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靈樞識】

 關閉 [複製鏈接]
2561#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0:56 | 只看該作者

按其寸口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2#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1:16 | 只看該作者

決之乃行

 
甲乙。澀、作泣。張云。寸口在手。太陰脈也。


人迎在頭陽明脈也。


太陰行氣於三陰。陽明行氣於三陽。故按其寸口人迎。而可以調陰陽也。


禁服終始經脈等篇。所謂人迎脈口。一盛、二盛、三盛等義皆是也。


切、深也。


循、察也。


經絡為病身必痛。痹甚則血氣不行。故脈道凝澀也。


血脈凝澀。


氣不至也。


故當留針以補。而致其氣以溫之。


致、使之至也。


決者開泄之謂。簡案、王注脈要精微論云。切、謂以指切近於脈也。


張訓深兆。馬注。甚則不行。云甚則不能起而行也。


似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3#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1:31 | 只看該作者

故曰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4#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1:52 | 只看該作者

則而予之

 
甲乙。休、作往。則而予之、作即而取之。


馬云。大凡病之氣有餘於上者。


則病在上求之下。當針其穴之在下者。


以導而下之。


氣不足於上者。


則仍刺其上穴。乃推其針而久留以休息之。


候其氣至可也。


如針已稽留。而氣尚未至。必因而迎之。


隨即有以推之耳。


凡此者。


必先明於各經。經脈之隧。


然後可持針以刺之。


其間有寒熱相爭者。


則導而行之。


有氣鬱陳。(宛陳素問湯液醪醴論有去宛陳 自水積言本經首篇有宛陳則除之自結血言本篇此節有宛陳而不結者指積氣言)而血未結者。


必側其針以刺之。


(則側同側針即臥針予與同)張云。休者留針以待氣也。


稽留不至。言氣至之遲滯者。


接之引之。


而使其必來也。


迎、去聲。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迓之使來則去聲。隧、道也。


必明經脈之道路。而後能執持之也。


其有寒熱不和者。


因其偏而導去之。


脈道雖有郁陳。而血不結者。


則其勢而予治之。


則、度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5#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2:10 | 只看該作者

必先明知二十五人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2:42 | 只看該作者

刺約畢也

 
甲乙。則、作別。刺上有則字。也、作矣。


張云。凡刺之道。須明血氣。故必知此二十五人之脈理而刺之。


大約可以盡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7#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6:07 | 只看該作者

五音五味篇第六十五


馬云。內論人身合五音、五穀、五果、五畜、等義。故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8#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6:24 | 只看該作者

右徵與少徵 調右手太陽上

 
馬云。上下字必有缺。張云。此下十二條。並後九條。皆所以言六陽之表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9#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6:40 | 只看該作者

左商與左徵 調左手陽明上

 
馬云。以火人而調金部。未知其所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0#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6:59 | 只看該作者

少徵與太宮 調左手陽明上

 
馬云。以土人而調金部。未知其所謂也。


張云。義似不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1#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7:15 | 只看該作者

右角與太角 調右足少陽下

 
馬云。前篇太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而此以右代左。以下代上者。


必有訛耳。


志云。前章有左角而無右角。左右二字。有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2#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7:33 | 只看該作者

太徵與少徵 調左手太陽上

 
馬云。前篇以少徵之人。比於右手太陽。太陽之下?然。而此以左代右。以上代下。必有誤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3#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7:49 | 只看該作者

眾羽與少羽 調右足太陽下

 
馬云。前篇少羽之人。比於左足太陽。太陽之下紆紆然。今以右代左者。


必有訛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4#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8:04 | 只看該作者

少商與右商 調右手太陽下

 
馬云。以金人而調火部。未知其所謂也。


張云。義似不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5#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8:22 | 只看該作者

少宮與太宮 調右足陽明下

 
馬云。前篇以太宮之人。比於左右陽明。陽明之上婉婉然。今乃以右代左。亦為異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6#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8:39 | 只看該作者

商與上商 調右足陽明下

 
馬云。前篇以少商之人。比於右手陽明。陽明之下嚴嚴然。又云。


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腋下毛美。手魚肉以溫。氣血皆少。則手瘦以寒。此以上商而調右手陽明之下者是也。


但前止有?商、少商、右商、左商、並無上商。非此之上為誤。則彼之少為誤也。


張云。義似不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7#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8:59 | 只看該作者

商與上角 調左足太陽下

 
馬云。以金人而調水部。未知其所謂也。


按據前所屬五音。而調各部。正承前篇末節言。先明二十五人之形。然後可以明經隧而調陰陽。故此即二十五人之屬於五音者。


而指其當調之所在也。


但有以別音而互屬。則是太少左右上下陰陽等字。非前篇則此篇必有訛處。正以此書向無明注。


而讀者不曉。錄者不慎。故不得改正之。


愚欲據五行生克大義。悉改正之。


其說自明。但此經非比尋常。不敢妄更。姑俟後之君子。志云。按此節論調手足之三陽。有左右上下之相通者。


有手太陽而調之手陽明者。


有手陽明而調之手太陽者。


有手陽明而調之足陽明者。


有足厥陰而調之足太陽者。


陰陽之血氣。各有分部。而調治錯綜。抑經氣之交通。或魯魚之舛誤。姑從臆見箋疏。以俟後賢參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8#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9:13 | 只看該作者

上徵與右徵同


(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9#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19:29 | 只看該作者

時夏

 
張云。此下五條。言五臟之裡。以合四時五色五味也。


仇汝霖云。按前後二篇。並無針刺二字。所謂調右手太陽上。左足太陽下者。


即以此五味調之也。


列左右上下者。


分別二十五變之人。使後學觀形。


以知血氣之盛虛。非用五味之中而有上下之分也。


如用調左手太陽上。右手太陽下。總以麥穀羊畜調之也。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學人以意逆之。


則得之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80#
 樓主| 發表於 2013-3-3 13:21:34 | 只看該作者

太宮與上角 同右足陽明上

 
馬云。太宮屬土。宜調足陽明胃土。而此又以上角之人。義不可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1 13:1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