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68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0:54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婦人縮陰,臨床較為罕見。


內因多屬陽虛、肝腎虧損,復外受風寒侵襲所致,縮陰不論發生於男女,總屬下焦陽虛寒甚之證。


趙氏宗前賢治法,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萸、生薑以溫經法寒,方證契合,故能效如桴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1:10 | 只看該作者

(二十五)陰挺


朱××,女,30歲。


初診:去秋曾經難產,達五天始分娩。


惟由彼時用力過度,胞絡損傷引起本病。


爾後勞則經常有下腹重墜之感,子宮有時脫出陰道之外。


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潞黨參15克,炙升麻3克,炙黃耆12克,丹參15克,白芍15克,茯苓12克,江枳殼20克,柴胡3克,陳皮6克,炙甘草3克,服藥7劑後,子宮回升,精神轉佳,胃納正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1:22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近由月事適臨,參加農忙勞動,子宮又復脫垂。


陰部腫痛,帶下黃水淋漓,小溲熱少。


伴有頭暈腰酸,心悸氣逆,舌薄白,脈軟弦帶數。


勞累過度,氣虛下陷,兼有濕熱下注。


擬再升舉清陽,補益氣血,佐以清熱利濕之品。


炙升麻2克,炙黃耆9克,柴胡2克,菟絲子15克,江枳殼2克,金櫻子15克,覆盆子15克,茯苓15克,川斷肉9克,陳皮6克,益母草2O克,土霍香9克,服上方7劑,外用高錳酸鉀坐浴後,子宮位置已接近正常,胃納有增,體力增強,已能恢復勞動。


(《黃一峰醫案醫話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1:34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陰挺即子宮脫垂,古代又有陰菌(蕈)、陰下脫等病名,多因中氣下陷,失於固攝所致。


經云:「病在下,取之上」。


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正為合拍,此例所加覆盆子、金櫻子、菟絲子以補益肝腎,固元益精;


方中用較大量江枳殼,據報導,積殼能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使之肌張力增加,較之單純用補中益氣湯,療效有所提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1:47 | 只看該作者

四、兒科病類醫案

 

(一)小兒傷風


顧幼,發熱三日,有汗不解,咳嗆痰多,夜寐不安,腑氣未行,舌白,脈浮滑,風邪客肺,肺氣不宣。


宜以宣熄,不閉則佳。


川桂枝3克,竹節白附3克,白杏仁12克,白芥子4.5克,黃鬱金9克,製南星4.5克,薑半夏9克,橘紅4.5克,朱赤苓12克,遠志3克,活磁石30克(先煎)鉤藤9克(後下)生薑汁10滴(衝)(鄧嘉成整理:徐小圃兒科醫案,《中醫雜誌》4:26,1965)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2:01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小兒傷風屬風寒者多,此案乃風邪客肺,肺氣失宣。


故治以辛溫解表為主。


因其有汗不解,故舍麻黃、用桂枝以解肌透熱,其他諸藥多屬辛開豁痰之品,使邪從肺出。


小兒外感咳嗽,一般不宜過早投肅肺止咳之劑,此案嗆咳痰多,於宣散方中加入白附子,功能滌除頑痰,共奏法風寒、逐痰濕之效。


此案在立方遣藥方面反映了徐氏獨到的經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2:18 | 只看該作者

(二)小兒肺炎

 

例一


陳某,男,7歲。


病歷號:16425。


七日來高燒不退,咳嗽胸疼,頭痛不食,腹部不適。


一日來惡寒高燒,日哺尤甚,口乾思飲,大便於,小溲赤。


來院時體溫39.6℃,重病容。


右肺中部有實變徵及羅音,心腹正常,胸透為大葉肺炎。


自細胞10,200/立方毫米。


舌質赤,苔薄黃,脈洪數。


辨證:表邪入裏,熱的太陰。


治法:辛涼解表,清肺化痰。


方藥:銀花10克,連翹10克,桑葉6克,菊花6克,炒杏仁5克,薄荷2.4克,生石膏24克,桔梗6克,黃芩6克,浙貝6克,鮮生地12克,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服三次。


服藥1劑,體溫下降,兩劑後體溫正常,兩顴尚赤,咳嗽痰濁,黏稠難出,精神食欲均好,舌苔黃厚,脈數有力。


表證已罷,裏熱未清,繼予原方加減:銀花10克,連翹10克,菊花6克,炒杏仁5克,生石膏24克,桔梗5克,鮮生地12克,山梔衣5克,大麥冬10克,浙貝10克,焦軍5克,紫雪丹1.2克,日服三次。


又服兩劑,熱淨身涼,午後咳嗽尚重,餘症悉無。


舌根尚有厚苔,脈緩,肺熱未淨,繼予清熱肅肺之劑;


又三日後,肺內炎症大部吸收,僅輕咳有痰,乃出院療養。


附方:甲壬金散:天竺黃10克,廣橘紅10克,銀花10克,麻黃、桃仁各6克,杏仁、梔子、川連各10克,浙貝15克,全蠍10克,羌獨活各6克,錦紋30克,赭石10克,朱砂30克。


上藥共研極細未,每30克,加羚羊角2.4克,犀角面1.5克,牛黃5克,麝香2.4克,珍珠1.8克,琥珀5克,冰片1克。


共研勻備用。


(《趙心波兒科臨床經驗選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2:31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馮××,女,6歲,1961年3月14日會診。


腺病毒肺炎住院三周,發熱,咳嗽氣喘,發憋,面青白,下利,肺部羅音較多。


舌淡苔灰黑,脈滑數,屬內飲兼感,治宜宣肺。


處方:麻黃1.5克,乾薑0.9克,細辛0.9克,五味子(打)10枚法半夏3克,桂枝1.5克,生石膏6克,炙草1.5克,杏仁10枚白芍1.5克,大棗2枚。


以水300毫升,分三次溫服。


3月16日複診:身微熱,面紅潤,咽間有痰,食納稍增,大便次數已減少。


舌淡、苔灰黑已減,脈滑微數。


治宜調和脾胃,理肺化痰。


處方:法半夏3克,橘紅2.4克,炙甘草1.5克,紫菀2.4克,五味子(打)10枚細辛0.9克,蘇子(炒)3克,前胡1.5克,生薑2片大棗2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2:43 | 只看該作者

3月17日三診


熱退,喘憋減,精神轉佳,食納好。


脈緩,舌淡苔減,繼服前方而愈。


(《蒲輔周醫療經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2:5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李某某,男,5個月,因發熱咳喘已十一天轉入某醫院。


住院檢查:體重6.3公斤,缺氧1度,肺部扣診濁音,聽診有水泡音,調線發現有大片實化。


血化驗:白細胞總數:24,2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32%。


咽培養有大腸桿菌,咽拭子分離為Ⅲ型腺病毒。


診斷:腺病毒肺炎併發心力衰竭。


病程與治療:持續高熱無汗,四肢不溫,咳嗽喘促,音啞,痰阻不利,面青,口周微發紺,呼吸不勻,舌紅無苔,脈滑微數。


此證雖見舌紅脈數,肺陰受傷之候,而高熱無汗,面青唇紺,喘咳痰滯。


仍屬風痰阻塞,肺氣鬱痹,急宜疏風開肺宣痹,方藥:僵蠶3克,前胡2.4克,牛蒡子3克,桔梗2.4克,杏仁3克,射干2.4克,甘草1.5克,竹葉3克,葦根9克,蔥白2寸。


複診(4月:2日):連服二劑,未獲汗、惟四肢轉溫,表氣仍閉,餘證不減。


遂改用射干麻黃湯加減,開肺宣痹,和胃滌痰。


處方:射干1.5克,麻黃0.9克,細辛1.5克,紫菀2.4克,五味子10粒半夏3克,茯苓3克,化橘紅3克,甘草1.5克(炙)蘇子2.1克(炒)生薑2片大棗2枚(劈)、再服2劑後,乃獲全身淅淅汗出,肺胃和調,諸證漸除,病遂告愈。


(《蒲輔周醫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3:14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李××、1歲半。


患兒咳嗽,痰盛,發燒一周,因氣喘鼻煽一天入院。


體溫39℃,呼吸60次/分,精神差,無汗。


舌苔薄白,脈浮數。


西醫診斷:肺炎。


X線胸透:右肺下野炎變。


辨證:風溫犯肺。


治法:清熱解毒,辛涼透表。


方藥:用麻杏石甘湯加味。


麻黃3克,杏仁9克,甘草6克,生石膏12克,銀花6克,連翹9克,桔梗6克,芥穗12克,鮮蘆根30克。


治療經過:入院第二天,身熱退(36.7℃),精神好轉、咳喘減輕,痰減少,食欲不振,舌苔黃白垢膩。


表邪已解,餘熱未盡。


前方去芥穗,加枳殼12克。


第3~4天體溫正常,咳喘繼減,食欲漸增。


舌淨,脈緩。


宜辛涼輕劑以奠其後,用桑菊飲加減,第三天痊癒出院。


、《趙錫武醫療經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3:29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何××,男孩,九個半月。


病歷號,68068。


1962年12月10日初診。


患兒因咳嗽月餘,日漸加重,且發熱作喘,經某院診為支氣管肺炎(極重型)。


體溫39.8℃,精神不佳,時時煩擾昏睡,呼吸促迫,鼻扇肋動,喘憋(給氧氣吸入),面赤唇紅,大便每日8~9次,有奶瓣,黏而色黃,小便黃少,脈浮數有力。


辨證:肺內蘊熱,感受溫邪,邪熱充斥內外,的傷津液。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疏解,少佐益陽。


方藥:芥穗3.6克,板藍4.5克,薄荷1.5克,花粉6克,炒梔3克,元參6克,射干1.8克,麻黃0.9克,杏仁3克,安宮牛黃散0.9克(分三次服)服藥三劑病情好轉,體溫漸降至正常,喘平,咳嗽有痰,大便正常,眠食均佳,上方去牛黃散加減,再予數劑告愈。


(祁振華治驗,邵慧中整理:小兒肺炎辨證用藥的經驗介紹,《中醫雜誌》10:8,196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3:45 | 只看該作者

例六


曹某某,女孩,9個月,病歷號:68264。


患兒因咳五天,身熱二天,喘憋半天,經某院急診(因高燒服退熱藥後,體溫突降),診為重型小葉性肺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合併心力衰竭。


來診時體溫36℃,精神萎靡,喘憋鼻扇(給氧氣吸入),胸部膨隆,喘氣抬肩,氣道痰鳴,大便日一次正常,小便略少,面色灰白,暗而不澤、口鼻周圍青紫,舌苔薄白,舌質紅)口內乾而少津,脈數疾。


聽診兩肺密集細小水泡音,心率174次/分。


辨證:溫邪入肺,表邪不盡,正氣已虛。


治法:清熱解毒,益陰宣肺解肌。


方藥:青蒿6克,葛根3克,麻黃0.3克,元參4.5克,牛黃散0.3克(分三次服)。


服藥當天夜間,體溫回升至39℃,不久即自然下降。


次日體溫正常,精神好轉,喘減微咳,撤氧氣吸入,上方去牛黃散、青蒿、葛根,加麥冬、花粉各4.5克,射干2.4克。


服六劑後肺羅音消失,痊癒停藥,經追訪未復發。


(祁振華洽驗,邵慧中整理:小兒肺炎辨證用藥的經驗介紹,《中醫雜誌》10:8,196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3:58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小兒肺炎多屬祖國醫學溫熱病範疇,既是常見多發病,又是對小兒健康生命具有較大威脅性的病證。


臨床以身熱、咳喘、胸痛、鼻煽為主症。


中醫認為以外感風寒、風熱,肺氣失宣,內蘊痰熱,邪閉肺絡為其主要病因、病理。


治療以宣肺定喘、清化痰熱為大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4:16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為大葉性肺炎,中醫辨證屬風寒束表而肺熱熾盛,表裏俱熱,邪熱閉肺。


由於邪在肺經氣分,日晡熱甚,熱灼肺絡,故於辛涼解表、清肺化痰的同時,加用羚羊、甲壬金散(趙氏經驗方)等,直折內外之熱,使病速愈。


例二、例三為腺病毒肺炎,例二中醫辨證為外寒內飲,屬於傷寒的範疇,故治以宣肺,發散風寒,溫化寒飲為主、方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加石膏者,因風寒束肺、鬱而化熱故,是為兼治之法。


當證情緩解後,繼用調和肺胃、化痰祛濕,是為先宣後降治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4:2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為風寒犯肺,症見高熱無汗,咳喘痰滯)面青唇給等症。


已見舌紅脈數。


為肺陰傷之徵,似不宜汗,但由於患者無汗,肺氣鬱閉,急則治標,當以辛溫開閉取汗,表邪解而陰液存,是為治療中的變法、例四為風溫犯肺,用麻杏石甘湯參入銀翹散中主藥以清熱解毒,辛涼透表;


複診以辛涼輕劑善其後。


此案反映了趙氏善於揉合經方、時方於一爐,見效頗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4:42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為肺內蘊熱復感受溫邪。


以致邪熱充斥內外,津液的傷,治宜清解疏宣,少佐益陰之品,方中加入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方)能加強清熱解毒,兼開痰熱之閉,臨床適用於肺炎熱毒熾盛、痰熱內閉患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4:58 | 只看該作者

例六


為重型小葉性肺炎、喘息性支氣管炎合併心力衰竭。


辨證為溫邪襲肺,表邪不盡而正氣已虛。


祁氏治以清肺解毒,開肺氣之閉為主,益陰解肌為佐。


牛黃散則不宜久用,以其寒涼傷正,終以清熱潤肺法收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5:15 | 只看該作者

(三)頓咳


喬女,10月,病歷號:99534。


二十日來陣咳頻作,氣嗆成頓,咳劇則嘔,咳後可聽到吼聲、痰鳴,精神飲食欠佳。


肌膚不豐,二便自調,經治療無效,轉診來院。


查體:心肺腹無明顯異常,舌無垢膩,指紋淡紫,診為百日咳。


辨證:痰熱互結,邪阻肺絡。


治法:清肺化痰。


方藥:炙百部5克,南橘絡5克,炙桑皮6克,川貝3克,黃芩5克,瓜蔞皮10克,麥冬10克,知母6克,蜜杷葉6克,焦麥芽10克,服藥3劑,痰熱漸退,陣咳由每20~30分鐘一次,減少到每1~3小時一次。


每次由頓咳10分鐘減少至2分鐘左右,諸症大減,原方又服六劑。


熱已解,痰盡退,偶有一至二聲輕咳,睡眠、飲食、二便如常,再予清肺化痰寧嗽之劑,善後調理。


南橘絡5克,炙桑皮6克,川貝5克,黃芩6克,焦麥芽10克,知母5克,麥冬10克,炒杏仁3克,蜜杷葉10克,《趙心波兒科臨床經驗選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7 20:25:28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頓咳即百日咳,中醫又有鷺鷥咳、疫咳等病名。


係因感受時邪而發病,嬰幼兒最為多見。


此例病已二十餘日,證屬痰熱互結,邪阻肺絡,故治以清肅肺金、化痰寧嗽法。


凡頓咳大忌過早使用收斂之品,否則戀邪易生他病。


此案疏方主治明確,照顧兼症,選藥精審可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16:46 , Processed in 0.3036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