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精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入門】

 關閉 [複製鏈接]
106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2:46 | 只看該作者

沉弱滑瀉伏痛逼

 

弱脈主臟冷滑瀉,伏脈主下寒痛逼。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3:01 | 只看該作者

沉絕足冷見鬼神

 

無命門脈者,苦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3:16 | 只看該作者

三脈貴有虛中實

 

三脈俱實,則熱極難解。


三脈俱虛,則冷極難補。


貴乎似虛而實,似弱而滑。


生死兼此斷為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3:31 | 只看該作者

命門

 

一云命脈,又兩尺前一分名神門,診命門脈上溢耳。


凡病有此脈則生,無此脈則死。


斷生死固以胃氣為主,兼此尤為真的。


但命門男女有異:天道右旋,男子先生右腎,故命門在右,而腎在左;


地道左旋,女子先生左腎,故命門在左,而腎在右。


若男子病,右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不死;


若女子病,左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亦不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3:59 | 只看該作者

氣口人迎脈訣

 

此即上古診法其二也。


氣口,右手關前一分,以候七情,及房勞、工作勤苦與飲食無節,皆為內傷不足之症。


其所以名氣口者,五臟之氣,必因胃氣而升於手太陰故也。


人迎,左手關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感冒時行不正之氣,皆為外感有餘之症。


其所以名人迎者,外邪必因虛而入故也。


若臟氣平者,邪自難犯,故先氣口而後人迎也。


漢論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


然七情蘊郁,正由宿食助發。


若專傷食而無七情,則不應氣口。


又論傷寒皆自太陽始,然經云,風喜傷肝,寒喜傷腎,暑喜傷心胞,濕喜傷脾,熱喜傷心,燥喜傷肺,以類推之。


風當自少陽,濕當自陽明,暑當自三焦,寒當自太陽,此丹溪獨得經旨,發仲景未發也。


其外非六淫、內非七情而病者,謂之不內外因,本經自病也。


非若氣口人迎傳變乘克,但三因皆以胃氣為主。


經云:氣口,太陰也,兼屬脾。


又云:人迎亦胃脈也。


脈贊云:關前一分人命之生。


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於前,而以丹溪圖說之。


喜則傷心脈必虛,喜則氣緩,脈散而虛。


甚則神庭融溢,而心脈反沉。


蓋喜甚則火盛侮金;


腎水復母仇而克心。


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傷脾脈結中居;


思則氣凝,脈短而結。


甚則意舍不寧,而脾脈反弦。


因憂傷肺脈必澀,憂則氣滯而脈沉澀,甚則魄戶不閉,而肺脈反洪。


怒氣傷肝脈定濡;


怒則氣逆而脈濡,或激甚則魂門弛長,而肝脈反澀。


恐傷於腎脈沉是,恐則氣下,怯而脈沉,甚則志室不遂,而腎脈反濡。


濡屬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屬太陽。


殊不知五臟系背,諸穴於五臟則為有形之經絡,於太陽則為無形經之絡,特其過脈耳。


緣驚傷膽動相胥;


驚則氣亂而脈動,甚則入肝脈散,小兒瀉青,大人面青。


又,大驚入心者,尿血怔忡。


脈緊因悲傷胞絡,悲則氣急而脈緊縮,甚則心胸絡與肺系氣消而脈虛。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4:17 | 只看該作者

七情氣口內因之。


凡七情傷之淺者,惟氣口緊盛而已。


傷之深者,必審何部相應,何臟傳次,何臟相克。


克脈勝而本臟脈脫者,死。


噫!七情為患如此。


和樂以養中和,實養德養身急務也。


緊則傷寒腎不移,寒傷腎,脈沉而緊,初自足太陽而入,其脈浮盛而緊。


浮者,足太陽;緊者,傷寒;盛者,病進也。


虛因傷暑向心推;


暑傷心,脈虛,初自手少陽而入,脈洪虛而數。


洪者,手少陽;


虛者,傷暑;


數者,病增也。


澀緣傷燥須觀肺,燥傷肺,脈澀,初自手陽明而入,脈浮而數。


浮者,手陽明;


數者,傷燥。


濡細傷濕更看脾;


濕傷脾,脈細而濡,初自足陽明而入,脈細澀而長。


澀者,足陽明;


濡者,傷濕;


長者,病襲也。


浮則傷風肝部應,風傷肝,脈浮而盛,初自足少陽而入,脈弦浮而散。


弦者,足少陽;浮者,傷風;


散者,病至也。


弱緣傷熱察心知;


熱傷心胞絡,脈沉弱而緩,初自三焦而入,脈浮而弱。


沉者,心胞絡;弱者,傷熱;


緩者,病倦也。


暑與熱同氣,正心多不受邪,每歸胞絡,此與暑傷心互看。


外因但把人迎審,細別六淫皆可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4:33 | 只看該作者

凡外感輕者,惟人迎緊盛,或各部單見而已。


重則各部與人迎相應,其傳變與傷寒參看。


勞神役慮愛傷心,虛澀之中仔細尋;


血虛神耗。


勞役陰陽每傷腎,須因脈緊看來因;


房勞傷精。


房帷任意傷心絡,微澀之中細忖度;


精枯。


疲劇筋痛要傷肝,仔細思量脈弦弱;


筋痛則動,脈弦弱帶數。


飢則緩弦脾受傷,胃氣虛也。


若還滑實飽無疑;


脾氣滯也。


叫呼傷氣須損肺,燥弱脈中豈能避!


氣耗也。


不內外因乃如是,氣口人迎皆無與;


各脈不與二脈相應。


氣口人迎若俱緊,夾食傷寒兼理治。


內傷外感,分多少治之。


氣口人迎若過盛,內關外格詳經義;


按《內經》,人迎一盛則躁在手足少陽,二盛躁在手足太陽,三盛躁在手足陽明。


一盛者,人迎大於氣口一倍也,四倍則陽盛已極,故格則吐逆而食不得入。


三陽兼手足而言,或入手經,或入足經,下三陰仿此。


又,氣口一盛,則躁在手足厥陰,二盛躁在手足少陰,三盛躁在手足太陰,四倍則陰盛已極,故關則不得小便。


若人迎氣口俱盛四倍已以,盛極衰至必死,抑論關格二症也。


然氣口人迎俱盛,則吐逆不便交作,故丹溪總之曰關格。


但以兩寸過盛推之,則尺脈一盛,病在手足厥陰,二盛病在手足太陰,三盛病在手足少陰。


傳曰:尺部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


二盛瀉足太陰,補足少陰;


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


四盛則三陰已極,當峻補其陰。


一至寸而反之,亦推展經義也。


先賢又恐病流傳,取諸雜脈乃全備。


此丹溪示人活法。


病有傳變,如傷寒緊不在腎,傷怒濡不在肝,流傳別經,是以取各部中見脈。


與人迎氣口相應者,以斷內外二因。


凡二十七種脈形,隨其部位所見,但與人迎應,則為外感;


與氣口應,則為內傷。


其病症,則分諸脈主病同。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4:52 | 只看該作者

總看三部脈法

 

此即上古診法其三也。


決虛實,斷死生,全在總看。


故融會經意為歌,且引證什之。


業者並小字讀之,可也。


脈會太陰決死生,寸關尺具陰陽情。


《難》曰: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


寸口,即寸關尺,五臟六腑之所始終也。


他如衝陽,專應乎胃,太衝專應乎肝,太谿專應乎腎,豈能通乎十二經哉?


故法取寸口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5:08 | 只看該作者

脈本生於陰陽,但陽生於尺而動於寸,陰生於寸而動於尺,關則陰陽相半,界二者之中。


陽脈常浮而數,病在頭目胸膈;


陰脈常沉而遲,病在臍腹腰腳;


中脈隨時浮沉,病在腹脅胃脘。


陰陽恆宜相濟,不宜偏勝。


若陽一於上而高過魚際,名曰溢;


陰一於下而深入尺澤,名曰覆。


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乃真臟之脈而無中氣往來以和之也。


學人於此而喜悟焉,則始終一寸九分之間,周身陰陽太過不及之情見矣。


叔和云:陽弦頭痛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


陽數即吐兼頭痛,陰微即瀉臍中吼。


陽實應知面赤風,陰微盜汗勞兼有。


陽實大滑應舌強,陰數脾熱並口臭。


陽微浮弱定心寒,陰滑食注脾家咎。


關前關後辨陰陽,察病根源應不朽。


諸浮躁脈皆為陽,諸沉細脈皆為陰。


凡脈從陰陽易已,脈逆陰陽難已。


浮中沉法知遲數,逆順虛實應五行。


初持脈見於皮膚之間者曰浮。


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澀者肺。


見於肌肉之下者曰沉。


沉而弦長者肝,沉而濡滑者腎。


不輕不重與肌肉相得者脾。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5:19 | 只看該作者

多有兼乎四臟之邪,則和緩之中,亦必兼乎浮沉滑澀長短弦大,各脈皆然。


如沉滑則順於左尺逆於左寸,如浮澀則順於右寸逆於左半。


寸口宜浮而反損小,陽虛而陰入乘之也。


或時浮滑而長,謂之陰中伏陽。


尺部宜沉而反實大,陰虛而陽入乘之也。


或時沉濡而短,謂之陽中伏陰。


如尺本沉而又沉,謂之重陰;


寸本浮而又浮,謂之重陽;


寸尺俱微甚謂之脫陽脫陰。


無非五行生克偏全,四時五臟,各部應得與否,以為逆順虛實,浮沉遲數(歌見前)。


極煩九候並十變,無非臟腑合流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5:32 | 只看該作者

九候:上部天,足少陽膽以候頭角;


上部人,手少陽相火三焦以候耳目;


上部地,足陽明胃以候口齒。


中部天,以候肺;


中部人,以候心;


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氣。


下部天,以候肝;


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氣;


下部地,以候腎。


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中;


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中;


右關外以候脾,內心候胃脘;


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


左關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九候雖調,肌肉已脫者死。


是陰陽交錯之妙,而虛實微賊正之五邪,因以分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5:48 | 只看該作者

十變:


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


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為從後來者為虛邪;


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


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為正邪;


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


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為從前來者為實邪;


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


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從其所勝者為微邪;


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


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是從所不勝者為賊邪。


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


曰九曰十,似繁而簡,不外乎浮中沉而自然得之也。


故曰數者,腑也;


遲者,臟也,以是別知臟腑之病。


後世分析太甚,不知陰陽交錯、臟腑同氣故耳。


三部脈全容易識,三部通度,六脈俱全,浮沉遲數相等者,脈易識而病易愈也。


歌云:三部俱浮肺臟風,惡風發熱鼻流涕;


三部沉遲冷積成,皮膚枯槁真元憊;


三關俱緩脾家熱,口臭齒腫時反胃;


三部俱弦肝好怒,目翳淚疼多?癖;


三部俱數心熱狂,口舌生瘡唇破碎;


三部虛濡微澀伏,久病必死卒病生;


三部浮滑芤弦數,卒病相宜久病傾。


又有六部同脈者,古云:雙弦之脈土易虧,雙浮之脈水易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6:02 | 只看該作者

余以類推。


凡三部脈滑而微者,病在肺;


下緊上虛者,病在脾;


長而弦者,病在肝;


脈小血少者,病在心,實者為心勞;


大而緊者,病在腎;


緩滑者,熱在胃中;


遲緩而澀者,胃中有寒有?結;


脈實緊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自利者難治。


脈來累累如貫珠,不前至寸者,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


脈來累累而止,不至寸口濡者,結熱在小腸,伏留不去;


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鉤即夏脈。


經絡皆實者,寸脈急而尺緩;


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寸熱而尺寒;


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而寸寒澀。


或至不至更難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6:18 | 只看該作者

寸口壯大而尺中無者,此為陰盛於陽,苦腰背痛足脛寒,尺脈浮大而寸口無者,此為陽盛於陰,其人虛而損多汗,或小腹滿痛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


尺寸脈牢而長關中無者,此為陰陽相干。


尺寸俱無而關中有者,此為陰陽氣歸於中。


左關以驗風寒,或風與火之盛衰;


右關以驗七情,或勞與飲食之內傷。


三部或至或不至者,冷氣在脾,故令脈不通也。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宿食填胸也,其人當吐,不吐者死。


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


所以然者,譬如樹有根本,故寸口平而死者,腎氣先絕於內故也。


上下來去存消息,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為表;


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為裡。


來者,自骨肉之分,出皮膚之際,氣之升也,為表;


去者,自皮膚之際,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為裡。


上下來去,乃陰陽消長之消息也。


以上下言之;


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


短而急者,病在上;


長而緩者,病在下。


太過多上溢,不及多下落。


以來去言之:脈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癲病;


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


脈雖失而有一線往來者,可治;


脈雖全而無往來者,死。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而參差者,病甚;


上下左右之脈相失而不可數者,死。


又,左脈不和,病在表,主四肢;


右脈不和,病在裡,主腹臟。


有有表無裡者,有有裡無表者。


推法應須豎且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6:31 | 只看該作者

脈隱伏者,乃用推法。


經曰:推而外之,屬腑,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


推而內之,屬臟,外而不內,身有熱也;


推而上之關前,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推而下之關後,下而不上,頭頂病也。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蓋脈有隱顯,皆陰陽變化錯綜,須橫看豎看,乃可以盡其變也。


惟有天和脈不應,歌曰:天和脈只論三陰,南天高兮北泉深;


太陰專主右尺寸,厥陰尺寸左邊沉;


少陰尺寸兩不應,相交相反死將臨。


天和,乃平脈也,諸陽為浮,諸陰為沉,故不言三陽司天、在泉。


南政以天道言:甲己二歲論脈,則寸在南而尺在北。


三陰司天,則兩寸不應;


太陰司天,右寸不應;


少陰司天,兩寸不應;


厥陰司天,左寸不應;


三陰在泉,則兩尺不應;


太陰在泉,右尺不應;


少陰在泉,兩尺不應;


厥陰在泉,左尺不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6:44 | 只看該作者

北政以地道言:乙丙丁戊庚辛壬癸之歲論脈,則寸在北而尺在南。


三陰司天,則兩尺不應;


太陰司天,右尺不應;


少陰司天,兩尺不應;


厥陰司天,左尺不應。


三陰在泉,則兩寸不應;


太陰在泉,右寸不應;


少陰在泉,兩寸不應;


厥陰在泉,左寸不應。


不應者,皆為沉脈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6:56 | 只看該作者

《紺珠經》曰:五行君火不用事,故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寸不應;


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尺不應。


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寸不應;


司泉,則左尺不應。


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寸不應;


司泉,則右尺不應。


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尺不應;


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寸不應。


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尺不應;


司泉,則左寸不應。


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尺不應;


司泉,則右寸不應。


凡不應者,謂脈沉而細,不應於手也。


反之則沉為浮,細為大也。


歲當君火在寸,而沉回應於尺;


歲當君火在尺,而沉回應於寸,經曰:尺寸反者死。


歲當君火在左,而沉回應於右;


歲當君火在右,而沉回應於左,經曰:陰陽易者死。


又曰:學診之士,必先歲氣,良有以哉!


此與仲景、丹溪所說不同,然所論深得《素問》君火以退之旨,故從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7:13 | 只看該作者

急彈靡常是奇經。


歌曰:督沖猶豫若狂痴,兩手堅實浮沉齊,尺寸俱浮俱牢者,直上直下亦如之;


任緊細長至關止,陰中切痛引腹臍。


前部左右脈彈手,陽蹺癲癇痹皮肌;


後部彈手陰蹺脈,裡急陰疝崩漏危;


中部彈手帶脈病,走精經絕恐無兒。


從少陰斜至太陽,陽維巔仆聲如羊;


從少陽斜至厥陰,陰維癢痹惡風侵。


來大時小是陰絡,肉痹應時還自覺;


來小時大陽絡病,皮膚不仁汗滴落。


按《脈經》,兩手脈浮沉實盛一般者,衝督脈也。


主凡事猶豫有兩心,甚則癲狂痴迷不省,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或只關浮,直上直下者,督脈也。


主腰背強,大人癲,小兒癇。


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關實者,衝脈也。


主胸中有寒,婦人瘕疝絕產。


脈來緊細實長者,任脈也。


苦小腹痛引臍,陰中切痛。


前部左右彈手者,陽蹺脈也。


苦癲癇惡風,偏枯僵仆羊鳴身體強痹,後部左右彈手者,陰蹺脈也。


苦小腹痛,裡急,引陰中痛,男子為疝,女子崩漏。


中部左右彈手者,帶脈也。


苦小腹痛引腰,男子失精,女子絕經,令人無子。


從少陰斜至太陽者,陽維也。


巔仆羊鳴,或失音不能言。


從少陽斜至厥陰者,陰維也。


苦癲癇,肌肉淫癢痹。


汗出惡風。


陰絡來大時小,苦肉痹應時自發,身洗洗也;


陽絡來小時大,皮膚不仁且痛,汗出而寒。


凡見奇經之病,而後有奇經之脈,病證詳前經絡。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7:25 | 只看該作者

一脈二變尤堪怪,動脈,陰陽氣相搏耳。


陰陽和則脈不動,今氣先中於邪,則氣為之是動。


氣既受邪,則血亦不行,而病所由生。


故一脈之動,變為氣血兩病,豈特左為血而右為氣哉?


又洪大一脈,有力而實者為熱甚,無力而虛者為虛甚。


微澀一脈,無力而短者固為虛,然伏熱痰氣凝滯,亦可概以虛視之乎?


是知脈之變化不拘如此,故有舍證而從脈者,有舍脈而從證者。


有從一分脈、二分證者;


有從一分證、二分脈者;


有清高貴人,兩手俱無脈者;


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者;


有反關脈者;


又有折一手及瘡傷脈道者,可不從其證乎?


善診者,尚其悟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7 17:07:38 | 只看該作者

男女寅申莫浪驚。


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男子面南而生於寅,則兩寸在南而得其陽,寸脈洪而尺脈弱者,常也;


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女子面北而生於申,則兩尺在北而得其陰,寸脈弱而尺脈洪者,常也。


陽強則陰弱,天之道也,反之者病。


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


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


男左女右者,地之定位也。


蓋人立形於地,故從地化。


楚人尚左者,夷道也。


故男子左脈強而右脈弱,女子則右脈強而左脈弱。


天以陰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於右耳目。


地以陽為用,故人之右手足強於左手足。


陰陽互用也,非反也。


凡男子診脈必先伸左手,女子診脈必先伸右手。


男子得陽氣多,故左脈盛;


女子得陰氣多,故右脈盛,男子以左尺為精府,女子以右尺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別男女,決死生。


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是也。


或不知此陰陽,五臟倒裝者,非。


大衍五十為至數,主位先天見聖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4 08:05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