五湖各異。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又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黃湖、上湖、?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0:28 | 只看該作者

足少陰外合於汝水

 
張云。足少陰經內屬於腎。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汝水。按汝水源出汝州天息山。


出西平上蔡汝陽等縣入淮。今屬河南省汝寧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0:47 | 只看該作者

足厥陰外合於澠水

 
志云。澠水出於青州之臨淄。而西入於淮。天下之水。皆從東去。澠水自東而來。


故應足厥陰東方之肝木。簡案、澠、史音彌善切。張音免。志音成。廣韻食陵切。又泯、湎二音。集韻神陵切。


音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1:04 | 只看該作者

手太陽外合淮水

 
合下諸本有於字。當補。張云。手太陽經內屬小腸。常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淮水。


按淮水出唐州桐柏山。繞徐揚之界。東入於海。今屬河南省南陽府。改名唐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1:22 | 只看該作者

水道出焉

 
簡案、膀胱通水道。而小腸受盛胃之水液。而濟泌於膀胱。故二腑特言及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1:44 | 只看該作者

手少陽外合於漯水
 

張云。手少陽經內屬三焦。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漯水。按渭水源出章丘長白山。


入小清河歸海。今屬山東省濟南府。漯、音磊。又太合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2:02 | 只看該作者

手陽明外合於江水

 
張云。手陽明經內屬大腸。常多血多氣。故外合於江水。按江源出西蜀之岷山。


今屬四川省成都府茂州。其長萬裡。至吳地入海。此即所以限南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3:15 | 只看該作者

手太陰外合於河水

 
張云。手太陰經內屬於肺。常多氣少血。肺為臟腑之蓋。其經最高而朝百脈。故外合於河水。按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於闐。合流。東注滿昌海。潛行地中。南出積石。以入中國。一說黃河源出星宿海。在中國西南直四川馬湖府之正西三千余裡。雲南麗江府之西北一千五百余裡。合諸流自西而東。行二十日至昆侖。繞昆侖之西南。折而東北。又折而西北。又轉而東北。又行二十余日。歷云中九原至大寧。始入中國。是為四瀆之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3:31 | 只看該作者

手少陰外合於濟水

 
張云。手少陰經內屬於心。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濟水。按江源初發王屋山下曰水。既見而伏。復出為濟。濟截河而流不混其清。故又曰清。濟流雖微而獨尊。故居四瀆之一。今屬河南省懷慶府濟源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3:49 | 只看該作者

手心主外合於漳水

 
張云。手厥陰經內屬心主。常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漳水。按漳水有二。一出上黨沽縣大黽穀曰清漳。一出上黨長子縣發鳩山曰濁漳。皆入於河。今俱隸山西省沽縣。即樂平縣。屬太原府。長子縣屬潞安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4:07 | 只看該作者

凡此五臟六腑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44:31 | 只看該作者

腰以下為地

 
張云。夫經水者。


河海行於外。而源泉出於地。經脈者。脈絡行於表。


而臟腑主於中。故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也。


然經水經脈。各有陰陽之分。如天以輕清在上。故天為陽。地以重濁在下。故地為陰。六微旨大論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


天樞之下。地氣主之。


人身應天地。故腰以上為天屬陽。腰以下為地屬陰。而經脈臟腑之應於經水者亦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54:24 | 只看該作者

故海以北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54:50 | 只看該作者

此一隅之陰陽也

 
陽中之太陽。甲乙作陽中之陽。一隅作一州。張云。如海合於胃。湖合於脾。脾胃居於中州。腰之分也。


海以北者為陰。就胃腑言。自胃而下則小腸。膽與膀胱皆屬腑。居胃之北而為陰也。


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就脾臟言。自脾而下。則肝腎皆屬臟。居脾之北。


而為陰中之陰也。


腰以上者如漳。合於心主。心主之上。惟心與肺。故漳以南者為陽也。


河合於肺。肺之下亦惟心與心主。故河以北至漳者。


為陽中之陰也。


凡此皆以上南下北。言陰陽耳。


然更有其陽者。


則臟腑之外為三焦。三焦之外為皮毛。


本藏篇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今三焦合於漯水。大腸合於江水。故曰漯以南至江者。


為陽中之太陽也。


此天地人相合之道。天地至廣。而茲所言合者。


特舉中國之水耳。


故曰此一隅之陰陽也。


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


簡案、自海以北者。


至河以北至漳者。


則以上南下北言陰陽。其義自明矣。


惟至漯以南至江者。


則以三焦大腸為陽中之太陽。其義未詳。張注似牽強。志云。


河以北至漳者。


謂從上焦而後行於背也。


漯以南至江者。


謂從中焦而前行於腹也。


此以人之面南而背北也。


此說亦難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55:41 | 只看該作者

足陽明刺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56:02 | 只看該作者

留二呼

 
甲乙陽明下有多血氣三字。太陽下有多血氣刺四字。少陽下有少血氣刺四字。


太陰下有多血少氣刺五字。少陰下有少血多氣刺五字。厥陰下有多血少氣刺五字。張云。此足六經之刺度也。


出氣曰呼。入氣曰吸。曰十呼七呼之類。則吸在其中矣。


蓋一呼即一息也。


但刺有補瀉之異。呼吸有先後之分。


故凡用瀉者。


必候病者之吸而入針。再吸轉針。候呼出針。凡用補者。


必因其呼而入針。再呼輔針。俟吸出針。


故針賦曰。補者先呼後吸。瀉者先吸後呼。正此義也。


後世令病患咳嗽以代呼。收氣以代吸。氣有出入。亦與呼吸相同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56:51 | 只看該作者

皆無過二分

 
張云。手之六經。皆在於上。肌肉薄而溪穀淺。故刺不宜深。經脈短而氣易泄。故留不宜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6 19:57:07 | 只看該作者

肥瘦

 
終始篇云。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2:39 , Processed in 0.5468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