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31:32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


身熱十一日,而熱反更盛,發厥不寧,一日而三、四見,人以為邪再傳厥陰也,誰知是邪不能傳肝乎。


夫少陰寒水也,邪在少陰,未入厥陰,何以發厥而見熱症?


然而此厥乃似熱而非熱也。


內寒之甚,逼陽外見而發厥,故不待傳入厥陰之經而先發厥耳。


症見此等證候,本是死證,而用藥得宜,未必至死。


仲景夫子未嘗立方者,非無方也,以灸法神奇,示人以艾火灸少陰者,正教人不必治厥陰也。


雖然灸少陰者固易回春,而陽藥又安在不可以起死。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31:44 | 只看該作者

回生至神湯


人參(三兩) 肉桂(三錢) 白朮(二兩) 生薑汁(一合) 蔥(十條,搗汁) 同水煎服。


一劑而厥定,再劑而身熱解矣。


此雖在用參、朮之多,第不佐之薑、蔥二汁,則不能宣發於外,而邪伏於腎中而不得出也。


惟參、朮得薑、蔥之助,導之出外,不必走肝,而厥反自安矣,此治法之巧者。


此症亦可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31:56 | 只看該作者

加味人地湯


殊驗。


熟地(二兩) 人參(一兩) 白朮(一兩) 附子(一錢) 生薑汁(一合) 水煎調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32:08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


身熱十二日,而熱仍不退,不見發厥,人以為傷寒至厥陰,不發厥而病將退矣,誰知傷寒虛極,欲厥而不可得乎。


夫熱深者厥亦深,不厥似乎熱之不深矣。


然而熱深而發厥者,元氣足以鼓之也;


熱深而不能發厥者,元氣不足以充之也。


傳經至十二日,病已入肝,而厥不應者,非熱之不深,乃元氣之甚困也,烏可因不厥,而即疑其厥陰之不熱乎。


治法補其肝氣,而輔之以解熱之品,則厥陰不燥,而木氣大舒,邪不能留,非惟熱解而見厥,抑亦邪散而消厥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39:27 | 只看該作者

消厥散


白芍(五錢) 當歸(五錢) 丹皮(三錢) 生地(二錢) 甘草(一錢) 人參(一錢) 炒黑荊芥(三錢) 炒梔子(一錢) 天花粉(二錢) 水煎服。


一劑而厥乃發,再劑而厥反定矣。


此方補肝涼血以治傳經之傷寒。


世無其膽。


然而肝燥而內熱,因虛而厥伏也,非滋其肝中之血,則熱深者何能外見乎。


故必補其虛,而發厥隨可乘其厥而散熱也。


人亦可聞吾言,而放膽治之矣。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5:28 | 只看該作者

增減逍遙散


大效。


白芍 白朮(各三錢) 當歸 人參 炒黑荊芥 白芥子(各二錢) 柴胡(一錢) 甘草(五分) 陳皮 神麯(各三分)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5:42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


至十二日之後忽然厥發,發去如死人一樣,但心中火熱,其四肢如冰,有延至三、四日而身體不腐者,人以為尸厥也,誰知是邪火犯心包絡,堅閉其氣以守護其心乎。


夫傷寒傳遍六經,未有傳心者也,一至傳心無不死者。


然而邪得以傳心者,亦因包絡之虛,力不能障心,使邪之竟入也。


若包絡素無虧損,邪雖直搗心宮,而膻中膜膈足以相拒。


然而三陰三陽俱為邪之所傳,各各損傷,包絡相臣出死力以御賊,號召勤王絕無一應,惟有堅閉宮門,甘與君王同殉。


至於各臟腑,見君相號令,不能宣揚於外,自然解體,有國亡無主之象,所以手足肢體先冷如死灰也。


此時設有斬圍奪門之將,掃蕩群妖,救君相於危亡之候,自然外藩向應,不必聽旨宣召,無不歸誠恐後矣。


然則治法奈何?


助包絡之氣,而加之祛邪之味,可返死而回生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6:09 | 只看該作者

救心神丹


人參(一兩) 黃連(三錢) 菖蒲(二錢) 茯苓(五錢) 白芍(一兩) 半夏(三錢) 附子(一分) 水煎一碗,以筆管通於病患喉中,另使親人含藥送下,無不受者。


一劑而人之氣蘇,再劑而心中之大熱自解,而四肢手足盡溫矣。


夫厥症多熱,四肢之冷如冰者,正心中之熱如火也。


熱極反為寒顫,顫極而人死,其實人死而心尚未死。


此方用人參以固其生氣,以黃連清其心中包絡之火邪,加附子一分為先鋒,加菖蒲為向導,引人參、黃連突圍而共入於心中,又得白芍、茯苓、半夏平肝而不助火,利濕而共消痰,則聲援勢盛,攻邪尤易也。


或疑用黃連以清熱是矣,何必助之以人參,而用人參亦不必如此之多。


孰知六經傳遍以攻心,則臟腑自虛。


多用黃連,而不君之人參,則有勇無謀,必至斬殺過甚,反傷元氣,又有主弱臣強之虞矣,雖救君於頃刻,而不能衛君於崇朝,不幾虛用奇兵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6:46 | 只看該作者

活心丹


甚神。


人參(一兩) 黃連(三錢) 菖蒲(一錢) 麥冬 生棗仁(各五錢) 南星(一錢) 附子(三分) 良薑(五分) 生薑(十片) 水煎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6:59 | 只看該作者

中寒門(七則)


人遇嚴寒之時,忽感陰冷,直入於腑,手、足、身皆冷,面目色青,口嘔清水,腹中雷鳴,胸脅逆滿,體寒發顫,腹中覺有涼氣一裹,直沖而上,猝不知人,此寒氣直中七腑也。


夫中寒之病,與傷寒之症大相懸絕。


蓋傷寒之寒,由表而入於裡;


中寒之寒,由腑而入於臟。


雖入腑、入臟同是直中之症,而治法終有不同也。


蓋入腑之寒輕於入臟,則治腑之寒烏可重於治臟哉。


惟是腑有七,而中腑之藥似宜分別。


大凡陰寒之中人,必乘三焦之寒而先入,溫三焦之寒,而七腑之寒可盡散也。


然而三焦之所以寒者,又由於胃氣之虛也。


徒溫三焦之寒,而不急補其胃氣,則氣虛而不能接續,烏能回陽於頃刻乎。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7:18 | 只看該作者

救腑回陽湯


人參(五錢) 附子(一錢) 肉桂(二錢) 巴戟天(一兩) 水煎服。


此方用人參以扶胃氣,用肉桂以回陽,亦不必更借巴戟天之為君矣。


不知巴戟天補心腎之火,心腎之火旺,而三焦之火更旺矣。


且巴戟天生胃氣而回陽,故用之為君,尤能統人參、附、桂同心之將,而掃蕩祛除,寓剿於撫之中也。


所以一劑奏功,陽回而陰寒立散矣。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7:42 | 只看該作者

術桂乾薑湯


甚效。


白朮(一兩) 肉桂(三錢) 乾薑(三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7:55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嚴寒之時


忽感陰寒,唇青身冷,手足筋脈攣急,上吐下瀉,心痛腹疼,囊縮甲青,腰不能俯仰,此陰寒中臟之病也。


夫中臟重於中腑,寒氣入於五臟,似宜分臟而治;


然而不必分也,但直溫其命門之火,則諸臟之寒可以盡散。


蓋命門為十二經之主,主不亡,則心君必不為下殿之走;


主不亡,則肝木必不為游魂之變;


主不亡,則肺金必不為魄散之升;


主不亡,則脾土必不為崩解之 。


惟命門既寒,而陽氣為陰邪所逼,越出於腎外,則五臟之神不能獨安,各隨陽而俱遁矣。


然則五臟為寒邪所犯,不必治五臟也,獨溫其命門,而五臟之寒可解。


雖然,命門雖為五臟之主,而五臟氣虛,大兵到處,掃蕩群妖,苟無糧草,何以供命。


此命門宜溫,而五臟之氣亦不可不補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8:07 | 只看該作者

蕩陰救命湯


人參(一兩) 白朮(三兩) 熟地(三錢) 肉桂(一錢) 附子(三錢) 山茱萸(二錢) 茯神(三錢) 水煎服。


一劑而陽回,再劑而全愈。


何神速乃爾?


蓋寒入五臟,由命門之陽外出,一回其陽,而寒氣無留於臟矣。


方中以參、朮為君,似乎止救心、脾二經;


雖附子、肉桂與熟地、山茱同用,腎亦在所救之中,而肝、肺竟置之度外。


何以能斬關直入,回陽於頃刻耶?


不知五臟為寒邪所犯,大約犯腎之後,即便犯脾,而後犯心也,犯肝、肺者無多也。


故專顧心腎與脾經,而肝肺已在其內。


況人參同附子並用,無經不達,又寧有肺肝之不入者乎。


而且補肝、補肺之藥,無非收斂之劑,欲祛邪而使之出,不可留邪而使之入,倘用收斂之味以補肝肺,反掣人參、附子之手,不能迅於蕩陰矣。


此用藥之不雜,實有秘義也。


且腎中水火原不相離,用桂、附大熱之藥以回陽,未免腎中干燥,與其回陽之後,又補腎水以濟陽,何如於用火之時,而先為防微之為得哉。


吾所以少用熟地、山茱於桂、附之中,以制火之橫。


且火得水而歸源,水招火而入宅,故能奏既濟之HT ,而無亢炎之失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8:21 | 只看該作者

參朮桂附加熟地湯


亦妙。


人參 白朮(各一兩) 附子 肉桂(各二錢) 熟地(五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8:32 | 只看該作者

冬月直中陰寒


吐瀉交作,身發熱者,人以為傷寒傳經之症也,然而雖是傷寒,實有分別,此乃直中少陰之邪,而非傳經少陰之邪也。


夫直中陰經,原無身熱之症,茲何以身熱耶?


此正陽與陰戰,乃邪旺而正不肯安於弱,以致爭斗而成熱也。


若傳經少陰之症,必至數日後始行吐瀉,未有初感第一日即身熱而上吐下瀉者,故此症確是直中,而非傳經也。


直中,邪即入裡;


傳經,邪在表,而入裡本是懸殊,不可不察也。


治法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9:18 | 只看該作者

參附茯苓湯


人參(一兩) 附子(一錢) 茯苓(五錢) 水煎服。


一劑而吐瀉止,而身熱亦退。


何其效之速乎?


不知此症,原因陽氣之弱,不勝陰邪之盛,故爾發熱。


吾助其陽氣,則陽旺而陰自衰。


況又佐之附子之勇猛,突圍破敵,則陽氣更盛,自然轉敗而成功矣。


且益之茯苓之澹泄,分消水氣,則胃土得安,而上下之間,無非陽氣之升降,陰邪又安能沖決哉。


此症亦可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49:51 | 只看該作者

參苓附術加生薑湯


人參 白朮 生薑(各一兩) 附子(二錢) 茯苓(三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50:04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直中陰寒


腎經獨受,身顫手戰者,人以為寒入於骨中也,誰知是命門火冷,不能外拒夫陰寒乎。


蓋命門為十二官之主宰,人有此火則生,無此火則死。


火旺則運用於一身,而手足自溫;


火衰則力不能通達上下,而一身皆冷,又何能溫熱夫手足耶?


故命門火旺,外來之寒邪可以相拒,而不敢相犯。


惟火衰之極,而陰寒內逼,直入腎宮,命門畏寒太盛,幾幾乎有不敢同居之勢。


身顫者難以自主也,手戰者難以外衛也。


治法亟溫補其命門,使命門之火足以勝外來之寒,則命門之主不弱,而後陽氣健旺,能通達於上下之間,陰消寒散,不致侵犯心宮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09:50:15 | 只看該作者

直中陰臟第一方


治之。


附子(一錢) 肉桂(二錢) 丁香(一錢) 白朮(二錢) 水煎服。


一劑而寒祛,身顫手戰皆定也。


此方盡是陽藥,以陽藥而治陰症,自是相宜,然而至急之症,何以少用分兩,而成功至神者?


因火欲外越,一助火而火即回宮;


火因弱而逃,自必見強而返。


火既歸矣,又有餘火以相助,則命門大旺,毋論足以祛寒,而寒邪亦望火而遁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2:02 , Processed in 0.1093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