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入門】

 關閉 [複製鏈接]
108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7:50 | 只看該作者

脈以息數為主,血為脈,氣為息,應曰至,息曰止。


呼吸者,氣之橐?;


動應者,血之波瀾。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脈行六寸。


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


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


法以一呼一吸為一息。


一息之間,脈來四至五至,和緩舒暢者為平。


六數七極,熱之甚也。


三遲二慢,冷危證也。


兩息一至與八九十余,則不成息矣。


凡至數多者為至,至數少者為損。


損脈從上損肺起,而下及於腎,至脈從下損腎起,而上及於肺。


《捷徑》曰:從上損下死猶遲,至脈多從下損上,然此小衍之數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8:06 | 只看該作者

大衍以五十數為極至,三部平均,滿五十數而一止,或不止者無病。


若覺腎脈忽沉,就腎部數起,不滿五十動而止者,一臟無氣。


呼出心與肺,一動肺,一動心;


吸入腎與肝,一動肝,一動腎;


呼吸之間,一動脾。


今吸不能至肝至腎而還,復動肺脈,則四十動後一止者,是腎先絕,肝臟代至,期四年春草生時死。


就肝部數起,三十動一止者,肝腎兩臟無氣,心臟代至,期三年穀雨時死。


就心部數起,二十動一止者,腎肝心三臟無氣,脾臟代至,期二年桑柘赤時死。


就脾部數起,十五動一止者,腎肝心脾四臟無氣,肺脈代至,期一年草枯時死。


至於兩動一止,或三四動一止者,死以日斷矣。


是知脈之虛實死生,皆在息數之間。


奈何今之診者,或專究析諸般脈形,而不暇察夫至數。


又有雖知察夫至數,而無得手應心之妙,數之愈繁而愈失其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8:20 | 只看該作者

噫!


折一臂、瞽一目而不夭,脈少有變,則病患隨之。


今人問病,每曰脈息何如?


醫者於此未達奈何?


學人要在平時對先天圖靜坐調息,觀氣往來。


臨時又有屏氣不息之敬,則是以吾心之太極,而驗彼身之太極,不離乎氣血,不雜乎氣血,乃先天之靈也,豈泥象數者之可語哉!


斷病之法,四時四季,以其當旺者為主。


五臟六腑,候其盛衰之極者為病,本位太過不足之極者亦死。


《素問》云:人之居處動靜而脈亦能為之改。


則凡不幸而脈稍有變者,可不調養之以盡其天年乎?


叔和云: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


四十一止一臟絕,卻後四年多沒命;


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應;


十五一止一年殂,以下有止看暴病。


又云:兩動一止、或三四五動一止,六七死,四動一止即八朝,仿此推排但依次。


不問內因外因,久病暴病,見代止必死。


凡諸般死脈,皆十動以下之變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8:31 | 只看該作者

四時胃氣為之本,人之氣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應周天之常度,配四時之定序。


以各部言之:肝弦、心洪、肺澀、腎沉、脾緩者,本臟脈也;


以時令言之:春時六部中俱帶弦,夏俱帶洪,秋俱帶澀,冬俱帶沉,長夏四季俱帶和緩。


凡人得應時之脈者,無病也。


然必微弦,微洪,微毛,微石,為有胃氣。


若純見弦洪毛石,謂之真臟之脈。


無胃氣以和之者必死。


故曰:四時以胃氣為本。


此脈之常體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8:48 | 只看該作者

然消息盈虧,理化不住,運動密移,春行冬令,夏行春令,秋行夏令,冬行春令,四變之動,脈與之應者,乃氣候之至脈也。
亦必脈有胃氣無害,胃氣者,中氣也。


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澀,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是也。


有胃氣則脈有力有神,無胃氣則脈無力無神,神即胃氣也。


男子左手重而氣口脈和,女子右手重而人迎脈和,亦為有胃氣。


今人泥以浮取腑,沉取臟,中取胃氣,而不知中固中也,浮之中亦有中也,沉之中亦有中也。


不當泥其形,而當求其神也。


神即有力也。


或疑七診之法,亦以中為胃氣,且如六脈俱沉,可斷其無中氣耶!


其九候指法輕重,經論詳矣,已采入心部脈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8:59 | 只看該作者

六甲循環若弟兄。


氣候陰陽,更迭四時。


冬至陰極陽生,夏至陽極陰生。


冬至後得甲子,少陽旺六十日,其氣尚微,故脈來乍大乍小,乍短乍長。


第二甲子,陽明旺六十日。


其氣始萌,故脈浮大而短。


第三甲子,太陽旺六十日,其氣大盛,故脈來洪大而長。


夏至後第四甲子,太陰旺六十日,陰氣初生,故脈緊大而長。


第五甲子,少陰旺六十日,陰氣漸盛,故脈緊細而微。


第六甲子,厥陰旺六十日,陰氣極盛,故脈沉短而敦重。


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陰三陽之旺,時日之大要也。


又大寒至春分,厥陰風木之至,其脈弦。


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至,其脈洪而鉤。


小滿至大暑,少陽相火之至,其脈大而浮。


大暑至秋分,太陰濕土之至,其脈沉。


秋分至小雪,陽明燥金之至,其脈短而澀。


小雪至大寒,太陽寒水之至,其脈大而長。


或問:六甲六氣,主脈皆本《內經》,而脈形有不同者,何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9:35 | 只看該作者

蓋人稟氣盛,則脈應時而盛,稟氣弱或有病邪凝滯,則脈不能應時,而不失其真氣,則亦隨陰陽微盛而變化略不同耳,非相反也。


此言人身氣候有一日一應周天者,有一年一應周天者。


丹溪曰:脈,神也,陽也。


其行速,猶太陽一日一周。


息,氣也,陰也。


其行遲,猶太陰一月一周是也。


歌云:春弦夏洪秋似毛,冬沉如石應天地;


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氣候變動或不同,生死總訣在胃氣。


約哉四脈千古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1:01 | 只看該作者

博之二十七種,約之則為浮沉遲數滑澀緩大八要,又約之則為浮沉遲數,又至約則為浮中沉。


蓋浮兼數,沉兼遲,中則浮沉之間,故所集六部脈訣,每以浮沉二字貫之。


雖曰浮者陽也,沉者陰也,陰陽辨而脈無余蘊矣。


是知浮沉遲數四脈,真千古要訣也。


彭用光曰:浮陽曰金,輕清於上;


芤實洪長,在心取象。


沉陰曰水,潤滑在下;


微弱伏虛,由沉化生。


遲寒曰土,三至一息;


內涵四脈,濡緩澀結。


數熱曰火,一息六至;


弦緊仿佛,滑大為異。


蓋浮乃輕手取之,而芤實洪長之類,皆輕手而得之也。


沉乃重手取之,而微弱伏虛之類,皆重手而得之也。


遲者不急,一息三至,而濡緩澀結之類也。


數者頻急,一息六七至,而弦緊滑大之類也。


學者能以四脈為祖,先看五臟之中何臟得之?


後看三部之中何部得之?


庶乎據脈可以識證,因證亦可以識脈,隨人人之脈與證而立方,庶乎不致誤人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1:16 | 只看該作者

動靜玄機太簡明。


脈理繁潔,治法多端。


若不憑浮沉遲數,則指下茫然。


且脈有單看浮而總看沉者,有總看浮而單看沉者,遲數亦然。


要之,審決經絡,惟總看可憑。


凡脈以得中為靜,太過而為盛之極,不及而為衰之極,俱謂之動。


只取其動者治之,則經絡不雜,何其簡且明哉!


不問在經並臟腑,有力無力要叮嚀。


四脈不問何部得之,有力則為風積痛熱,無力則為虛氣寒瘡。


百病無不包括。


欲識根源無別巧,只要臨時心氣清。


根源,即手太陰也,胃氣也。


先天之靈,非心清氣定者不能察識。


七診法云:一靜其心,存其神也;


二忘外意,無私慮也;


三勻呼吸,定其氣也;


四輕指於皮膚之間,探其腑脈,浮也;


五微重指於肌肉之間,取其胃氣,中也;


六沉指於筋骨之上,取其臟脈,沉也;


七察病患脈息數來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1:53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脈法

 

大浮數滑動陽脈,陰病見陽生可得:


沉澀弦微弱屬陰,陽病見陰終死厄:


陰陽交互最玄微,浮中沉法卻明白。


陰陽脈皆五者,脈從五行生也。


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


陰病見陽脈者生,邪自裡之表,欲汗解也。


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是也。


陽病見陰脈者死,邪自表達裡,正氣虧陷,如譫語脈沉是也。


《活人書》謂雜病與傷寒脈不同,其實同也,況傷寒中亦有雜病,雜病中亦有傷寒。


傷寒雜病脈之陰陽一而已矣。


自《百證歌》舉其概,丹溪發其微,然後知脈當從仲景與叔和《脈經》,不當泥高陽生之《脈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2:41 | 只看該作者

浮脈察表之實虛,傷寒先辨人迎,及傳而變,次別諸經。


尺寸俱浮太陽表;


浮而緊澀是傷寒,浮而數者熱不小;


脈尺寸俱浮、有力有神者,可汗;


脈遲者,不可汗。


浮而緩者是傷風,宜解肌,不可汗。


浮大有力熱易曉;


浮而長大(太陽)合陽明,浮而弦大少陽了。


中切陽明少陽經,尺寸俱長陽明病;浮長有力兼太陽,無汗,宜發汗。


長大有力為熱甚;


當解肌。


長數有力熱可平,長滑實大宜通利:


尺寸俱弦和少陽,凡弦脈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汗乃定;


弦遲弦小弦微虛,內寒宜溫。


弦大弦長滑熱盛。


熱甚宜解。


沉脈察裡虛與實,尺寸沉細屬太陰;


沉微少陰微緩厥(陰),沉遲無力陰氣深;


脈沉微、沉細、沉遲、沉伏無力,為無神,為陰盛而陽微,急宜生脈回陽。


沉疾有力為熱實,養陰退陽邪不侵。


脈沉疾、沉滑、沉實有力,為有神,為熱實,為陽盛陰微,急宜養陰以退陽也。


大抵沉診之法,最為緊關之要,以決陰陽冷熱用藥,生死在於毫發之間,不可不仔細察之。


凡脈中有力為有神可治,無力為無神難治。


抑論傷寒脈非一端,陰陽俱緊澀,傷寒也;


若前傷寒,鬱熱未淨,重感於寒,則變為溫瘧。


陽浮陰弱,傷風也;


若前傷風,蘊熱未已,重感風,則變為風溫。


陽濡陰急,當夏先傷濕而後傷暑,乃濕溫脈也。


陽浮陰濡,當春先傷溫氣而後感風,乃風溫脈也。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溫毒脈也。


當春夏感熱而又遇濕熱,兩熱相合,故溫毒發斑。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濕溫脈也。


長夏先傷濕而後傷暑,陰陽俱盛,溫瘧脈也。


先傷風寒,余熱未淨,重感於寒所致。


若脈陰陽皆沉,而證似太陽者,乃冬時天暖,溫氣所犯。


或同病異名,或同脈異經,病皆起於中宮濕土,與傷寒相似,不可不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3:08 | 只看該作者

雜病脈法

 

以所集雜病為次,《脈訣舉要》為主,兼采《正傳》、《權輿》權度補之,附溫暑內傷。


中風脈浮,滑兼痰氣;


其或沉滑,勿以風治;


或浮或沉,而微而虛;


扶危治痰,風未可疏;


浮遲者吉,急疾者殂。


若風廢癱瘓,脾緩者不治。


《捷徑》云:風疾脾緩空費力,癆疾心數命難存。


中寒緊澀,陰陽俱盛,法當無汗,有汗傷命。


陽緊,寒在上焦作吐;


陰緊,寒在下焦自利;


陰陽俱緊,上下皆受寒也,法當無汗,反自汗者,亡陽不治。


傷風之脈,陽浮陰弱,邪在六經,或弦而數。


陽浮,衛中風也;


陰弱,榮氣弱也。


邪在六經者俱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3:31 | 只看該作者

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洪芤遲,體狀無余。


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不見,微弱隱狀,皆虛類也。


暑熱病劇,陰陽盛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汗後躁大,死期可刻。


得汗後,脈躁大者固死;


入裡七八日來,脈不躁數而澀小者,亦死。


溫脈無名,隨見諸經,未汗宜強,虛緩傷生。


溫脈隨各臟腑所見而治。


未汗脈強急者生,虛緩者死;


已汗表證不退,脈強急者死,或入裡腹痛甚、下利者死。


溫脈濡緩,或兼澀小,入裡緩沉,浮緩在表,若緩而弦,風濕相攪。


浮緩在表,沉緩在裡,或弦緩,或浮緩,風濕相搏也。


脈緊而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是為燥證。


澀主燥,風燥兼浮而弦,血燥兼芤而虛。


虛火數浮,實火沉大,隨其所見,細數為害。


脈浮洪數無力為虛火,脈沉實大有力為實火。


如洪數見左寸心火,右寸肺火,左關肝火,右關脾火,兩尺為腎經命門火。


內傷勞役,豁大不禁;


若損胃氣,隱而難尋。


內傷飲食,滑疾浮沉;


內傷勞食,數大澀浸。


右關緩緊,寒濕相尋;


右關數緩,濕熱兼臨;


數又微代,傷食感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3:43 | 只看該作者

心脈變見於氣口,肝木亦挾心火之勢而來迫肺金,故大如急數,為無力不禁耳。


內傷輕者,右關沉滑;


內傷重者,氣口浮滑。


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


右關脾脈數中顯緩,且倍於各臟,此勞役輕,而傷飲食濕熱重也。


數多燥熱,緩多濕熱。


若脾脈大數,時微緩一代者,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也。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


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少血多氣。


尺脈澀堅,血實氣虛;


尺脈細微,氣血俱虛;


脈細代者氣衰;


絕者,氣欲絕;


伏澀難治,幾於欲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3:58 | 只看該作者

諸證失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


大凡失血,脈貴沉細,設見浮大,後必難治。


脈得諸澀濡弱為亡血。


脈浮面白色薄者,裡虛亡血。


脈夾輕輕、尺中獨浮、目睛暈黃者為衄血。


或沉弦而虛、面白短氣、目瞑、小腹滿者,因勞衄血。


太陽脈大而浮者,衄吐血。


如懸鉤搏手,或沉弦者,衄血。


肺脈弦急者,咳而唾血。


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


煩咳者,必吐血,腸?下膿血。


脈弦絕則死,滑大則生。


血溫身熱者死。


脈極虛芤遲為亡血失精。


偏弦為飲,或沉弦滑,或結澀伏,痰飲中節。


痰飲脈皆弦而兼微沉滑,惟肺飲有喘不弦。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6:30 | 只看該作者

若雙弦者,乃寒飲也。


或大下後善虛,若浮弦大實者,膈有稠痰宜吐。


久得結脈,或澀或伏者,痰飲膠固於中,阻滯節上脈道故也。


郁脈皆沉,血芤氣澀,濕鬱緩沉,熱乃數極。


痰鬱滑弦,滑緊因食,郁甚則滯,或結代促。


六郁脈皆兼沉,甚則伏,又甚則結促代。


惟有胃氣可治,在上則見於寸,在中則見於關,在下則見於尺,左右亦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6:46 | 只看該作者

平脈弦大,勞損而虛;


大而無力,陽衰易扶;


數而無力,陰火難除;


寸弱上損,浮大裡枯;


尺寸俱微,五勞之軀。


血羸左濡,氣怯右推,左右微小,氣血無余。


癆瘵脈數,或澀細如,潮汗咳血,肉脫者殂。


凡曰虛損,因虛而有傷損也。


虛勞者,因虛而不禁勞,因勞而愈虛也。


癆瘵者,勞之極也,即五勞六極也。


癆者,牢也,言其病已牢痼而不可解也。


諸虛脈多寸關弦大而尺微澀,有火則尺亦大。


大者,正氣虛而邪盛;


弦者,中寒也。


若大而無力者,陽氣虛也;


大數無力者,陰血虛也;


左右微小者,必成痼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7:00 | 只看該作者

癆症骨蒸潮熱,盜汗,咳嗽見血,或泄不泄,惟肉脫甚,脈數細而澀者死。


古云:微數不成病,不名勞。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皆頭暈眩。


風浮寒緊,濕細暑虛,痰弦而滑,瘀芤而澀。


數大火邪,虛大久極,先理氣痰,次隨症脈。


頭痛陽弦,浮風緊寒,熱必洪數,濕細而堅。


氣虛頭痛,雖弦帶澀,痰厥則滑,腎厥堅實。


六經脈症同傷寒,見病機訣云:頭痛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7:45 | 只看該作者

眼本火病,心肝數洪,右寸關見,相火上衝。


左寸脈洪數,心火炎也;


關弦而洪,肝火盛也;


右寸關俱弦洪,肝木挾相火之勢,而來侮所不勝之金,而制己所勝之土也。


耳病腎虛,遲濡其脈,浮大為風,洪動火賊。


沉澀氣凝,數實熱塞,此久聾者,專於腎責。


暴病浮洪,兩尺相同,或兩尺數,陰虛火沖。


若左寸洪數,心火炎也;


兩尺洪數,相火炎也,其人必夢遺,耳鳴,或聾。


右寸洪數,鼻衄鼻?;


左寸浮緩,鼻涕風邪。


鼻流清涕。


口舌生瘡,脈洪疾速;


若見脈虛,中氣不足。


經曰:左寸洪數心熱,右寸浮數肺熱。


左關弦數而虛,膽虛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18:04 | 只看該作者

洪而實肝熱。


右關沉實,脾胃有實熱,兼洪數者口瘡,或為木舌、重舌。


脈虛者,為中氣不足。


齒痛腎虛,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搖豁壞。


右寸關數,或洪而弦,此屬腸胃,風熱多涎。


尺洪大而虛者,腎虛;


齒痛動搖疏豁者,相火上炎也;


右寸關洪數,或弦而洪者,腸胃中有風熱也。


痛風沉弦,肝腎被濕。


少陰弱浮,風血掣急。


或澀而小,酒後風襲。


寸沉而弦,沉則主骨,弦則主筋,沉則為腎,弦則為肝,汗出入水,因水傷心,故歷節痛而黃汗出。


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則疼痛如掣。


或尺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痛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也。


風寒濕氣,合而為痹。


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痹;


脈緊而浮,屬寒為痛痹;


脈澀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痛癢;


脈浮而濡,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麻在下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4 08:3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